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震安科技(300767) - 2023 Q2 - 季度财报
震安科技震安科技(SZ:300767)2023-08-28 16:0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31,024,948.44元,较上年同期431,070,811.12元减少23.21%[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868,381.93元,较上年同期54,637,101.68元减少72.79%[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2,802,958.14元,较上年同期56,826,278.46元减少77.47%[2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7,563,285.03元,较上年同期41,080,826.19元减少410.52%[22] - 基本每股收益0.0601元/股,较上年同期0.2252元/股减少73.31%[22] - 稀释每股收益0.0601元/股,较上年同期0.2252元/股减少73.31%[2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91%,较上年同期4.11%减少3.20%[22]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2,628,435,709.99元,较上年度末2,562,563,593.61元增加2.57%[22]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613,146,344.15元,较上年度末1,615,305,820.60元减少0.13%[2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31,024,948.44元,较上年同期431,070,811.12元减少23.21%,主要因一季度供货要求缓及个别项目延期交货[75] - 营业成本199,108,394.02元,较上年同期247,957,017.17元减少19.70%,因本期收入减少[75] - 销售费用44,153,759.21元,较上年同期54,372,931.73元减少18.79%,因本期市场推广费减少[75] - 管理费用28,578,667.63元,较上年同期24,321,828.77元增加,占利润总额比例17.50%,主要因本期职工薪酬增加[79] - 财务费用11,729,394.16元,较上年同期7,442,675.50元增加57.60%,主要是可转债利息费用计入当期损益[79] - 所得税费用 -2,400,898.51元,较上年同期13,508,563.24元减少117.77%,因新购置设备器具可税前100%加计扣除[79] - 研发投入19,953,918.39元,较上年同期9,986,990.61元增加99.80%,因本期研发项目增加[7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27,563,285.03元,较上年同期41,080,826.19元减少410.52%,因销售收入下降、备货增加及补助退税减少[79] - 本报告期末货币资金417,947,576.08元,占总资产15.90%,较上年末比重减少6.31%[82] - 本报告期末应收账款944,056,164.87元,占总资产35.92%,较上年末比重增加3.17%[82] - 本报告期末存货361,769,253.89元,占总资产13.76%,较上年末比重增加2.86%[82] - 本报告期末短期借款210,738,146.30元,占总资产8.02%,较上年末比重减少1.26%[82] - 本报告期末长期借款113,563,297.26元,占总资产4.32%,较上年末比重增加1.59%[82] - 报告期投资额459,446,041.24元,较上年同期投资额386,572,530.17元变动幅度为18.85%[85] 各业务线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隔震产品生产营业收入233,331,956.03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7.20%,营业成本141,270,709.77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2.33%,毛利率39.46%,较上年同期减少3.36%[77] - 减震产品生产营业收入94,475,103.80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4.84%,营业成本57,371,932.83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3.87%,毛利率39.27%,较上年同期减少0.89%[77] 非经常性损益情况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065,423.79元,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409,392.60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451,000.00元等[26][27] 行业政策法规动态 - 2021年2月1日GB/T 38591—2020《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标准》开始执行[37] - 2021年5月12日《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颁布,9月1日起实施[32] - 2021年12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局部修订条文征求意见稿)发布[38] - 2022年3月《基于保持建筑正常使用功能的抗震技术导则(送审稿)》发布[38] - 2022年5月《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的通知》发布[38] - 2022年6月《〈四川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寄出设施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38] - 2021年9月1日《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正式执行,减隔震技术强制执行主力范围扩大[40] 地震相关情况 - 41%左右的中国国土面积处于地震基本烈度7度及7度以上地区[33] - 我国陆地7级以上地震占全球陆地的1/3,因地震死亡人数占全球的1/2,41%的国土、一半以上城市位于地震基本烈度7度及以上地区,6度及以上地区占国土面积的79%[60] 公司行业地位及业务基础 - 公司是A股唯一以建筑减隔震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在全国房屋建筑减、隔震领域市场占有率较高,处于行业领先地位[44] - 公司业务起步于云南,深耕建筑减隔震行业十余年,主编或参编多项标准,能提供全产业链配套服务[44] - 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规模领先的减隔震产品生产基地,产能行业领先[45] 公司产品情况 - 公司主要产品有建筑隔震橡胶支座、弹性滑板支座、消能阻尼器、公路桥梁支座、抗震支吊架等[46][47][48][50][51] - 公司地铁上盖建筑“震振双控”系列产品正在市场推广,已有数个项目实施[53] - 公司建筑隔震橡胶支座分普通橡胶隔震支座、铅芯橡胶隔震支座、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46] - 公司消能阻尼器产品主要为粘滞阻尼器、屈曲约束耗能支撑、金属屈服阻尼器,黏弹阻尼器等已完成型式检验[48] 公司子公司情况 - 