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大基因(300676) - 2020 Q4 - 年度财报
华大基因华大基因(SZ:300676)2021-04-25 16: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为华大基因,代码为300676[14]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尹烨[14]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深圳市盐田区洪安三街21号华大综合园7栋7层 -14层,邮编518083[14] - 公司国际互联网网址为http://www.bgi.com,电子信箱为ir@bgi.com[14] -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为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7] - 公司聘请的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持续督导期间为2017年7月14日 - 2020年12月31日[18] 报告期相关时间 - 报告期为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13] - 本报告期末指2020年12月31日[13] - 上年同期指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13] 利润分配预案 - 公司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413,914,283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5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3] 基因相关基础数据 -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占所有已知多态性的90%以上,在人类基因组中平均每500 - 1000个碱基对中有1个,总数可达300万个甚至更多[9] - 单基因遗传病有6600多种,并且每年以10 - 50种的速度递增[10] 公司业绩数据 - 2020年营业收入83.97亿元,较2019年增长199.86%[19] - 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90亿元,较2019年增长656.43%[19] - 2020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6.03亿元,较2019年增长1506.52%[19] - 2020年末资产总额111.95亿元,较2019年末增长89.45%[19] - 2020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9.10亿元,较2019年末增长37.00%[19] - 2020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7.91亿元、33.17亿元、26.44亿元、16.45亿元[20] - 2020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40亿元、15.11亿元、10.54亿元、 - 6.15亿元[20] - 2020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5485.28万元,2019年为7746.92万元[22][23] - 在建工程较上年末减少71.07%,货币资金增加638.46%,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100%,预付款项减少46.32%,存货增长194.43%,其他流动资产增加98.22%,债权投资增加100%,长期应收款增加544.87%,长期股权投资增加63.09%,开发支出增加99.07%,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73.24%,其他非流动资产减少38.12%[84] - 应收款项融资为12,623,144元[84] - 境外资产俊康大厦资产规模7,955万元,占公司净资产比重1.32%[85]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39723.00万元,同比增长199.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9028.53万元,同比增长656.43%[108] - 公司研发投入总金额为63646.84万元,同比增长90.33%[108] 生育健康业务产品 - 生育健康业务涵盖孕前、孕期、新生儿及儿童各阶段,助力出生缺陷防控[26] - NIFTY®系列评估胎儿患21、18、13三体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风险[27] - EmbryoSeq系列为胚胎植入提供参考,提高妊娠率、降低出生缺陷风险[27] - 觅因可系列含53种高发单基因遗传病panel检测等多种检测[29] - 安孕可系列一次性检测10种/155种常见单基因遗传病致病突变携带情况[29] - 耳聆可®系列明确受检者是否携带耳聋致病基因突变[29] - 地中海贫血系列一次性检测超500种基因变异类型[29] - 安馨可TM系列检测范围包括156种遗传性疾病等[29] - 多种单基因病无创产前检测评估胎儿27种显性单基因病风险[29] - 公司提供新生儿/儿童尿液代谢物检测、孕期营养检测系列等多种检测服务,涉及气相色谱 - 质谱联用、质谱等多种技术[30] 肿瘤防控业务产品 - 公司围绕多类肿瘤构建“预、筛、诊、监”闭环,建立防控体系,提供癌症风险评估等服务[32] - 