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10.27亿元,同比增长26.04%[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53.48万元,同比下降0.13%[1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5718.91万元,同比增长0.90%[1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2,729.05万元,同比增长26.04%[4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53.48万元,同比下降0.13%[45]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04%至10.27亿元,主要因产品销量及价格上升[55] - 公司2022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为10.27亿元,同比增长26.0%[170] - 净利润为6153.48万元,同比微降0.1%[171] - 营业收入为10.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9%[17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6153.48万元人民币,同比略降0.1%[17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3元/股,与上年同期持平[1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3元,与去年同期持平[17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01%,同比下降0.42个百分点[18] - 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5,718.91万元,同比增长0.90%[158] - 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61,534,828.89元[184] - 综合收益总额为61,616,682.25元[18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6190.497779万元[192] - 公司2021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6153.857071万元[19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2.93%至9.13亿元,因销量增加及原材料价格上涨[55]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112.20%,主要受人民币贬值带来的汇兑收益影响[55] - 研发投入同比下降13.75%至2479.95万元[55] - 营业成本为9.13亿元,同比增长32.9%[170] - 营业成本为9.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8%[174] - 研发费用为2479.95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8%[174] - 财务费用为-294.05万元人民币,同比改善134.5%[174] - 研发费用为2479.95万元,同比下降13.8%[171] - 所得税费用为1092.44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6%[175]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55.49%[1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改善455.49%至1.42亿元[5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2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4.56亿元[17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达到1.5375亿元人民币,而去年同期为-5450.9万元人民币[18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388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3.0383亿元人民币有所改善[179][18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12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的3.5427亿元人民币相比大幅下降[179]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10.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2%[177] - 投资支付的现金为6.4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8%[177] - 母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0.06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6%[180] - 母公司投资支付的现金为6.45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6.7053亿元人民币下降3.8%[180] - 母公司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3.202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6.3369亿元人民币下降49.5%[181] - 母公司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3.9811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2.5374亿元人民币增长56.9%[181] - 母公司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2929.42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1230.64万元人民币增长138.0%[181]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907.08万元人民币,而去年同期为-124.6万元人民币[181] 资产和负债状况 - 货币资金余额5.1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2.41%,较年初下降11.20个百分点[62] - 