Workflow
易天股份(300812) - 2022 Q4 - 年度财报
易天股份易天股份(SZ:300812)2023-04-26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6.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44%[2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429.1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6.83%[27] - 营业总收入65534.65万元,同比增长35.44%[90] - 营业利润3527.61万元,同比下降49.76%[9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29.11万元,同比下降36.83%[90] - 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总收入65,534.65万元,同比增长35.44%[67] - 公司2022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29.11万元,同比下降36.83%[67]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6.553亿元,同比增长35.44%[101]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1.96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94.30%[29]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6.67万元人民币,环比下降89.20%[2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2元/股,同比下降36.00%[2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24%,同比下降3.57个百分点[2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7142.81万元,同比增长29.85%,占营业收入10.90%[93]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9.85%至7142.8万元[114]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25.02%至4659.9万元[114]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4.64%至6714.4万元[113] - 财务费用为-403.5万元,主要受美元汇率上升影响[114] - 平板显示专用设备类直接材料成本同比大幅增长52.24%,达到3.589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80.01%[110] - 平板显示专用设备类制造费用同比激增120.73%,达到3400.6万元[110] - 半导体设备类直接材料成本为2400.2万元,占营业成本比重5.35%[11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要业务涉及LCD/AMOLED平板显示设备生产建设及Mini LED/Micro OLED等半导体技术领域[18] - 显示模组业务包含驱动芯片、线路板等核心部件制造[18] - 半导体业务涉及IGBT等功率器件,应用于消费电子及汽车航天领域[18] - TFT-LCD/AMOLED技术应用于电视及平面显示器制造[18] - 公司产品覆盖LCD显示设备、柔性OLED显示设备及Mini/Micro LED设备等领域[157] - 公司专注于平板显示专用设备及半导体设备制造,属于技术密集型高端装备[158] - 平板显示专用设备行业收入6.008亿元,占总收入91.68%,同比增长24.17%[101] - 半导体设备行业收入5452万元,占总收入8.32%,同比增长100%[101] - 平板显示设备毛利率30.19%,同比下降13.69个百分点[103] - 半导体设备毛利率46.46%[103] - 平板显示设备销售量620台,同比增长14.81%[106] - 半导体设备销售量102台,同比增长72.88%[106] - 公司持续加大对半导体设备领域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已推出半导体晶圆附膜设备等产品[68] - 公司Mini LED巨量转移设备已完成部分整线的生产与交付,正积极推动产品验收进程[68] - 完成首条Mini LED巨量转移整线设备交付[95] 各地区表现 - 华南地区收入2.432亿元,同比增长123.22%,占总收入37.12%[10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中山基地产能逐步释放但尚未完全释放,产能处于爬坡上升阶段且未达盈亏平衡[68] - 公司主营产品平板显示专用设备订单毛利率不及预期,部分确认收入订单毛利率下降[68] - 公司面临市场竞争加剧风险,需加大研发投入以巩固平板显示专用设备领域领先地位[156][157] - 公司需应对技术未能及时更新风险,持续投入技术开发以保持产品竞争力[158] - 公司存在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将通过完善薪酬福利体系和股权激励机制稳定人才[159] - 公司规模扩大带来管理风险,需完善内部决策程序和内部控制制度[160][161]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延期至2024年1月9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132] - 外部环境因素导致项目工程建设周期延长[132] - 研发中心项目增加中山易天及中山市为投资主体和实施地点[132] 研发投入和技术能力 - 研发投入金额为7142.81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0.9%[117][118] - 研发人员数量305人,同比增长21.51%[117] - 研发人员305人,占员工总数29.79%[93] - 子公司深圳市微祖未含体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投入742.01万元,同比增长19.10%,占其营收13.69%[93] - 子公司易天半导体研发投入540.33万元,同比增长378.82%[93] - 公司产品技术覆盖巨量转移、RTP偏光片贴附等微米级精密工艺[18] - 全自动偏光片贴附生产线设备良率最高达到99.5%[53] - 全自动偏光片贴附生产线设备稼动率超过95%[53] - 