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余国科(300722) - 2021 Q4 - 年度财报
新余国科新余国科(SZ:300722)2022-03-23 16:00

财务业绩:收入和利润(同比)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44%至2.93亿元[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6.29%至6213.76万元[18] -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27.65%至5993.12万元[18]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2.933亿元,同比增长20.44%[66] - 公司2021年利润总额为6966.59万元,同比增长26.17%[66] - 公司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213.76万元,同比增长26.29%[6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2.96%同比上升2.18个百分点[18] 财务业绩:现金流(同比)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8.45%至6373.94万元[1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823亿元,同比增长25.78%[6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2.186亿元,同比增长28.10%[6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55.43万元,同比改善10.99%[6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373.94万元,同比增长18.45%[90][9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骤降至13.19万元,同比下降99.91%[90][9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降至1768.62万元,同比下降89.50%[90][9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1308.94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14.96%[90]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3309.57万元,同比增长18.20%[90] 成本和费用(同比) - 研发投入3087.15万元,同比增长9.46%,占主营业务收入10.88%[67] - 管理费用3,268万元,同比增长26.45%;研发费用3,087万元,同比增长9.46%[82] - 财务费用为-133万元,同比下降93.50%,主要系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增加[82] 业务分部和产品表现 - 军品销售收入为1.834亿元,同比增长33.48%[66][71]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军品和民品火工品涵盖底火火帽等[13] - 公司人工影响天气装备(人影装备)涵盖防雹增雨火箭弹人影燃爆器材等[13] - 公司2021年军品业务分为两类:一类为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的军用火工品、军事训练器材、军事气象火箭等产品;二类为未取得许可证但取得承制资格的人工影响天气专用技术装备、气象观探测设备等产品[38] - 公司民品业务主要包括人工影响天气专用技术装备、气象装备及相关软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覆盖人影作业全过程产品及服务体系[39] - 公司军用火工品包含火工元件(枪弹底火、炮弹底火等11类)和火工装置(推销器、拔销器等7类),广泛应用于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等部队装备[40] - 民品业务延伸至智慧殡葬、智慧工厂、智慧园区、智慧水务等数字经济领域[40] - 防雹增雨火箭弹销售量30,686枚,同比增长5.54%;库存量10,771枚,同比增长28.89%[74] - 烟(焰)条销售量10,415根,同比下降29.53%;库存量4,743根,同比增长30.63%[74] - 军品业务营业成本中直接材料占比58.37%,金额为5,323万元;直接人工占比30.99%,金额为2,826万元[78] - 民品业务营业成本中直接材料占比74.34%,金额为3,720万元;直接人工占比14.92%,金额为747万元[78] - 公司营业收入为2.933亿元,营业成本为1.492亿元,毛利率为49.12%[74] 研发与创新 - 2021年研发投入3087.15万元同比增长9.46%占主营收入10.88%[54] - 研发人员260余人其中常年从事科技创新154人含高级工程师33人及博士6人[54][59] - 提交专利申请24项(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14项/外观设计2项)新增软件著作权33项[54][60] - 累计拥有有效专利80项(发明专利6项含2项国防专利)及软件著作权159项[54][60] - 军用火工品在产在研超400品种覆盖多军种领域[55][61] - 人影装备在产在研近100品种含5种获气象局许可的增雨防雹火箭弹[55][61] - 军品科研项目195项其中12项完成定型25项进入定型阶段[54][60] - 研发人员数量减少至100人,同比下降5.66%[87] - 研发人员占比降至14.30%,同比下降2.19个百分点[87] - 硕士学历研发人员增至20人,同比大幅增长33.33%[88] - 研发投入金额增至3087.15万元,同比增长9.46%[88]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降至10.53%,同比下降1.05个百分点[88] - 公司重点开发信息化可寻址集成式起爆系统等第四代火工品[128] - 公司致力于发展人工影响天气物联网等数字经济新业态[123] - 公司保持研发投入占比10%以上[136] - 公司计划新增专利10项以上[136] - 公司计划新增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0项以上[136] - 公司推进人工影响天气装备联合实验室等科技平台申报[136]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国科特装2021年营业收入2944.11万元,同比增长24.49%[115] - 国科特装净利润155.27万元,同比下降57.01%[115] - 