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4.3亿元,同比增长19.46%[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2亿元,同比增长35.54%[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24亿元,同比增长42.42%[25]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较2020年增长35.2%[25]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43039.53万元,同比增长19.46%[48] - 公司2022年净利润13151.83万元,同比增长35.54%[48]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430,395,278.15元,同比增长19.46%[68] - 宽普科技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41,552.31万元,同比增长22.21%[56] - 宽普科技2022年实现净利润14,739.24万元,同比增长33.16%[56] - 子公司宽普科技营业收入415,523,101.71元,同比增长22.21%[92] - 宽普科技净利润147,392,413.78元,同比增长33.16%[92] - 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97.18百万元,第二季度为102.81百万元,第三季度为117.37百万元,第四季度为113.04百万元[2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第一季度为34.41百万元,第二季度为32.69百万元,第三季度为38.89百万元,第四季度为25.53百万元[27]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第一季度为32.44百万元,第二季度为30.55百万元,第三季度为37.16百万元,第四季度为24.19百万元[2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费用投入4879万元,同比增长4.59%[77] - 税金及附加费用422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33.26%[77] - 电子类营业成本中直接材料占比73.44%,金额1.175亿元,同比增长11.76%[74] - 材料类直接材料成本266万元,同比下降19.35%,占营业成本比例34.16%[74] - 研发投入金额为48,794,327.64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1.34%[8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于特殊应用领域业务,包括电子和材料两大板块[36] - 电子类业务收入为415,523,101.71元,占总收入96.54%,同比增长22.21%[68] - 材料类业务收入为12,973,836.56元,占总收入3.01%,同比下降21.39%[68] - 射频微波业务收入为415,523,101.71元,占总收入96.54%,同比增长22.21%[68] - 特殊应用领域材料及其他业务收入为14,872,176.44元,占总收入3.46%,同比下降26.75%[68] - 电子类业务营业收入为4.155亿元,毛利率61.49%,同比增长22.21%[70] - 材料类业务营业收入为1297万元,毛利率39.88%,同比下降21.39%[70] - 射频微波业务营业收入4.155亿元,同比增长22.21%,毛利率提升3.74个百分点至61.49%[70] - 电子类产品销售量同比下降16.97%至12,050件,但产品结构向高单价组件倾斜[71][72] - 特殊应用材料业务收入规模2022年有所下降[45] - 热喷涂材料/电磁吸波材料/防腐导静电材料已实现批产供货[50][51] - 复合材料/结构吸波功能材料/ZnS光学材料处于研发验证阶段[50][51] - 射频微波产品已顺利批产,包括功率放大器/滤波器/收发组件等[51] - 宽普科技深耕特殊应用射频微波领域20余年[5] - 宽普科技2019-2021年较大比例超额完成业绩承诺目标[7] - 宽普科技2019-2021年超额完成业绩承诺目标[100] - 宽普科技2022年完成新产品研发结题项目超120项[48] - 公司新产品开发需经过立项方案论证工程研制设计定型等阶段[4] - 特殊应用领域产品需由国家定型机构审核战术指标和使用性能[4] - 宽普科技产品平均返修率不超过1%,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61] - 公司已获授权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31项、外观设计专利7项[60] - 公司拟以现金方式收购仁健微波60%股权[96] - 仁健微波专注微波频率源信号源领域10多年[96] - 仁健微波产品频率覆盖DC-50GHz[97] - 频率源和信道模块广泛应用于雷达电子对抗通信航空航天领域[9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主要资源和精力集中于特殊应用电子和特殊应用材料领域[5] - 2022年中国国防预算支出为1450.45十亿元,同比增长7.1%[37] - 国防装备支出占比提升至41.1%,2017年装备投入复合增速达13.44%[37] - 预计2025年国防信息化开支将达251.3十亿元,占国防装备支出40%[39] - 特殊应用领域行业资质获取需2-3年周期,市场竞争格局平稳[42] - 公司存在较大规模发出商品主要为安装调试周期较长的产品[9] - 公司存在较大规模发出商品风险[102][103] - 应收账款余额较大主要客户为科研院所及下属单位[8] - 应收账款余额较大影响资金回笼速度[101] - 公司主要客户为科研院所及下属单位[101] 其他财务数据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亿元,同比下降190.76%[25] - 基本每股收益为0.72元/股,同比增长30.91%[25] - 稀释每股收益为0.72元/股,同比增长30.91%[2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28%,同比上升1.51个百分点[25] - 2022年末资产总额为14.72亿元,同比增长11.57%[25]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2.35亿元,同比增长12.15%[2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第一季度为-44.35百万元,第二季度为0.15百万元,第三季度为-43.95百万元,第四季度为-41.60百万元[27]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7.18百万元,其中政府补助1.53百万元,金融资产投资收益6.04百万元[32] - 