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41%至10.21亿元[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6.93%至1.13亿元[2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同比增长15.06%至1.01亿元[20]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10.21亿元,同比增长32.41%[4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3亿元,同比增长6.93%[45]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0.21亿元,同比增长32.41%[56] - 基本每股收益0.5527元/股同比增长6.93%[2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费用为1.13亿元,占营业收入11.11%[50]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1.17%至1.13亿元,主要因公司加大研发投入[72] - 研发投入金额同比增长41.2%至1.1348亿元[7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长50.63%至7.8686亿元[79][80] - 智能电网业务营业成本为1.84亿元,同比增长62.68%[60] - 新能源行业营业成本为3.70亿元,同比增长33.72%[60] - 新能源变换设备营业成本为1.53亿元,同比增长139.04%[60] - 电动汽车充电桩营业成本为1.25亿元,同比下降16.89%[60] - 海外市场营业成本为1.06亿元,同比增长85.13%[6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工业配套电源业务销售收入4.04亿元,同比增长46.36%[45] - 新能源电能变换设备业务销售收入2.40亿元,同比增长93.29%[45] - 电池检测及化成设备销售收入1.50亿元,同比增长43.43%[45] - 智能电网行业收入4.04亿元,占比39.60%,同比增长46.36%[56] - 新能源行业收入5.86亿元,占比57.38%,同比增长22.13%[56] - 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收入1.96亿元,占比19.22%,同比下降21.89%[56] - 其他产品收入3086万元,同比增长104.00%[56] - 智能电网业务营业收入为4.04亿元,同比增长47.58%[60] - 新能源行业营业收入为5.86亿元,同比增长22.13%[60] - 新能源变换设备营业收入为2.40亿元,同比增长93.29%[60] - 电动汽车充电桩营业收入为1.96亿元,同比下降21.89%[60] - 智能电网产品销售量同比增长29.37%至1,615,696.15 KW[63] 各地区表现 - 海外收入2.28亿元,占比22.36%,同比增长59.84%[58] - 华北地区收入7715万元,同比增长57.18%[56] - 东北地区收入1013万元,同比增长440.11%[56] - 海外市场营业收入为2.28亿元,同比增长59.84%[6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2年计划在工业激光产品领域实现由大客户配套研发转向量产发货[115] - 公司2022年将推出面向通用市场的LPM全系列激光电源产品[115] - 公司2022年将面向半导体行业推出HPM大功率加热电源[115] - 公司2022年将研发新一代高效率、高性能的充电桩电源模块[115] - 公司2022年将积极参与电网侧储能项目并研发适用产品[116] - 公司2022年计划将电池检测设备业务从实验室测试扩展到产线领域[116] - 公司2022年将大力推进IPO募投项目建设进程[117] - 公司计划通过加大海外市场拓展分散政策风险,并强化技术优势应对毛利率压力[118][119] - 公司通过核心技术研发和高附加值新产品开发维持毛利率稳定[119] - 运营创新包括信息化手段提升个性化定制生产弹性及优化工艺流程[119] 研发进展与投入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11.11%[77] - 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15.09%至305人[77] - 第三代有源滤波器平台已完成,采用模块化运行,灵活实现模块并联和机柜关联,系统运行效率高,节能环保[73] - 30K2U模块化不间断电源系统已完成,实现高功率密度和高可靠性,绿色低碳,高效生产,易于维护[73] - 动态电压治理设备AVC-RTS100K已完成,单模块短时过载30秒,电池侧范围170V-550V,高密度设计[73] - 160KW变频器开发已完成,采用模块化设计,系统运行效率高,节能环保,完善人机界面[73] - UPS并机技术已完成,实现产品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功能齐全,使用灵活便捷[74] - 30kW混合逆变器已完成,采用新拓扑新方案实现高效率高性能模块化产品开发,满足多种储能应用场景[74] - PCS-AC-HV模块进展中,采用三电平拓扑提高效率,采用错相发波技术有效降低系统成本[74] - 储能升压逆变一体舱项目已完成,支持35KV10KV电压等级,支持1MW3.15MW干变解决方案,系统尺寸不大于20尺集装箱[74] - 22KW欧标交流充电桩已完成,采用IMD工艺一体成型,生产步骤与制造工艺简化,Interstellar优美外观加呼吸灯效[74] - 公司累计获得专利及软件著作权190件[50] 子公司表现 - 公司主要子公司包括美国盛弘、惠州盛弘、苏州盛弘、盛弘储能微网、西安盛弘和北京盛弘[12] - 惠州盛弘电气有限公司总资产为2.27亿元,营业收入为3783.02万元,净亏损548.23万元[107] - 苏州盛弘技术有限公司总资产为5228.79万元,净资产为4377.05万元,净亏损68.96万元[108] - 深圳市盛弘储能微网科技有限公司总资产为82.45万元,净资产为负76.07万元,净亏损1.73万元[108] - Sinexcel Inc总资产为766.67万元,营业收入为2941.06万元,净利润为29.75万元[109] - 西安盛弘电气有限公司总资产为671.59万元,净资产为负3311.82万元,净亏损1782.46万元[109] - 惠州盛弘电气有限公司营业利润为负557.04万元,亏损率达14.72%[107] - 西安盛弘电气有限公司营业利润为负1783.37万元,亏损率达959.5%[109] - Sinexcel Inc营业利润为65.89万元,利润率为2.24%[109] - 苏州盛弘技术有限公司营业利润为负68.95万元[108] - 深圳市盛弘储能微网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26.36万元[108] - 北京盛弘电气有限公司2021年净亏损390.04万元人民币[110] - 惠州盛弘电源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净亏损318.52万元人民币[111] - 惠州盛弘电源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人民币[111] 