子公司南京国科2021年营业收入1878.84万元,同比下降8.80%[115] - 南京国科净利润230.77万元,同比下降52.94%[115] - 国科特装注册资本5570.97万元,总资产1.15亿元,净资产1.09亿元[113] - 南京国科注册资本200万元,总资产1647.34万元,净资产1163.95万元[114] 市场竞争与行业趋势 - 人工影响天气主要竞争对手中天火箭2020年深交所上市增强竞争实力[28][30] - 人工影响天气领域面临作业方式向空基和无人机转化趋势[30][32] - 火工品技术落后发达国家处于第二代第三代阶段[32] - 气象环境监测市场竞争加剧因高校科研院所人员下海创业[30] - 2021年3月有人机作业安全事故加速无人机应用转化[32] - 军用火工品面临兵器集团兵装集团等央企技术规模优势竞争[29] - 民品领域面临央企竞争压力(如中天火箭/兵器集团)存在供大于求风险[57] - 军品经营规模较国内大型军工企业存在差距受产品定价及合同争取制约[56] - 人工影响天气行业竞争对手中天火箭2020年深交所上市[117] - 中国气象局2021年颁布"十四五"交通气象保障规划[120] - 国家层面加大飞机作业投入对地面人工影响天气产品造成不利影响[126] - 主要竞争对手中天火箭2020年深交所上市增强竞争实力[126] - 长城军工2021年划转中国兵器集团成为央企竞争优势明显[125] - 兵器集团下属企业成功开发具有壳体自毁技术的防雹增雨火箭弹[126] - 公司军品主要配套常规武器装备面临向高精尖装备转化挑战[125] - 人工影响天气领域存在供大于求的市场风险[126] - 气象环境监测市场规模不大且竞争日趋激烈[126] - 公司面临同行业竞争加剧挑战,天火箭上市增强人影领域竞争[133] - 国际贸易摩擦对公司军品业务产生较大不利影响[133] - 国家空基人工影响天气政策推进速度超预期对公司现有产品技术造成冲击[141] 风险因素 - 公司提醒投资者注意新冠疫情市场变化安全风险原材料涨价及人影装备扩产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风险[5]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持续影响公司科研和生产进度[124] - 新冠疫情持续影响可能导致公司科研生产进度延误及员工感染风险[140] - 公司主要原材料有色金属和化工材料2022年面临较大涨价风险[143] - 公司火工品生产储存运输环节存在因偶发因素引发意外安全事故的风险[142] 产能与生产 - 公司具备年产5万发人工影响天气增雨防雹火箭弹产能[33] - 具备年产5万发人工影响天气火箭弹的许可产能[53] - 公司拥有年产5万发人工影响天气防雹增雨火箭弹的生产许可[62] - 生产模式按年度/季度/月度计划组织生产,军品需严格执行国家军用标准[45] - 采购模式需经合格供方评定和军代表审核,物料从《合格供方名录》中采购[46] - 公司成立技术改造办公室推进机器换人少人化智能化系列技改项目[139] - 公司持续创建绿色车间并主动融入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138] 销售与客户 - 军品销售采取直销模式,主要通过全国军品订货会获取订单,部分通过招标获取,出口需通过军贸公司[44] - 民品销售采取直销模式,人影装备参照中国气象局协议供货价格,通过单一来源/竞争性谈判/公开招标等方式采购[49] - 气象观探测设备通过市场化报价,主要采用竞争性谈判和投标方式获取订单[49] - 前五名客户销售总额9,278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31.63%[79] - 关联方销售额1,926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6.57%[79]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总额3,899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29.02%[81] 资产与负债 - 资产总额同比增长9.57%至6.23亿元[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同比增长6.34%至4.99亿元[18] - 货币资金144,732,125.43元,占总资产23.23%,较年初增长0.14个百分点[95] - 应收账款69,385,654.36元,占总资产11.13%,较年初下降2.28个百分点[95] - 存货87,426,200.58元,占总资产14.03%,较年初增长1.87个百分点[95] - 固定资产207,873,411.45元,占总资产33.36%,较年初下降2.96个百分点[95] - 合同负债41,857,501.11元,占总资产6.72%,较年初增长2.57个百分点[95] - 公司强化两金占用控制[137]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为江西省军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军工集团)实际控制人为江西省国资委[12] - 公司法定代表人金卫平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游细强会计机构负责人高国琼[4] - 公司董事会成员共9名其中外部董事占多数独立董事3名[149]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1名为职工代表[150] - 公司董事会下设4个专门委员会包括战略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149]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不存在在控股股东处担任除董事监事外职务或领薪情形[149][154] - 公司财务独立设立独立财务部门配备专职财务人员并建立独立财务核算体系[155] - 公司机构独立建立健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并聘请包括总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的管理层[156] - 公司资产独立完整拥有主要生产系统配套设施及独立采购销售系统[153] - 公司业务独立于控股股东拥有完整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体系[157] - 公司信息披露指定网站为巨潮资讯网指定报刊为证券时报[150] - 公司治理状况与证监会规定不存在重大差异[151] - 公司荣获2022年1月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颁发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示范企业[148] - 公司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构建网格化管理体系[138] 募集资金与投资项目 - 