公司子公司华大数极已上市华常康®无创肠癌筛查基因检测及其“筛诊保”闭环解决方案和华甘宁TM无创肝癌筛查基因检测[32] - 遗传性肿瘤基因检测可检测遗传性乳腺癌等相关基因,为治疗方案和肿瘤家族风险管理提供依据[33] - 华然安TM同源重组修复基因检测针对卵巢癌等患者的BRCA1/2基因及同源重组修复信号通路基因突变进行检测[33] - 华然迪™同源重组缺陷评分检测针对卵巢癌患者的同源重组缺陷进行全面检测[33] - 华翡冉™肺癌组织靶向药物基因检测可一次性检测肺癌相关基因,为肺癌靶向药物治疗提供依据[33] - 肿瘤化疗用药指导基因检测针对多种实体肿瘤患者的肿瘤组织进行全面的化疗药物相关基因检测[33] - 华翡悦™无创肺癌ctDNA靶向药物基因检测使用BGI-超级探针技术,针对晚期肺癌无法取得组织患者检测常见肺癌靶向药物相关位点[34] - 华迦安™靶向药物全景基因检测针对多种实体肿瘤患者的肿瘤组织进行全面靶向药物基因检测[34] - 华迦安™ctDNA靶向药物全景基因检测针对多种实体肿瘤患者的外周血循环肿瘤DNA进行全面靶向药物基因检测,打破肿瘤组织样本限制[34] - 华梵安™肿瘤个体化诊疗组织基因检测针对多种实体肿瘤患者的肿瘤组织进行全面的靶向、化疗、免疫治疗药物及遗传性肿瘤基因检测[34] - 华梵安™ctDNA无创肿瘤个体化诊疗基因检测针对多种实体肿瘤患者的外周血循环肿瘤DNA进行全面的靶向、化疗、免疫治疗药物基因检测及耐药监测[34] - 全希™肿瘤全外显子基因检测可全面评估肿瘤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35] - 华见微™肿瘤MRD定制化监测用于实体瘤患者复发监测及疗效评估[35] - HPV分型基因检测可对14种高危型和2种低危型HPV精准分型检测,提供“筛诊保”闭环解决方案[35] - 乳腺癌/卵巢癌易感基因BRCA1/2遗传风险评估可检测相关基因,评估遗传风险[35] - 华常康®无创肠癌筛查基因检测可评估受检者结直肠肿瘤及癌前病变风险,提供“筛诊保”服务[35] - 华甘宁™无创肝癌筛查基因检测可分析受检者罹患肝癌的风险[35] - 人肿瘤单基因突变检测用于肺癌及结直肠癌患者,为个体化用药提供依据[35] - 六项肿瘤标志物测定可一次检测六个肿瘤标志物指标,辅助判断肿瘤情况[35] 感染防控业务产品 - 公司基于宏基因组学建立病原检测技术与产品体系,升级PMseq®系列检测产品[36] - 疫情期间公司推出多款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技术多样满足防控需求[36] - 公司有血流感染症候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症候群等病原微生物基因检测系列产品,采用宏基因组学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基础版/高敏版[37] - 公司有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系列产品,采用高通量测序等技术,适用于新冠病毒肺炎疑似患者辅助诊断[39] - 公司有肝炎病毒检测系列产品,包括酶联免疫法和PCR - 荧光探针法检测试剂,用于献血员筛查等[39] - 公司有血筛四项系列产品,采用酶联免疫法,用于献血员筛查等[39] - 公司有孕前病原筛查系列产品,采用酶联免疫法及微阵列酶联免疫法,用于孕前妇女筛查等[39] - 公司有脑炎出血热类检测产品,包括酶联免疫法和PCR - 荧光探针法检测试剂,用于相关病毒感染辅助诊断[39] - 公司有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系列产品,采用PCR - 荧光探针法,用于多种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患者辅助诊断[39] - PMseq®病原微生物高通量基因检测plus +系列产品包括病原微生物高通量基因检测加结核分枝杆菌鉴定及耐药基因检测等,适用于病原筛查及特定耐药基因鉴定[37] - 公司提供性病病原体检测系列产品,包括基于PCR - 荧光探针法和胶体金法的检测试剂盒[40] - 手足口病原检测系列采用PCR - 荧光探针法,含多种核酸检测试剂盒[40] - 其他病原体检测有EB病毒VCA IgA抗体诊断试剂盒和结核分枝杆菌IgG抗体谱检测试剂盒[40] - 抗菌药物浓度检测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可检测17种抗菌药物[40] 多组学大数据与合成业务产品 - 公司提供多组学大数据服务,面向科研机构和工业客户[40] - 人全基因组测序可全面挖掘基因序列差异和结构变异,公司推出“stLFR WGS”和“0 PCR WGS”产品[41] - 全外显子测序经济高效,外显子占全基因组序列1 - 2%左右,含多数与疾病相关变异[41] - De novo测序可获得物种基因组序列图谱,用于研究物种起源等[41] - 动植物全基因组重测序可检测大量变异信息,用于群体遗传学研究等[41] - 转录组测序可检测基因表达水平变化,公司能提供相关测序产品[41] - 公司自主开发双链环化文库制备新方法解决传统甲基化测序碱基偏向性问题,可快速高效获取真实甲基化水平数据[42] - 蛋白质组定量DIA产品可达到通量高、速度快、结果准的分析效果,用于蛋白质组学定量研究[42] - 神经递质靶向代谢物检测可一次性检测39种神经递质或其代谢产物,实现高准确度定量分析[42] - 公司自主研发生物信息云计算平台BGI Online,为大规模生物信息分析提供服务[43] - 公司自主开发“Dr. Tom多组学数据挖掘系统”,可快速深度挖掘基因、蛋白和代谢数据[43] - 多组学大数据服务可提供非编码、目标区域测序等多种产品,形成“组学”研究方法和生态链体验服务[43] - 基因合成产品可满足科研工作者对基因、基因组水平DNA的高效、低成本、大规模合成与组装需求[44] 公司战略与模式 - 公司在精准医学领域坚持“自主研发为主、生态合作为辅”战略,建立精准医学综合解决方案[45] - 