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表现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9.26%至10.28亿元[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21.31%至1.95亿元[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17.09%至1.85亿元[2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51.28%至3.07亿元[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25.54%同比提升11.05个百分点[20] - 资产总额同比增长74.68%至16.87亿元[20] - 利润总额为2.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7.51%[41] - 公司2021年总营业收入为10.2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26%[62]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3.08亿元为全年单季最高[22] - 第四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达1.20亿元为全年单季最高[22] - 政府补助计入非经常性损益1308.89万元同比增长100.01%[25] - 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2021年利润总额同比增长77.9%[28] 成本与费用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8.51%至3.38亿元,主要因职工薪酬及会议费增加[74]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53.34%至1.18亿元,主要因职工薪酬及股权激励费用增加[74]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9.96%至8844.66万元,主要因研发投入增加[74] - 研发投入金额达1.1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1.47%[76] 业务线收入构成 - 医药制造业务收入7.067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68.75%,同比增长29.55%[62] - 医疗服务业务收入3.174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30.88%,同比增长130.71%[62] - 凝胶剂/眼膏剂产品收入3.492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33.97%,同比增长20.00%[62] - 滴眼剂产品收入3.031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29.49%,同比增长39.70%[62] - 直销模式收入3.7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0.73%,占比提升至36.23%[63] 研发投入与项目 - 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42.15%至172人,研发人员占比提升至13.44%[75] - 申报的0.02%硫酸阿托品滴眼液和0.04%硫酸阿托品滴眼液获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45] - 硫酸阿托品滴眼液项目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包含三个临床试验(登记号CTR20200084、CTR20200085、CTR20212468)[45] - 申报的地夸磷索钠滴眼液获药品注册受理通知书[45] - 共有13个药品进入注册程序,包括已获临床试验批件2个、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4个、仿制药注册审评审批6个及补充申请批准1个[46][48][49] - 在研项目共23个,其中2.2类药2个(SQ-129临床前、SQ-727临床)、2.4类药2个(SQ-729临床、SQ-708临床)、3类药4个(SQ-702临床前、SQ-759药学、SQ-773药学、SQ-720药学)[57] - 4类药14个(含SQ-755S等6个注册审评阶段项目及8个药学研究阶段项目)及1类药1个(SQ-21127药学研究阶段)[57] - 研发中心拥有7个工艺技术平台及多个评价技术平台,获辽宁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资质[53] 产品与市场地位 - 拥有眼科药物批准文号51个,其中30个列入医保目录,6个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32][33] - 眼用抗感染药类别拥有20个注册批件,其中15个进入医保目录[33] - 人工泪液和眼润滑剂类别拥有6个注册批件,其中3个进入医保目录[33] - 产品覆盖10个眼科药物细分类别,包括眼用抗感染药、抗炎/抗感染药、散瞳药、睫状肌麻痹药等[51] - 拥有"兹润"、"速高捷"、"迪友"、"迪非"、"兹养"等多个知名眼科产品品牌[58] - 新获得盐酸莫西沙星滴眼液(0.5%浓度,0.4ml:2mg规格)药品注册批件,有效期至2026年4月12日[52] - 新获得左氧氟沙星滴眼液(5ml:24.4mg规格)药品注册批件,有效期至2025年11月23日[52] - 拥有3项发明专利授权,包括环孢素眼用组合物(ZL201910692970.5)、他克莫司眼用制剂(ZL201610891024.X)及眼用组合物(ZL201810913082.7)[54] 营销与学术活动 - 参与组织20余场全国大型眼科会议,设立展台、卫星会及专题会[44] - 开展慕"明"而来病例征集活动,全年征集近700份临床病例,开展会议近40场[44] - 开展30场兴齐干眼教育学苑学术会议,覆盖线下医生三千余人,线上逾万人次观看[44] - 开展近50场"千里传家音"学术课程,邀请约200名眼科专家线上授课[44] - 与民营眼科医疗机构开展40多场学术会议[44] - 营销网络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采用学术推广会议为主的专业化营销模式[59] 生产与供应链 - 医药制造销售量1.812亿支,同比增长21.92%[65] - 医药制造生产量2.243亿支,同比增长71.86%[65]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1.942亿元人民币,占年度销售总额18.90%[69]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3778.47万元人民币,占年度采购总额33.86%[71] - 通过开发新供应商和签订年度协议控制采购成本以降低生产成本[8][9] 