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2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1,851.22万元,同比下降42.88%[2] - 公司2022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30.42万元,同比下降77.1%[2] - 2022年营业收入518,512,186.76元,较2021年的907,815,016.67元减少42.88%[12]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304,169.67元,较2021年的254,615,539.50元减少77.10%[12]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1,063,440.13元,较2021年的216,770,123.20元减少85.67%[12]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2,618,495.92元,较2021年的102,522,398.43元减少38.92%[12]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0.25元/股,较2021年的1.08元/股减少76.85%[12] - 2022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88%,较2021年的13.29%减少10.41%[12] - 2022年末资产总额2,369,268,227.71元,较2021年末的2,331,900,092.82元增加1.60%[12]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045,674,050.18元,较2021年末的2,013,206,665.58元增加1.61%[12]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28,455,628.90元、142,727,764.46元、111,299,337.82元、136,029,455.58元[12]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 -114,435,385.79元、26,026,134.96元、42,721,270.34元、108,306,476.41元[12]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7,240,729.54元,2021年为37,845,416.30元,2020年为34,479,249.31元[15] - 2022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 -36,915.88元,2021年为 -12,495.39元,2020年为6,806.76元[15] - 2022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9,402,804.03元,2021年为19,092,852.98元,2020年为15,014,426.17元[15] - 2022年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投资收益为25,500,952.35元,2021年为26,381,056.00元,2020年为28,968,966.69元[15] - 2022年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 -2,393,700.41元,2021年为 -259,569.90元,2020年为 -3,431,374.83元[15] - 2022年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为 -489,433.95元,2021年为 -679,611.66元[15] - 2022年所得税影响额为4,742,976.60元,2021年为6,676,815.73元,2020年为6,079,575.48元[15]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851.22万元,同比下降42.88%[28] - 2022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30.42万元,同比下降77.1%[28] - 2022年营业收入5.19亿元,较2021年的9.08亿元同比减少42.88%[30] - 运营服务收入3.41亿元,占比65.78%,同比增长5.23%;环境监测系统收入1.48亿元,占比28.54%,同比减少71.31%[30] - 华中地区收入1.17亿元,占比22.52%,同比减少58.58%;华北地区收入1.04亿元,占比20.06%,同比减少39.31%[30] - 仪器仪表制造业营业成本2022年为3.31亿元,较2021年的5.09亿元同比减少35.02%[33] - 材料成本2022年为9767.44万元,占营业成本29.53%,较2021年同比减少52.16%;人工成本及费用2022年为2.33亿元,占比70.47%,同比减少23.55%[33] - 2022年销售费用7145.15万元,同比增长17.19%;管理费用3608.22万元,同比减少5.90%;研发费用7031.60万元,同比增长7.76%[36] - 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172人,较2021年的136人增长26.47%,占比从14.17%提升至17.16% [43] - 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70,315,953.57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3.56%,较2021年的7.19%增加6.37个百分点 [43]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694,079,466.87元,同比减少12.70%,现金流量净额62,618,495.92元,同比减少38.92% [45] - 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269,541,242.91元,同比减少13.53%,现金流量净额 -11,322,790.39元,同比减少112.87% [45] - 2022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166,945.00元,同比增长100.00%,现金流量净额 -39,924,953.97元,同比增长72.88% [45] - 投资收益25,500,952.35元,占利润总额比例41.91% [46] - 2022年末货币资金600,428,766.51元,占总资产比例25.34%,较年初比重增加0.26% [47][48] - 2022年末应收账款365,064,987.96元,占总资产比例15.41%,较年初比重减少0.64% [48][49] - 2022年末存货175,082,618.78元,占总资产比例7.39%,较年初比重增加1.67% [49][50] - 报告期投资额为129,944,716.98元,上年同期为0元,变动幅度100.00%[52] - 2019年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101,280.00万元,净额92,800.79万元,截至2022年末累计使用66,847.39万元,未使用29,938.41万元[57] - 环境监测系统扩产项目承诺投资9,548.57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2,186.45万元,投资进度22.90%[59] - 