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22.09亿元,同比增长44.49%[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8亿元,同比增长42.67%[1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66亿元,同比增长48.29%[1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55亿元,同比增长25.43%[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4.12%,同比提升3.19个百分点[19] - 资产总额25.56亿元,同比增长20.34%[19]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总额为22.09亿元,同比增长44.49%[75] - 营业利润32,337.76万元,同比上涨39.97%[63] - 利润总额32,263.88万元,同比上涨40.61%[63]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847.86万元,同比上涨42.67%[63] - 营业收入2,209,112,905.06元,较上年同期上涨44.49%[63][7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长25.43%至254,894,435.70元[94][9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改善,同比增长117.73%至94,438,802.53元[94][95] - 报告期投资额同比增长25.66%至3,225,974,148.48元[101] 成本和费用 - 原材料成本占生产成本的比率为85.61%[47] - 原材料成本每上升1%导致营业成本上升0.86%[47] - 原材料成本占比85.61%,同比上升5.20个百分点,金额增长55.00%至14.70亿元[80] - 研发费用7974.21万元,同比增长21.88%[85] - 管理费用7009.03万元,同比增长43.56%,主要因职工薪酬及股权激励费用增加[8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水处理行业收入2,206,418,291.47元,占营业收入比重99.88%,同比增长44.61%[74] - 其他业务收入2,694,613.59元,占营业收入比重0.12%,同比下降12.46%[74] - 水处理剂及联副产品毛利率为22.19%,同比下降0.53个百分点[77] - 产品销量253,165.84吨,同比增长5.14%[78] - 销量25.32万吨(不含盐酸),较上年同期上涨5.14%[63] - 公司年产能达到33.2万吨(不含复配产品及联产品)[45] - 公司水处理剂年产能达到33.2万吨(不含复配产品及联产品)[59] - 高效反渗透阻垢剂已产业化生产具有低磷可降解特性[87] - 电子级羟基亚乙基二膦酸已产业化,金属离子含量达到PPb级[89] - 磺化琥珀酸二辛酯钠盐新工艺已产业化,实现降低生产成本[89] - 中高分子量聚丙烯酸(盐)已产业化,旨在扩宽产品种类和提高盈利能力[90] - 高性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处于中试阶段,目标可逆比容量大于160mA·h/g或能量密度大于160Wh/kg[88] - 碳酸亚乙烯酯合成技术处于中试阶段,目标VC纯度大于99.999%且收率大于85%[88] - 尿素法碳酸二甲酯合成工艺完成小试,目标收率大于98%[88] - 生物发酵法制备辅酶Q10完成中试,可实现低成本产业化[89] - 全钒液流电池技术完成小试,聚焦降低电解液成本和优化电解槽结构[88] - 副产氯化钠综合利用完成小试,目标实现低成本产业化[90] - 矿石提取钒技术因成本过高终止,原目标提取率需达到95%以上[88] 各地区表现 - 公司出口收入占总收入比例54.47%[32] - 国外市场收入为12.03亿元,同比增长53.52%,占总收入54.47%[75][77] - 国内市场收入为10.06亿元,同比增长35.00%,占总收入45.53%[75][77] - 公司外销营业收入为120,324.24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54.47%[14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拟以216,000,0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00元(含税)[5] - 公司拟开展远期结汇业务以规避汇率波动风险[142] - 公司拟设立全资子公司建设年产10000吨磷酸铁锂高端正极材料项目[181] - 公司拟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和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181] - 公司拟开展远期结汇业务[181][185] - 公司拟续聘会计师事务所[181] - 公司拟向激励对象授予预留部分限制性股票[181] - 公司计划建设年产10000吨磷酸铁锂高端正极材料项目[187] - 公司计划年产1万吨磷酸铁锂高端正极材料和年产2万吨碳酸亚乙烯酯项目[135] - 公司审计委员会建议加快募投项目建设进度[185] 研发与技术 - 研发人员数量增加至106人,同比增长2.91%[91] - 研发投入金额为79,742,117.08元,占营业收入比例3.61%[92] - 公司拥有有效授权发明专利70件、实用新型专利65件[58] - 公司主持或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12项、行业标准22项[58] - 公司有24项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12项达国内领先水平、6项达国内先进水平[58] - 公司配备400兆赫兹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一台(另已订货500兆赫兹一台)[56] - 公司拥有ICP仪器三台(含ICP-MS一台)、质谱仪三台、超高效液相色谱仪三台[56] - 公司拥有气相色谱仪十余台、高效液相色谱仪五台[56] - 