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T左江(300799) - 2021 Q4 - 年度财报
*ST左江*ST左江(SZ:300799)2022-04-27 16: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左江科技,代码300799[17] - 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张军,注册及办公地址为北京市海淀区高里掌路3号院9号楼1层101、2层201 [17] - 董事会秘书是孙光来,证券事务代表是边蔷薇,联系电话010 - 88112303 [18]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有《证券时报》等,网址为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 [19]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北京市海淀区高里掌路3号院9号楼董事会办公室[19] - 报告期为2021年01月01日至2021年12月31日[14] - 公司注册地址历史变更情况为无[1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公司因参与新产品投标及子公司芯片研发,研发费用增加,影响净利润[6] - 受客户采购计划和行业规划调整影响,2021年公司销售收入下降[6] - 公司经审议的利润分配预案以1021000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10元(含税)[8] - 2021年营业收入1.18亿元,较2020年减少41.04%[20]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6.50万元,较2020年减少93.95%[20]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5473.89万元,较2020年减少141.52%[20] - 2021年末资产总额7.95亿元,较2020年末减少1.23%[20]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14亿元,较2020年末增加1.43%[20]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322.81万元,2020年为648.36万元,2019年为111.30万元[26][27] - 2021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4036.89万元、3076.69万元、2973.75万元、1747.56万元[23] - 2021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082.07万元、 - 329.46万元、488.54万元、 - 1674.65万元[23] - 2021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8亿元,同比下降41.0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66.50万元,同比下降93.95%;扣非净利润243.69万元,同比下降97.20%;研发投入6372.26万元,同比增长70.87%[83] - 信息安全行业收入1.16亿元,占比97.73%,同比下降41.97%;其他业务收入268.57万元,占比2.27%,同比增长89.33%[86] - 信息安全产品收入1.14亿元,占比96.11%,同比下降42.74%;受托研发收入191.37万元,占比1.62%,同比增长189.46%;其他业务收入268.57万元,占比2.27%,同比增长89.33%[86] - 华北地区收入1.17亿元,占比98.55%,同比下降38.61%;其他地区收入171.05万元,占比1.45%,同比下降84.07%[86] - 自营收入1.18亿元,占比100%,同比下降41.04%[86] - 2021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4036.89万元、3076.69万元、2973.75万元、1747.56万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2082.07万元、 - 329.46万元、488.54万元、 - 1674.65万元[88] - 公司积极参与新产品投标,中标研制项目增多及控股子公司芯片研发进入关键阶段,致研发费用增加,影响净利润[84] - 公司销售受客户阶段性采购计划影响,“十四五”建设规划实施调整,致2021年销售收入下降[84] - 2021年四季度收入波动受行业“十四五”建设规划阶段性调整影响[89] - 信息安全行业营业收入1.1566314342亿美元,营业成本2815.107978万美元,毛利率75.66%,营业收入同比减少41.97%,营业成本同比减少34.48%,毛利率同比减少2.78%[100] - 信息安全产品营业收入1.1374946418亿美元,营业成本2611.630985万美元,毛利率77.04%,营业收入同比减少42.74%,营业成本同比减少37.58%,毛利率同比减少1.90%[100] - 华北地区营业收入1.1663840507亿美元,营业成本2742.859808万美元,毛利率76.48%,营业收入同比减少38.61%,营业成本同比减少29.33%,毛利率同比减少3.09%[100] - 自营销售模式营业收入1.1834887658亿美元,营业成本2888.916663万美元,毛利率75.59%,营业收入同比减少41.04%,营业成本同比减少34.11%,毛利率同比减少2.57%[100] - 信息安全行业销售量1.1566314342亿美元,生产量7905.895946万美元,库存量1.2502137729亿美元,销售量同比减少41.97%,生产量同比增加24.30%,库存量同比增加46.76%[101] - 信息安全行业物料消耗2247.564087万美元,占营业成本比重77.80%,同比减少10.03%[103] - 主营业务成本中物料消耗2247.564087万美元,占比77.80%,同比减少10.03%;职工薪酬293.847016万美元,占比10.17%,同比增加1.17%;折旧摊销15.853786万美元,占比0.55%,同比增加0.01%;其他费用257.843089万美元,占比8.93%,同比增加8.31%[104]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116,953,030.71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为98.82%[105][106]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30,418,910.80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为48.70%[106] - 2021年销售费用为4,593,564.33元,同比增长169.13%[108] - 2021年管理费用为21,314,343.22元,同比增长9.27%[108] - 2021年财务费用为 - 2,928,560.26元,同比增长1,705.24%[108] - 2021年研发费用为63,722,618.60元,同比增长70.87%[108] - 2021年研发人员数量为174人,较2020年增长32.82%[110] - 2021年研发投入金额为63,722,618.60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3.84%[110]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54,738,867.49元,同比下降141.52%[114] - 2021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56,710,000.00元,同比增长118.96%[114] - 