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大基因(300676) - 2020 Q1 - 季度财报
华大基因华大基因(SZ:300676)2020-04-24 16:00

财务数据整体表现 - 本报告期营业总收入7.91亿元,上年同期5.83亿元,同比增长35.78%[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0亿元,上年同期0.98亿元,同比增长42.59%[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9亿元,上年同期 -2.98亿元,同比增长163.62%[2] - 基本每股收益0.35元/股,上年同期0.25元/股,同比增长42.62%[2] - 报告期末总资产71.03亿元,上年度末59.09亿元,同比增长20.20%[2] - 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4.65亿元,上年度末43.14亿元,同比增长3.50%[2] - 营业收入为791,193,880.94元,同比增长35.78%,主要因感染防控和精准医学检测业务增长[10][12] - 营业成本为347,160,688.73元,同比增长42.05%,因相关业务增长[10] -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001.89万元,同比增长42.59%[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9,472,707.91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3.62%,因销售回款增加[1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减少131.43%,因理财产品投资净流入减少[1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46,467,736.21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719.57%,因取得银行借款等流入[11] - 2020年3月31日公司资产总计71.03亿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59.09亿元增长20.21%[45] - 2020年3月31日公司负债合计25.54亿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15.08亿元增长69.31%[46] - 2020年3月31日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45.49亿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44.01亿元增长3.36%[47] - 2020年3月31日流动资产合计43.76亿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32.04亿元增长36.62%[44] - 2020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合计27.27亿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27.06亿元增长0.79%[45] - 2020年3月31日流动负债合计17.62亿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11.34亿元增长55.35%[46] - 2020年3月31日非流动负债合计7.91亿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3.74亿元增长111.49%[46] - 2020年3月31日货币资金为14.66亿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7.35亿元增长99.39%[44] - 2020年3月31日存货为6.17亿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3.43亿元增长79.84%[44] - 2020年3月31日合同负债为8.28亿元,2019年12月31日无此项数据[45] - 2020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7.9119388094亿元,上期为5.8271086281亿元[51] - 2020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6.3601136184亿元,上期为4.7004288806亿元[52] - 2020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1.6692572370亿元,上期为1.1436705047亿元[53] - 2020年第一季度净利润1.3651862316亿元,上期为0.9879050371亿元[53] - 2020年第一季度末资产总计59.1780995186亿元,上期为59.4760203763亿元[49] - 2020年第一季度末负债合计6.1073841127亿元,上期为6.3433048990亿元[50] - 2020年第一季度末所有者权益合计53.0707154059亿元,上期为53.1327154773亿元[50] - 2020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8250.156370万元,上期为7085.829861万元[52] - 2020年第一季度投资收益4344.88841万元,上期为877.73694万元[52] - 2020年第一季度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1142.622170万元,上期为 - 1927.393972万元[53] - 综合收益总额本期为1.4794484486亿元,上期为7951.656399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本期为1.5085741277亿元,上期为7942.882581万元[54] - 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本期均为0.35元,上期均为0.2454元[54] - 母公司营业收入本期为7072.674417万元,上期为6741.3132万元;营业成本本期为419.237582万元,上期为250.18498万元[55] - 营业利润本期亏损715.00797万元,上期亏损46.893213万元;利润总额本期亏损812.6571万元,上期亏损25.659111万元;净利润本期亏损620.000714万元,上期亏损43.84929万元[5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1.8947270791亿元,上期为 - 2.9779943685亿元[5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1.1415578871亿元,上期为3.6326313402亿元[59] - 筹资活动中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本期为1.7435亿元[59]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本期为10.0160341003亿元,上期为4.5324153766亿元[58] - 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本期为3899.996725万元,上期为510.495502万元[58]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本期为5.0874566524亿元,上期为4.0647418032亿元[59] - 2020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6.5735亿元,现金流出小计1088.226379万元,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4646773621亿元[60] - 