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力永磁(300748)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3-30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1年营业收入为40.8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8.78%[1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5.32%[1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6.37%[15] - 基本每股收益为0.65元/股,同比增长80.56%[1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3.10%,同比增加5.98个百分点[15]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达40.80亿元,同比增长68.78%[32] - 公司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3亿元,同比增长85.32%[32]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40.80亿元,同比增长68.78%[40] - 公司2021年净利润为4.53亿元,同比增长85.32%[40] - 2021年总营业收入为40.80亿元,同比增长68.78%[47]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较2020年大幅增长68.78%[6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4.69%[15] - 直接材料成本占钕铁硼营业成本84.34%,金额为24.99亿元,同比增长75.79%[51]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44.92%至24,970,678.73元,主要因参展宣传费增加[57]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52.48%至145,091,812.16元,含股权激励费用5,152万元及H股上市中介费用[57]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5.23%至160,159,352.87元,主要因研发投入增加及股权激励费用1,756万元[5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4.69%至101,791,731.04元,因职工薪酬及营运支出增加[63]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13.52%至-652,544,838.35元,因募投项目及固定资产投入增加[64] - 钕铁硼磁钢产品毛利率为21.32%,同比下降2.49个百分点[49] 各业务线表现 - 公司2021年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领域收入达10.51亿元,同比增长222.73%[33] - 公司2021年节能变频空调领域收入达14.00亿元,同比增长59.41%[33] - 公司2021年风力发电领域收入达8.87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33] - 公司2021年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磁钢产品销售量可装配新能源乘用车约124万辆[33] - 公司2021年节能变频空调磁钢产品销售量可装配变频空调压缩机约4,850万台[33] - 公司2021年风电磁钢产品销售量可装配风机的装机容量约8.65GW[33] - 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领域收入达10.51亿元,同比增长222.73%[40] - 节能变频空调领域收入达14.00亿元,同比增长59.41%[41] - 风力发电领域收入达8.87亿元[42] - 钕铁硼磁钢产品收入为37.67亿元,占总收入92.32%,同比增长64.58%[47] - 其他业务收入为3.13亿元,同比增长143.48%[47] 各地区表现 - 国内销售收入为37.02亿元,同比增长78.26%,占总收入90.73%[47] 产能和产量 - 2021年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产量10,325吨,其中晶界渗透技术生产6,064吨,占比58.73%[34][36] - 晶界渗透技术应用中重稀土用量减少50%至70%,2021年该技术产量同比增长47.51%[36] - 超高牌号产品产量3,437吨,占晶界渗透技术产品的56.68%[36] - 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毛坯年产能从2018年7,000吨增至2021年15,000吨,复合年增长率28.92%[34] - 产能利用率连续四年超过95%,包头基地新增产能8,000吨/年,总产能将达23,000吨/年[34][35] - 2025年规划产能40,000吨/年,宁波基地在建3,000吨高端磁材项目预计2023年投产[35] - 钕铁硼磁钢销售量达10,708.54吨,同比增长21.44%[50] - 钕铁硼磁钢库存量下降54.53%至399.00吨[50] - 公司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毛坯年产能计划2025年达到4万吨[87] - 包头一期项目达产后公司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毛坯总年产能将达2.3万吨[87] 研发和技术 - 公司定义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为内禀矫顽力和最大磁能积之和大于60的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9] - 公司定义超高牌号产品为使用晶界渗透技术且内禀矫顽力和最大磁能积之和大于75的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9] - 公司2021年使用晶界渗透技术生产6,064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同比增长47.51%[32] - 2021年研发费用1.6亿元,同比增长55.23%,占营业收入比例3.93%[36][37] - 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15.13%至411人,但研发人员占比微降0.11%至11.64%[59] - 30-40岁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28.95%至196人,40岁以上研发人员减少42.50%[59]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3.93%,较2020年4.27%下降0.34个百分点[61]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减少中重稀土使用[88] 