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1年营业收入7.21亿元,同比增长30.07%[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76.51万元,同比增长53.44%[2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515.16万元,同比增长57.95%[20]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721,396,243.54元,同比增长30.07%[79][8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48,765,100元,同比增长53.44%[79]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2.78亿元,显著高于其他季度[22]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57.86万元,占全年净利润46.3%[2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60%,同比提升1.80个百分点[20] 财务业绩: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汽车冲焊零部件营业成本223,396,717.03元,同比增长120.59%[83]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3.62%至2692.32万元[91]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6.33%至3187.24万元,主要因公司加大研发投入[91]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13.13%至1116.56万元[91]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2.03%至5143.88万元[91] - 汽车冲焊零部件制造费用占比3.81%,金额2052.78万元[87] - 其他业务直接材料成本同比增长1.49个百分点,金额1614.39万元[87] - 自动化产品物流相关费用占比下降0.54个百分点至0.02%[87] 业务表现:汽车冲焊零部件 - 汽车冲焊零部件业务收入276,313,594.53元,同比增长137.33%[81][83] - 汽车冲焊零部件产量1,511.59万件,同比增长20.25%[66] - 汽车冲焊零部件销量1,535.43万件,同比增长29.06%[66] - 汽车冲焊零部件销售量1,535.43万件,同比增长29.06%[84] - 汽车零部件业务毛利率19.15%,同比增长6.13个百分点[83] - 汽车冲焊零部件产能1,700万件[68] 业务表现:新能源汽车相关 - 纯电动汽车(BEV)零部件产量676.17万件,同比增长402.28%[66] - 纯电动汽车(BEV)零部件销量676.04万件,同比增长346.88%[66] - 新能源汽车冲焊零部件销量682.77万件,销售收入208,574,098.50元[68] - 混合动力汽车(PHEV)零部件产量5.38万件,同比下降7.56%[66] - 燃油车零部件产量830.03万件,同比下降25.66%[66] 业务表现:专用设备业务 - 专用设备业务收入445,082,649.01元,同比增长1.58%[81][83] - 自动化设备销售量37套,同比增长311.11%[84] 地区表现 - 国内销售收入331,668,009.97元,同比增长140.75%[81][83] - 国外销售收入389,728,233.57元,同比下降6.50%[81][83] - 境内地区销量1,424.65万件,同比增长31.48%[66] 客户与供应商集中度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4.947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68.58%[88] - 客户1销售额1.967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27.26%[88]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2.326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41.77%[89] 研发投入与成果 - 研发投入金额为3187.24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42%[100] - 研发人员数量83人,同比增长40.68%[100] - 研发人员占比11.30%,同比增长3.60个百分点[100] - 硕士学历研发人员2人,同比增长100%[100] - 大专及以下学历研发人员56人,同比增长60%[100] - 30-40岁研发人员54人,同比增长54.29%[100] - 40岁以上研发人员9人,同比增长350%[100] - 自适应智能温控装置研发项目已结题,生产效率较行业平均水平提高10%以上[96] - 自适应智能温控装置生产成本较行业平均水平降低15%以上[96] - 自适应智能温控装置实现重量比同行降低10%[96] - 热熔自攻丝系统最大旋转速度达8000转/分钟,最大扭矩为15牛米[97] - 热熔自攻丝系统预压压紧力范围为300至1400牛[97] - 全自动拉铆系统可处理M5至M10规格铆钉,单个铆钉动作耗时5秒[97] - 全自动拉铆系统最高可提供20000牛拉伸力[97] - 汽车前悬挂支架前侧翻边整形技术通过脱料板镶件、下模活动镶件和固定镶件结构提高生产效率和成品率[94] - 中控台支撑架采用料带连续进料方式,包含料片剪切部分、软带剪切部分和刺破部分的结构设计[94] - 汽车底板横梁模具研发实现V形主体快速生产,确保形状轮廓度及边界尺寸要求[94] - 底板横梁模具工位布局包含冲引导孔切缺口、连续剪切、剪切翻边等11个结构[94] - 翻转检测装置通过感应开关和电动伸缩杆实现自动限位,提高安全性[95] - 检测结构采用两步进电机控制百分表在X轴和Y轴微移,提升调试效率和测量准确性[95] - 新能源电机转子盘组装工具通过支撑台升降结构驱动拉紧支撑板,实现盘体堆叠拉紧[95] - 转子盘手指夹紧结构驱动滑块沿滑槽滑动,带动托底手指固定盘体[95] - 研发项目均标注"已结题"状态,表明已完成技术开发阶段[94][95] - 技术研发目标聚焦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及增强产品竞争力[94][95]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8.25万元,同比下降102.80%[10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8.25万元,同比大幅下降102.80%[20]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7.23亿元,同比增长84.66%[10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8.66亿元,同比增长87.05%[10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327亿元,同比下降100.11%,主要因公司增加三期项目在建工程投资[10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271万元,同比下降100.02%,主要因上期发行可转债[10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4856亿元,同比下降158.67%[103] 