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星源材质(300568) - 2021 Q4 - 年度财报
星源材质星源材质(SZ:300568)2022-04-12 16:00

财务业绩表现 - 营业收入为18.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2.48%[3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3.49%[3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5.00%[37] - 利润总额2.91亿元,同比增长108.38%[83] - 公司2021年收入18.61亿元,同比增长92.48%[51] - 2021年营业收入18.61亿元,同比增长92.48%[9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9元/股,同比增长44.44%[37]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5.46亿元人民币[39]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058.56万元人民币[3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78%[3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99亿元,同比增长38.78%[109] - 资产总额为76.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12%[37] - 总资产76.17亿元,较期初增长33.12%[8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2.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52%[37] -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42.67亿元,较期初增长44.52%[83]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14.05亿元,同比增加426.21%[110]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入12.87亿元,同比改善1,770.96%[110] - 其他收益5216万元,占利润总额17.95%[112]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5214.94万元人民币[42] -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734.06万元[43]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88.43万元与193.25万元[43] - 所得税影响额为-212.77万元与1096.20万元[43] -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为144.55万元与127.69万元[43]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350.22万元与3268.35万元[43] 业务线收入与毛利率 - 锂离子电池隔膜业务收入18.42亿元,占总收入99.02%,同比增长109.71%[92] - 锂离子电池隔膜业务毛利率37.75%,同比提升6.47个百分点[94] - 海外地区收入3.96亿元,占总收入21.26%,同比增长69.70%[92] - 海外业务毛利率51.37%,同比提升8.67个百分点[95] - 华东地区收入8.70亿元,同比增长167.58%,占比46.75%[92] - 华东地区毛利率39.09%,同比提升16.36个百分点[95] - 隔膜销售量12.20亿平方米,同比增长74.25%[96] - 隔膜生产量12.1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64.14%[96] 成本与费用结构 - 公司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成本2021年为409,881,380.72元,占营业成本比重35.74%,同比增长29.97%[101] - 原材料A采购额占总采购额比例14.38%,上半年均价0.96元下半年1.00元[67] - 原材料B采购额占总采购额比例17.53%,上半年均价1.21元下半年1.15元[67] - 能源采购成本占生产总成本30%以上[67] - 研发投入金额1.11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5.98%[107] 主要客户与合同 - 公司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1,167,656,343.34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62.77%[102] - 公司客户集中度高主要客户包括LG化学、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知名电池厂商[7] - 公司与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的2.5亿平方米隔膜合同累计确认销售收入129,172,500元,本报告期确认78,176,400元[98] - 公司与孚能科技(赣州)有限公司的不少于4,000万平方米隔膜合同总金额约1.02亿元,累计确认销售收入39,061,100元,已履行完毕[98] - 公司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的1亿平方米湿法涂覆隔膜合同累计确认销售收入164,960,800元,本报告期确认72,551,400元[98] - 公司与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的1.2亿平方米隔膜合同累计确认销售收入78,292,500元,本报告期确认42,873,100元[98] - 公司与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的商务合作协议金额约7,000万元,累计确认销售收入19,385,600元,已履行完毕[98] - 公司与欣旺达惠州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的10亿平方米隔膜合同累计确认销售收入138,615,100元,本报告期确认118,994,300元[99] - 公司与Northvolt AB的锂电池隔膜合同金额不超过33.40亿元,累计确认销售收入9,966,800元,本报告期确认9,248,300元[99] - 公司与LG Energy Solution, Ltd.