2020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2450867935亿元,现金流出小计5.1237462987亿元,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8786595052亿元[61] - 2020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0.8198028494亿元,现金流出小计8.9583502146亿元,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614526348亿元[62] - 2020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7.3088285238亿元,期末余额14.5636637383亿元[60] - 2020年母公司第一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5537.512212万元,上期为1582.295366万元[61] - 2020年母公司第一季度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2.6913355723亿元,上期为1.0828952868亿元[61] - 2020年第一季度取得借款收到现金3.68亿元,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1.15亿元[60] - 2019年12月31日与2020年1月1日相比,资产总计均为59.0911830273亿元,流动负债中预收款项减少5.0656694606亿元,合同负债增加5.0656694606亿元[64] - 2020年第一季度母公司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现金198.028494万元,上期为70.376695万元[61] - 2020年第一季度母公司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4291.473254万元,上期为5861.736094万元[61] - 2020年第一季度公司负债合计15.08亿元,所有者权益合计44.01亿元,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59.09亿元[65] - 2020年第一季度公司资产总计59.48亿元,负债合计6.34亿元,所有者权益合计53.13亿元[67][68] - 2020年第一季度公司流动资产合计21.53亿元,非流动资产合计37.95亿元[67] - 2020年第一季度公司流动负债中应付股利467.62万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5661.35万元[65] - 2020年第一季度公司非流动负债中长期应付款3.01亿元,递延收益4602.38万元[65] - 2019年12月31日和2020年1月1日公司货币资金均为4607.57万元[66] - 2019年12月31日和2020年1月1日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均为4.60亿元[66] - 2020年第一季度公司母公司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为879.05万元[66]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59,312[5] - 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37.18%,为第一大股东,质押股份1.39亿股[5] - 深圳前海华大基因投资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12.72%,实际合计持有5091.12万股[5][7] - 深圳和玉高林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8.96%,持有3584.96万股[5] - 截至报告披露日,控股股东华大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华大三生园持有公司股份152,709,717股,占总股本38.17%,累计质押139,834,000股,占其持股数91.57%,占总股本34.95%[28] - 持股5%以上股东和玉高林和高林同创计划减持不超4,001,000股,不超总股本1%[29] - 股东和玉高林和高林同创计划减持不超400.1万股,占总股本1%[37] 限售股份情况 - 公司限售股份期初总数为155,598,321股,本期增加750股,期末总数为155,599,071股[8][9] 资产项目变动原因 - 货币资金期末较年初增长99.40%,主要因经营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加[10] - 存货期末较年初增长79.83%,系新冠检测相关原材料和库存商品增加[10] 业务研发进展 - 生育遗传数据库完成开发,可提高产品性能、降低成本、优化交付周期[13] - 全外解读系统V3.1正式上线,V3.2版本进行需求分析,可提高交付效率和质量[13] - 低起始量的PCR - Free建库技术完成批次间重复测试,用于技术储备[14] - 基于stLFR技术的无创单病检测进行进一步性能评估,可占领技术高地[14] - 新生儿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检测完成试生产并获注册检验报告,丰富筛查内容[14] - 新生儿溶酶体贮积症筛查完成质控品酶活校正和溯源,建立参考范围,拓展新筛病种[14] - MALDI - TOF MS核酸质谱应用研发完成仪器结构设计和EMC检测认证,推进自主平台化[14] - 精准用药低频检测项目确定产品检测范围以及0.5%技术实现路径评估,提升竞争力[14] - 肿瘤早筛产品中肝癌和消化系统多癌种高通量测序早筛产品已完成,投入全球多中心临床测试[14] - 多个临床产品申报处于不同阶段,可提升临床产品资质结构和竞争力[14] - 多个PMseq®病原检测试剂盒及配套软件系统开发处于临床试验或100M方案性能测试/试生产阶段,目标是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15] - 基于二代测序的结核鉴定与多线耐药基因检测平台产业化完成试生产转产,准备试生产[15] - 多个中通量产品开发立项启动,确定检测靶标[15] - PMseq®病原微生物检测产品生产流程优化升级V2结题,V3部分流程转产,部分在测试和准备转产[15] - PMDB_V6.0数据库优化升级处于小试阶段[15] - 联合实验室PMseq®一体机V5版开发处于结题收尾阶段[15] - 新型冠状病毒相关检测试剂盒及分析软件开发已获得部分注册证,正在处理发补资料[16] - 生物组学数据库与生物云开发II完成新增展示模块框架设计和部分线上分析工具开发[16] - 血清/血浆蛋白质组及外泌体蛋白质组技术开发有部分成果并准备转产[16] 采购与销售情况 - 报告期公司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为3.17亿余元,占采购总额比例73.45%,上年同期采购额近9800万元,占比51.47%[17] - 报告期内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323,813,973.20元,占营业收入比例40.93%;上年同期销售金额65,005,737.99元,占比11.16%,变化不影响未来经营[18] 业务影响与应对 - 受疫情影响,公司推进新冠病毒检测产品研发和申报,提升产能和通量,满足防控需求[12] - 新冠疫情使公司感染防控外业务受宏观经济影响,感染防控检测业务量提升[20] - 公司将采取措施促进主营业务回归正常化,降低疫情不利影响[20] - 行业监管政策变化可能影响公司生产经营,公司将做好应对部署和技术储备[21] - 市场竞争加剧,疫情缓解后检测试剂盒或面临需求减缓等风险,公司将聚焦主业应对[22] - 舆情风险存在,公司将合规经营、做好舆情管理和信息披露,维护自身权益[23] 债券发行 - 公司经审议通过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不超过10亿元公司债券,已获证监会核准[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