资产与负债变动 - 资产总额12.6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21%[20] - 货币资金降至3.346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6.37%,同比下降13.78个百分点,因原材料采购及固定资产投资支出增加[106] - 应收账款增至2.452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9.33%,同比上升5.17个百分点[106] - 在建工程增至8609.83万元,占总资产比例6.78%,同比上升6.53个百分点[106] - 合同负债降至1651.22万元,同比下降102.50%,因预收货款实现销售[107] 募集资金与投资项目 - 大型精密冲压模具智能生产线建设项目累计投入4575.66万元,进度11.34%[110] - 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净额2.9568亿元,累计使用7666.16万元,专户余额2.2363亿元[111][112] - 大型精密冲压模具智能生产线建设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29,567.74万元[113] - 截至报告期累计投入金额为7,666.16万元,投资进度为25.93%[113] - 本报告期项目投入金额为6,363.05万元[113] - 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为2022年12月31日[113]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先期投入自筹资金1,383.29万元[114] 子公司表现 - 公司主要子公司包括芜湖威唐、德国威唐、北美威唐及威唐新能源等多家境内外企业[12][13] - 威唐汽车冲压技术(无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6,000万元[119] - 威唐汽车冲压技术(无锡)有限公司报告期内净利润为2,969.60万元[119] - 冲焊零部件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比有较大幅度上升[119] 管理层讨论和战略指引 - 公司聚焦新能源与轻量化战略,积极布局国内主流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供应链[125] - 公司推进全球化布局,深耕欧美模具市场并拓展新能源汽车核心冲焊零部件产能[125] - 公司计划在海外建立产业链基地以降低贸易成本并提高核心竞争力[126] - 公司将继续加大技术开发和自主创新力度以拓展产品线并提升技术竞争实力[127][131] - 公司计划扩大国内中高端汽车冲压焊接总成服务的资源投入以扩大市场份额[128] - 公司计划扩大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箱体量产项目的产能[128] - 公司2022年计划加强市场营销队伍建设并重点开拓国内市场[129] - 公司计划推动汽车模具业务的全球化产业链布局并建立全球快速反应机制[133] - 公司正积极扩展非美业务特别是国内中高端业务以降低中美贸易战影响[137] 风险因素 - 公司存在宏观经济周期波动、汽车模具行业风险、地缘政治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等经营风险[5] - 钢材是汽车模具和冲压件制造的重要原材料,价格受铁矿石价格及供求变动影响频繁波动[32] - 公司出口业务占营业收入比例较高且主要以美元或欧元结算[140] - 公司面临汇率风险因外汇政策或人民币汇率波动可能影响经营业绩[141] - 公司模具收入在各季度之间不均衡因合同金额波动较大且验收周期较长[139] 行业背景与竞争格局 - 2021年中国模具出口总额74.8亿美元,同比增长超19%[30] - 国内模具行业技术水平的进步促使国内汽车制造商将部分原国外采购的模具订单转回国内[33] - 全球汽车生产地区向新兴市场转移,以中国、印度、巴西为代表的新型汽车生产国市场份额不断扩大[34] - 国内汽车模具企业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占技术、区位、人才和经济环境优势[34] - 2018年全国模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约为2,136.16亿元[45] - 汽车冲压模具行业存在技术壁垒,涉及CAE设计、三维实体设计、高速高精度加工等多项高要求工艺[40] - 汽车模具行业从承接订单到产品验收通常需要6到24个月时间,占用大量流动资金形成资金壁垒[41] - 下游客户对供应商审核严格,企业需较长时间建立合作关系,构成客户资源壁垒[42] - 从事模具技术研发、生产的企业约3万家,行业集中度低[45] - 高端汽车冲压模具市场自给率约40%[58] - 模具设计周期1-3个月,制造周期3-4个月,调试周期2-4个月[47] - 汽车轻量化进程加快推动铝合金冲压件及热冲压技术发展[62] 汽车行业动态 - 新能源汽车购置税补贴政策延续到2022年底,金融机构下调汽车消费信贷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以释放消费潜力[37][38] - 2019年上半年国内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213.2万辆和1232.3万辆,同比下降13.70%和12.39%[51] - 2019年12月汽车产量同比上升8.09%,全年产销量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同比下降7.51%和8.23%[51] - 2020年上半年汽车产销量1011.2万辆和1025.7万辆,同比下降16.8%和16.9%[52] - 2020年全年汽车产销量2522.5万辆和2531.1万辆,同比下降1.93%和1.78%[52] - 2021年1-6月汽车产销量1256.9万辆和1289.1万辆,同比增长24.2%和25.6%[52] - 2019年下半年起国家出台汽车消费促进政策推动行业复苏[51] - 二季度起汽车产销数据回升,行业呈现明显复苏态势[52] 公司治理与股东信息 - 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股东大会4次[148] - 