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同和药业(300636) - 2022 Q4 - 年度财报
同和药业同和药业(SZ:300636)2023-04-23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同比) - 营业收入7.1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58%[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10%[2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739.6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99%[2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23%[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3.2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59%[2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18%,同比下降0.37个百分点[24] - 外销收入545,984,152.79元(5.46亿元),同比增长32.97%[67][76] - CMO/CDMO业务收入110,862,768.66元(1.109亿元),同比增长22.49%[67][76] - 研发投入60,911,800元(0.60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8.46%[67] - 医药原料药收入565,759,805.99元(5.658亿元),同比增长22.73%[76] - 医药中间体收入152,831,695.45元(1.528亿元),同比增长19.32%[76] - 自营出口收入169,830,143.76元(1.698亿元),同比增长34.74%[76] - 医药制造营业收入7.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99%[78] - 医药原料药收入5.66亿元人民币,毛利率33.27%,同比增长4.69个百分点[78] - 医药中间体收入1.53亿元人民币,毛利率28.74%,同比下降7.18个百分点[78] - 外销收入5.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97%,毛利率33.55%[78] - 自营出口收入1.70亿元人民币,毛利率35.24%,同比增长7.45个百分点[79] - 合同定制类产品毛利率44.06%,同比增长14.21个百分点[79] - 研发费用6091.1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10%[86] - 财务费用768.5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8.49%[86] - 研发人员数量446人,同比增长20.22%[88]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41,985,671.68元,同比改善23.01%[89] - 应收账款金额87,829,525.65元,同比增长47.26%[94] - 员工总数同比增长18.96%[7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环比)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1.916亿元人民币,环比下降0.35%[26] 成本和费用(同比) - 医药中间体人员费用同比增长68.92%至1127.55万元人民币[8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产品涵盖特色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主要用于下游制剂生产[18] - 主要产品包括神经系统用药加巴喷丁消化系统用药瑞巴派特解热镇痛药塞来昔布等11个系列[47] - 瑞巴派特及塞来昔布为全球主要供应商市场占有率较高[54] - 塞来昔布国内市场份额达70%[42] - 塞来昔布原料药占据国内市场份额70%[61] - 专利即将到期新产品同比增长40.18%[55] - CMO/CDMO项目同比增长22.49%[55] - 下游客户已有13个产品完成BE一致性评价包括盐酸文拉法辛塞来昔布加巴喷丁替格瑞洛等[45] - 全球专利到期原研药市场达3000亿美元衍生原料药增量市场近2000亿人民币[35] - 中国CMO/CDMO市场2020-2025年复合增速超18% 2025年市场规模超1200亿元[36] 各地区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出口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非常高,外销报价主要以美元计价[7] - 主营业务出口收入占比约80%[60] - 来自欧盟、北美、日韩等规范市场的销售收入占比约60%[60] 生产与运营能力 - 公司拥有反应釜600多只总体积超300万立升[37] - 一厂区污水处理能力1500吨/天废气处理能力30000立方/小时[38] - 二厂区污水处理能力500吨/天废气处理能力30000立方/小时[38] - 公司拥有600多个反应釜,总体积超过300万立升[66] - 一厂区污水处理能力1500吨/天,废气处理能力30000立方/小时[65] - 二厂区污水处理能力500吨/天,废气处理能力30000立方/小时[65] - 生产模式采用以销定产与安全库存结合专用车间及多用途车间生产[50] - 采购模式通过竞争性比价通常获取三家合格供应商报价后综合评判[48] - 销售模式以直接销售为主通过自营出口国外贸易商国内贸易商三种途径出口[51][52][53] - 废水废气处理技术达行业一流水平通过多家国际药企EHS审计[38] - 产品通过NMPA US-FDA PMDA MFDS和德国GMP检查[37] - 具备国际化高标准GMP管理与质量体系[42] - 通过24次中国NMPA、4次美国FDA、2次欧盟EDQM、5次日本PMDA、3次韩国MFDS官方检查[64] 研发与技术创新 - 近三年研发投入平均占销售额比例达7.74%[39] - 公司近三年研发投入平均占销售额比例为7.74%[55] - 