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吉大通信(300597) - 2021 Q2 - 季度财报
吉大通信吉大通信(SZ:300597)2021-08-26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1.941亿元同比增长39.96%[23][3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11.63万元同比增长21.51%[23][3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356.09万元同比增长17.22%[23][3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588元/股同比增长19.76%[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69%同比增长0.28个百分点[23]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9.96%至1.94亿元,海外市场收入增长迅速为主要增长点[78]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39.95%至1.94亿元,较2020年半年度1.39亿元增长[196] - 净利润同比增长21.27%至1382.15万元,较2020年半年度1139.77万元增长[19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1.51%至1411.63万元[197]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19.76%至0.0588元[198]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8%至8150.86万元(2020年同期6804.87万元)[200] - 净利润同比增长3.5%至1006.94万元(2020年同期973.08万元)[20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9.79%至1.48亿元,与收入规模扩大同步增加[78]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48.11%至677万元,有14个项目处于研发阶段[79] - 材料费成本同比激增125.54%至13,761,778.89元,占营业成本比重从5.78%上升至9.36%[84] - 工程车辆使用成本同比增长191.56%至4,983,708.66元,占营业成本比重从1.62%上升至3.39%[84] - 工程劳务外协成本同比增长32.82%至58,280,047.70元,但占营业成本比重从41.53%下降至39.62%[84]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8.11%至677.05万元,较2020年半年度457.13万元增加[196]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0.4%至4993.13万元(2020年同期4148.54万元)[200]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8.1%至676.79万元(2020年同期457.13万元)[200]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2.3%至1044.13万元(2020年同期930.11万元)[20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设计业务收入增长8.75%至8101万元,毛利率为38.84%[81] - 施工业务收入大幅增长73.94%至1.12亿元,毛利率为12.68%[81] - 通信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8.93%至192,705,584.02元,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9.22%至147,082,668.53元,毛利率小幅下降0.16%至23.67%[82] - 施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3.94%至111,694,985.42元,设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75%至81,010,598.60元[82] 各地区表现 - 海外市场收入规模增长迅速[33] - 海外地区收入同比大幅增长554.01%至42,141,295.37元,毛利率为15.62%[83] - 其他地区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63.35%至18,595,341.53元,但毛利率下降0.76%至32.88%[82] - 公司业务覆盖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南等地区[4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 公司报告期内首个智慧类软件产品已完成可行性分析和需求分析[34] - 公司业务转型为全社会信息化集成运营,提供ICT整体定制化解决方案[34] - 公司积极拓展智慧类业务,包括城市智能体、智慧消防、智慧乡村等多行业技术解决方案[34] - 公司计划经营部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缩短付款周期[117] - 公司密切关注海外市场政治经济风险并调整经营策略[117] - 公司半年度不进行现金分红送股或公积金转增股本[125] - 公司积极拓展5G技术智慧城市高速宽带物联网等新业务领域[114] 研发与技术创新 - 公司持有91项专利和69项软件著作权[49] - 公司参与编制9项国家标准(已发布5项)和6项行业标准[49] - 公司加入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7个专业领域和6个技术工作委员会[50]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48.11%至677万元,有14个项目处于研发阶段[79] - 公司新增专利25件,其中发明专利23件;累计拥有专利91项,发明专利32项[84] - 14个研发项目进行中,包括ADSS光缆新场景技术研究等,基站节能及控制项目已完成第一阶段系统测试[86][87]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进度45.48%,计划2022年1月完成[99]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058.14万元同比下降70.05%[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恶化70.05%至-6058万元,主要因支付劳务外协和员工薪酬增加[79]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恶化1101.76%至-1906万元,因自有资金购买理财产品未到期[7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恶化97.65%至-8351万元[79] 