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董事会会议12次[151]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监事会会议12次[152]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8.78%[163]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8.40%[163]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7.06%[163] - 202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6.73%[163] - 公司确认治理状况与监管规定不存在重大差异[155] - 2021年12月6日公司完成董事会换届选举产生5名董事含2名独立董事[166] - 报告期内董事会共召开12次会议[177] - 董事张锡亮和钱光红均亲自出席全部12次董事会会议[178] - 董事赵志东出席11次会议,其中10次以通讯方式参加[178] - 董事郭青红缺席1次会议,其余10次均以通讯方式参加[178] - 董事吴颖昊出席11次会议,其中9次以通讯方式参加[178] - 所有董事均未连续两次缺席董事会会议[179] - 审计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4次会议[181] - 战略与发展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审议资产收购方案[182] - 提名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审议第三届董事会候选人提名[182]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审议高管薪酬及股权激励计划[182]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 - 公司法定代表人张锡亮,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张一峰[4] - 公司董事会秘书张一峰,证券事务代表伍言知,联系方式+86-510-68561147[17] - 董事长张锡亮期末持股30,524,321股,期内减持4,647,863股[164] - 董事钱光红期末持股20,683,486股,期内减持4,708,562股[164] - 监事MARC YUEH期末持股30,000股[164] - 监事赖兴华期末持股6,000股,期内减持4,000股[164]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持股变动总计减少9,360,425股[165] - 原总经理方晓鲲离任导致公司回购注销其30,000股未解除限售股份[165]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期末持股总数合计51,265,807股[165] - 原总经理方晓鲲于2021年7月22日因个人原因离任[166] - 公司现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张锡亮持有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学位[167] - 独立董事陈贇为注册会计师并担任江苏广信感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168] - 独立董事郑岳久为清华大学博士现任上海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169] - 监事Marc Yueh为美国国籍担任公司自动化事业部总经理[170] - 监事赖兴华为清华大学博士后现任公司车身轻量化及CAE技术中心总监[170] - 董事长兼总经理张锡亮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105.46万元[176] - 董事兼副总经理吉天生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124.56万元[176] - 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张一峰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115.06万元[176] - 副总经理朱毅佳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79.65万元[176] - 董事钱光红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60.56万元[176] - 监事赖兴华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74.91万元[176] - 监事MARC YUEH 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57.60万元[176] - 原董事赵志东离任未获得报酬[176]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报酬总额为875.53万元[176] - 张锡亮在8家关联公司担任董事或高管职务但均不领取报酬[174] 员工情况 - 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734人,其中母公司395人,主要子公司339人[184] - 当期领取薪酬员工总人数为1,007人[184] - 生产人员531人,占员工总数72.3%[185] - 技术人员83人,占员工总数11.3%[185] - 硕士及以上学历员工11人,占员工总数1.5%[185] - 大专及以下学历员工624人,占员工总数85%[185] - 劳务外包工时总数596,962小时,支付报酬总额14,866,411元[190] 利润分配与股权激励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以总股本157,026,197.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40元(含税)[5] - 2020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30元,共计4,711,875元[191] - 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40元,共计6,281,047.88元[193] - 现金分红总额占利润分配总额比例100%[193] - 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实际授予56.25万股[199] - 回购专用证券账户剩余股票13.75万股[199] - 公司总股本由15,720万股减少至15,706.25万股[199] - 注销13.75万股回购股份[199] - 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由8.19元/股调整为8.16元/股[200] - 第一个解除限售期可解除限售激励
威唐工业(300707)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