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顶固集创(300749) - 2021 Q4 - 年度财报
顶固集创顶固集创(SZ:300749)2022-04-25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实现较好增长,较上年同期增长48.82%[7] - 2021年营业收入为12.98亿元,同比增长48.82%[26]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129,827.67万元,同比增长48.82%[85]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12.98亿元,同比增长48.82%[9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482.84万元,同比下降490.18%[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482.84万元,同比下降490.18%[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781.14万元,同比下降693.27%[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482.84万元,同比减少490.18%[85] - 剔除资产减值影响后,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约为8520.09万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91.89%[5] - 剔除资产减值影响后,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约为8,520.09万元,同比增长291.89%[85] - 公司净利润为-84,828,400元,主要因计提资产减值损失200,034,552.54元[124][126] - 剔除资产减值影响后净利润约为83,173,900元[124]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7亿元,显著低于其他季度[28] - 家具制造业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8004.6亿元,同比增长13.5%[8] - 家具制造业2021年利润总额433.7亿元,同比增长0.9%[8] - 2021年家具制造业营业收入8004.6亿元,同比增长13.5%[40] - 2021年家具制造业利润总额433.7亿元,同比增长0.9%[4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家具制造业直接材料成本7.14亿元,同比增长59.42%,占营业成本82.21%[105] - 精品五金直接材料成本2.96亿元,同比增长96.73%[107] - 精品五金制造费用成本2195万元,同比增长132.90%[107]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9.64%至161,898,744.54元[116]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29.50%至109,816,064.96元[116]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202.36%至5,904,410.05元[116] - 研发支出4,679.3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66%[89] - 研发投入金额为46,793,378.12元,占营业收入比例3.60%,同比下降1.08个百分点[119][120] 资产减值和损失 - 计提各项资产减值损失合计20003.46万元,其中信用减值损失17902.25万元,资产减值损失2101.21万元[5] - 公司及子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合计20,003.46万元,其中信用减值损失17,902.25万元,资产减值损失2,101.21万元[85] - 信用减值损失达179,022,500元,占资产减值损失的89.5%[124] - 公司持有的部分商业承兑汇票到期未能获得兑付[5] - 逾期商业承兑汇票影响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约-134,535,100元[124] - 对广东集尚长期股权投资计提减值,金额从2400万元减少至520.05万元[129] 业务线表现 - 家具制造业收入12.83亿元,占总收入98.84%,同比增长49.13%[99] - 精品五金收入4.77亿元,同比增长75.41%,毛利率下降7.89个百分点至28.36%[99][101] - 大宗渠道收入3.73亿元,同比增长96.30%,毛利率下降4.30个百分点至22.50%[99][102] - 精品五金销售量226.16万套,同比增长36.77%[103] - 定制衣柜销售量369.0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8.22%[103] - 公司产品涵盖收纳系统、橱柜系统、民用五金系统、商业五金系统、智能系统、木门系统、门窗系统等七大品类[42] - 公司以全屋定制、安全智能锁、集创门窗、高端整装、智能晾衣架、高端定制组成大家居品牌矩阵[42] - 全屋定制产品包括定制衣柜/橱柜/门窗及全屋定制家具,主要消费群体为商品房购买者/二次装修消费者/房地产开发商/家装公司[65] - 精品五金产品含智能门锁/智能晾衣机等,智能家居技术积累超10年(自2010年起研发机电一体化技术)[67] - 智能晾衣机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好太太和绿米品牌,智能门锁主要竞争对手包括鹿客和德施曼品牌[68] - 集创门窗产品涵盖室内外铝合金门窗/推拉门/阳光房等,生态门竞争对手包括TATA木门和梦天木门品牌[69] 地区表现 - 子公司佛山顶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5.83%至10464.5万元,净利润604.86万元实现扭亏为盈[153][154] - 子公司成都顶固营业收入同比减少32.03%至6471.87万元,净亏损71.09万元[153][154] - 子公司北京顶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5.88%至1057.76万元,净利润22.47万元实现扭亏为盈[153][154] - 