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3.93亿元,同比下降17.21%[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5亿元,同比增长3.66%[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7622.81万元,同比下降33.93%[1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75元/股,同比下降20.21%[18] - 稀释每股收益为0.74元/股,同比下降21.28%[1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77%,同比下降7.74个百分点[18]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17.2%至3.93亿元,上期为4.75亿元[159] - 净利润同比增长6.9%至1.29亿元,上期为1.21亿元[160]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5亿元,同比增长3.7%[16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75元,同比下降20.2%[161] - 母公司营业收入下降29.5%至2.45亿元[162] - 母公司净利润下降8.9%至9336.72万元[162] - 综合收益总额同比下降8.9%至9336.7万元(2021年同期1.025亿元)[16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1.245亿元人民币[171] - 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93,367,150.76元[18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6.61%至1.98亿元[54] - 财务费用同比激增278.43%至517.56万元,主要因利息费用增加[54] - 财务费用激增278.5%至517.56万元,主要因利息费用增长107.1%[159][160] - 研发费用下降4.5%至1537.36万元[159] - 支付职工现金增长7.7%至4897.2万元(2021年同期4545.8万元)[16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110kV电缆连接件产品收入下降24.97%至6065.34万元,毛利率41.67%[57] - GIL产品及系统服务收入下降14.15%至1.42亿元,毛利率57.98%[57] - 智能电力系统服务收入大幅增长71.71%至1.05亿元[57] - GIL业务已完成多个项目并保持良好运行记录[86] - 智慧模块化变电站业务已完成产品试生产及少量项目供货[86] -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输变电领域对质量安全要求极高[88] 非经常性损益及投资收益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4831.99万元,其中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损益贡献最大为2252.17万元[22]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699.01万元[22] - 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投资收益为1745.68万元[22] - 投资收益达2205.67万元,占利润总额14.44%,主要来自理财产品收益[59] - 投资收益大幅增长423.3%至2205.67万元[160]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实现1745.68万元,上期为-369.21万元[160] - 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中,债券投资期末金额为1.67亿元人民币,报告期内投资收益为2.5万元人民币[70] - 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中,基金投资期末金额为5000万元人民币,报告期内投资收益为149.9万元人民币[70] - 公司其他金融资产投资初始成本为11.2亿元人民币,报告期内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1530.67万元人民币,售出金额为7.2亿元人民币[70] -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现金增长406.3%至2260.4万元(2021年同期446.5万元)[166]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873.08万元,同比下降674.14%[1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恶化674.14%至-5873.08万元,因销售回款减少及采购支出增加[5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恶化至-5873.1万元(2021年同期-758.7万元)[16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大幅增长99.8%至13.04亿元(2021年同期6.52亿元)[166]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下降82.1%至3.08亿元(2021年同期17.22亿元)[16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锐减95.6%至6850.6万元(2021年同期15.55亿元)[166] - 母公司投资支付现金增长7.4%至2432万元(2021年同期2265万元)[168]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增长11.2%至2.69亿元(2021年同期2.42亿元)[165]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增长43.4%至2.10亿元(2021年同期1.46亿元)[165]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为32.41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90%[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6.23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81%[18] - 应收账款增长5.32个百分点至6.71亿元,占总资产20.71%[61] - 货币资金减少3.49个百分点至7916.90万元,部分因1066.29万元受限资金[61][65] - 货币资金从2022年初的18.51亿元减少至6月30日的7.92亿元,降幅达57.2%[151]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2022年初的4.45亿元增加至6月30日的6.29亿元,增长41.4%[151] - 