全自动偏光片贴附生产线AOI检测误检率/漏检率均低于0.05%[53] - 全自动偏光片贴附生产线节拍最快实现2.5秒/片[53] - 全自动偏光片贴附生产线贴附精度最高达±0.03毫米[53] - 全自动偏光片贴附生产线洗净能力超过30微米异物去除率达100%[53] - 公司产品覆盖尺寸范围从0.95寸到140寸[53] - 全自动COG/FOG邦定生产线可兼容4-75寸产品[53] - 全自动真空全贴合生产线可兼容3-32寸产品[53] - 公司控股子公司专注于第三代Mini LED巨量转移整线设备研发[50] - 全自动背光组装生产线最快节拍达4秒/片,最高精度±0.05mm[56] - RTP偏光片贴附生产线贴附良率超98%[56] - 柔性OLED OCA贴附生产线撕膜成功率超99.9%,贴附良率超99.8%[56] - 柔性OLED POL贴附生产线撕膜成功率超99.9%,贴附良率超99.8%[56] - 柔性OLED UTG贴附生产线贴附精度±0.05mm,水滴角低于20度[56] - 柔性OLED钢片贴合生产线贴合良率超99.8%,精度±0.05mm[56] - VR/AR/MR偏光片贴附生产线良率超98%,稼动率超95%[56] - VR/AR/MR保护膜贴附生产线良率超98%,稼动率超95%,精度±0.2mm[56] - VR/AR/MR真空全贴合生产线良率超98%,稼动率超95%,精度±0.05mm[56] - 光学膜材贴附设备可实现多种膜材贴附精度±0.05mm[56] - 清洗偏贴生产线贴附良率超过98%[57] - 芯片排列转移设备效率达120K/h,良率超过99.9999%[57] - 芯片激光批量焊接设备效率达120K/h,良率99.99%[57] - Mini/Micro LED设备可检测最小3*5mil芯片,最多10万颗芯片[57] - 晶圆附膜设备贴附精度达±0.1mm,良率超过99%,稼动率超过95%[57] - 全自动COF贴片生产线邦定精度达±10μm[57] - 晶圆保护玻璃贴合设备在线全自动贴片精度达±10μm[57] - 全功能粘片设备贴片精度达±2.5/±5μm[57] - 晶圆高速贴片设备贴片精度达±5μm,兼容晶圆尺寸6-12寸[58] - 公司生产效率由8S/PCS提升至7S/PCS,单位时间产能提升10%以上[72] - 公司贴附精度可达±0.1mm(CPK>1.67),采用高精密级校正平台(±1μm)和视觉定位系统[72] - 公司设备内部洁净度由静态百级提升到动态百级,降低异物二次污染率[72] - 公司研发了70寸OLB邦定机生产线,具备大尺寸整线方案及交付能力[72] - 柔性OLED贴附精度最高达0.05mm且良率超过99.8%[73] - 第三代Mini LED巨量转移设备效率较上一代提升30%且良率达99.9999%[77] - Mini LED返修设备效率从38秒/片提升至28秒/片且良率从86%提升至98%以上[78] - 半导体高速贴片设备效率较上代提升80%[81] - VR设备贴附良率目标99%且洁净度要求10级[75] - 公司获得授权专利226项及软件著作权102项[82] - 柔性OLED贴附生产线兼容10/20寸产品[73] - VR专线可检测大于5μm异物并实现量产[75] - 巨量转移设备单机产能达120K pcs/H且精度±10μm[77] - 客户涵盖京东方/华星光电等行业龙头[83][84] - 大尺寸偏贴设备支持100寸LCD面板,贴附精度提升至±0.1mm[94] - 设备空间洁净度提升至动态百级标准[94] - 公司多个研发项目已进入量产阶段,包括140寸全自动覆膜机和32-65寸Delami贴片机等[115] - 43-65寸全自动偏光片贴附机稼动率达95%[116] - 43-65寸全自动偏光片贴附机良率达99%[116] - 32-65寸全自动研磨盘/研磨带玻璃清洗机良率达99.5%[116] - 32-65寸全自动研磨盘/研磨带玻璃清洗机稼动率达95%[116] - 88寸全自动偏光片贴附机良率达99%[116] - 88寸全自动偏光片贴附机稼动率达95%[116] - 88寸全自动研磨盘/研磨带玻璃清洗机良率达99.5%[116] - 88寸全自动研磨盘/研磨带玻璃清洗机稼动率达95%[116] - 17寸清洗机设备成本下降30%[116] - Mini LED巨量转移生产线良率达99.9999%[116] - 第三代Mini LED返修设备成本降低20%,效率提升40%[117] - 第二代Mini LED大尺寸设备成本降低40%,效率提升40%[117] - 多款设备良率达到98%,节拍时间在25-45秒/片[117]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13.23万元人民币,同比改善160.58%[2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13.23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60.58%[118]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757.97万元,同比改善15.18%[118]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852.88万元,同比下降64.72%[118] 资产和负债状况 - 资产总额为15.8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49%[2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8.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0%[27] - 货币资金减少至2.78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8.35个百分点至17.64%[122] - 存货增加至6.46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6.86个百分点至40.92%[122] - 应收账款增至2.01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微升0.56个百分点至12.75%[122] - 合同资产增长128%至6731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2.25个百分点[122] - 应付账款增至2.55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3.9个百分点至16.16%[122] - 投资性资产减少14.36%至7318万元[127] - 受限货币资金达1.027亿元,主要为银行保函及汇票保证金[126] - 交易性金融资产新增26.6万元,期内公允价值变动亏损9400元[125] - 募集资金余额为2691万元,累计使用比例达94%[131] - 固定资产增至2.14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1.24个百分点[122] - 