公司资产负债率16.11%,流动比率5.27[48] - 公司资产总额147199.90万元,负债总额23706.55万元[48] - 流动资产总额86070.91万元,流动负债总额16328.76万元[48] - 境内市场营业收入4.304亿元,同比增长19.46%,毛利率60.85%[70]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合计3.797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88.22%[7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暴跌190.76%至-129,753,174.64元[81]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08.87%至-6,016,202.29元[81]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下降12.74个百分点至17.88%[84] -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上升18.48个百分点至21.85%[8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激增976.25%至24,674,188.71元[8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140,778,563.64元,同比下降176.74%[81] - 使用权资产同比下降10.69%至44,502,172.35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0.76个百分点至3.02%[85] - 合同负债同比下降86.67%至1,770,199.93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0.89个百分点至0.12%[85] - 租赁负债同比下降6.44%至42,102,484.85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0.55个百分点至2.86%[85] - 受限货币资金15,442,453.03元(票据保证金)及应收票据7,008,250.00元(票据置换)[85]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1,102,700,000.00元,较期初增长7,147%[86] - 金融资产本期购买金额4,767,873.84元,出售金额1,087,700,000.00元[86] - 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商誉约4.5亿元人民币[7] - 2019年公司收购宽普科技形成商誉约4.5亿元[100] 公司治理和股东信息 - 以182,329,226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9] - 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3股[9] - 公司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占比42.86%[112]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监事1名,占比33.33%[114] - 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2.71%[126] -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0.86%[126] - 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0.26%[126] - 公司业务与控股股东完全独立,无同业竞争及关联交易[120]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未在控股股东处担任除董事、监事外的职务[122] - 公司财务独立,拥有独立核算体系和银行账户[125] - 公司资产独立,拥有完整的土地使用权、房屋产权及经营权[123] - 公司机构独立,董事会、监事会及内部机构独立运作[124] - 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刚期末持股31,870,447股,较期初27,970,854股增长13.9%,主要因转增股本新增股份及个人减持[128] - 董事王婧期末持股2,704,103股,较期初2,080,079股增长30.0%,因公司实施转增股本新增股份[128] - 董事、副总经理邹卫峰通过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获得119,600股,期末持股119,600股[128] - 财务总监罗海燕期末持股200,992股,较期初130,609股增长53.9%,含限制性股票激励归属及转增股份[128] - 董事会秘书周一波通过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获得15,600股,期末持股15,600股[128] - 离任董事张天荣持股减少2.5%,从期初1,342,720股降至期末1,309,152股,因个人减持及转增股份[128] - 离任董事文俊持股减少1.7%,从期初5,350,863股降至期末5,261,122股,因个人减持及转增股份[128]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股增长12.5%,从期初36,982,622股增至期末41,620,762股[128] - 2022年董事变动:张天荣(8月16日)及文俊(11月11日)因个人原因离任[129] - 桑孝于2022年10月25日被聘任为副总经理,11月11日被选举为董事[129] - 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刚2022年税前报酬总额为60.58万元[137] - 董事兼副总经理邹卫峰2022年税前报酬总额为83.38万元[137] - 财务总监罗海燕2022年税前报酬总额为60.48万元[137] - 董事会秘书周一波2022年税前报酬总额为50.24万元[137] - 监事会主席刘平安2022年税前报酬总额为34.82万元[137] - 独立董事刘湘云2022年税前报酬总额为8万元[137] - 独立董事张志杰2022年税前报酬总额为8万元[137] - 独立董事朱映彬2022年税前报酬总额为8万元[137]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2022年报酬总额为527.79万元[137] - 