资产和负债结构 - 总资产为10.66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2.65%[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8.367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97%[23]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从上年末31.37%下降至本报告期末23.91%,减少7.46个百分点[91] - 存货占总资产比例从上年末16.96%上升至本报告期末21.85%,增加4.89个百分点[91] -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保持稳定,从上年末38.58%微降至本报告期末38.44%[91] - 合同负债占总资产比例从上年末1.40%上升至本报告期末1.79%,增加0.39个百分点[91] - 货币资金减少至2.55亿元,较期初3.43亿元下降25.8%[186] - 应收账款为4.10亿元,较期初4.22亿元减少2.7%[186] - 存货增加至2.33亿元,较期初1.86亿元增长25.4%[186] - 流动资产合计为9.46亿元,较期初9.80亿元下降3.4%[186] - 资产总计为10.66亿元,较期初10.95亿元减少2.7%[187] - 应付账款减少至1.38亿元,较期初1.65亿元下降16.3%[188] - 未分配利润增至3.46亿元,较期初3.38亿元增长2.4%[189] - 母公司货币资金减少至0.86亿元,较期初1.44亿元下降40.3%[191] - 母公司应收账款增至2.36亿元,较期初2.19亿元增长7.7%[191] - 存货同比增长20.66%至1.84亿元,较2020年末1.52亿元增加[192] - 合同负债同比增长4.76%至1213.67万元,较2020年末1158.47万元增长[193] - 长期股权投资同比增长3.71%至1.93亿元,较2020年末1.86亿元增加[192] - 应交税费同比下降61.12%至196.63万元,较2020年末505.79万元减少[193] 子公司和投资活动 - 公司全资子公司为吉林长邮通信建设有限公司[13] - 公司设有吉大通信(菲律宾)有限公司作为海外子公司[13] - 公司2018年上半年成立全资子公司吉大通信(菲律宾)有限公司拓展海外市场[40] - 公司成立菲律宾子公司开拓海外市场[49] - 子公司吉林长邮通信建设有限公司总资产为3.63亿元,净资产为1.89亿元,营业收入为7834.95万元,净利润为354.07万元[112] - 子公司JIDA COMMUNICATION(PHILIPPINES) INC.总资产为6426.13万元,净资产为2054.21万元,营业收入为3415.71万元,净利润为190.17万元[112] - 吉大通信(菲律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增加至1亿菲律宾比索(约合1290万元人民币)[113] - 青岛吉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113] - 全资子公司青岛吉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出资247万元人民币参与设立投资基金[160] - 二级控股子公司青岛吉鸿志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出资50万元人民币作为普通合伙人[160] - 投资基金青岛吉鸿志新一号创业投资中心总规模为510万元人民币[160] - 公司子公司长邮通信经营范围变更,新增多项业务包括通信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等[159] - 境外资产占公司净资产比重为6.03%,位于菲律宾[92] 行业与市场环境 - 千兆光纤网络到2021年底具备覆盖2亿户家庭能力,千兆宽带用户突破1000万户[43] - 2021年底万兆无源光网络(10G-PON)及以上端口规模超过500万个[43] - 2021年新增5G基站超过60万个,基本实现县级以上区域覆盖[43] - 到2023年底千兆光纤网络具备覆盖4亿户家庭能力,千兆宽带用户突破3000万户[43] - 2023年底目标建成100个千兆城市[43] - 全球万物互联预计到2025年创造超过十万亿美元新增市场规模[42] - 2020年3月工信部要求加快5G网络建设部署[44] - 国家推动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目标2023年实现产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51] - 2020年2月国家要求加快5G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商用步伐[51] - 公司所处行业受通信运营商固定资产投资周期性影响[47] - 西部地区通信基础设施市场将快速增长,区域差异逐步缩小[48] - 全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9.82亿个,比上年末净增3563万个[53] - 光纤接入(FTTH/O)端口达9.18亿个,占比93.5%,比上年末提升0.5个百分点[53] - 移动电话基站总数达948万个,其中5G基站总数96.1万个,1-6月新建19万个[54] - 全国光缆线路总长度达5352万公里,比上年末净增182.8万公里[54] - 接入网光缆占比63.5%,比上年末净增192.8万公里,占比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54] - 中国移动2020年累计开通39万个5G基站,全年新建约34万个[55] - 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累计建成38万个5G基站,覆盖地市以上城市[55] - 中国电信计划2021年底累计开通70万座5G基站,全年新建32万座[55] - 2021年全国计划新建5G基站60万个以上[56] - 预计2020-2025年中国数字经济年均增速15%,2025年规模突破80万亿元[56] - 5G用户体验速率支持0.1至1Gbps范围[57] - 5G连接数密度达每平方公里100万连接[57] - 5G端到端时延为毫秒级[57] - 5G流量密度达每平方公里数十Tbps[57] - 5G移动性支持每小时500Km以上速度[57] - 5G用户峰值速率达数十Gbps[57] - 5G频谱效率较4G提升5至15倍[57] - 5G能效和成本效率较4G提升百倍以上[57] - 用户路测下行高速率定义为MAC层下传速率大于800Mbps[58] - 用户路测上行高速率定义为MAC层上传速率大于80Mbps[58] - 