二氯丙醇合成工艺优化后产品整体收率达到98%以上[87] - 聚合物连续化生产技术改进实现全部聚合物连续化生产[86] - 窄分子量分布水溶性聚合物制备技术中分子量分布系数PD最小可达到1.5[86] - 电子级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制备工艺改进缩短反应时间并降低成本[86] - 含氮有机膦阻垢缓蚀剂新型制备工艺实现绿色生产并降低排放量[86] - 膦酸丁烷五甲酯新型合成技术提高生产过程安全性并提升产品质量[86] - 聚环氧琥珀酸钠工艺改进降低原材料成本并提高安全性[86] - 季铵盐合成新工艺成功开发新产品2-5个[87] - 水处理剂联产醋酸酐工艺中醋酸酐含量达到98%以上[87] 产能与生产 - HEDP设计产能8万吨/年,产能利用率98.38%[51] - PBTCA设计产能4万吨/年,产能利用率52.69%[51] - ATMP设计产能3万吨/年,产能利用率56.87%[51] - HPMA设计产能2万吨/年,产能利用率79.94%[51] - HEDP在建产能4万吨/年正在进行技改[51] - ATMP在建产能3万吨/年正在建设中[51] - 乙酰氯为HEDP联产品,可根据市场需求调节产量[51] - HEDP生产线通过连续化工艺提高生产率并降低设备占地面积[49] - 乙酰氯生产工艺采用精馏塔投资百万元即可产出数万吨高纯度产品[49] - HPMA生产工艺收率可达95%且实现物料循环利用[50] - 安全生产许可证许可盐酸年产量195,756.3吨、乙酰氯年产量56,512吨、甲醇年产量12,651吨[52] - 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备案证明许可盐酸年产量195,756.3吨[52] - 取水许可证许可年取水量37.45万立方米[52] - 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经营备案证明许可硫酸年产量10,000吨[52] - 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许可盐酸年产量100,000吨[53] - 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经营备案证明许可盐酸年产量10,000吨[53] - 危险化学品登记证涵盖二亚乙基三胺和白磷的生产[53] 认证与资质 - HALAL认证覆盖ATMP、HEDP、PBTC及乙酰氯等产品[53] - NSF认证覆盖ATMP、HEDP、PBTC等产品(需每年复审)[53] - 欧盟REACH认证长期覆盖ATMP、HEDP、PBTC等产品[53] - 公司通过AEO高级认证企业复审(每5年一次,起始日期2018年12月)[54] - 公司获得KOSHER认证(有效期2021年全年)[54] - 公司持有自由销售证书(有效期至2023年1月,主要面向越南市场)[54] 投资与子公司 - 公司设立泰和新能源投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65] - 公司新设全资子公司泰和新能源材料(山东)有限公司,投资金额为5亿元人民币,持股比例100%[102] - 泰和新能源材料项目已投入资本金5,000万元人民币,本期投资盈亏为163.9万元人民币[102] - 公司新设全资子公司氢力新材料(山东)有限公司,投资金额为5,000万元人民币,持股比例100%[102] - 氢力新材料项目已投入资本金5,000万元人民币,本期投资亏损为800,969.87元人民币[102] - 泰和新能源材料项目主要建设年产10,000吨磷酸铁锂高端正极材料产线[102] - 两项重大股权投资资金来源均为公司自有资金,投资期限均为长期[102] - 两项投资均不涉及诉讼事项[102] - 公司设立全资子公司山东丰汇国晟电池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0万元[104] - 公司已投入资本金1,000万元至合资子公司[104] - 公司对外投资设立合资公司,持股比例为62.5%[104] - 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并设立全资子公司,公告编号为2021-098[104] - 公司于2021年9月28日披露关于全资子公司进展公告,编号2021-099[104] - 公司于2021年9月29日披露关于拟对外投资设立合资公司公告,编号2021-080[104] - 公司披露关于全资子公司进展公告,编号2021-083[104] - 北京丰汇泰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金额为1亿元,持股比例100%[106] - 北京丰汇泰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已投入资本金10,000万元,收益为-1,062.97万元[106] - 宜兴佳裕宏德展翼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新设投资金额为3,000万元,持股比例11.39%[108] - 宜兴佳裕宏德展翼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投资期限为5年[108] - 全资子公司认购上海启元气体发展有限公司股权,出资额1000万元人民币,持股比例4.27%[109] - 全资子公司认购厦门金诺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股权,出资额475万元人民币,持股比例3.53%[110] - 全资子公司认购山东旗帜信息有限公司股权,出资额1500万元人民币,持股比例6.40%[111] - 子公司山东泰和化工进出口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11.58亿元,净利润113.7万元[130] - 子公司北京丰汇泰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26.99万元,净亏损0.11万元[130] - 公司新设泰和新能源材料子公司布局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130] - 公司新设氢力新材料子公司进入新领域拓展业务范围[130] - 子公司山东丰汇国晟电池有限公司从事盾构机车电池PACK业务[130] - 山东泰和化工进出口有限公司总资产4.07亿元,净资产3186.57万元[130] 