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431,070,811.12元,上年同期331,944,766.79元,同比增长29.86%[23]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637,101.68元,上年同期65,408,880.53元,同比下降16.47%[23]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56,826,278.46元,上年同期60,514,446.95元,同比下降6.09%[23]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1,080,826.19元,上年同期 -98,226,107.08元,同比增长141.82%[23]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0.2252元/股,上年同期0.3244元/股,同比下降30.58%[23] - 本报告期稀释每股收益0.2252元/股,上年同期0.3207元/股,同比下降29.78%[23]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11%,上年同期5.72%,同比下降1.61%[23]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2,246,361,152.60元,上年度末2,064,268,096.15元,同比增长8.82%[23]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322,481,625.25元,上年度末1,284,844,011.13元,同比增长2.93%[23] - 营业收入4.31亿元,同比增长29.86%,因业务扩张[64] - 营业成本2.48亿元,同比增长39.87%,因销售量和原材料价格上涨[64] - 研发投入998.7万元,同比增长74.10%,因研发项目增加[6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108.1万元,同比增长141.82%,因销售增加和收到留抵退税[66]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6亿元,同比下降52.36%,因上期收到可转债募资[66] - 应收账款6.41亿元,占总资产28.52%,较上年末增加2.02%,因大额长结算期项目增加[70] - 在建工程3.19亿元,占总资产14.21%,较上年末增加2.05%,因继续投资项目[70] - 报告期投资额3.8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5.30%[72] - 本报告期末流动比率2.37,较上年末的2.54下降6.69%;资产负债率40.81%,较上年末的36.66%上升4.15%[193] - 本报告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5682.63万元,较上年同期的6051.44万元下降6.09%[193] - 本报告期EBITDA全部债务比20.05%,较上年同期的29%下降8.95%;利息保障倍数7.64,较上年同期的71.18下降89.27%[193] - 2022年6月30日货币资金4.4045567635亿元,较2022年1月1日的4.0168670021亿元增加[198] - 2022年6月30日应收账款6.406189129亿元,较2022年1月1日的5.4707757543亿元增加[198] - 2022年6月30日存货2.9525524443亿元,较2022年1月1日的3.4065502739亿元减少[198] - 公司资产总计从206.43亿元增长至224.64亿元,增幅约8.82%[199] - 非流动资产合计从63.92亿元增长至73.74亿元,增幅约15.36%[199] - 流动负债合计从56.15亿元增长至63.69亿元,增幅约13.43%[200] - 非流动负债合计从19.52亿元增长至27.98亿元,增幅约43.38%[200] - 负债合计从75.67亿元增长至91.67亿元,增幅约21.14%[200]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130.76亿元增长至132.97亿元,增幅约1.7%[200] - 固定资产从2.85亿元增长至2.94亿元,增幅约3.32%[199] - 在建工程从2.51亿元增长至3.19亿元,增幅约27.11%[199] - 短期借款从1.15亿元增长至2.10亿元,增幅约83.19%[199] - 股本从2.02亿元增长至2.43亿元,增幅约20.02%[200] 非经常性损益情况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 -2,189,176.78元[27] -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28] 减隔震行业市场环境 - 20世纪90年代至今,超3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建筑减隔震技术研究,20多个国家修建数百座减隔震建筑物[31] - 我国约41%的国土面积处于地震基本烈度7度及以上地区[32] - 《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实施后,高烈度设防地区范围将由原5省47市的287个区县增至23省126市的648个区县,新增18省79市的361个区县[33] - 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2006 - 2020年)国土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0%,覆盖1078个区县[33] - 减隔震技术在8度、9度区分别减少钢材使用量20%、30%左右[33] - 预计减隔震渗透率每提高10%,可实现降碳1047万吨/年以上,助力我国建材业减排近1%/年[33] - 我国计划十四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及18%[33] - 我国陆地7级以上的地震占全球陆地7级以上地震的1/3,因地震死亡人数占全球的1/2[51] - 我国有41%的国土、一半以上的城市位于地震基本烈度7度及7度以上地区[51] - 云南省7度和8度设防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8.6%,加上9度区占总面积的84% [61] - 公司所在地云南省全部国土面积都处于地震烈度6度及以上的设防区[61] 公司业务相关情况 - 公司是专业从事建筑减隔震成套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产能行业领先[36] - 2017年全国新开工房屋隔震建筑工程1436栋,公司已发货的在建隔震建筑为563栋,在全国房屋建筑隔震市场的占有率为39.21%左右;在全国房屋建筑减、隔震市场的占有率为30.12%左右[50] - 2018年度全国新开工减隔震工程1783栋,公司已发货的在建减隔震建筑为740栋,占全国新开工减隔震建筑栋数比例为41.5%[50] - 公司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承担2014年专题项目《减隔震工程质量检测研究》,为完善产品检测等提供技术支持[54] - 公司参与编制的行业标准《建筑隔震橡胶支座》(JG/T118 - 2018)于2018年12月1日起实施[54] - 公司累计已编在编减隔震技术标准45部,其中国家标准2部、行业标准6部、协会标准10部、地方标准25部、企业标准2部[58] - 