资产减值损失-923.42万元,主要因存货及合同资产减值[121] - 信用减值损失107.95万元,主要因应收账款坏账计提[121] 募投项目进展 - 募投项目包含LCD和AMOLED平板显示器件自动化专业设备生产建设项目及研发中心建设等四大方向[18] - LCD和AMOLED平板显示器件自动化专业设备生产建设项目投资进度100.98% 实际投入11,848.87万元[132] - 中大尺寸平板显示器件自动化专业设备扩建建设项目投资进度101.10% 实际投入6,078.83万元[132]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进度35.41% 实际投入1,382.55万元[132] - 补充营运资金项目投资进度100.46% 实际投入16,073.34万元[132] - 募投项目合计承诺投资总额37,650.89万元 实际投入35,383.58万元[132] - LCD和AMOLED项目报告期实现效益984.28万元[132] - 中大尺寸项目报告期实现效益1,012.07万元[132]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自筹资金人民币1906.93万元[13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募集资金余额为人民币2691.25万元[134] - 公司LCD/AMOLED平板显示器件自动化设备生产建设项目已完工[155] - 公司新增中山易天为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实施主体[155] 非经常性损益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403.8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9.88%[33] - 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投资收益444.73万元[34] -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444.73万元[34]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2022年为140.76万元,2021年为-3.95万元,2020年为-14.48万元[34] - 所得税影响额2022年为288.39万元,2021年为61.41万元,2020年为149.26万元[34] -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2022年为95.10万元,2021年为16.28万元,2020年为6.89万元[34]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022年为1533.68万元,2021年为331.83万元,2020年为838.25万元[34] 行业和市场环境 - 2022年中国显示面板年产能达到2亿平方米,产业规模全球第一[40] - 2021年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达296.2亿美元,同比增长58.23%[46] - 2020年中国大陆首次成为全球半导体设备第一大市场,销售额187.2亿美元[46] - 公司所属行业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中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38] - 2022年全球新型显示面板产值约1011亿美元[139] - 预计2023年全球新型显示面板产值达1013亿美元同比微幅增长[139] - 预计面板市场规模从2023年1242亿美元增长至2028年1439亿美元增长15.9%[140] - 2023与2024年50寸以上LCD电视需求增速预计分别为11%和12%[141] - 2021年全球柔性OLED行业价值41亿美元预计2031年达1177亿美元[142] - 2022-2031年全球柔性OLED市场复合年增长率预计为40.4%[142] - 2022年VR/AR出货量同比增长46.9%[144] - 预计2026年全球VR/AR出货量达5000万台,年复合增速35.1%[144] - 2026年全球VR/AR总投资规模增至747.3亿美元,2022-2026年复合增长率38.5%[144] - 中国VR/AR市场复合增长率43.8%,增速全球第一[144] - 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从2011年435亿美元增至2021年1026亿美元,十年复合增速8.96%[146] - 2021年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296.4亿美元[146] - 全球IGBT市场预计2026年达84亿美元,电动汽车与充电桩领域2020-2026年复合增长率超20%[147] - 工业应用与家电占IGBT市场合计51.19%[147]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168]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7次董事会会议[169]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名[170]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7次监事会会议[171] - 2021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2.56%[183] -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0.95%[183]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未在控股股东及其控制企业担任除董事、监事外的职务[178] - 公司财务人员未在控股股东及其控制企业中兼职[178] - 公司资产产权清晰,未被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企业占用[179] - 董事长高车持股20,394,000股,占总股本比例未披露[184] - 总经理高车持股20,394,000股,占总股本比例未披露[184] - 董事张明持股24,300,000股,占总股本比例未披露[184] - 董事胡靖林持股12,366,000股,占总股本比例未披露[185] - 董事陈飞持股从4,050,000股减持至3,695,600股,减持354,400股(8.75%)[185] - 董事康宏源持股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