主要客户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及中国铁塔[13] 技术与业务能力 - 业务涉及2G/3G/4G/5G、TD-SCDMA、TD-LTE等通信技术标准[14] - 业务范围涵盖智慧城市、云计算、大数据、边缘计算等新兴技术领域[13][14] - 光传送网(OTN)、WI-FI、IDC、ICT、MIMO技术属于公司专业技术范畴[14]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总额2.73亿元,报告期内投入648.15万元,累计投入2.44亿元[96][97] - 通信业务服务网点升级改造项目投资进度96.68%,接近完成[99]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进度45.48%,计划2022年1月完成[99] - 信息化升级改造项目投资进度54.90%[99] - 通信业务服务网点升级改造项目总投资金额由41,529.42万元调整为21,331.73万元,降幅48.6%[100]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间从2020年1月23日调整至2021年1月31日[101]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间再次调整至2022年1月31日[102] - 信息化升级改造项目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间从2020年1月23日调整至2021年1月31日[103] - 通信业务服务网点升级改造项目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间调整至2021年1月31日[100]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募集资金于2017年1月到位[102]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实施计划于2014年制定[102] - 通信业务服务网点升级改造项目调整实施网点数量[100]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增加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用于人员费用、市场活动与宣传费用[100] - 信息化升级改造项目采用分阶段分层次实施策略[102] - 公司使用2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104][105] - 通信业务服务网点数量由57个调整为35个[104]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不直接产生营业收入,无法单独核算效益[104] - 信息化升级改造项目不直接产生营业收入,无法单独核算效益[104] - 补充营运资金项目不直接产生营业收入,无法单独核算效益[104] 财务风险与减值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金额为55.54万元[28] - 信用减值损失达3,629,263.29元,占利润总额比例22.91%,主要因计提坏账准备[90] - 信用减值损失转亏为-362.93万元,较2020年半年度盈利295.76万元恶化[197] - 信用减值损失转亏为-121.72万元(2020年同期收益122.46万元)[200] - 公司面临市场竞争加剧和人力资源成本上升导致的毛利率下降风险[11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40971.11万元占期末总资产的38.44%[116]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2021年半年度报告经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保证真实准确完整[3] - 报告采用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作为审计机构[13] - 公司公开发行新股不超过60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13]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5.23%[122]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6.61%[122] - 2021年1月17日公司完成董事长变更周伟接替林佳云担任新董事长[123] - 公司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与投资者进行在线交流[119] - 公司于2021年1月17日完成董事会及高管人事变更[155] - 2021年1月22日完成法定代表人变更[155] - 公司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280,700股,从19,261,860股降至18,981,160股,比例从8.03%降至7.91%[165] - 公司无限售条件股份增加280,700股,从220,738,140股增至221,018,840股,比例从91.97%升至92.09%[165] - 公司总股本保持不变,仍为240,000,000股[165] -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合计锁定股份14,889,585股[165] - 原高管金谊晶离任后锁定股份3,650,800股[166] - 新聘任高级管理人员于立华、耿燕合计锁定股份440,775股[166] - 公司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4,470人[171] - 第一大股东吉林吉大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20.00%,持股数量为48,000,000股[171] - 股东林佳云持股比例为2.77%,持股数量为6,655,481股,其中限售股为5,808,211股[171] - 股东武良春持股比例为2.36%,持股数量为5,658,743股,其中限售股为4,244,057股[171] - 股东于沆持股比例为1.64%,持股数量为3,937,500股,其中限售股为2,953,125股[171] - 股东金谊晶持股比例为1.52%,持股数量为3,650,800股,全部为限售股[171] - 股东邸朝生持股比例为1.48%,持股数量为3,557,500股,报告期内减持30,000股[171] - 股东张青山持股比例为0.78%,持股数量为1,881,614股,报告期内减持119,800股[171] - 公司期末限售股份总数由期初的19,261,860股变动至18,981,160股[168] - 股东林佳云持有2,000,000股处于质押状态[171] - 公司高管持股变动:于立华减持4万股,期末持股27.5万股[175]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