子公司浙江因特营业收入5200.05万元,净亏损413.68万元[153][156] - 子公司中山安装营业收入560.31万元(同比增长4.25%),净亏损255.74万元[153][155] - 子公司广州顶固营业收入616.73万元,净利润49.3万元[153][155] - 子公司广东瑞升净亏损1929.16万元,营业收入为0[153] 现金流和资金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47.29万元,同比下降116.37%[2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47.29万元,同比减少116.37%[8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472,918.06元,同比大幅下降116.37%[12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2,591,717.18元,同比下降142.99%[12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7,211,062.79元,同比下降35.80%[12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62,853,572.45元,同比下降261.21%[121] - 货币资金减少至2.9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11.70个百分点至17.78%[129] - 受限货币资金6782.33万元,主要为银行承兑汇票及保函保证金[134] - 应收账款增长至2.1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4.09个百分点至13.23%[129] - 长期借款增长至8745.10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3.33个百分点至5.35%[129] - 在建工程增加至2.8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7.01个百分点至17.14%[129] 投资和资产活动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5000万元,本期购买7.19亿元,出售6.69亿元[133]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525.39万元,期末余额4474.61万元[133] - 转让深圳市凯迪仕智能科技股权导致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减少6000万元[129][131] - 报告期投资额1.7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8.76%[136] - 五期智能工厂项目本报告期投入金额1.36亿元,累计投入金额2.48亿元,项目进度67.11%[139]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初始投资成本1亿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失525.39万元[141] - 计入权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000万元[141] - 报告期内金融资产购入金额7447.73万元,售出金额7288.5万元[141] - 累计投资收益505.85万元,期末金额9566.93万元[141] - 2018年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3.14亿元,本期使用5369.04万元[143] - 募集资金累计使用3.25亿元,尚未使用金额3.13万元[143] - 中山年产30万套定制家具建设项目投资进度达105.06%,实际投入募集资金21,966.33万元[145] - 一体化信息系统升级技术改造项目投资进度100.06%,实际投入2,001.24万元[145] - 品牌及销售渠道建设项目投资进度100.51%,实际投入3,517.95万元[145] - 其他与主营业务相关的营运资金项目投资进度100.01%,实际投入5,000.59万元[145] - 中山定制家具建设项目因疫情延期至2022年9月30日[145] - 公司出售深圳凯迪仕智能科技3.7037%股权,交易价格6,000万元[150] - 截至2021年末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余额为31,326.89元[146] - 2018年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投项目金额39,232,974.34元[146] - 公司转让凯迪仕3.7037%股权,交易价格为6000万元,对应整体估值为16.2亿元[151] 研发和创新 - 2021年新授权专利186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01项,外观专利82项[7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及子公司累计拥有73项软件著作权和692项有效专利权证,其中发明专利42项,实用新型专利433项,外观设计专利217项[73] - 公司及子公司累计拥有73项软件著作权和692项有效专利权证[89] - 公司参编了二十余项行业标准和多项国家标准[73] - 公司配有近百名高素质的专职研发设计人员[72] - 公司于2017年率先运用竹子作为原材料研发推出“竹香板”,并获得FSC国际森林认证[75] - 研发人员数量增加至198人,同比增长21.47%[119] 生产和运营 - 公司拥有定制衣柜及配套家具的大规模柔性化定制生产能力[41] - 采购物料包括板材、铝材、锌合金、锁具材料、智能晾衣机配件及门窗组件等[51] - 主要物料供应商一般选定2-3家并签订年度框架合作协议[52] - 采购流程由PMC部门制定物料需求计划,结合销售情况及产能计划进行预测[53] - 公司全屋定制产品采用订单驱动生产模式,接受订单后拆分组件并按需求和交货期限安排生产[56] - 精品五金产品根据市场需求预测、年度销售计划及现有订单制定月度销售及生产计划以降低库存并提高存货周转率[56] - 公司拥有定制家具板件智能分拣系统,极大提高了板件分拣的效率、降低了差错率[80] - 公司拥有较多数控机器设备,可自动化处理设计方案[80] - 公司实现了产销链接无缝实时电子化、产销工艺同步化、产品管理电子化等全产业链信息化管理[81] 