客户和市场地位 - 公司主要客户涵盖金风科技、西门子-歌美飒、日本电产、博世集团、三菱电机等全球知名企业[8] - 全球新能源车用钕铁硼材料消耗量预计2025年达3.75万吨,年复合增长率30.9%[26] - 公司2020年新能源车用磁材供应量全球排名第二[26] - 节能变频空调用钕铁硼材料预计2025年达1.97万吨,年复合增长率16.6%[27] - 公司2020年变频空调压缩机磁材市占率31.5%,全球第一[27] - 公司2020年全球永磁风力发电机新装机容量市场份额约为40.3%,排名第一[28] - 新能源汽车领域产品覆盖全球前十大生产商中的八家[34] - 风电领域全球前五大整机厂商中四家为公司客户[34] - 节能变频空调领域与全球前五大压缩机企业保持合作[34]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合计23.23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56.93%[54] 供应链和采购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合计23.54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73.20%[55] 现金流和融资活动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激增61,913.30%至1,217,737,364.82元,因股票发行及银行贷款增加[6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增长1,391.51%至662,455,246.10元[64] - 货币资金增至14.99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4.78%,较年初提升3.29个百分点[67] - 公司H股全球发售所得款项约为42.41亿港元[43] - 2021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5.116亿元[75] - 可转债募投项目累计使用募集资金39,032.76万元,账户余额3,998.87万元[77] - 2020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52,100万元,净额51,163.72万元[77] -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投项目累计使用募集资金25,431.51万元,账户余额6,190.08万元[79] - 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2亿元[79] - 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自筹资金571.15万元[78] - 可转债发行费用(不含税)936.26万元[77]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自筹资金及已支付发行费用自筹资金合计571.15万元[81] - 公司使用公开发行可转债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1.3亿元[81] - 公司使用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2亿元[81] - 可转债募投项目智能制造工厂升级改造项目节余募集资金3033.23万元(含利息收入)[82] 资产和负债 - 2021年末资产总额为60.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1.88%[16]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9.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9.19%[16] - 应收账款增至12.31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0.35%[67] - 存货增至13.24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1.88%[67] - 短期借款大幅增至11.28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8.65%,较年初增加11.07个百分点[67] - 资产受限总额7.299亿元,其中货币资金受限2.44亿元[70] - 银行承兑汇票余额8766.75万元从应收票据重分类至应收款项融资[182][184] - 已贴现商业承兑汇票6096.97万元从其他流动负债重分类至短期借款[182][184] - 信用证余额2761.43万元从应付票据重分类至短期借款[182][184] 投资和项目进展 - 报告期投资额2.40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1.94%[71] - 智能制造工厂升级改造项目投资进度88.53%,累计投入27,356.68万元[80] - 年产3000吨新能源汽车及3C领域高端磁材项目投资进度29.69%,累计投入10,867.81万元[80]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可转债)完成100%,累计投入11,676.08万元[80]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定向增发)完成100%,累计投入14,563.72万元[80] - 公司积极推动包头年产8000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基地项目尽早达产[90] - 公司继续推进宁波年产3000吨高端磁材及1亿台套组件项目[90] - 公司规划在赣州建设高效节能电机用磁材基地项目和在包头建设年产12000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基地项目(二期)[90] - 公司总部位于江西赣州,在内蒙古包头投资建设一期8000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基地[92] 非经常性损益 - 公司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29,772,784.29元,较2020年增长71.6%[22] - 政府补助贡献非经常性损益13,915,489.73元,同比下降18.5%[22] - 委托资产管理收益达13,429,786.96元,同比增长135.5%[22]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4,571,540.00元,同比增长533.2%[22] - 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2,926,319.15元,实现扭亏为盈[22] - 投资收益为1452.62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2.84%[66]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457.15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0.89%[66][74] 