研发技术团队超过400人[57] - 公司拥有授权发明专利共18项(国内16项、欧洲1项、美国1项)[58] - 报告期内获得1项美国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US11214581B2)[59] - 研发投入金额为60,911,777.60元,占营业收入比例8.46%[88] - 研发投入资本化率为0%[8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二厂区一期工程4个合成车间将在2023年正式投产,二期7个合成车间正在抓紧建设[118] - 2023年计划跟进2个产品的CEP证书和3个品种ASMF注册获批、1个产品的韩国注册、1个产品的美国获批和2个产品的CADIFA注册[120] - 2023年计划及时跟进4个品种的国内发补,并继续提交6个品种的国内注册文件[120] - 公司将继续大幅增加有专业背景与行业经验的销售人员以扩充销售团队[122] - 公司产品以出口为主,但将大力开拓国内市场并投入更多资源完成国内注册[115] - 公司将继续扩大研发团队并加大研发投入以提升创新能力[123] - 公司计划适时开展对同行业或上下游企业的兼并收购以延伸产业链[125] - 公司计划引入发酵、酶化学技术使产品向生物制药延伸[113] - 公司将继续强化CMO、CDMO能力并加强CDMO团队实力[113][123] - 公司计划通过自动化升级改造达到减员增效目的[119]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汇率风险,人民币升值将对以美元计价的外销业务产生不利影响[7] - 公司所属医药制造业排污治理成本将因环保标准趋严而进一步提高[5] - 公司产品生产流程长、工艺复杂,产品质量受原辅料采购及存储运输等多因素影响[6] - 公司核心技术依赖研发团队及专利技术,存在技术人员流失及失密风险[6] - 公司需持续申请药品生产许可证及药品GMP证书等经营资质,有效期届满需重新评估[4] - 公司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但生产涉及易燃易爆及有毒物质存潜在风险[5] 环保与安全 - 公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固废均按国家规定处理并达到环保标准[5] 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 - 公司董事会设董事9名包括3名独立董事符合相关法规要求[148] - 公司监事会设监事3名包括1名职工监事符合法律规范要求[149] - 公司控股股东庞正伟和丰隆实业未占用资金或干预经营[147] - 股东大会运作规范未发生持股10%以上股东请求召开临时会议情形[146] - 公司设立四个专门委员会均由董事组成且独立董事占比过半[148] - 公司治理架构完善符合证监会及深交所监管要求[145] - 公司业务资产人员机构财务独立于控股股东[147] - 独立董事参与决策监督增强董事会客观性和科学性[145]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为控股股东提供担保的情形[147] - 监事会对公司财务状况及董事履职合规性进行有效监督[149] - 所有披露文件均发布于证监会指定创业板信息披露网站[127] - 信息披露符合创业板信息披露规范要求[130][131] - 公司于2022年2月19日披露2022年年度报告全文于巨潮资讯网[127] - 公司于2022年2月24日披露调研活动信息编号2022003[127] - 公司于2022年3月1日披露调研活动信息编号2022004[127] - 公司于2022年3月3日披露东吴证券调研活动信息[127] - 公司于2022年3月3日及3月4日分别举行电话会议,披露了编号为2022005和2022006的调研活动信息[128] - 公司于2022年4月28日举行电话会议,披露了编号为2022007的调研活动信息[128][129] - 公司于2022年4月28日举行另一场电话会议,披露了编号为2022008的调研活动信息[129] - 公司于2022年4月29日举行电话会议,披露了调研活动信息[129] - 公司于2022年5月5日披露了相关调研活动信息[129] - 公司于2022年4月29日及5月11日举行多场电话会议,参与机构包括瀚伦投资、国泰君安、嘉实基金、泰康资产、东吴证券等[130][131] - 具体财务数据及业务讨论内容需参考公司于2022年5月5日及5月12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的详细调研活动记录[130][131] - 披露文件编号包括2022009、2022010、2022011、2022012系列公告[130][131] - 两次电话会议分别有超过40家投资机构参与调研[130][131] - 参与机构类型涵盖证券公司、公募基金、保险资管、私募基金等多元化投资主体[130][131] - 会议形式为公司会议室电话沟通[130][131] - 详细记录可通过http://www.cninfo.com.cn查询股票代码300636的相关公告[130][131] - 调研活动信息分四次披露,时间跨度为2022年5月5日至5月12日[130][131] - 具体财务数据要点需查阅原始披露文件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部分[130][131] - 公司于2022年5月12日披露了《300636 同和药业调研活动信息20220511(二)》(编号:2022013)[133] - 公司于2022年5月20日披露了《300636 同和药业调研活动信息20220519》(编号:2022015)[133] - 公司2022年5月11日举行电话会议沟通[133] - 公司2022年5月19日举行电话会议沟通[133] - 公司会议地点为公司会议室[133] - 公司信息披露网站为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133] - 公司股票代码为300636[133] - 公司会议参与机构包括上投摩根、熙德博远、循远资产等[132] - 公司会议参与机构包括东证资管、兴银基金、沃珑港投资等[133] - 公司会议参与机构包括Sage Partners、大成基金、英大保险等[134] - 公司于2022年6月13日及14日通过电话会议与光大证券、中欧基金、长江养老等多家机构进行沟通[136] - 公司于2022年8月29日通过电话会议与中泰证券、广发证券、中金公司、东吴证券、平安证券等机构进行沟通[137] - 