存货余额3.6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5.73%,较年初上升4.91个百分点[62] - 在建工程1.08亿元,较年初增加0.75个百分点至总资产占比4.66%[62] - 短期借款2.82亿元,较年初下降3.91个百分点至总资产占比12.21%[62]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4.05亿元,较期初增加2.7亿元[64] - 公司货币资金为5.18亿元,较年初7.60亿元减少31.84%[163] - 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为4.05亿元,较年初1.36亿元大幅增长198.20%[163] - 货币资金从7.33亿元降至5.07亿元,减少30.9%[167]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1.36亿元增至4.05亿元,增长198.2%[167] - 短期借款从3.62亿元降至2.82亿元,减少22.1%[168] - 应付债券为2.88亿元,较期初增长3.3%[168][169] - 存货从2.37亿元增至2.73亿元,增长15.0%[16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154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的7.5972亿元人民币减少32.1%[179] - 公司资产负债率为33.29%,较上年末下降0.16个百分点[158] - 公司流动比率为3.33,较上年末提升2.78%[158] - 公司速动比率为2.57,较上年末下降5.86%[158] - 总资产23.11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21%[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5.42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47%[1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从15.05亿元增至15.42亿元,增长2.5%[165] 主要产品业务表现 - 偏苯三酸酐产品营业收入2.87亿元,毛利率15.20%,收入同比增长26.15%[57] - 增塑剂产品营业收入3.19亿元,毛利率5.66%,收入同比下降19.65%[57] - 高沸点芳烃溶剂产品营业收入3.72亿元,毛利率5.14%,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21.09%[57] - 高分子特种树脂单体收入2225.22万元,同比增长25.77%[58] 非经常性损益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417,168.82元[24] - 闲置募集资金和自有资金现金管理形成收益为4,298,754.27元[24]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420,689.49元[24]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所得税影响额为766,886.87元[24]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影响额为4,345,692.28元[24] 募集资金与投资项目 - 10万吨/年碳九芳烃高效萃取精馏分离项目投资进度83.03%,累计投入11,334.58万元[71] - 4万吨/年偏苯三酸酐项目累计投入22,756.23万元,超预算102.23%,实现效益7,036.05万元[71] - 10万吨/年环保型特种增塑剂系列产品项目累计投入7,776.63万元,超预算101.37%,实现效益5,648.31万元[71] - 2万吨/年乙烯基甲苯项目投资进度46.71%,累计投入5,387.24万元[71] - 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进度15.27%,累计投入643.31万元[71] - 1万吨/年均四甲苯项目投资进度59.88%,累计投入3,867.32万元[71] - 反应尾气综合利用制氮项目投资进度22.73%,累计投入3,536.99万元[71] - 两个补充营运资金项目均100%完成投资,分别投入10,550.72万元和9,295.55万元[71] - 承诺投资项目合计累计投入75,148.57万元,总实现效益12,684.36万元[71] - 4万吨/年偏苯三酸酐项目本报告期实现效益2,785.04万元,达到预计效益[71] - 公司10万吨/年环保型特种增塑剂系列项目实际累计投入7,776.63万元,投资进度达101.37%[75] - 环保型特种增塑剂项目本报告期实现效益1,235.65万元,但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及产能未完全释放影响暂未达预计效益[75] - 2万吨/年乙烯基甲苯项目因市场需求增长不及预期延期至2022年12月31日[72] - 1万吨/年均四甲苯项目处于试生产阶段,待验收后正式投产[72] - 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因疫情及设计方案优化延期至2022年12月31日[72] - 碳九芳烃萃取精馏分离项目作为产业链原料支持项目,无法单独核算效益[72] - 募集资金累计投入7.51亿元,尚未使用资金3.07亿元[70] - 报告期投资额6.75亿元,同比减少2.90%[66] - 1万吨/年均四甲苯项目建成试生产,进一步延伸碳九芳烃产业链[49] 理财与投资 - 公司使用自有资金进行银行理财产品投资额5500万元,已计提减值金额0元[78]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进行银行理财产品投资额26000万元,已计提减值金额23000万元[78]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进行券商理财产品投资额8000万元,已计提减值金额0元[78] - 公司使用自有资金进行信托理财产品投资额14000万元,已计提减值金额14000万元[78] - 公司委托理财总投资额53500万元,总已计提减值金额40500万元[78] - 信托产品投资期末余额1.4亿元,累计投资收益398.04万元[68] - 投资收益429.88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5.93%[60] - 公司报告期内外汇衍生品投资初始投资额0元,期初投资金额73.2万元[79] - 公司报告期内售出衍生品金额73.2万元,期末投资金额0元[79] - 公司衍生品投资报告期实际损失金额148.3万元[79] - 公司衍生品投资占报告期末净资产比例0.00%[79] 股东与股权结构 - 员工持股计划覆盖49名核心员工及技术骨干,持有公司股份3,474,060股,占股本总额0.71%[94] - 董事兼副总经理任伟持有员工持股计划股份250,000股,占股本总额0.05%[95] - 