2017年IPO募集资金总额146,478,066.05元,截至2021年末累计使用119,585,000元[99][100] - 人工影响天气装备扩产项目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8000.39万元,调整后投资总额5552.73万元[102] - 人工影响天气装备扩产项目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5034.67万元,投资进度达90.67%[102]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4030.6万元,累计投入2811.18万元,投资进度69.75%[102]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实际使用金额2661.57万元,超承诺金额44.75万元,完成进度101.71%[102][104] - 人工影响天气和气象环境装备研发项目承诺投资总额2447.66万元,累计投入1495.83万元,投资进度61.11%[104] - 募投项目累计实现效益465万元[102][104] - 人工影响天气装备扩产项目因产能利用率低及新产品市场开发不足未达预计收益[105] - 人工影响天气装备扩产项目预计年税后净利润由1985.18万元调整为1233.23万元[105] - 项目投资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由23.46%调整为19.90%[105] - 公司决定将未使用募集资金转入人工影响天气和气象环境装备研发项目[105] - 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将2447.66万元用于人工影响天气和气象环境装备研发项目[106][109][110] - 人工影响天气装备扩产项目资金结余750.33万元,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资金结余1504.62万元,均已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06] - 人工影响天气装备扩产项目实际累计投入5034.67万元,投资进度90.67%[109] - 人工影响天气和气象环境装备研发项目实际累计投入1495.83万元,投资进度61.11%[109] - 公司使用不超过12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106] - 公司后续延长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额度从9000万元逐步降至6000万元[107] - 补充流动资金实际使用金额比承诺金额多44.75万元,系现金管理收益和利息收入所致[107] - 人工影响天气装备扩产项目2021年实现效益465万元[109] - 公司预先投入募集资金项目的自筹资金1140.91万元已用募集资金置换[106] - 人工影响天气装备扩产项目未达预计收益,因产能利用率低及新产品市场开发不足[110] - 人工影响天气装备扩产项目投资额5552.73万元但投入产出效益与预期存在较大差距[144] 非经常性损益与特殊项目 - 政府补助301.61万元计入非经常性损益[23] - 投资收益为-84,503.39元,占利润总额-0.12%,主要来自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且不可持续[93] - 资产减值损失-839,782.90元,占利润总额-1.21%,主要因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且不可持续[93] - 其他收益5,048,138.25元,占利润总额7.25%,主要来自政府补助及税费返还且不可持续[93] - 信用减值损失-1,884,744.12元,占利润总额-2.71%,主要因计提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坏账准备且不可持续[93] 管理层与关键人员 - 公司董事长金卫平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并入选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68] - 公司总经理袁有根为高级工程师,中国兵工学会专家,新余市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69] - 公司财务总监游细强拥有高级国际财务管理师资格,兼任多家子公司财务总监职务[170] - 公司董事会秘书颜吉成兼任投资总监和法务总监,曾担任证券事务部部长[170] - 公司董事黄勇为注册土地估价师和会计师,现任江西大成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169][170] - 公司独立董事雷恒池为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重点实验室主任[171] - 公司独立董事熊进光为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担任晨光新材独立董事[171] - 公司独立董事廖义刚为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4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172] - 公司副总经理王璞拥有博士学位和高级工程师职称,曾任陆军工程大学教研室主任[174] - 公司副总经理何光明为高级工程师,现任公司技术总监兼技术中心副主任[175]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共13人,报告期内共获得报酬313.11万元[178] - 公司董事长金卫平自2019年4月15日起在江西省军工控股集团担任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并领取报酬[176] - 公司董事杨超自2021年9月28日起在江西省军工控股集团担任企业管理部副主任并领取报酬[176] - 公司监事会主席陈东自2020年3月27日起在江西省军工控股集团担任监事并领取报酬[176] - 公司监事肖凌云自2022年1月1日起在江西省绿色产业集团担任党委委员、财务总监并领取报酬[177] - 独立董事熊进光在江西晨光新材料股份担任独立董事,任期从2020年9月24日至2023年9月23日并领取报酬[177] - 独立董事廖义刚在江西赣粤高速公路股份担任独立董事,任期从2021年6月10日至2024年6月9日并领取报酬[177] - 独立董事廖义刚在广东甘化科工股份担任独立董事,任期从2021年2月5日至2024年2月4日并领取报酬[177] - 独立董事廖义刚在南京音飞储存设备集团担任独立董事,任期从2020年7月27日至2023年7月26日并领取报酬[177] - 独立董事廖义刚在江西省盐业集团股份担任独立董事,任期从2020年8月7日至2023年8月6日并领取报酬[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