投资收益723,349.02元,占利润总额比例-44.82%;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46,328.77元,占比-33.85%;资产减值-20,062,357.20元,占比1,243.09%;营业外收入903,000.00元,占比-55.95%;信用减值损失-4,782,511.41元,占比296.33%;其他收益19,840,038.04元,占比-1,229.32%[117] - 2021年末货币资金277,109,981.96元,占总资产比34.85%,较年初比重降6.64%;应收账款208,001,208.78元,占比26.16%,较年初降5.89%[119] - 2021年末存货125,021,377.29元,占总资产比15.73%,较年初比重增5.16%;固定资产63,086,202.15元,占比7.93%,较年初增0.35%;在建工程37,469,271.99元,占比4.71%,年初为0[120]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数30,019,726.03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46,328.77元,本期购买金额208,600,000.00元,本期出售金额238,600,000.00元,期末数0[122]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初始投资成本30,000,000.00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46,328.77元,报告期内购入金额208,600,000.00元,报告期内出售金额238,600,000.00元,累计投资收益723,349.02元,期末金额0[125] - 2019年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31,915.27万元,本期已使用7,614.16万元,已累计使用26,849.42万元,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9,790.64万元,占比30.68%,尚未使用5,698.36万元[127] - 公司公开发行1,700万股,每股发行价21.48元,募集资金总额365,160,000.00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319,152,676.16元[12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使用募集资金268,494,179.57元,本年度投入76,141,629.68元[129]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减少因销售回款减少;现金流出增加因采购支出和研发投入增加[11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减少因理财产品到期赎回现金流入减少;现金流出减少因理财产品购买金额减少[115] 行业市场情况 - IDC预测2021年中国网络安全市场投资规模达97.8亿美元,2025年将增至187.9亿美元,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7.9%[32] - 2021年安全硬件在中国整体网络安全支出中占比约47.8%,安全软件市场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21.2%[32] - 《网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 - 2023年)(征求意见稿)》提出网络安全产业规模超2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15%[36] - 《网络安全审查办法》规定掌握超100万用户个人信息的网络平台运营者赴国外上市须申报网络安全审查[36] - 《“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提出到2025年数字中国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信息化发展水平大幅跃升[36] -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要求关键基础设施运营者加大网络安全投入,对网络安全厂商提出更高要求[36] - 《数据安全法》确立数据分级分类管理等基本制度,明确数据安全保护义务[36] - 《关于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加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顶层设计[36] - 我国网络安全行业处于快速成长期,市场复合增速超20%[38] - 国内广义网络安全市场正从百亿向千亿迈进[38] - 网络安全市场未来五年将维持高增速发展[40] - 2021年中国网络安全市场投资规模将达97.8亿美元,2025年有望增至187.9亿美元,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7.9%[52] - 到2023年网络安全产业规模将超2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15%,国家对网络安全需求增加是公司业绩增长根本因素[73] - 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业销售收入从2010年的363.9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3778.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26.36%,助力公司芯片研制[74] 技术研发情况 - 2021年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控股子公司可编程网络数据处理芯片进入关键研发阶段[35] - 2021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国家单位客户新产品规划持续发布,新项目研制需求增加[35] - 网络数据转发平面深度可编程可通过可编程芯片及语言实现数据平面可编程,完成多种功能[43] - 网络可编程集中在编程语言、可编程芯片、智能网络接口卡研究上,可编程芯片可打破转发设备功能固定限制[44] - 未来网络设备需更大开放性,可编程数据平面要攻克相关问题,实现协议与网络功能快速定制与重构[45] - 确定性网络核心是为应用提供确定性服务保障能力,应用场景包括新型业务、工业互联网、实时交互场景[45] - 确定性网络技术处于研究初期,在系统架构、转发平面、控制平面、管理平面、部署模式方面存在挑战[46] - 未来网络安全框架需与网络架构统一设计为智能安全网络,应用人工智能技术[47] - 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可从信息保护、入侵检测和故障恢复三方面构建,智能安全网络有相应防护技术[48] - 智能安全网络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网络故障快速定位和诊断,结合故障预测保证快速响应和恢复[49] - 网络/计算/存储一体化并融入内容分发能力是未来网络技术发展重要趋势,有相关融合技术和解决思路[50] - 未来网络应具备自学习能力,需研究参数表征和学习策略,还要考虑缓存更新规则和资源协调分配问题[51] - 2022年公司开启新产品研制及固有产品优化升级,多款自主研发产品将进入量产阶段[56] - 公司控股子公司完成可编程网络数据处理芯片主要研制工作,该芯片有高达100Gbps网络接入和业务处理能力,可覆盖1000Mbps到100Gbps不同接入能力网络要求[64]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加约33%,研发队伍占比约63%,研发投入比上年同比增加70.87%[76] - 截止2021年12月31日,公司合计拥有软件著作权34项,已获授权发明专利6项,外观专利4项,正在申请中专利15项[79] - 公司研发模式有自主研发和受托研发两种[67] 业务线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