2020年公司推出“火眼”实验室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助力全球疫情防控[46] - 公司提供生育健康、肿瘤精准防控、感染防控综合解决方案用于本地化检测[47] - 公司制定完善供应商准入和考核制度,采购方式分直接、定制、外协采购[48] - 2020年疫情爆发后公司联合供应商形成产销联盟保障材料和设备供应[48] - 公司生产模式分临床开发与应用类,包括生育健康、肿瘤防控及转化医学、感染防控[49] - 公司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含全基因合成、定点突变等多项服务[45] - 公司利用多维度技术对生物样本多组学数据化并分析以提高疾病认知[46] - 公司为不同客户提供多种基因相关服务及个性化解决方案[45] - 公司精准医学检测整合前沿与传统医学方法,有望赋能全球生命健康产业[46] - 公司服务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整体营销模式[51] - 公司实行直销和代理的销售模式,多组学大数据服务与合成业务主要采用直销模式,临床应用开发类服务主要实行直销和代理模式[51] - 公司针对不同产品类型销售模式侧重度不同,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主要以直销和代理模式为主[51] - 受疫情影响,公司感染防控业务和精准医学综合解决方案业务与多国政府等建立直接合作关系[52] - 公司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制定服务及产品价格,包括政府指导价格、成本、市场竞争水平等[55] 政策环境 - 国家政策持续利好,为IVD行业带来历史性机遇,对企业提出更高要求[56] - 生育健康类服务政策利好,2022年和2030年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7.5‰及以下和5‰及以下,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下降到18/10万及以下和12/10万及以下[57] - 肿瘤防控类服务政策利好,2022年和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分别不低于43.3%和46.6%,高发地区重点癌种早诊率达到55%及以上并持续提高[58] - 感染防控类服务政策利好,国家卫健委出台多项通知推进抗菌药物浓度检测开展,提高核酸检测能力[59] - 多组学大数据服务与合成业务政策利好,支持企业加强基础研究,聚焦生物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60] - 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政策利好,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技术自主可控等医疗设备及试剂市场有望发展[61] - 生育健康类服务全国出生缺陷防控目标,到2022年婚前医学检查率达65%,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率达80%,产前筛查率达70%等[63] - 各国对公共卫生领域建设以及分子诊断需求加大,对整体IVD行业有积极影响[62] - 新冠疫情使“预防为主”的公共卫生新基建模式形成,公司为公共卫生和精准医学行业贡献力量[63] - 国际上很多发达国家将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纳入公立医保范围,美国、澳大利亚出台相关筛查建议和项目[58] - 我国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领域快速发展,行业共识不断推出推动该领域应用规范和发展[57] 行业市场情况 - 2020年中国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约457万例,死亡病例约300万例,均居全球第一,近十多年发病率年增幅约3.9%,死亡率年增幅约2.5%,5年生存率提升至40.5%,每年医疗花费超2200亿元[64] - 自华大基因自主平台BGISEQ - 500于2016年10月27日获NMPA注册证以来,国内合作医院超200家,配置超400台华大自主测序平台,海外自主测序平台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运行[65] - 2015年Illumina公司首次将人全基因组测序价格降至1000美金,2018年华大基因率先降至600美金[67] - 基因测序与传统检测手段结合可提高肿瘤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减少医疗支出,基因检测在肿瘤方向市场前景广阔[64] - 以基因测序产品为代表的新型分子诊断技术在感染防控方面优势明显,代表未来行业发展趋势[64] - 多组学大数据服务因测序成本降低、新技术发展进入快速发展通道,各国加大基因大数据挖掘投入[65] - 合成生物学应用领域广泛,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检测使寡核苷酸合成、基因合成需求大幅增加[65] - 精准医学以基因组学为基础建立多组学大数据平台,国内外竞相建立以基因检测为基础的多组学精准医学中心[65] - 基因测序等新型高通量技术发展是基因组学应用行业重要驱动力,带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产业应用全面兴起[66][67] - 基因检测为核心的精准医学代表性应用优势明显,随检测成本下降不断普及[67] - 2015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约为59亿美元,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