股东和股权结构 - 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赣州虔昌企业咨询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因清算注销,所持股份全部通过非交易过户[6] - 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包括江西瑞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金风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及赣州稀土集团有限公司[7][8] - 董事长蔡报贵期末持股数增至640,000股,较期初增加240,000股[107] - 董事胡志滨期末持股数增至960,000股,较期初增加360,000股[107] - 副总经理毛华云期末持股数增至1,920,800股,较期初增加490,800股[108] - 副总经理于涵期末持股数增至964,000股,较期初增加334,000股[108] - 财务总监谢辉期末持股数增至831,680股,较期初增加266,680股[108] - 原监事朱庆莲离任后二级市场增持3,000股至3,000股[108] 公司治理和管理层 - 李飞于2021年4月23日被选举为董事[110] - 黄伟雄于2021年4月23日被选举为董事[110] - 徐风于2021年7月19日被选举为独立董事[110] - 李华于2021年4月23日被选举为监事[110] - 曹志刚于2021年4月23日因董事会任期届满离任原副董事长职务[110] - 谢志宏于2021年4月23日因董事会任期届满离任原董事职务[110] - 陈占恒于2021年7月19日因工作原因离任原独立董事职务[110] - 朱庆莲于2021年4月23日因监事会任期届满离任原监事职务[110] - 粟山于2021年4月23日因监事会任期届满离任原监事职务[110] - 刘路军和梁起禄于2021年4月23日因监事会任期届满离任原职工代表监事职务[110] - 公司董事及高管团队包括吕锋(董事、副总经理)、黄长元(副总经理)、毛华云(副总经理)、鹿明(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于涵(副总经理)和谢辉(财务总监)[117][118] - 公司技术高管易鹏鹏博士任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及宁波公司总经理 并于2020年3月起担任副总经理[118]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1,570.91万元[125] - 董事长兼总经理蔡报贵税前报酬最高为184.96万元[124] - 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鹿明税前报酬为202.06万元[125] - 副总经理毛华云税前报酬为169.04万元[124] - 财务总监谢辉税前报酬为158.3万元[125] - 副总经理于涵税前报酬为152.56万元[125] - 副总经理黄长元税前报酬为147.39万元[124] - 副总经理易鹏鹏税前报酬为138.74万元[125] - 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吕锋税前报酬为162.06万元[124] - 监事会主席苏权税前报酬为70.79万元[124] - 公司2021年董事会共召开11次会议,其中第二届董事会召开2次会议,第三届董事会召开9次会议[126] - 董事蔡报贵本报告期应参加董事会11次,现场出席2次,通讯方式参加9次,无缺席,出席股东大会4次[127] - 董事胡志滨、李忻农、吕锋、尤建新、袁太芳各应参加董事会11次,现场出席2次,通讯方式参加9次,无缺席[128] - 董事李飞、黄伟雄各应参加董事会9次,现场出席1次,通讯方式参加8次,无缺席[128] - 董事徐风应参加董事会6次,全部以通讯方式参加,无现场出席,无缺席[128] - 董事曹志刚、谢志宏各应参加董事会2次,现场出席1次,通讯方式参加1次,无缺席[128] - 董事陈占恒应参加董事会5次,现场出席2次,通讯方式参加3次,无缺席[128] - 审计委员会在2021年共召开6次会议,其中第二届召开2次,第三届召开4次[130][131]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在2021年共召开5次会议,其中第二届召开1次,第三届召开4次[131] - 战略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在2021年各召开1次会议[131]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5.85%[105]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6.40%[105]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8.32%[105] - 202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1.20%[105] 员工和人力资源 - 报告期末公司在职员工总数3529人,其中母公司2891人,主要子公司638人[134] - 生产人员数量2807人,占员工总数79.5%[135] - 技术人员数量411人,占员工总数11.6%[135] - 销售人员数量65人,占员工总数1.8%[135] - 专科以下学历员工2848人,占员工总数80.7%[135] - 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346人,占员工总数9.8%(其中博士2人,硕士53人,本科291人)[135] - 公司为全部3529名员工缴纳五险一金并代扣个人所得税[136] - 公司无劳务外包情况且无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138][134] 分红和利润分配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0元(含税)[3] - 2021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为2.09亿元人民币(含税),占可分配利润的24.55%[145][146] - 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元(含税),总股本基数836,430,630股[145] - 现金分红占利润分配总额比例100%[145] - 母公司2021年度净利润4.97亿元人民币[145] - 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4.53亿元人民币[145] -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4,970.72万元人民币[145] - 母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9.43亿元人民币[145] - 合并报表未分配利润8.52亿元人民币[145] - 公司实施现金分红条件要求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当年可分配利润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