现金流与资产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5.19%至1.06亿元[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40.76%至8.9328亿元[79][80]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改善95.4%至-346.66万元[8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激增734.65%至5202.31万元[80] - 资产总额同比增长21.45%至15.08亿元[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同比增长12.13%至8.46亿元[20] - 货币资金增长至2.5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5.54%提升至17.01%,增幅1.47个百分点[85] - 应收账款达3.79亿元,但占总资产比例下降4.30个百分点至25.15%[85] - 存货大幅增长至2.7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1.49%升至18.00%,增幅6.51个百分点,主要因订单增长及备货需求[85] - 固定资产从2152万元增至1.76亿元,占比从1.73%升至11.68%,增幅9.95个百分点,因惠州工厂转入固定资产[85] - 在建工程从1.29亿元降至7340万元,占比从10.36%降至4.87%,减少5.49个百分点,同样因惠州工厂转固[85] - 合同负债增长至6833万元,占比从3.55%升至4.53%,增幅0.98个百分点,反映销售收入增长[85]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452万元,期末余额4022万元[87][91] - 货币资金中3356万元因保函及保证金受限[88] - 租赁负债从3806万元降至3079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1.02个百分点[86]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总额2.96亿元,累计使用1.94亿元,未使用资金1.02亿元[93][95] - 电能质量产品建设产业化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9,751.08万元[96] -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建设产业化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13,326.56万元[96] - 大功率电力电子设备制造基地项目调整后投资总额为23,254.7万元[96] - 大功率电力电子设备制造基地项目累计投入金额14,697.79万元[96] - 大功率电力电子设备制造基地项目投资进度为63.20%[96]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进度为63.97%[98]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累计投入金额3,219.55万元[98] - 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项目投资进度达100.00%[98] - 募集资金承诺投资项目总额为29,591.71万元[98] - 募集资金累计总投入金额为19,398.41万元[98] - 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为"大功率电力电子设备制造基地(一期)项目",总投资额为23,254.70万元[99][100][10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该项目累计投入14,697.79万元,投资进度为63.20%[102] - 公司使用1.5亿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截至期末余额为6,000万元[99] - 公司使用4,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结构化存款及理财产品[100] - 公司获批使用25,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100] - 变更后项目计划于2023年4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102] - 原募投项目"电能质量产品建设产业化项目"和"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建设产业化项目"合并管理[99][100] - 项目实施地点变更至惠州盛弘电气工业园自有物业[99][100] - 募集资金不足部分由公司自筹解决[100] - 报告期内该项目实现效益为0[102]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宏观经济风险、行业风险、毛利率下降风险、应收账款风险及募投项目实施风险[6] - 公司面临宏观经济政策变化、能源战略调整及市场供需变动等可能冲击盈利能力的风险[118] - 市场竞争加剧可能导致公司毛利率下降,当前综合毛利率处于较高水平[119] - 应收账款存在无法按期回收风险,虽已计提坏账准备但仍可能影响业绩[119] - 募投项目"大功率电力电子设备制造基地(一期)"建设完成时间延期至2023年4月[119] - 项目合并管理后实施地点变更至惠州子公司自有物业,若短期无法量产将影响业绩[119] - 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人民币3.793623亿元,占资产总额的25.15%[119]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 报告期内共召开3次股东大会,均按规范程序保障股东权利[126] - 公司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外部非独立董事2人,董事会召开8次会议[127] - 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名,监事会召开8次会议[128] - 公司治理状况与监管规定不存在重大差异[129] - 公司资产、人员、财务、机构和业务完全独立,拥有独立完整的生产销售研发系统[130][131]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48.94%[132]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37.36%[132]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48.41%[132] - 报告期内监事会未发现公司存在风险,对监督事项无异议[161] - 审计委员会审议通过2021年各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及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等议案[159][160] - 