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8.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35%[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9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92%[22]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8.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35%[57] - 公司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92%[5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795.3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1.18%[22] - 第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352.84万元人民币[2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51.18%,增加4691.9万元,主要因销售收入增加致销售商品收款增加12215.7万元[83] 业务线收入表现 - GIL产品及系统服务收入为2.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2.91%,占营业收入36.11%[64] - 智慧模块化变电站收入为4449.6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5.32%[64] - 330kV-500kV电缆连接件产品收入为5309.1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1.17%[64] - 智能电力系统服务收入为1.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28%[64] 地区市场表现 - 华东地区收入为5.70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70.75%,同比增长10.27个百分点[64] 成本和费用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71.19%,增加2488.3万元,其中股权激励费用增加711.86万元,销售人员薪酬及差旅费增加1226.39万元[79]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23.05%,增加1207.57万元,主要因股权激励费用增加1146.74万元[79]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54.87%,减少193.63万元,主要因利息收入增加369.65万元[79]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02.21%,增加2884.93万元,其中股权激励费用增长490.56万元,研发领料增加1988.87万元[79] - 公司电力行业营业收入7.98亿元,同比增长52.16%,毛利率50.52%同比下降2.45个百分点[67] - 330kV-500kV产品收入5309万元同比增长261.17%,但毛利率64.28%同比下降23.84个百分点[67] - GIL产品收入2.91亿元同比增长82.91%,毛利率65.13%同比上升9.52个百分点[67] - 智慧模块化变电站收入4449万元同比增长345.32%,毛利率30.42%同比上升9.33个百分点[67] - 智慧变电站直接材料成本占比7.28%同比上升4.22个百分点[74] 资产与现金流 - 公司资产总额达到31.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4.02%[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5.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8.62%[22]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298.93%,减少174310.32万元,主要因购买理财产品增加193816.85万元[83]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771.82%,增加165731.09万元,主要因非公开增发吸收投资增加146409.16万元[83]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从年初的11.98%下降至年末的5.93%,减少6.05个百分点[87] -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从年初的23.65%下降至年末的15.39%,减少8.26个百分点[87] - 存货占总资产比例从年初的18.79%下降至年末的7.22%,减少11.57个百分点[87] - 短期借款金额从年初的500万元大幅增加至年末的1.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0.42%升至4.81%[87] - 在建工程金额从年初的804.54万元增加至年末的5767.42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从0.68%升至1.85%[87] - 应收款项融资较期初增加5322.2万元,主要因部分销售合同使用银行承兑汇票支付[87] - 应付账款较期初增加7899.62万元,主要因部分采购合同货款尚未支付[87] - 期末货币资金中有1411.26万元受到限制,原因为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和保函保证金[90] 投资收益与政府补助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958.53万元人民币[29] -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收益为844.77万元人民币[29] - 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2111.81万元人民币[29]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111.81万元占利润总额8.97%,主要来自理财产品投资[85]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98.14万元[89] - 报告期内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1,118,076.57元[96] - 债券投资初始成本60,000,000元[95] - 基金投资期末持有金额50,000,000元[95] - 信托产品累计投资收益466,722.67元[95] - 其他金融资产累计投资收益2,886,772.71元[95]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金额为5707.37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7.08%,较2020年5.34%提升1.74个百分点[81] - 研发人员数量同比下降8.18%至101人,研发人员占比下降1.2个百分点至14.79%[81] - 公司2021年申报专利41项,其中电缆附件7项、GIL 