公司因关联交易未履行审议程序及内控问题收到监管警示函[135] - 报告期内董事会共召开8次会议,包括第四届董事会第五至第十二次会议[138] - 所有董事(王刚、王婧、邹卫峰、桑孝、刘湘云、张志杰、朱映彬、文俊、张天荣)本报告期应参加董事会次数为8次,无缺席记录[140] - 独立董事刘湘云、张志杰、朱映彬以通讯方式参加全部8次董事会会议,现场出席次数为0[140] - 审计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5次会议,审议内容包括财务决算、预算、利润分配及内部控制等议案[143] - 战略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审议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及经营目标议案[143] - 董事对公司有关事项未提出异议[140] - 董事对公司有关建议被采纳[141] - 审计委员会在2022年4月21日会议上审议了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143] - 审计委员会在2022年4月21日会议上提议续聘容诚会计师事务所为2022年度审计机构[143] - 公司全体董事恪尽职守,勤勉尽职,未出现连续两次未亲自出席董事会的情况[140] - 提名委员会于2022年10月审议通过董事及副总经理候选人提名议案[145]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2022年审议董事及高管薪酬政策,并对绩效方案进行评估[145] 人力资源和研发投入 - 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18.35%至129人[80] - 研发人员中30-40岁年龄层人数同比暴增277.78%[80] - 本科及以上学历研发人员占比提升至72.09%(90/129)[80] - 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422人,其中生产人员235人(55.7%),技术人员128人(30.3%)[148] - 薪酬政策包含计件工资和岗位效益工资,并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及提供各类补贴[149] - 培训计划涵盖高层、中层及基层人员分层级培训体系,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150] - 公司无劳务外包情况,且监事会报告期内未发现存在风险[151][147] 关联交易和承诺事项 - 公司向关联企业广东新劲刚金刚石工具有限公司出租厂房面积为13179.28平方米[111] - 厂房租赁价格为每月每平方米14元含税[111] - 公司支付金刚石工具后勤劳务服务承包费每年15万元[111] - 子公司康泰威支付金刚石工具后勤劳务服务承包费每年17万元[111] - 租赁协议有效期自2020年9月1日至2023年8月31日[111] - 后勤劳务服务合同有效期自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111] - 报告期内公司与金刚石工具存在代收代付业务情形[111] - 公司确认不存在控股股东资金占用及担保情形[111] - 公司实际控制人股东关联方及公司等承诺相关方在报告期内履行完毕及截至报告期末尚未履行完毕的承诺事项均正常履行[189] - 广东新劲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9年03月07日作出关于提供信息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长期承诺[189] - 控股股东王刚雷炳秀王婧于2019年03月07日作出关于提供信息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长期承诺并正常履行[189] - 公司全体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于2019年03月07日作出关于提供信息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长期承诺并正常履行[191] - 朱允来胡四章等个人及圆厚投资于2019年03月07日作出关于提供信息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长期承诺并正常履行[191] - 股份锁定安排包括三个解锁阶段:第一次解锁在发行结束满12个月且2019年审计完成后解锁36%股份[195] 第二次解锁在上市满24个月且2020年审计完成后解锁72%股份[195] 第三次解锁在上市满36个月且2021年审计及减值测试完成后解锁100%股份[195] - 业绩承诺期为三年(2019年、2020年、2021年)需经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专项审核报告[195] - 解锁股份需扣减各年累计业绩补偿股份及减值测试补偿股份[195] - 若认购时标的公司股权持有未满12个月则对应股票锁定延长至36个月或业绩承诺完成较晚者[195] - 公司提供信息真实性承诺函签署于2019年03月07日涉及标的公司及其中介机构[193] -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对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193] - 违反信息承诺需承担全部损失赔偿责任[193] - 立案稽查情况下需在两个交易日内申请股份锁定否则授权董事会或交易所直接锁定[193] - 调查发现违法违规情节时锁定股份将用于投资者赔偿安排[193] - 送红股、转增股本等新增股份同样适用锁定约定[195] - 认购股份锁定期为36个月,分三次解锁:发行结束12个月后解锁36%[197],24个月后解锁72%[197],36个月后解锁100%[197] - 可转换公司债券锁定期为36个月,转股期自发行结束满12个月后第一个交易日开始[199] - 业绩承诺补偿义务履行完毕前,认购股份及可转债不得转让或质押[199][199] - 因送红股、转增股本新增股份同样遵守36个月锁定期约定[197][199] - 若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被立案调查,调查结论明确前不得转让相关股票[197][199] - 圆厚投资及其出资人出资份额锁定期为36个月[199] - 第一次解锁需满足2019年实际净利润审计完成条件[197] - 第二次解锁需满足2020年实际净利润审计完成条件[197] - 第三次解锁需满足2021年实际净利润审计及减值测试完成条件[197] - 可解锁股份数量需扣减各年度业绩承诺补偿股份
新劲刚(300629)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