的湿法涂覆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合同金额约43.11亿元人民币,累计确认销售收入259,504,700元[99] - 与Northvolt AB签署供应合同金额不超过33.4亿元人民币[148] - 与LG Energy Solution签署供应保证协议金额约43.11亿元人民币[148] - 公司已与锂电池厂商Northvolt AB和LG Energy Solution, Ltd等达成供货协议,在手订单充足[149] 产能与投资项目 - 年产36,000万平方米锂离子电池湿法隔膜项目已建设完成并大批量供货[84] - 超级涂覆工厂项目达产后将形成干法隔膜年产能40,000万平方米和高性能涂覆隔膜年加工能力100,000万平方米[84] - 干法扩产项目投产后新增3亿平方米出货能力[107] - 超级湿法产线单线生产效率提升50%[107] - 年产36,000万平方米锂离子电池湿法隔膜项目累计投入18.18亿元,进度91.07%,累计实现收益2.23亿元[122] - 超级涂覆工厂项目累计投入12.02亿元,进度40.54%,累计实现收益0.88亿元[122] - 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湿法隔膜及涂覆隔膜(一期、二期)项目投资进度28.38%,累计投入19,041.67万元,预计2026年06月30日达到预定状态[133][138] - 在欧洲瑞典实施湿法隔膜及涂覆项目建设以开拓欧洲市场[88] - 公司投资人民币100亿元在南通建设锂电池隔膜研发和生产项目[89] - 报告期投资额为6.4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4.33亿元增长47.95%[119] 研发与技术能力 - 公司拥有授权专利199件,其中发明专利85件(含国外专利15件)[72] - 公司申请专利总数399件,含国外专利申请52件[72] - 公司掌握干法/湿法/涂覆隔膜全套制备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65] - 公司拥有隔膜深加工相关专利技术170余项[76] - 隔膜产品破膜温度大于180℃[76] - 公司是全球少数同时掌握干、湿、涂覆隔膜技术并实现产业化的厂商[76] - 干法隔膜厚度规格为9-20μm[55] - 湿法隔膜厚度规格为4-25μm[55] - 涂覆隔膜单面涂层厚度为0.4-5μm[55] - DCM工艺单线能耗下降70%,废水产量降低90%[105] - 研发人员数量401人,较上年减少8.66%[107] - 本科及以上学历研发人员占比53.87%,提升17.06%[107] - 公司建有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及深圳市级工程研究中心[69] - 公司依托日本材料研究院开展新技术研究,并通过三大研发平台加强锂离子电池隔膜关键技术研究[150] 资产与负债状况 - 货币资金为9.69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12.72%,较上年增加3.66个百分点,主要因公司发行可转债收到募集资金[115] - 应收账款为8.86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11.63%,较上年增加4.64个百分点,主要因信用期内客户未支付货款增加[115] - 固定资产为33.62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44.14%,较上年增加12.83个百分点[115] - 在建工程为4.97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6.53%,较上年减少23.20个百分点,主要因常州生产基地部分工程结转固定资产[115] - 交易性金融资产(银行理财产品)为2.66亿元人民币,全部以第二层次公允价值计量[116][117] - 应收款项融资为0.91亿元人民币,以第三层次公允价值计量[116][117] - 公司2021年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交易性金融资产(银行理财产品)为2.655亿元人民币[124] - 公司2021年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应收款项融资为0.913亿元人民币[124] - 公司2021年持续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总额为3.569亿元人民币[124] - 受限资产总额为23.42亿元人民币,包括货币资金3.18亿元(保证金及司法冻结)及固定资产15.08亿元(借款抵押)等[118] 融资与募集资金 - 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净额99,097.68万元[86] - 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不超过60亿元用于年产20亿平方米湿法及涂覆隔膜项目[87] - 公司2019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8.427亿元人民币,截至2021年底已累计投入8.470亿元[129] - 公司2021年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净额为9.910亿元人民币[130] - 公司2021年变更募投项目用途涉及资金6.710亿元,占可转债募集资金总额的67.71%[129][131] - 截至2021年底可转债募集资金已投入募投项目2.192亿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2.910亿元[132] - 截至2021年底可转债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3.000亿元,购买理财产品0.350亿元[132] - 截至2021年底可转债募集资金尚未使用金额为1.570亿元(含利息收入0.112亿元)[132] - 公司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不超过30,000万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截至2021年12月31日有3亿元尚未到期[136] - 公司利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购买3,500万元理财产品尚未到期[136] 子公司业绩 - 合肥星源营业收入16019.1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1.26%[143] - 常州星源营业收入70462.2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8.79%[144] - 江苏星源营业收入69560.9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8.89%[144] - 合肥星源净利润790.92万元人民币[142] - 常州星源净利润12877.16万元人民币[142] - 江苏星源净利润6498.34万元人民币[142] 行业与市场趋势 - 2021年中国锂电隔膜出货量78亿平米,同比增长超100%[50] - 湿法隔膜占隔膜出货量74%[50] - 全球锂电池隔膜出货量107亿平米,同比增长69.8%[50] - 中国隔膜企业占据超70%全球市场份额[50] - 中国隔膜出货量从2016年10.9亿平米增长至2021年78亿平米 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40%[52] - 中国隔膜企业2021年全球市场份额超过70%[52] - 