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康龙化成(300759)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3-27 16:00

财务业绩: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1年营业收入为74.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00%[16]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744,376.97万元,同比增长45.00%[28]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74.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00%[49] - 公司营业收入达到74.19亿元,同比增长45.08%[5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68%[16] - 公司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6,102.86万元,同比增长41.68%[2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3.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7.46%[16]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21.42亿元人民币,为全年最高季度[17]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21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30.65%[17] - 国内收入为12.75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17.13%同比增长82.08%[49] - 国内收入12.52亿元,同比增长78.92%[51] - 国外收入为61.69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82.87%同比增长39.14%[49] - 临床研究服务收入1.5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66.58%[51] 财务业绩: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2021年营业利润191,433.73万元,主营业务毛利率36.02%,同比下降1.38个百分点[28] - 营业成本为47.47亿元,同比增长48.28%[51] - 整体毛利率为36.02%,同比下降1.38个百分点[51] - 人工成本25.28亿元,占营业成本53.06%,同比增长55.99%[51] - 销售费用1.56亿元,同比增长67.97%[56] - 研发费用1.52亿元,同比增长44.07%[56] 业务线表现:实验室服务 - 公司2021年实验室服务收入456,580.16万元,同比增长41.09%,毛利率43.47%[30] - 实验室服务收入为45.66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61.34%同比增长41.09%[49] - 实验室服务收入45.66亿元,毛利率43.47%[51] 业务线表现:CMC(小分子CDMO)服务 - CMC(小分子CDMO)服务收入174,616.75万元,同比增长42.90%,毛利率34.92%,同比提高2.20个百分点[31] - CMC(小分子CDMO)收入中约80%来源于药物发现服务的现有客户[32] - CMC(小分子CDMO)服务收入为17.46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23.46%同比增长42.90%[49] - 公司CMC(小分子CDMO)服务员工数量2,621人,同比增加687人[34] 业务线表现:临床研究服务 - 临床研究服务收入95,635.77万元,同比增长51.96%,毛利率10.31%,同比下降8.48个百分点[34] - 临床研究服务收入为9.56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12.85%同比增长51.96%[49] - 临床研究服务员工3,357人,同比增加1,149人[35] 业务线表现:大分子和细胞与基因治疗服务 - 大分子和细胞与基因治疗服务收入15,096.65万元,毛利率-13.84%,其中北美客户收入占比93.37%[35] - 大分子和细胞与基因治疗服务收入为1.51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2.03%同比增长466.58%[49] - 大分子和细胞与基因治疗实验室服务收入快速增长,市场占有率提高[36] - 收购英国Pharmaron Biologics UK(持有MHRA生物药生产许可证)并整合为第三方基因治疗CDMO服务商,已开始承接外部订单[36] 各地区表现 - 公司2021年来自北美客户的收入占比64.20%,欧洲客户(含英国)占比15.63%,中国客户占比17.13%[28] - 公司2021年海外子公司营业收入占比13.70%,在英美拥有10个运营实体和超1,100名员工[29] - 公司在中国、英国和美国设有18个运营实体,其中海外有10个[4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运营和战略 - 公司2021年引入超过800家新客户,前二十大客户收入集中度从41.06%降至33.75%[28] - 公司2021年员工总数14,923人,研发生产及临床服务人员13,455人,占比90.16%[28] - 公司拥有13455名研发生产技术和临床服务人员[46] - 公司2021年引入超过800家新客户约90%收入来自重复客户[47] - 公司提供从药物发现到临床概念验证(POC)的一体化平台,涵盖多个学科领域[42] - 公司拥有完整的化学技术平台,覆盖从小分子药物发现到符合GMP标准的商业化生产全流程[42] - 公司药物代谢动力学平台提供从早期研发到人体ADME研究的全流程服务,包括放射性同位素分析[42] - 公司临床研发平台提供完整的一至四期临床开发服务,涵盖临床现场管理到数据统计等功能[43] - 公司通过国际化运营整合全球资源,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及解决方案[44] - 公司是唯一提供一体化医药研发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包括放射性同位素化合物合成及人体ADME研究[42] - 公司构建了五个研发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41] - 化学反应筛选平台2021年筛选超22万个反应条件,优化近5000个反应[36] - 基因编码化合物库平台包含超100亿个小分子化合物,提交9项中国发明专利申请[37] - 体内影像技术平台已建成270株荧光肿瘤细胞系及112个肿瘤模型,涵盖30种癌症类型[38] - X射线放疗技术平台采用225千伏高能量辐照仪,开发系列放疗模型并完成多个客户项目验证[39] - 3D肝微球模型2021年评估42种临床药物的慢性肝毒性[39] - 流体化学技术完成近100个公斤级以上课题,建成吨级中试装置[40] - 生物酶催化部门掌握近2000个生物催化酶,计划2022年底建成发酵车间[40] - 公司NHP存栏数近10,000只[31] - 公司通过收购在美国建立符合ICH法规的GLP/GCP/GMP生物药及细胞与基因治疗药物分析平台[44] - 2021年完成对英国Pharmaron Biologics UK的收购,增强基因产品生产工艺开发及GMP生产能力[4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资本开支和投资 - 公司2021年资本开支内部建设209,282.16万元,外延并购143,694.40万元,分别同比增长59.05%和30.61%[29] - 宁波第一园区二期工程第一部分120,000平方米实验室已投入使用,第二部分42,000平方米完成主体结构建设[31] - 绍兴工厂一期工程将增加化学反应釜容量600立方米,其中200立方米已于2022年初投产[34] - 宁波大分子药物CDMO基地(70,000平方米)预计2023年上半年投产,提供200L至2000L规模生产服务[36] - 