现金流与资金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51.28%至3.07亿元[77]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86.79%至-2.02亿元[77]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长至5.38亿元,主要因定向增发募集资金[79] - 货币资金占比大幅提升36.98个百分点至40.69%,主要因募集资金到位[81] - 固定资产占比下降20.74个百分点至29.64%[81] - 受限资产总额为244,038,984.94元,其中货币资金6,200,000元为信用证保证金,固定资产216,738,246.68元和无形资产21,100,738.26元为银行借款抵押[83] 投资与募投项目 - 报告期投资额34,941,776.10元,较上年同期85,790,220.25元下降59.27%[84] - 扩大眼用制剂生产能力建设项目本期投入34,941,776.10元,累计实际投入128,248,701.39元[85] - 2021年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581,870,400元,本期及累计使用金额均为0元,未使用金额581,870,400元[87] - 单剂量生产线建设项目承诺投资额181,300,000元,调整后投资额129,746,400元,本期投入0元,投资进度0.00%[88] - 研发中心建设及新药研发项目承诺投资额391,860,000元,调整后投资额280,432,700元,本期投入0元,投资进度0.00%[88] - 补充流动资金承诺投资额226,840,000元,调整后投资额170,000,000元,本期投入0元,投资进度0.00%[9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为581,870,425.73元,存储于光大银行专用账户[93] - 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投项目金额66,276,846.91元,已支付发行费用661,097.44元[91] - 2022年计划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金额51,112,025.38元,其中募投项目50,450,927.94元,发行费用661,097.44元[91] 子公司表现 - 兴齐眼科医院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总资产1.02亿元,净资产8613.65万元,营业收入3.18亿元,营业利润5950万元,净利润5038.15万元[96] - 沈阳兴齐眼科医院有限公司获评2021年度先进单位及市级干眼示范指导中心(2021年-2023年)[50] 未来计划与指引 - 2022年计划扩大眼用制剂生产能力建设并引进自动化设备及仓储管理系统[99] - 2022年研发投入将聚焦眼科创新药和缓释制剂开发,依托七个工艺技术平台推进项目[100] - 营销计划以学术会议提升品牌影响力,扩展线上线下学术活动[101] - 计划加大研发投入拓宽眼科产品线以应对行业竞争加剧风险[5] - 计划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以应对业绩增长放缓及未达预期风险[6] 风险因素 - 面临行业政策紧缩及药品降价风险,医保目录调整和集中采购带来价格不确定性[103] - 面临行业政策紧缩及药品降价风险包括两票制改革和药品集中采购带来的价格不确定性[3][4] - 面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风险导致医院门诊量和手术量下滑影响生产和销售[10] - 医院门诊量和手术量因疫情下滑影响公司生产和销售[110] - 面临研发项目未达预期风险可能导致研发成本上升影响短期盈利水平[7] - 研发项目存在未达预期风险,可能造成短期经营成本上升[106] - 面临成本上涨风险包括原料成本上涨和价格波动较大[8] - 原料成本上涨风险将通过开发新供应商和提高生产效率应对[107] - 行业竞争加剧可能导致市场份额下降,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拓宽产品线[104] - 业绩增长可能放缓,公司计划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及销售覆盖能力[105] - 资产和业务规模扩大可能带来管理风险需提升管理能力和储备管理人员[9] - 积极推进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设但存在政策变动和技术更新等不确定因素[10][11] 行业与市场数据 - 中国眼科用药市场规模2019年为28亿美元(约193亿元人民币),相较美国150亿美元规模存在较大差距[31] - 中国眼科用药市场2015至2019年复合增长率为8%[31] - 中国眼科用药市场2019至2030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17.8%[31]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刘继东持有公司42.273%股份[185] - 刘继东承诺不从事与公司业务构成竞争的任何活动[185] - 刘继东承诺减少和规范关联交易[186] - 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117] - 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名[118] - 董事对公司有关事项未提出异议[148] - 报告期内董事会共召开9次会议[146] - 所有董事均未连续两次未亲自参加董事会会议[146] - 战略委员会2021年召开2次会议[149] - 审计委员会2021年召开5次会议审议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等议案[150][151]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议通过2018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解除限售方案[151] - 公司建立覆盖10个重点领域的内控管理制度[119][120] - 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占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比例为91.40%[174] - 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单位营业收入占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总收入比例为99.82%[174] - 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75] - 公司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75] - 