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为5.14亿元,同比增长4.34%[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81.92万元,同比增长11.42%[19]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达1.96亿元,为全年最高季度[21]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90.69万元,环比显著提升[21] - 2021年营业收入514,172,702.07元同比增长4.34%[63][6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819,200元同比增长11.42%[63] - 工程服务收入273,445,167.84元同比增长23.26%[66][70] - 海外地区收入98,282,614.00元同比增长68.40%[66][70]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195,518,456.13元占全年38.02%[67] - 其他行业收入3,232,187.08元同比增长78.19%[66] - 设计服务收入236,662,603.79元同比下降12.06%[66][70] - 东北地区营业收入3.25亿元,同比增长15.00%[72] - 其他地区营业收入5642.91万元,同比增长63.83%[72] - 海外地区营业收入9691.84万元,同比增长66.06%[72] 财务表现: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398,946,800元同比增长2.13%[63] - 研发费用19,400,200元同比增长8.35%[63] - 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49,162,300元同比增长23.19%[63] - 工程劳务外协成本1.53亿元,占营业成本38.62%,同比增长12.09%[76] - 职工薪酬成本1.10亿元,占营业成本27.77%,同比增长3.12%[76] - 材料费成本3572.31万元,同比增长52.16%[76] - 管理费用4122.52万元,同比增长23.35%[81] - 财务费用-130.49万元,同比变化34.95%[81] - 职工薪酬总额10,226.29万元,占营业总成本比例25.63%[181] 业务线表现:通信技术服务 - 公司业务涉及2G、3G、4G、5G、F4G、F5G等移动通信技术及固定网络技术[12] - 公司技术应用包括OTN、WI-FI、IDC、ICT、MIMO、GPS等专业通信技术[12][13][14] - 公司参与的光网络技术涉及GPON、FTTX、FTTB、FTTH等光纤接入方案[14] - 公司在新一代前传接口技术领域涉及eCPRI、NGFI等标准[14] - 公司业务覆盖FTTX(包括FTTB、FTTH、FBTS等工程)的规划、勘察、设备采购、建设和交维全过程服务[49] - 公司ADSS光缆研发项目已完成,目标覆盖中国35KV以上电力线路超200万公里,已架设光缆近30万公里[83] - 公司DICT行业传输技术研究已完成,聚焦5G通信技术平台与SPN及NG OTN技术融合[83] - 公共安全视联网建设项目已完成,针对视频图像传感网络进行多场景方案分析[83] - 特种光缆技术研究已完成,针对复杂地形及特殊环境提供标准化设计指导[83] - ADSS光缆适用于220KV以下线路不停电安装,具有显著经济性能[83] - DICT技术研究涉及大数据时代DT与IT、CT的深度融合[83] - 视频图像传感器网络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稳定和安全防卫场景[83] - 特种光缆部分类型价格高于普通光缆,需按场景匹配选用[83] - 农村电力杆路末端接入建设需求因村屯宽带建设加大[83] - ADSS光缆通信可依托原有电力线路架设,减少新建设施需求[83] - 5G传送网SPN设备IGP域划分研究项目已完成 聚焦于提升传输网络安全与适应网络演进 为后期网络建设提供高效建网思路[84] - 面向5G部署汇聚机房规划及传输建设技术研究项目已完成 重点研究汇聚机房规划包括面积和用电 以及5G前传中传回传解决方案如有源波分半有源波分无源波分及SPN技术[84] - 新型室分承载4G5G网络研究项目已完成 旨在降低室分投资促进运营商共建实现多方互赢 降低环境要求节约资源并降低协调和施工难度[84] - 高铁专网覆盖技术研究项目已完成 主要研究降低高速环境下语音业务问题如切换频繁掉话率高无法接通以及数据业务视频下载卡顿等[84] - 研究通过采用自动频率控制技术和设置基站速度模式来降低多普勒频移的影响 并通过小区合并等技术提升高铁无线网络覆盖质量[84] - 5G业务不断扩大导致网络规模增加 传输网络区域划分越来越精确 对IGP域的划分提出更高要求[84] - 5G相比4G业务场景多样 对承载网带来巨大挑战 承载网建设是现阶段重点关注的核心工作[84] - 新型室分承载4G5G网络是运营商重点研究和试点的应用技术之一 对提升设计人员技术水平及稳固市场地位有重要作用[84] - 研究结合应用场景和建设需求 兼顾技术合理经济适用维护便利商务定价及未来发展等因素[84] - 规范设计和标准化指导可为公司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 同时提升运营商网络安全和投资效益[84] - 中国移动5G网络建设研究完成,聚焦2.6G/4.9G/700MHz三大频段建设方向[85] - 5G室分项目建设方案研究完成,针对室内覆盖提出改造方案,70-80%移动数据流量发生在室内[85] - 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技术研究完成,支撑中国移动市场运营[85] - IDC多线网络接入研究完成,通过BGP协议实现不同运营商用户高速访问[86] - 基站节能及控制项目第一阶段测试完成,旨在节能降耗提升网络能效[86] 业务线表现:智慧产品与信息技术 - 公司业务涵盖智慧城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12] - 智慧食堂开发运营系统处于研发阶段,提供多种接口和数据交换接口[86] - 智慧食堂管理端开发系统处于研发阶段,支持万能查询和物联网应用[86] - 公司2021年完成智慧食堂平台首个版本研发,实现用户信息登记、智能绑卡、智能结算、移动支付、线上订餐、菜品展示、营养分析、后厨监测及营业数据统计等功能[125] - 计划2022年完善智慧食堂平台,完成外卖系统、进销存管理系统,并利用大数据推荐定制化菜谱[125] - 公司成立智慧产品项目部,推动智慧食堂商业化落地,向高校、机关、工厂、医疗机构提供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134] 地区表现 - 