公司2022年将加快绍兴商业化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全球化学与生产一条龙服务[82] - 公司2022年将加快建设位于宁波的大分子生物药中试和生产车间,建立国际质量标准体系[82] - 公司2022年将整合美国细胞与基因治疗实验室和英国基因治疗CDMO服务,提升服务能力和产能[82] - 公司2022年继续在中、英、美三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扩充,包括扩大英国Hoddesdon、Liverpool和Rushden分部的实验或生产面积,以及扩充美国San Diego和Exton分部的实验室面积[83] - 公司大力推进国内基础建设,确保北京实验室扩建、宁波第二园区、宁波第三园区等在建项目按时完成,并推进北京第二园区、西安自建园区及青岛、重庆、珠海三地的实验室建设[8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风险和机遇 - 全球医药市场药物研发及生产投入规模2021年为5661亿美元,预计2026年达777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6.5%[23] - 中国医药市场药物研发及生产投入规模2021年为5620亿人民币,预计2026年达9566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11.2%[23] - 全球药物研发及生产外包服务市场规模2021年为1403亿美元,预计2026年达247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2%[23] - 中国药物研发及生产外包服务规模2021年占全球11.9%,预计2026年市场占有率提升至21.4%[23] - 全球药物发现CRO服务市场规模2021年为159亿美元,预计2026年增至32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5%[24] - 中国药物发现CRO服务市场规模2021年为168亿人民币,预计2026年增至512亿人民币,市场占有率提升至24.6%[24] - 全球药物CDMO服务市场规模2021年为637亿美元,预计2026年增至118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3.3%[24] - 中国药物CDMO服务市场规模2021年为432亿人民币,预计2026年增至1526亿人民币,市场占有率提升至19.8%[24] - 全球临床研究服务市场规模2021年为500亿美元,预计2026年增至79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9.8%[24] - 中国临床研究服务市场规模2021年为316亿人民币,预计2026年增至1003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26%[24] - 公司海外客户业务收入占比远高于国内客户,相当部分收入以美元计价,但经营成本及开支以人民币为单位,面临汇率波动风险[85] - 公司通过开展套期保值交易降低汇率波动风险[85] - 公司受药品开发及生产法律法规约束,需取得多项批准、执照、许可证书以经营业务,部分证书需定期更新及续领[85] - 公司面临药物研发服务市场需求下降的风险,若全球医药市场增速放缓,可能导致客户暂缓研发或削减预算[83] - 公司面临科研技术人才及高级管理人员流失的风险,因合资格研发人员数量有限且受制药企业、生物科技公司及科研院所青睐[84] - 公司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加大吸引、考核、培养、激励力度,完善长效激励机制(包括股权激励)以建立国际化人才团队[84] - 公司面临知识产权保护风险,任何未经授权披露客户知识产权或机密资料的行为可能导致违约责任及声誉受损[84] - 公司持续完善保密制度及软硬件设施,并对员工进行保密教育以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84] 公司治理和股东回报 - 公司拟以794,177,098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50元(含税)并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5股[2] - 公司2021年度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50元(含税)[145] - 公司2021年度拟每10股转增5股[145] - 现金分红总额为357,379,694.10元(含税)[145] - 分配预案的股本基数为794,177,098股[145] - 可分配利润为2,564,120,810.38元[145] - 现金分红总额占利润分配总额比例为100%[145] - 公司回购注销210,364股限制性股票,回购价格17.85元/股,总金额3,754,997.4元[147] - 公司向204名激励对象授予77.42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70.17元/股[149] - 2019年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1,509,337股[147] - 公司总股本因回购注销减少至794,177,098股[147] - 公司向81名激励对象授予776,100股H股奖励股份,授予价格为0元/股[150] 融资活动 - 公司发行300百万美元于2026年到期的零息可转换债券(第一批美元债券)[5] - 公司发行人民币1,916百万元于2026年到期的零息美元结算可转换债券(第二批人民币计价美元债券)[5] - 公司2021年完成可转换债券发行,净筹资额约377,604.07万元,其中3亿美元为零息零收益债券[29] 子公司信息 - 公司全资子公司Absorption Systems LLC从事生物医药研发服务[5] - 公司控股子公司德泰迈(杭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医药科技服务[5] - 公司控股子公司恩远医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从事临床研究服务[5] - 公司全资子公司康龙化成(天津)药物制备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药物制备技术服务[5] - 公司全资子公司康龙化成(西安)新药技术有限公司从事新药技术研发[5] - 公司全资子公司康瑞泰(湛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从事生物技术研发[5] - 公司全资子公司Pharmaron Biologics (UK) Ltd(曾用名Allergan Biologics Limited)从事大分子药物开发[5] - 康龙化成(宁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资产为23.79亿元人民币,净资产为14.66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为10.71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为3.24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2.78亿元人民币[78] - 康龙化成(宁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净利润占公司净利润10%以上,主要从事实验室服务及CMC(小分子CDMO)服务[78][80] - 公司通过新设康龙化成(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扩展实验室服务产能,对业绩无重大影响[79] - 公司新设康龙化成(西安)、青岛、重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扩展实验室服务产能,对业绩无重大影响[80] - 公司新设康龙化成(成都)临床研究服务有限公司完善临床研发服务体系,对业绩无重大影响[80] - 公司通过CR Medicon Japan Co.,Ltd完善全球业务布局,对业绩无重大影响[80] - 公司通过Pharmaron Biologics (UK) Ltd完善细胞与基因疗法综合服务能力,对业绩无重大影响[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