公司隔震产品标准高于国家标准,减震产品部分性能指标优于行业标准[59] - 公司能为工程项目提供全产业链和全方位整体减隔震解决方案[60] -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学校、医院等对抗震设防要求高的建筑[62] - 公司承接较多国内重大标志性减隔震项目,积累丰富经验并提高品牌知名度[62] - 公司已在重要云南省外市场设立办事处并建立销售大区,推广云南经验[63] 各业务线及区域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减震产品生产营业收入1.45亿元,同比增长109.24%,营业成本8675.6万元,同比增长151.46%[68] - 华南地区营业收入8334.2万元,同比增长572.40%,营业成本5928.2万元,同比增长603.72%[68] 重大股权投资情况 - 公司重大股权投资金额为2105.23万元,持股比例23.33%,本期投资盈亏为123.88万元[73]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情况 - 新建智能化减震及隔震制品装备制造基地项目一,本报告期投入4663.31万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17283.80万元,项目进度64.16%[75] - 新建智能化减震及隔震制品装备制造基地项目二,本报告期投入3574.97万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20138.86万元,项目进度71.98%[75] - 两个新建项目本报告期合计投入8238.27万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37422.66万元[75] - 公司募集资金总额为59586.69万元[76] - 报告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8249.91万元,已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42080.91万元[76] - 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为26936.96万元,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比例为45.21%[76] - 减隔震制品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承诺投资总额31606.8万元,调整后投资4669.84万元,本报告期投入11.63万元,累计投入4658.24万元,投资进度99.75%,本期实现效益704.65万元,累计实现效益1154.5万元[77] - 新建智能化减隔震制品装备制造基地项目(一)调整后投资26936.96万元,本报告期投入4663.31万元,累计投入17283.81万元,投资进度64.16%[77] - 新建智能化减隔震制品装备制造基地项目(二)承诺投资27979.89万元,调整后投资27979.89万元,本报告期投入3574.97万元,累计投入20138.86万元,投资进度71.98%[77] - 承诺投资项目小计承诺投资59586.69万元,调整后投资59586.69万元,本报告期投入8249.91万元,累计投入42080.91万元,本期实现效益704.65万元,累计实现效益1154.5万元[77] - 新建智能化减隔震制品装备制造基地项目延期,原因包括特殊地形影响(5个月平整施工、6个月桩基础施工)、疫情及重大活动保障致阶段性停工[78] - 2021年12月24日,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延期议案,保荐机构核查同意,将该项目实施期限延期至2022年4月30日[78] - 原募投项目“减隔震制品生产线技术改造”变更用途,部分资金用于“新建智能化减隔震制品装备制造基地项目”[78] - 减隔震制品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计划投资6745.37万元,其中募集资金4669.84万元,自有资金2075.53万元[78] - 截止2021年5月31日,该项目新增橡胶减隔震制品产能1.2万套已投产,已使用自有资金2075.53万元、募集资金3599.68万元,未使用募集资金1070.16万元[78] - 截止2022年6月30日,该项目已使用自有资金2075.53万元、募集资金4658.24万元,未使用募集资金11.60万元[78] - 2019年3月31日前,公司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减隔震制品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1836.553388万元,4月24日同意用募集资金置换[79] - 2021年4月22日,公司同意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自有资金11315.258781万元[79] - 2022年3月17日,公司同意使用最高不超1亿元闲置募集资金和最高不超1亿元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额度12个月内可循环滚动使用[79] 委托理财情况 - 2022年4月25日,公司在平安银行昆明分行营业部购买8000万元理财产品,预计年化收益率0.5000%或3.0330%或3.1330%,产生投资收益39.89万元[80] - 2022年4月27日,公司在平安银行昆明分行营业部购买2000万元理财产品,预计年化收益率0.5000%或3.0330%或3.1330%,产生投资收益10.14万元[80] - 2022年上半年,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本金全部收回,合计投资收益50.03万元,单日最高余额1亿元[80] - 报告期内,公司委托理财资金来源为募集资金和自有资金,发生额分别为1亿元和2000万元,未到期余额和逾期未收回金额均为0[83] 子公司经营情况 - 常州格林电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注册资本8518万元,总资产17525.793992万元,净资产6660.291294万元,营业收入5646.092312万元,营业利润650.09906万元,净利润548.08835万元[86] - 河北震安减隔震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总资产35043.869533万元,净资产4405.388万元,营业收入3833.641388万元,营业利润 - 151.003162万元,净利润 - 68.213686万元[86] - 报告期内,公司以出资方式取得震安科技(陕西)有限责任公司,对整体生产经营和业绩无影响[86] 股东大会及人员变动情况 - 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7.63%,于2022年04月29日召开[96] -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5.23%,于2022年06月20日召开[96] - 董事梁涵于2022年04月27日因个人原因离任[97] - 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龙云刚于2022年06月24日因个人原因离任[97] - 总经理李涛于2022年06月24日因个人原因离任[97]
震安科技(300767) - 2022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