公司设有海外分支机构吉大通信(菲律宾)有限公司[12] - 公司业务覆盖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和华南等地区[38] - 公司成立菲律宾子公司并成为当地通信服务主流企业[39] - 公司建立上海运营中心,形成华南、华中、华东、西北、西南业务辐射面,构建研发、生产、销售、技术服务全产业链[135] - 国内业务划分为三北、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西北五个区域,其中四个为经济发达地区[136] - 公司积极发展海外市场,承接菲律宾通信网络设计、项目管理、工程施工及总承包服务等项目[123] - 海外业务经过六年探索,已在多国具备全过程咨询服务经验[138] - 公司以吉林省政企市场为基础,辐射全国,拓展智慧类业务[137] - 2022年海外业务将抓住疫情控制机遇,派遣人员出国创收[138] 客户与市场 - 公司主要客户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铁塔及中国广电[12] - 公司主要客户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铁塔和中国广电[38] - 公司2021年通过招投标方式获得中国移动订单数量3,202个,订单金额135,587,412.49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重26.37%[52]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合计2.07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40.27%[78]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合计8927.70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51.74%[79] - 通信及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中标折扣呈持续下降趋势,市场竞争加剧[127] - 市场竞争加剧可能导致毛利率下降风险[141] 研发与技术创新 - 公司持有101项专利和74项软件著作权[38] - 公司参与编制9项国家标准(已发布6项)和6项行业标准[38] - 公司加入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5个专业领域和4个技术工作委员会[39] - 公司取得101项专利和74项软件著作权,参与编制9项国家标准(已发布6项)和6项行业标准[54] - 研发人员数量增加至412人,同比增长4.30%[87] - 研发投入金额为20,568,477.53元,占营业收入比例4.00%[88] - 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为1,168,235.53元,占研发投入比例5.68%[88] - 专科及以下学历研发人员数量110人,同比增长66.67%[87] - 公司计划增加数智化产品研发投入,提供软硬件融合的智慧产品[139] 资产与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15.28万元,同比下降37.13%[19] - 资产总额为10.95亿元,较上年末基本持平增长0.02%[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8.54亿元,同比增长3.07%[19]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637,261,426.87元,同比增长29.44%[9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618,108,673.25元,同比增长33.83%[9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9,152,753.62元,同比下降37.13%[91]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1,828,612.96元,同比恶化728.18%[9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28,623,250.53元,同比下降247.26%[91] - 货币资金3.1亿元,占总资产28.35%,同比下降2.94个百分点[97] - 应收账款3.75亿元,占总资产34.22%,同比下降4.26个百分点[97] - 存货2.21亿元,占总资产20.20%,同比上升3.28个百分点[97] - 合同负债3,844万元,占总负债3.51%,同比上升2.12个百分点[97] - 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37480.51万元,占总资产的34.22%[142] 子公司与投资 - 公司全资子公司为吉林长邮通信建设有限公司[12] - 子公司吉林长邮通信建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5亿元[115] - 吉林长邮通信建设有限公司总资产3.51亿元[115] - 吉林长邮通信建设有限公司净资产1.94亿元[115] - 吉林长邮通信建设有限公司营业收入1.98亿元[115] - 吉林长邮通信建设有限公司净利润787.22万元[115] - 吉大通信(菲律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增至1.52亿菲律宾比索(约1987万元人民币)[116] - 中浦慧联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3000万元增至1.13亿元[116] - 报告期投资额63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0%[99] - 公司通过整合信息化产业链上下游优质公司培育新利润增长点[137] 融资与募集资金 - 公司公开发行新股不超过6,0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12] - 募集资金总额2.73亿元,本期使用1,697.14万元,累计使用2.54亿元[101] - 通信业务服务网点项目投资进度96.68%,实现效益303.56万元[104] - 通信业务服务网点升级改造项目总投资金额由41,529.42万元调整为21,331.73万元,降幅约48.7%[106] - 通信业务服务网点数量由57个调整为35个,降幅约38.6%[110]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间多次调整,最终延至2022年1月31日[108] - 