财务负责人耿斌持有员工持股计划股份160,000股,占股本总额0.03%[95] - 第一大股东禾杏企业有限公司持股128,520,000股,占比26.25%[137] - 第二大股东华杏投资持股123,981,800股,占比25.32%[137] - 第三大股东镇江立豪投资持股41,909,340股,占比8.56%[137] - 员工持股计划持有3,474,060股,占比0.71%[137] - 股东尹益持股1,137,500股(占比0.23%),期内增持31,800股[137] - 股东孙斌持股1,129,500股(占比0.23%),期内增持316,600股[137] - 实际控制人曹正国、沈杏秀夫妇通过一致行动协议共同控制公司[138] - 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持有3,474,060股人民币普通股并放弃表决权[138] - 公司控股股东为禾杏企业有限公司[198]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曹正国和沈杏秀[198] - 公司总股份数由489,602,793股增加至489,604,207股,净增1,414股[134] - 股份变动源于可转债转股,报告期内106张正丹转债转为1,414股普通股[134] - 无限售条件股份占比保持100%,变动后数量为489,604,207股[133] - 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及比例均为0,未发生变动[133] - 公司总股本增至489,604,200股[197] - 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后总股本增至489,600,000股[196] 可转换公司债券 - 公司可转换债券正丹转债2022年上半年因转股减少106张,金额为10,600元,累计转股数量为1,414股[12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正丹转债累计转股减少316张,金额31,600元,累计转股数量4,207股[129] - 正丹转债未转换债券张数为3,199,684张,剩余金额319,968,400元,未转换比例达99.9901%[129] - 公司2022年3月支付可转债利息,票面利率0.4%,每10张派息4元(含税)[128] - 公司可转换债券发行总额为3.2亿元人民币[150] - 可转换债券初始转股价格为7.52元/股[150] - 2021年度权益分派后转股价格调整为7.50元/股[150] - 2022年度权益分派后转股价格调整为7.45元/股[151] - 累计转股数量为4,207股[153] - 累计转股金额为31,600元[153] - 尚未转股金额为319,968,400元[153] - 未转股金额占发行总金额比例为99.99%[153] - 可转债前十大持有人中,西北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持有347,251张,占比10.85%[155] - 可转债前十大持有人中,中国银行-易方达稳健收益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持有196,709张,占比6.15%[155] - 可转债前十大持有人中,UBS AG持有117,045张,占比3.66%[155] - 公司主体及可转债信用评级维持AA-,展望稳定[156] - 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总额为3.2亿元人民币[197] 研发与知识产权 - 公司拥有授权专利38件,其中发明专利19件,实用新型专利19件[46] - 公司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知识产权示范企业[46] - 公司连续氧化法生产工艺较间歇法提升产品转化率并保障质量稳定[47] - 公司发明专利获第十二届中国专利优秀奖和第五届江苏省专利奖[47] 行业与市场 - 全球增塑剂需求年均增速预计为3.9%,其中聚氯乙烯占消费量的80%-90%[38] - 亚洲成为全球增塑剂需求增速最快地区,中国市场起主导作用[38] - 增塑剂占全球塑料助剂总产量的60%[38] - 国内传统邻苯类增塑剂占比过高,与欧美消费结构形成鲜明对比[39] - 国内化学原料和化学品制造业出厂价格指数累计同比增长16.3%[45] - 公司偏苯三酸酐产能规模优势明显,国内基本形成三家企业占据几乎所有产能的产业格局[37] - 偏苯三酸酐主要下游为增塑剂(生产环保型TOTM)、粉末涂料和高级绝缘材料[34][36] - 环保型增塑剂TOTM具有耐高温、抗老化和绝缘性能优良等特性,替代邻苯类增塑剂潜力大[34][35] - 粉末涂料广泛应用于中高端家电行业及汽车行业,已部分取代传统溶剂型涂料[36] - 高级绝缘材料用于F级、H级高端电机,用量将保持较高增长速度[36] - 乙烯基甲苯因环保特性在风电绝缘浸渍漆领域需求有望快速增长[42] - 均四甲苯下游聚酰亚胺市场前景广阔,需求预计持续增长[43] 环保与安全 - 公司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97] - 报告期内COD排放总量35.63吨,占核定总量159.687吨的22.3%[97] - 氨氮排放总量1.2吨,占核定总量1.64吨的73.2%[97] - 总氮排放总量2.53吨,占核定总量32.58612吨的7.8%[97] - 总磷排放总量0.11吨,占核定总量0.397吨的27.7%[97] - 烟尘排放总量0.46吨,占核定总量17.322吨的2.7%[97] - 二氧化硫排放总量0.55吨,占核定总量10.31吨的5.3%[97] - 氮氧化物排放总量7.48吨,占核定总量94.694吨的7.9%[97] - 因环境问题受到行政处罚罚款3.98万元[100] - 公司已取得排污许可证有效期至2022年12月10日[99] - 公司因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被处以罚款3.98万元[114] - 公司安全生产费用持续投入,用于安全设施维护及重大危险源监控等[104] - 公司为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建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103] - 生产环节涉及危险化学品及高温高压工艺,但报告期内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86] 公司治理与风险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4] - 报告期无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违规担保及重大关联交易[108][109][115] - 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110] - 公司存在因原材料价格滞后调整导致的利润空间压缩风险[85] - 公司主要原材料成本占比高,
正丹股份(300641) - 2022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