销售和渠道 - 销售渠道以经销模式为主占比最高,辅以大宗客户和直营模式,同时积极拓展整装业务渠道[58] - 经销模式采用买断式销售方式,按产品品类(全屋定制/精品五金/集创门窗)分别签订经销合同[60][61] - 大宗客户模式面向房地产开发建筑商和装修公司提供定制家具及精品五金直销,主要开拓地产住宅/酒店/公寓/学校/医院/办公楼等工程业务[62] - 整装模式基于BIM技术整合全产品线布局,涵盖基装+建材主材+定制家居+成品家具+软装+家电[63] - 顶固全屋定制拥有572位经销商、608个门店,全屋整装拥有31位经销商、已建8个门店及在建23个门店[90] - 公司经销网络遍布全国大中小城市,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41] 客户和供应商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额为188,432,114.22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14.51%[110]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中关联方销售额占比为0.00%[110] - 最大客户销售额为68,402,939.98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5.27%[110] - 第二大客户销售额为61,494,706.32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4.74%[110]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额为131,360,149.45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16.77%[113]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中关联方采购额占比为0.00%[113] - 最大供应商采购额为48,453,890.08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6.18%[113] - 公司新增控股子公司浙江因特智能家居有限公司并纳入合并范围[10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坚持“门墙柜厨”一体化产品策略,不断推动产品迭代[84] - 公司实施以定制家具和智能五金为核心的泛家居领域并实施相关多元化战略[84] - 公司2022年将推进"门墙柜厨"一体化产品策略,聚焦全屋定制、整装及智能五金业务发展[159] - 优化大宗客户收入结构占比并加强应收账款管理作为风险应对措施[164] - 公司通过数字信息化管理加强需求预测优化生产调度提升供应链管控能力[166] - 将应收账款纳入业务考核指标加强催收力度减少应收账款增大风险[166] - 公司加强存量房市场二次装修目标圈层营销以应对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164] 风险和挑战 - 公司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主要涉及人造板材、铝型材及锌合金等原材料成本上升压力[160][161] - 房地产行业债务违约事件频现影响家具行业景气度导致公司经营业绩增速可能放缓[163] - 公司存货周转率低于定制家居同行业上市公司因五金产品品种规格多需占用安全库存[165] - 大宗客户销售比例逐步上升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水平增加降低资产周转速度[165] - 2021年个别大宗客户出现商业承兑汇票逾期导致公司资金流失财务风险[165] - 新冠疫情呈现散点式局部聚集性暴发给公司经营带来不确定性影响[169] - 公司积极配合政府部门防疫措施保障上下游业务正常运营[169] 公司治理和股东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1]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2.46%[191] - 2020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9.10%[191]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8.74%[191] - 202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8.29%[192] - 董事长兼总经理林新达期末持股63,698,400股[193] - 董事兼董事会秘书徐冬梅期末持股2,333,000股,较期初增加100,000股[193]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报告期内持股变动总计6593.14万股,其中限制性股票授予6万股[194] - 财务总监赵衡获授限制性股票6万股,占公司总持股变动约0.09%[194] -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无离任或解聘情况[194] 其他财务数据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28%,同比下降14.03个百分点[26] - 2021年末资产总额为16.35亿元,同比增长11.75%[26]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7.01亿元,同比下降13.00%[26] - 公司资产总额163,513.42万元,同比增长11.75%[8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70,144.72万元,同比减少13.00%[86] - 营业收入扣除后金额为12.83亿元,主要为主营业务收入[27]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为423.10万元[33] - 报告期内公司未出售重大资产[149] - 募集资金无变更用途情况,变更比例为0%[143] - 金融资产投资资金来源均为自有资金[141] - 智能工厂项目资金来源为募集资金及自有资金[139]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未发生重大可行性变化[14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