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单位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均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100%[172] - 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74] - 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非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74] - 公司报告期内未发现内部控制重大缺陷[171] - 公司治理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不存在重大问题的失误[175] 利润分配与投资者回报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以205,275,493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0元(含税)[6]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0元(含税),总股本基数205,275,493股[166] - 现金分红总额24,633,059.16元,占可分配利润341,917,942.64元的7.2%[167] - 现金分红占利润分配总额比例100%,不实施送红股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67] - 公司拟以总股本205,275,493股为基数每10股现金分红1.20元(含税)共分配现金红利24,633,059.16元[169] - 公司未提出现金红利分配预案不适用[169] 关键人员与薪酬 - 董事长兼总经理方兴持股从26,046,075股增至38,796,512股,增幅48.9%[134] - 董事盛剑明持股从14,354,803股增至19,499,152股,增幅35.8%[134]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持股变动总计为82,862,344股,其中期初持股57,411,305股,报告期内增加28,705,651股[137] - 副总经理魏晓亮持股变动为1,530,045股,其中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020,030股[135] - 离任董事、副总经理肖学礼持股变动为21,673,890股,其中期初持股14,970,367股[137] - 离任监事冼成瑜持股变动为1,362,745股,其中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020,030股[137] -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变动人数为9人,均为任期届满离任或职务调整[138] -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方兴自2015年6月起任职,拥有硕士学历及多年行业管理经验[139] - 董事肖瑾现任深圳可立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拥有金融及电子行业背景[139] - 公司董事盛剑明拥有32项专利发明包括三电平逆变器的控制方法[144] - 公司副总经理魏晓亮主持开发了全系列APF和SVG产品[144] - 公司开发了12.5KW电动汽车充电桩产品[144] - 公司开发了微型和小功率光伏逆变器产品[144] - 公司开发了第一代电池化成检测设备[144]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787.2万元[150][151] - 董事长兼总经理方兴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138万元[151] - 副总经理魏晓亮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112.1万元[151] - 董事兼副总经理及财务总监杨柳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112万元[151] - 离任副总经理肖学礼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72万元[151] - 离任副总经理舒斯雄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82万元[151] - 离任监事冼成瑜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92.4万元[151] - 离任监事白昊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47.5万元[151] - 离任独立董事张健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3.1万元[151] - 公司采用3P1M薪酬管理理念(职位、个人能力、绩效、市场)并引入专业职位价值评估体系[163] - 公司建立管理与专业双通道职业发展体系,开展社招新员工培训、校招应届生培养计划等多元化培训项目[164] 关联方与承诺事项 - 公司董事盛剑明在深圳市亚安信实业有限公司担任监事至2021年3月24日[145] - 公司董事盛剑明在惠州时代伯乐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担任董事至2021年5月26日[145] - 公司总经理方兴在惠州盛弘电气有限公司担任执行董事至2021年9月7日[144] - 公司董事会秘书胡天舜担任赣州千百盈创业投资中心执行事务合伙人[144] - 公司董事肖瑾在深圳可立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担任董事及副总经理并领取报酬[145] - 董事李晗之配偶及女儿在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期间买卖公司股票构成短线交易 累计买入10.72万股金额257.93万元 累计卖出3.6万股金额96.44万元[148]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自股票上市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发行前持有的股份[182] - 控股股东承诺若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82] - 控股股东承诺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有总数的25%[182] - 控股股东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每年减持股份不超过上一年末公司股份总数的5%[183] - 控股股东承诺减持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格[183] - 股东冼成瑜股份限售承诺已履行完毕[184] - 股东魏晓亮股份限售承诺正常履行中[184] - 公司承诺长期
盛弘股份(300693)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