12项、智慧模块化变电站22项[53] 产能与销售 - 电缆连接件销售量9715套同比增长5.11%,但生产量9211套同比下降23.67%[68][69] - GIL产品销售量8420米同比下降30.87%,生产量6360米同比下降61.54%[69]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5.17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64.17%[76] - 客户一销售额2.11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26.19%[76]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1.39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14.35%[77][78] 重大项目与订单 - 公司2021年曹山GIL项目订单金额为5.7亿元人民币[56] - 公司中标曹山旅游度假区GIL项目,金额为5.7亿元人民币[58] - 公司于2021年6月签订曹山旅游度假区地下管廊GIL项目合同[148] 融资活动 - 公司2021年圆满完成再融资,实际募集资金14.64亿元人民币[56] - 公司完成再融资定增,募资14.64亿元人民币,超净资产158%[59] - 定增募投项目总投资为11.56亿元人民币[59] - 公司非公开发行实际可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146,443.76万元[97] - 闲置募集资金理财规模达112,000万元[97] - 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28,500万元[97] - 募集资金专户期末余额2,356.07万元[97] - 首次公开发行累计投入募集资金24,885.44万元[97] 募投项目进展 - 电力电缆连接件和GIL扩建项目承诺投资额29,394.42万元,实际投入18,885.44万元,投资进度64.25%[99] - 补充流动资金1承诺投资额6,000万元,实际投入6,000万元,投资进度100%[99] - 城市智慧输变电系统建设项目承诺投资额104,298.68万元,实际投入3,769.37万元,投资进度仅3.61%[99] - 智能输变电设备研发中心项目承诺投资额13,645.08万元,实际投入0元[99] - 补充流动资金2承诺投资额28,500万元,实际投入28,500万元,投资进度100%[99] - 公司使用13,099.56万元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100] - 公司使用2,493.27万元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自筹资金及已支付的发行费用[100] - 公司使用不超过1.5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购买保本型理财产品[100] - 公司使用不超过12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保本型理财产品[100] - 公司实际购买11.20亿元保本理财产品,其余资金存放募集资金专用账户[100] 子公司业绩 - 子公司河南安靠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2021年净利润为31,205,547.13元[105] - 河南安靠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391,486,979.32元[105] - 河南安靠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利润为38,012,996.83元[105] - 河南安靠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总资产为310,752,374.49元[105] - 河南安靠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净资产为62,866,613.15元[105] - 河南安靠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50,000,000.00元[105] - 公司业务受GIL产品及系统项目因素影响较上年增长较快[105] 技术优势与产品竞争力 - 公司三相共箱GIL比传统单相GIL成本低30%左右且节省1/3隧道空间[39][44] - 公司2017年取得全球首个100万伏GIL试验报告标志着中国特高压技术达世界领先水平[39] - 公司智慧模块化变电站相比传统变电站造价降低30%、空间节约70%、建设周期缩短80%[52] - 公司是行业内唯一同时掌握电缆和GIL两种地下输电技术的企业[52][55] - 公司自2020年以来GIL系统订单回路长度占市场份额一半以上[54] - GIL产品线路损耗较电力电缆降低40%[178] - 混合气体技术使SF6气体使用量减少70%[178] - SF6气体使用量从8700kg/km减少至2610kg/km[179] - 年生产100km GIL可减少CO2排放量14555吨[179] 行业与市场前景 - 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十四五"期间计划投资约2.87万亿元人民币[34] - 220kV三相共箱GIL设备成本是高压电缆的1.3倍但使用寿命是电缆的1.6倍且输电容量是电缆的3-4倍[36] - 每公里220kV三相共箱GIL建设成本约2000万元人民币含二次监控设备而高压电缆约1283万元加300-500万元二次监控设备[36] - 每公里GIL隧道成本约6000万元人民币与高压电缆隧道成本相当而架空线无隧道成本[36] - 220kV三相共箱GIL占用地上土地面积几乎为0而架空线占用150-250亩[36] - GIL使用寿命达50年而高压电缆和架空线均为30年[37] - 全球GIL设备累计长度超750公里回路长度超250公里截至2013年6月[38] - 中国220kV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79.4万千米每年新增近4万千米[38] - 北京市十三五期间架空线入地1400多公里十四五规划强化入地并计划建成199.69公里综合管廊[40] - 2021年全社会用电量83,1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3%[51] - 2021年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1,7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3%[51] - 截至2021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784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640万辆[51] - "十四五"期间中国新基建投资预计达10.6万亿元,占全社会基础设施投资10%[50] 公司战略与未来展望 - 公司未来将重点发展电缆连接件系统、GIL系统和智慧模块化变电站系统[107] - 公司2022年计划高标准建设曹山旅游度假区GIL项目打造行业标杆[108] - 公司面临行业政策变化、市场及产品质量三大主要风险[110][112][113]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占比42.9%[123]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董事会会议9次[123]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监事会会议6次[124] - 