应收账款从2022年初的4.80亿元增加至6月30日的6.71亿元,增长39.8%[151] - 短期借款从2022年初的1.50亿元增加至6月30日的2.00亿元,增长33.3%[152] - 在建工程从2022年初的5767万元增加至6月30日的9350万元,增长62.0%[152] - 资产总计从2022年初的31.19亿元增加至6月30日的32.41亿元,增长3.9%[152]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2022年初的1.63亿元减少至6月30日的6453万元,降幅60.5%[155] - 母公司应收账款从2022年初的3.09亿元增加至6月30日的4.08亿元,增长32.0%[155] - 母公司预付款项从2022年初的322万元增加至6月30日的2043万元,增长534.8%[155][156] - 母公司其他应收款从2022年初的697万元增加至6月30日的3046万元,增长337.0%[15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6.394亿元人民币[173]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从年初的2,517,552,421.64元增长至期末的2,532,954,075.91元,增加15,401,654.27元[180][181][182] - 公司2022年半年度期末总资产余额为2,425,088,010.10元[187] 募集资金使用与投资活动 - 公司募集资金总额为18.18亿元人民币,报告期内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3805.16万元人民币[73] - 公司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6.1亿元人民币,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为1.36亿元人民币,占比7.51%[73] - 公司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实际可用总额为14.64亿元人民币,其中闲置募集资金理财11亿元人民币,补充流动资金2.85亿元人民币[74] - 城市智慧输变电系统建设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10.43亿元人民币,截至期末累计投入7574.53万元人民币,投资进度7.26%[76] - 智能输变电设备研发中心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1.36亿元人民币,截至期末投资进度0%[76] - 电力电缆连接件和GIL扩建项目已累计投入1.89亿元人民币,投资进度100%,累计实现效益1.66亿元人民币[76] - 智能输变电设备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间推迟至2024年6月[77] - 2017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投项目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自筹资金130.9956百万元[77] - 2021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投项目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自筹资金及发行费用24.9327百万元[77] - 变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投项目剩余募集资金136.4811百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77] - 使用不超过12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获股东大会批准[77] - 使用不超过11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获股东大会批准[7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使用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合计10.8亿元[77] - 报告期内委托理财发生额126.4百万元[81] - 报告期末未到期委托理财余额102.0百万元[81] 股东结构和股权变动 - 有限售条件股份从102,631,381股(61.09%)减少至63,731,250股(37.94%),减少38,900,131股[132] - 无限售条件股份从65,365,255股(38.91%)增加至104,265,386股(62.06%),增加38,900,131股[132] - 国有法人持股从7,228,914股(4.30%)减少至0股(0.00%)[132] - 其他内资持股从91,761,818股(54.62%)减少至63,731,250股[132] - 境内法人持股从25,314,346股(15.07%)减少至0股(0.00%)[132] - 境内自然人持股从66,447,472股(39.55%)减少至63,731,250股(37.94%)[132] - 外资持股从3,640,649股(2.17%)减少至0股(0.00%)[132] - 公司前两大股东陈晓晖与陈晓凌持股比例分别为22.05%和21.25%,持股数量分别为37,050,000股和35,700,600股[138] - 股东陈晓鸣报告期内减持1,000,000股,期末持股数量降至5,825,000股,持股比例为3.47%[138][140] - 江苏平陵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5,238,344股,占比3.12%,全部为无限售条件股份[138] - 中金期货融汇1号资管计划持股3,552,737股,占比2.11%,全部为无限售条件股份[138] - 圣安集团有限公司报告期内减持5,895,200股,期末持股数量为3,271,903股,占比1.95%[138] - 董事陈晓晖持有37,050,000股,其中质押股份数量为17,410,000股[138] - 董事陈晓凌持有35,700,600股,其中质押股份数量为1,430,000股[138]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报告期内合计减持1,000,000股,期末总持股数为82,735,800股[140] - 公司前10名股东中陈晓晖、陈晓凌和陈晓鸣为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达46.77%[138] - 公司股本从2021年上半年末的1.293亿元人民币增至2022年上半年末的1.68亿元人民币[171][175] - 公司资本公积从2021年上半年末的3.886亿元人民币增至2022年上半年末的18.5亿元人民币[171][173] - 公司未分配利润从2021年上半年末的3.95亿元人民币增至2022年上半年末的5.545亿元人民币[171][173] - 未分配利润从年初的455,552,249.39元增至期末的464,921,082.15元,增加9,368,832.76元[180][182] - 上年同期所有者投入资本1,483,603,564.62元,其中普通股投入1,464,437,580.36元[183] - 公司股本为168,146,686.00元[187] - 资本公积为1,833,442,814.98元[187] - 专项储备为50,498,174.11元[187] - 