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承诺投资29,624.74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9,657.14万元,投资进度66.35%,本年度效益未达预计水平[59][60]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承诺投资8,685.31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3,735.69万元,投资进度43.01%[59] - 长江流域及渤海湾水质巡测项目承诺投资5,645.4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971.34万元,投资进度34.92%[59] - 补充营运资金项目承诺投资39,296.77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39,296.77万元,投资进度100.00%[59] - 银行承兑汇票期末余额3,862,690.80元,期初余额780,000.00元[52] - 2022年累计使用闲置募集资金循环购买结构性存款125300万元,未到期结构性存款24650万元[65] 利润分配相关 - 公司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23,840万股扣减回购专用证券账户股份余额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0股[4] - 每10股派息1.5元(含税),分配预案股本基数235,200,000股,现金分红金额35,280,000元,现金分红总额占利润分配总额比例100%[108] - 公司优先现金分红,满足条件时原则上每年一次,有条件可中期分红[126][127][128] - 当年盈利等前提下,无重大投资计划,每年现金分配利润不低于当年可分配利润的10%[129] - 公司发展阶段属成熟期且无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现金分红占比最低80%;成熟期且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占比最低40%;成长期且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占比最低20%[131] - 重大资金支出指未来十二个月内拟对外投资等累计支出达或超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50%且超5000万元,或达或超总资产的30%[132] - 公司当年盈利但董事会未做现金分配预案或现金分红少于当年可分配利润10%,需披露原因及资金用途,经独立董事认可,股东大会经出席会议股东所持表决权三分之二以上通过[136] - 调整利润分配政策需经全体董事过半数且1/2以上独立董事、1/2以上监事同意,提交股东大会特别决议通过[139] - 独立董事征集投票权需全体独立董事1/2以上同意[140] - 存在股东违规占用资金,扣减该股东现金红利偿还[141] - 公司上市后三年分红回报规划考虑长远和可持续发展、股东意愿等因素,注重对股东合理投资回报[142][144] - 公司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可分配利润的10%[145][146] - 公司至少每三年重新审阅一次股东回报规划并按需修改[146] 主营业务相关 - 公司主营业务为环境监测系统研发、生产和销售及运营服务,主营产品包括水质、空气/烟气监测系统和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19] - 公司盈利模式包括环境监测系统、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开发和运营服务三种模式[19][20] - 公司销售模式为直销,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客户主要通过招投标销售,企业客户主要通过商务洽谈获取订单[21] 研发成果相关 - 基于自主研制的MS检测器开发大气和水中VOCs自动分析仪并多地应用,自主研制TOC水质自动分析仪实现进口替代,攻克离子色谱检测核心部件自主研发,突破环境颗粒物自动监测关键技术,创新研制eDNA自动采样器,自主研发藻类自动分析仪,完善智能采测成套系统并多地应用[23] - 公司牵头建设的“水环境污染监测先进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新增两家共建单位,获批多项荣誉,牵头创建创新中心,团队被评为“湖南省企业科技创新领军型团队”,参与研发项目获相关奖项[23] - 截至2022年末,公司拥有专利共232项,其中发明93项、实用新型119项、外观设计20项;拥有软件著作权58项[23] - 公司率先实现100余项水质指标的自动监测[24] - 截至2022年末,公司拥有专利共232项,其中发明93项、实用新型119项、外观设计20项;拥有软件著作权58项[25] - 公司主持或参与重大科研项目20余项,参与制定30余项国家、行业及地方技术标准[25] - 研发成果“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系统防控与强化修复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5] - 多项成果获“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包括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25] - “南水北调中线突发水污染监测调控与处置关键技术”项目获2017年度水力发电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5] - “食品和饮水中污染物快速检测技术与智能化装备创新及应用”项目获2020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5] - “地下水污染监控预警与应急处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获2020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25] - “水质自动监测成套仪器装备开发与应用”项目获2021年度环境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5] - “河湖地下水回补污染风险识别与防控技术开发及应用”“水环境中铊在线监测及其污染治理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分别获2022年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5] - 公司自主研发的颗粒物组分监测及臭氧前驱体组分系统,可实现PM2.5、PM10、VOC等污染物百余项指标的组分监测[26] - 公司的“5G + AI + VR水环境智慧化监管解决方案”在多个省份得到示范应用,获评工信部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26] - 公司研发队伍获得湖南省委组织部颁发的“湖南省企业科技创新领军型团队”称号[26] - 截至2022年末,公司拥有专利共232项,其中发明93项、实用新型119项、外观设计20项[28] - 截至2022年末,公司拥有软件著作权58项[28] - 公司主持或参与重大科研项目20余项[29] - 公司参与制定30余项国家、行业及地方技术标准[29] - 完成自主知识产权MS四极杆质谱检测器及四极杆质谱仪开发,填补公司质谱监测技术空白[36] - 完成全自动化水质检测实验室研发,实现样品批量化检测,替代实验室人工分析[38] - eDNA自动采样器单批次样品储存量达到90个 [42] 业务开展相关 - 2022年公司继续在长江干流开展水质自动巡测,沿长江主干流从宜宾至上海覆盖2688公里、监测60余项污染指标,自启动至2022年末累计运行65轮次,获取130余万条
力合科技(300800)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