公司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75] - 公司非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75] - 内部控制定量标准中重大缺陷阈值设定为超过合并报表资产总额1%[174] - 内部控制定量标准中重要缺陷阈值设定为达到合并报表利润总额0.5%[174] - 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内部控制鉴证报告[176] 利润分配与股东回报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以88,095,882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00元(含税)[11] - 公司2020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0元,总股本基数82,365,400股,合计派发股利20,591,350.00元[158] - 公司2021年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0元,总股本基数82,332,600股,合计派发股利20,583,150.00元[158]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00元,总股本基数88,095,882股,现金分红总额35,238,352.80元[158][160] - 2021年度现金分红总额占利润分配总额比例为100%[160] - 公司2021年度可分配利润为431,672,776.07元[160] - 公司现金分红政策符合公司章程规定,分红标准和比例明确清晰[159] - 报告期内公司未对现金分红政策进行调整或变更[159] - 公司利润分配决策程序完备,独立董事履职并发表意见[158][159] 股权激励计划 - 2018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数量由245.00万股调整为243.00万股,激励对象由49人调整为48人[162] - 2020年回购注销未达到解除限售条件的限制性股票64,600股[162] - 2020年7月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6.46万股,占总股本0.0784%,总股本由8,243,000股减至82,365,400股[163] - 2021年5月决议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32,800股[164] - 2021年7月实际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3.28万股,占总股本0.0398%,总股本由82,365,400股减至82,332,600股[164] -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对象由99名调整为95名,授予数量由245.50万股减至238.50万股[166] - 2021年9月向95名激励对象授予第二类限制性股票238.50万股,授予价格61.02元/股[166] - 2021年推出新的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并调整授予对象名单[151][152] - 董事长刘继东获授限制性股票700,000股,授予价格61.02元/股[167][168] - 董事张少尧持有限制性股票60,000股未解锁,授予价格8.30元/股[167][168] - 董事高峨持有限制性股票60,000股未解锁,授予价格8.30元/股[167][168] - 财务总监程亚男持有限制性股票60,000股未解锁,授予价格8.30元/股[169] - 研发总监杨强持有限制性股票45,000股未解锁,授予价格8.30元/股[169] - 公司2018年和2021年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覆盖高级管理人员及中层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170] - 公司承诺不为股权激励提供财务资助[187] - 激励对象承诺如信息披露问题将返还全部利益[187] 关键管理人员与薪酬 -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合计为1344.4万元[144] - 董事长兼总经理刘继东税前报酬总额最高为600万元[143] - 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张少尧税前报酬总额为128.28万元[143] - 董事、副总经理高峨税前报酬总额为128.28万元[143] - 董事、财务总监程亚男税前报酬总额为108.48万元[143] - 独立董事年度津贴为税后8万元/年[142] - 董事长兼总经理刘继东期末持股25,175,500股[132] - 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张少尧期末持股650,000股[132] - 董事副总经理高峨期末持股1,063,000股[132] - 董事财务总监程亚男期末持股190,000股[132] - 董事研发总监杨强期末持股112,600股[132] - 董事黎春华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18,777股后期末持股36,223股[132] - 董事刘继东自2000年起担任公司董事长及总经理[135] - 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张少尧于1999年加入公司从事销售管理[135] - 财务总监程亚男于2003年加入公司从事财务工作[136] - 研发总监杨强2012年加入公司曾担任研发中心工艺研究室主任[136] - 董事黎春华2008年加入公司现任全资子公司沈阳兴齐眼科医院院长[136] - 独立董事戴晓滨曾任沈阳军区总医院药剂科主管药师[136] - 独立董事王忠诚现任北京市环球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及多家机构仲裁员[137][141] - 独立董事李地曾任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执行总监[137] - 监事会主席徐啟2013年加入公司现任行政管理部部长[138] - 职工代表监事高钰晗2009年加入公司历任实验员、现场QA等职务[138] 员工结构与人力资源 - 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1279人,其中母公司1023人,主要子公司256人[154] - 员工专业构成中销售人员数量最多为513人,其次为技术人员273人,生产人员300人[154] - 员工教育程度以大学本科554人为主,大学专科446人,硕士及以上90人[154][155] - 公司实施"高薪聘高能"薪酬政策,建立职级晋升通道和研发奖励机制[156] - 研发部门除岗位工资外还可享受里程碑式奖金和销售绩效奖金[156] -
兴齐眼药(300573)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