募投项目与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净额84,372.44万元用于年产28万吨水处理剂等项目[71] - 水处理剂产业链扩展项目报告期投入金额为3,166,646.08元,累计实际投入金额为4,127,746.23元,项目进度为1.15%[116] - 水处理剂产业链扩展项目预计收益为480,000.00元,但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实现收益为0.00元[116] - 年产10000吨磷酸铁锂高端正极材料项目报告期投入金额为38,492,100.00元,累计实际投入金额为74,056.61元,项目进度为0.06%[118] - 年产10000吨磷酸铁锂高端正极材料项目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实现收益为0.00元[118] - 公司重大非股权投资合计报告期投入金额为3,240,702.69元,累计实际投入金额为4,201,802.84元[119] - 公司合计金额为269,752,000.00元,对应数值为-767,549.26[115] - 公司募集资金总额为8.44亿元,本期已使用募集资金6998.87万元,已累计使用4.35亿元[122] - 公司尚未使用募集资金4.42亿元,其中活期存款2.25亿元,购买保本理财产品2.17亿元[122] - 年产28万吨水处理剂项目承诺投资3.92亿元,实际投入8663.56万元,进度22.11%[124] - 水处理剂系列产品项目承诺投资3.15亿元,实际投入2.35亿元,进度74.51%[124]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承诺投资5640.82万元,实际投入3357.01万元,进度59.51%[124] - 补充流动资金承诺投资8000万元,已全部投入完成[124]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先期投入募投项目自筹资金合计1.79亿元(其中项目自有资金1.72亿元,发行费用751.98万元)[125] - 截至2021年末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中2.17亿元用于购买保本理财产品[125] 金融工具与风险管理 - 公司金融衍生工具为中国建设银行远期结汇产品,锁定3600万美元和113万欧元,报告期内交割2600万美元和113万欧元[121] - 报告期内金融资产投资总额59.71亿元,期末金额42.73亿元[121] - 报告期内购入金融资产37.08亿元,售出金额38.95亿元[121] - 报告期内累计投资收益1.08亿元[121] - 投资收益为11,377,405.59元,占利润总额3.53%[96]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222,000,000.00元[99] - 公司汇兑损失为681.44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2.11%[142] 风险因素 - 主要原材料包括三氯化磷、冰醋酸、丙烯酸、亚磷酸等价格波动影响毛利[140] - 公司产品销往全球多国,面临贸易保护主义及反倾销风险[143] - 新冠疫情可能导致海运费波动及人民币升值,影响出口业绩[143] - 公司原材料多为危险化学品,存在安全生产风险[144] - 在建及拟建项目投产后产能将大幅上升,需消化新增产能[145] - 项目需办理政府审批,存在延期或取消风险[146] - 技术进步可能导致水处理药剂被替代的市场风险[148] - 俄乌冲突造成欧洲市场不确定性,冲击海外需求[150] 股东与股权结构 - 董事长程终发持股从期初102,319,200股增至期末102,872,700股,增持553,500股[163] - 董事王长颖持股从期初544,320股减至期末490,320股,减持54,000股[164] - 副总经理万振涛持股从期初1,220,000股减至期末1,175,000股,减持45,000股[165] - 董事会秘书程霞持股保持稳定,期初与期末均为2,721,600股[165] - 董事王长颖减持股份54,000股,减持比例约9.9%[164] - 副总经理万振涛减持股份45,000股,减持比例约3.7%[165] - 董事长程终发增持股份553,500股,增幅约0.5%[163] - 公司董事及高管持股变动主要基于个人资金需求及对公司未来发展信心[164][165] - 周蕾女士于2021年6月2日离任副总经理,持有公司股份1,620,000股[166] - 2021年公司授予姚娅女士第二类限制性股票2,100,000股[166] - 2021年公司授予崔德政先生第二类限制性股票600,000股[166] - 2021年公司授予渐倩女士第二类限制性股票600,000股[166] - 2021年公司授予孙同乐先生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总计500,000股[166] - 2021年公司授予张静女士第二类限制性股票400,000股[16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已授予但尚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总计3,600,000股[166] - 2022年2月8日孙同乐先生辞任副总经理,其未归属的300,000股限制性股票作废失效[167][168] -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420万股,授予价格为12.44元/股[200] - 股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对象共6名[200] - 公司于2021年5月17日确定为限制性股票首次授予日[200] - 独立董事对股权激励计划发表同意意见[200] 公司治理与人员 - 2021年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变动频繁,共发生7人次职务变动[167][168] - 2021年公司董事会及监事会完成换届选举,新增独立董事綦好东先生和李涛先生[167] - 公司时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泰和科技(300801)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