信息化升级改造项目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间调整至2021年1月31日[110] - 通信业务服务网点升级改造项目原计划2020年1月23日达可使用状态[105]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2017年1月募集资金到位[108] - 公司新增武汉和青岛为通信业务服务网点项目实施地点[110]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不直接产生营业收入[110] - 信息化升级改造项目不直接产生营业收入[110] - 补充营运资金项目不直接产生营业收入[110] - 使用2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111] - 通信业务服务网点升级改造项目及信息化升级改造项目节余募集资金2204.28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11]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节余募集资金386.91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11] 管理层与治理 - 公司核心管理团队共12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4人,学士6人[56] - 董事长周伟持股201,471股[152] - 董事林佳云持股6,655,481股[152] - 董事武良春持股5,658,743股[153] - 董事马书才持股1,406,900股[153] - 董事兼副总经理于沆持股3,937,500股[153] - 监事马致淳持股100,000股[153] - 监事张宏宇持股240,000股[153] - 公司总经理金谊晶因退休解聘持股3,650,800股[154][156] - 副总经理于立华减持40,000股因个人资金需求期末持股275,000股[154] - 高级管理人员期末持股总数23,002,481股较期初减少40,000股[154] - 董事长林佳云离任为培养年轻干部继续担任董事[155][156] - 周伟被选举为董事长并离任副董事长及财务总监职务[155][156] - 新聘任总经理夏锡刚及4名副总经理李明华胡连全杨智于立华[156] - 新聘任财务总监李典谕年龄30岁及董事会秘书耿燕[154][156] - 副总经理武良春马书才解聘为培养年轻干部继续担任董事[156] - 报告期存在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变动适用情形[155] -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2021年第一次会议审议多项高管聘任及解聘[156] - 公司独立董事孙学博自2014年2月任职至今[160] - 独立董事安亚人现任吉林省中研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160] - 独立董事刘进自2015年4月任中科招商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160] - 独立董事苏志勇自2016年3月为北京盈科(长春)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161] - 监事会主席卢涛自2018年任吉林吉大控股有限公司财务总监[161] - 监事张宏宇自2018年3月任公司辽宁分院常务副院长[161] - 安全生产管理部经理马致淳自2018年9月任职[162] - 总经理夏锡刚自2021年1月任职[164] - 副总经理李明华自2021年1月任职并兼任子公司长邮通信执行董事[164] - 副总经理耿燕自2021年1月任职并兼任董事会秘书[165] - 公司董事及高管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合计为682.95万元[169] - 董事长周伟税前报酬为69.76万元,占高管总报酬的10.2%[168][169] - 总经理夏锡刚税前报酬为63.08万元,占高管总报酬的9.2%[169] - 董事林佳云税前报酬为55.28万元,占高管总报酬的8.1%[168][169] - 董事武良春税前报酬为50.6万元,占高管总报酬的7.4%[168][169] - 董事马书才税前报酬为42.56万元,占高管总报酬的6.2%[168][169] - 副总经理于立华税前报酬为58.17万元,占高管总报酬的8.5%[169] - 董事会秘书耿燕税前报酬为46.91万元,占高管总报酬的6.9%[169] - 财务总监李典谕税前报酬为46.84万元,占高管总报酬的6.9%[169] - 董事于沆对7项议案提出异议,认为涉及违规违法[173][174] - 审计委员会召开5次会议审查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176] - 关联交易遵循公平公正原则按市场价格协商确定[176] -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合法合规无不利影响[176] - 2020年度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177] - 2021年半年度计提信用减值损失[177] - 提名委员会通过4项高管提名议案[178]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议2021年度董监高薪酬与考核方案[178] - 战略委员会审议2021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178] - 监事会对报告期内监督事项无异议[179] - 公司使用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177] 员工与人力资源 - 公司员工总数1,783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比56%[57] - 生产人员416人,销售人员35人,技术人员1,138人,财务人员26人,行政人员168人[57] - 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1,783人,其中母公司员工1,056人,主要子公司员工727人[180] - 技术人员占比最高达63.8%(1,138人),生产人员占比23.3%(416人)[180] - 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比56.0%(博士3人,硕士70人,本科924人)[180] - 核心技术人员4人占比0.22%,其
吉大通信(300597)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