盈余公积为62,063,620.71元[187] - 未分配利润为411,933,062.52元[187] 子公司设立与投资活动 - 公司投资设立江苏新型先锋电力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和安靠先锋电力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投资额均为5000万元人民币,持股比例均为100%[68] - 主要子公司河南安靠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14.933百万元[84] - 公司设立全资子公司江苏新型先锋电力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00万元[128] - 公司设立全资子公司安靠先锋电力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00万元[128] 利润分配与激励计划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4] - 公司报告期内无现金分红、红股或公积金转增股本计划[95] - 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授予部分第一个限售期解除限售数量为15.144万股[96] -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授予部分涉及激励对象7人[96]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以总股本167,996,636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5.00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83,998,318元[127]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向所有者分配利润8,399.83万元人民币[171] - 对所有者分配利润83,998,318.00元[182] - 上年同期对所有者分配64,671,777.50元[183]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金额为2,571,891.73元,库存股减少3,460,929.78元[182] - 提取盈余公积6,467.18万元人民币[175] 行业与市场环境 - 全国全社会用电量4.10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26] -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61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6%[26] - 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4.4亿千瓦同比增长8.1%,其中风电与太阳能装机各占3.4亿千瓦[26] - GIL设备成本约为高压电缆的1.3倍但输电容量是其3-4倍[30] - 每公里220kV GIL建设成本约1亿元(含隧道),可盘活上百亩土地[30] - 全国电网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84万千米,2021年增长约4公里[32] - GIL使用寿命50年显著高于高压电缆和架空线的30年[31] - 住建部与国家发改委推动十四五期间城市配电网扩容和升级改造,推进电力电缆通道建设及具备条件地区架空线入地[33] - 北京市规划在十四五期间建成综合管廊32条,总长度199.69公里,目标2035年建成450公里综合管廊[33] - 上海市计划2023年前完成600公里架空线迁改入地[33] - 重庆市十三五期间累计开工建设综合管廊142.05公里,目标2025年城市新区新建道路综合管廊配建率不小于30%[33] - 南京市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地下综合管廊70公里[33] - 杭州市2020年开工建设97公里地下综合管廊[33] - 苏州市推进历史城区剩余500余条街巷、120余公里架空线整治工作[33] - 公司三相共箱GIL系统综合成本比传统单相GIL低30%,占用隧道空间减少三分之一[37] - 公司智慧模块化变电站造价降低30%,占地面积节省70%,建设周期缩短80%[38]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十四五期间新基建投资达10.6万亿元,占全社会基础设施投资10%[42] - 三大运营商2019年电费为240亿元,完全建成5G网络后电费将超过2000亿元[43] - 2026年4G全部升级为5G后基站耗电量将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1%[43] - 中国城市能源消费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比例达85%,电能消费占城市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23.7%[44] - 截至2022年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001万辆,较2021年底增长27.80%[44] - 纯电动汽车保有量810.4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0.93%[44] - 预计2025年新能源车充电需求总量可达1327亿度[44] - 公司智慧模块化变电站比传统变电站造价降低30%、空间节约70%、建设周期缩短80%[48] - 公司自2020年以来GIL系统订单回路长度占市场份额一半以上[50] 技术与研发 - 截至2022年6月公司累计获得有效专利68项,其中电缆附件25项、GIL 37项、智慧模块化变电站6项[49] - 公司参与制定500kV电缆连接件国家标准,打破国外垄断[48][49]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致力于绿色环保、节能减排、节约资源的产品目标[104] 公司治理与股东大会 -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0.39%[93] - 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1.65%[93] - 董事会秘书黄节根于2022年5月31日聘任并于8月29日解聘[94] - 公司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149] - 公司注册地位于江苏省溧阳市开发区天目湖工业园,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20400761509565N[185] - 公司属于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主营电缆附件及电力设备业务[185] - 财务报表编制基础遵循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186] - 公司拥有充足营运资金确保自财务报表批准日后至少12个月内持续
安靠智电(300617) - 2022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