公司控股子公司常州格林是国内唯一持有国家核安全局颁发的全系列核级液压阻尼制造、设计许可证的单位[52] - 常州格林电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注册资本9518万元,总资产23322.296194万元,净资产8648.276432万元[108] - 常州格林电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营业收入4826.447785万元,营业利润566.637618万元,净利润600.37001万元[108] 公司采购情况 - 公司采购按“以销定采,保持合理库存”原则进行,计划部计算用量并申请,采购部确定供应商[54] - 公司定期考核供应商,及时维护认证《合格供应商名录》[54] 公司生产模式 - 公司产品主要采用以销定产并保持合理库存的模式[55] 公司销售情况 - 公司销售以直销为主,客户主要为业主方、施工方及少量经销商[58] - 公司结合建筑行业特点设置按供货进度分步收款政策,对重点客户经审批可执行单独信用政策[59] 公司研发及标准制定情况 - 公司累计已编在编减隔震技术标准50部,其中国家标准2部、行业标准6部、协会标准13部、地方标准26部、企业标准3部[67] - 公司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承担2014年专题项目《减隔震工程质量检测研究》[62] - 公司成立院士工作站、研发团队和技术工艺成本核算中心,有较强研发和产品制造工艺水平[66] - 公司产品标准多项指标高于国家标准,推动多项地方、行业及国家标准制定[67] - 公司参与《橡胶支座 第5部分:建筑隔震弹性滑板支座》等相关技术工作[67] 募投项目情况 - 减震隔震制品装备制造基地项目本报告期投入1,706.42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46,582,525.60元,进度99.75%[87] - 新建智能化基地项目本报告期投入256,182,044.06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60,895,496.98元,进度95.10%[87] - 募集资金总额为84049.46万元,报告期投入7131.68万元,已累计投入59028.48万元[93] - 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为26936.96万元,占比32.05%[93] - 减震产能技术改造项目承诺投资31606.8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4658.25万元,投资进度99.75%,本报告期实现效益54.49万元,期末累计实现效益1706.42万元[94] - 新建智能化减震及隔震制品装备制造基地项目承诺投资27979.89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20616.23万元,投资进度73.68%[94] - 年产10万套智能阻尼器、1.5万套核电站用液压阻尼器及公万套配件项目一期承诺投资8000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952.08万元,投资进度11.90%[95]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入0元,投资进度0.00%[90] - 网络建设项目投入1988984.58元,占比8.84%[91] - 新建智能化减震及隔震制品装备制造基地项目投入206162300.42元,占比73.68%[89] - 年产中万套智能阻尼器项目投入8432327.68元,占比11.90%[89] - 万套核电站用液压阻尼器项目投入9520862.68元,占比1.5%[89] - 富络网建设项目计划投入2500,累计投入220.95,投入进度8.84%[96]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计划投入6962.77,累计投入6962.77,投入进度100.00%[96] - 承诺投资项目计划投入84049.46,累计投入59028.48,投入进度未提及[96] - 超募资金投向计划投入84049.46,累计投入59028.48,投入进度未提及[96] - 新建智能化减隔震制品装备制造基地项目因特殊地形影响延期,地上平整施工约5个月,地下桩基础施工6个月[96] - 2021年12月24日,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同意将该项目实施期限延期至2022年4月30日[96] - 2021年12月24日,公司第三届监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该项目延期议案[96] - 2021年12月24日,保荐机构民生证券同意该项目延期至2022年4月30日[96] - 新建智能化减震及隔震制品装备制造基地项目计划投资30000万元,募集资金投入28500万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完成建造安装及设备投入和竣工验收[97] - 减隔震制品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计划投资6745.37万元,募集资金投入4669.84万元,自有资金投入2075.53万元,截至2021年5月31日新增产能1.2万套已投产,尚未使用募集资金1070.16万元[97] - 新建智能化减隔震制品装备制造基地项目计划投资34900.11万元,募集资金投入26936.96万元,自有资金投入7963.15万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完成建造安装及设备投入和竣工验收,尚未使用募集资金7408.31万元[97] - 截至2019年3月31日,公司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减隔震制品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1836.553388万元,2019年4月24日同意用募集资金置换[98] - 年产10万套智能阻尼器、1.5万套核电站用液压阻尼器及2.5万套配件项目(一期)及营销网络建设项目处于建设阶段,未竣工验收及投产[97] - 震安科技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因用地权属证书未办理、招拍挂程序未履行完,未达建设计划进度[97] - 原募投项目“减隔震制品生产线技术改造”变更用途,部分资金用于“新建智能化减隔震制品装备制造基地项目”[97] - 公司购置云南省昆明空港经济区临空产业园DTCKG2019 - 023号地块,面积约59.65亩,满足原募投项目扩产需求[97] - 原募投项目“减隔震制品生产线技术改造”原场地约24.66亩,多层设备工艺难达目标,改用单层设备工艺[97] - 报告期内募投项目产能爬坡,制造成本高,发货下降,产能未充分释放,未达预期收益[97] - 2021年公司以可转债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自有资金1.1315258781亿元[101] - 减隔震制品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计划投资6745.37万元,其中募集资金投入4669.84万元,自有资金投入2075.53万元[101] - 截止2021年5月31日,减隔震制品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新增橡胶减隔震制品产能1.2万套已投产,已使用自有资金2075.53万元、募集资金3599.68万元,尚未使用募集资金1070.16万元[101] - 公司拟启用减隔震制品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铺底流动资金1027.52万元购买原材料[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