公司设有战略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和薪酬与考核委员会[123] - 战略委员会在2021年召开2次会议,讨论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计划及公司发展战略[152] - 审计委员会在2021年召开4次会议,审议季度报告、年度报告及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等事项[152][153] - 提名委员会在2021年召开2次会议,审议独立董事选举及专门委员会人员补选事项[153] - 公司机构与人员独立未存在与控股股东混合经营或合署办公情形[133] - 公司业务资产独立无实际控制人占用资金资产情况[131] - 公司财务独立拥有专门财务部门及独立银行账户[134]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董事会会议9次[148] - 公司报告期内共召开2次股东大会[121] - 2020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4.54%[135]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9.65%[135] 股权激励与持股变动 - 公司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覆盖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125] - 2021年11月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限售期解除限售条件成就[148] - 董事陈晓晖持股数量为37,050,000股,占期初总持股的44.1%[136] - 董事陈晓凌持股数量为35,700,600股,占期初总持股的42.5%[136] - 董事陈晓鸣持股数量为6,825,000股,占期初总持股的8.1%[136] - 董事唐虎林持股数量为3,900,000股,占期初总持股的4.6%[136] - 财务总监王春梅减持15,000股,减持后持股为135,000股,减持比例为10%[136] - 副总经理王建平减持24,800股,减持后持股为125,200股,减持比例为16.5%[137] - 前董秘张冬云因离职导致150,000股被回购注销,占其原持股的100%[137] - 公司董事及高管合计持股从83,925,600股减少至83,735,800股,净减少189,800股,降幅0.2%[137]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确认2020年度67名激励对象个人层面绩效考核全部达到合格及以上标准[153] - 67名激励对象解除限售股份672,400股[166][167] - 董事及高管持有限制性股票总计272,810股[167] - 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82.68元/股[167] - 高级管理人员考核结果满足第一个限售期解除限售条件[170] - 公司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对象共75人[191] 利润分配与股东回报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以167,996,636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00元(含税)[5] - 公司2020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以总股本129,343,555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00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64,671,777.50元[159] - 公司2021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为8399.83万元人民币[161] - 现金分红占可分配利润比例为100%[161] - 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00元(含税)[161][163] - 分红股本基数为167,996,636股[161][163] - 可分配利润总额为4.56亿元人民币[161] - 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150,000股[163][164] - 注销未授予激励股份50股[163][164] 管理层与关键人员 - 独立董事彭宗仁于2021年2月19日因任期届满离任[138] - 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张冬云于2021年1月20日因个人原因解聘[138] - 公司支付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报酬总额为293.9万元[146] - 总经理陈晓凌在江苏安靠智能电站科技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144] - 副总经理陈晓鸣负责公司技术研发工作[140] - 独立董事徐星美在苏州科德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苏州世华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担任独立董事并领取报酬[144] - 独立董事薛济民在江苏新高的律师事务所担任首席合伙人并领取报酬[145] - 独立董事刘鹏在西安交通大学担任电气学院教授及博导并领取报酬[145] - 监事会主席张星明担任南京星源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及江苏安靠智能电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142] - 财务总监王春梅负责公司财务工作[144] - 副总经理王建平主要负责公司产品销售工作[144] - 职工代表监事李蘅香自2020年7月13日起任职[142]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合计为293.9万元[147] - 董事长陈晓晖税前报酬总额为35.32万元[147] - 总经理陈晓凌税前报酬总额为36.13万元[147] - 常务副总经理陈晓鸣税前报酬总额为46.11万元[147] - 监事会主席张星明税前报酬总额为56.97万元[147] - 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王春梅税前报酬总额为33.22万元[147] - 副总经理兼销售总监王建平税前报酬总额为43.46万元[147] 员工构成 - 公司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为700人,其中母公司员工499人,主要子公司员工201人[155] - 公司员工专业构成:生产人员290人(41.4%),销售人员85人(12.1%),技术人员164人(23.4%),财务人员15人(2.1%),行政人员69人(9.9%),售后服务人员77人(11.0%)[155] - 公司员工教育程度:专科及以下460人(65.7%),本科224人(32.0%),硕士及以上16人(2.3%)[155
安靠智电(300617)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