公司于2022年8月30日披露了编号为2022018及2022019的调研活动信息[137] - 公司于2022年10月28日与中邮证券通过电话会议进行沟通[137] - 公司于2022年10月30日披露了与中邮证券沟通的调研活动信息[137] - 公司调研活动信息均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的创业板信息披露网站巨潮资讯网披露[136][137] - 公司2022年6月14日披露的调研活动信息编号为2022016[136] - 公司2022年6月15日披露的调研活动信息编号为2022017[136] - 公司股票代码为300636[136][137] - 公司信息披露网址为http://www.cninfo.com.cn[136][137] - 2022年10月28日公司举行电话会议,具体内容详见巨潮资讯网披露的《300636 同和药业调研活动信息20221028(一)》(编号:2022020)[138]和《300636 同和药业调研活动信息20221028(二)》(编号:2022021)[139] - 2022年10月30日公司披露了电话会议记录,具体内容详见巨潮资讯网[138][139] - 电话会议参与机构包括太平基金、招商基金、华泰资管、东方证券自营、诚通证券、华夏久盈等多家投资机构[138] - 电话会议参与机构还包括中金公司、光大证券、东吴证券、山证研究所、国海资管、观富资产等多家券商和基金公司[139] - 电话会议通过公司会议室以电话沟通方式进行[138][139] - 电话会议记录披露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的创业板信息披露网站巨潮资讯网[138][139] - 电话会议记录公告编号为2022020和2022021[138][139] - 电话会议记录公告时间为2022年10月30日[138][139] - 电话会议参与机构数量较多,包括太平基金闫庚威、招商基金李毅、华泰资管李沙等[138] - 电话会议参与机构还包括中金公司邹朋、光大证券曹聪聪、东吴证券朱国广等[139] - 公司于2022年10月28日举行电话会议,参与机构包括中泰证券研究所、华商基金等[140] - 公司于2022年10月30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编号为2022022的调研活动信息[140] - 公司于2022年11月17日举行电话会议,参与机构包括方正证券、中金公司、中欧基金等[141] - 公司于2022年11月20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编号为2022024的调研活动信息[141] - 公司于2022年11月18日举行实地调研,参与机构包括华创证券、财通资管、泰康资产等[141] - 公司于2022年11月20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编号为2022025的调研活动信息[141] - 公司于2022年11月28日举行电话会议,参与机构包括招商自营、融通基金、中信证券等[141] - 公司于2022年11月29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编号为2022026的调研活动信息[141] - 报告文件编号为2022002至2022004系列[127] - 公司2022年2月18日接受大成基金等机构实地调研[127] - 公司2022年2月23日与兴业基金等机构进行电话沟通[127] - 公司2022年2月28日接受重阳投资等机构实地调研[127] - 公司2022年3月2日接受东吴证券实地调研[127] 利润分配与股权激励 - 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45元(含税)[7] - 现金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45元(含税),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85][188] - 股权激励计划授予限制性股票44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2.14%,其中首次授予395.28万股(1.88%)[189] - 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为每股11.75元[189] - 股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激励对象224人,授予限制性股票总数449万股,占公告日股本总额的2.14%[190] - 董事王小华获授12.68万股限制性股票,占授予总数2.82%[190] - 董事蒋慧纲获授9.85万股限制性股票,占授予总数2.19%[190] - 财务负责人胡锦桥获授8.07万股限制性股票,占授予总数1.8%[190] - 43名中层管理人员共获授184.2万股限制性股票,占授予总数41.02%[190] - 178名核心骨干共获授180.48万股限制性股票,占授予总数40.2%[190] - 预留部分限制性股票53.72万股,占授予总数11.96%[190] - 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解除限售比例分别为40%、30%、30%[191] - 公司层面业绩考核要求:2022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40%(以2021年为基数)[192] - 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11.75元/股,2022年6月17日向190名激励对象授予352.55万股[197] -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登记完成日期为2022年6月23日[198] - 首次授予激励对象人数由224人调整为191人,减少33人(降幅14.7%)[198] - 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由395.28万股调整为357.51万股,减少37.77万股(降幅9.6%)[198] - 预留限制性股票数量保持53.72万股不变[198] - 授予价格确定为11.75元/股[198] - 实际向190名激励对象授予352.55万股限制性股票[198] - 暂缓授予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