2021年中国企业占据全球锂电池隔膜市场份额70%以上[64] - 预计到2025年全球隔膜需求量将达323亿平米,年复合增长率超40%[64] - 新能源汽车销量2021年快速增长带动动力电池需求大幅提升[56] - 储能型锂电池成为隔膜第二大需求来源[56] - 消费类锂电池需求持续上涨[57] - 下游电池厂商认证周期通常为9-24个月[73] 公司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产品价格下跌及毛利率波动风险因市场竞争加剧[5] - 公司原材料PP、PE主要从海外进口受汇率变动影响成本[10][14] - 公司业务结构单一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锂离子电池隔膜销售[12] - 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可能保持较高水平存在坏账损失风险[13] - 公司境外销售采购以美元欧元结算面临汇率波动风险[15] - 公司面临锂离子电池隔膜被燃料电池等其他产品替代的技术风险[16] - 公司存在核心技术泄密和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18] - 公司受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变化影响终端市场需求[19] - 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主要客户包括韩国LG化学、宁德时代、比亚迪、三星SDI、国轩高科、中创新航、亿纬锂能、天津力神等知名厂商[152] - 公司锂离子电池隔膜生产主要原材料PP、PE依赖海外进口,价格受汇率变动影响[153] - 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锂离子电池隔膜产品销售,业务结构相对单一[153] - 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可能保持较高水平,面临坏账损失风险[154] - 公司境外销售和采购以美元、欧元结算,面临汇率波动风险[154] 公司治理与股东 - 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经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保证真实准确完整[4] - 公司以总股本768,408,503股为基数进行利润分配[21] - 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0元(含税)[21] - 每10股以资本公积金转增5股[21] - 送红股0股(含税)[21]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董事会会议15次[166]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监事会会议13次[168]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19.82%[176]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4.50%[176]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3.29%[176] - 202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1.43%[176] - 2021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1.54%[176] - 2021年第五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1.05%[176] - 2021年第六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0.66%[176] - 公司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166] 管理层与关键人员 - 董事长兼总经理陈秀峰持股数量从期初77,797,753股增至期末114,629,613股,增幅约47.3%[177] - 财务总监王昌红持股数量从期初4,295,080股增至期末6,870,020股,增幅约60%[177] - 董事王永国持股数量从期初1,074,350股增至期末1,718,430股,增幅约60%[178] - 独立董事王文广持股数量从期初1,790股增至期末2,863股,增幅约60%[178] - 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沈熙文持股数量从期初715,850股增至期末1,145,010股,增幅约60%[178]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股数量从期初78,408,071股增至期末115,605,822股,增幅约47.4%[179] -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周启超于2021年11月12日因个人原因辞职[180] - 报告期内公司独立董事杨勇于2021年11月12日因个人原因辞职[180] - 财务总监王昌红自2011年10月任职至今超过10年[182] - 副总经理王永国从事薄膜制造业40年[182] - 董事会秘书沈熙文自2020年2月任职[188] - 监事会主席丁志强自2012年7月担任设备总工程师[187] - 2021年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报酬总额为649.6万元人民币[191] - 董事长兼总经理陈秀峰税前报酬总额为173.05万元[192][193] - 董事兼财务总监王昌红税前报酬总额为104.11万元[192][193] - 董事王永国税前报酬总额为102.25万元[193] - 监事会主席丁志强税前报酬总额为80.21万元[193] - 独立董事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8万元人民币(税前)[191] - 监事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3万元人民币(税前)[191] - 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沈熙文税前报酬总额为89.77万元[193] - 监事李波税前报酬总额为41.19万元[193] - 监事何延丽税前报酬总额为26.9万元[193] - 独立董事居学成在深圳市旭生三益科技有限公司领取报酬[189] - 独立董事居学成在深圳市铂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曾领取报酬至2021年8月16日[189] - 总经理陈秀峰兼任5家关联公司职务均不领取报酬[189] - 财务总监王昌红在常州星源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任执行董事不领取报酬[189] - 副总经理王永国在江苏星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任执行董事兼总经理不领取报酬[189] - 独立董事居学成在10家外部机构兼任职务[189] - 董事陈秀峰本报告期应参加董事会15次,现场出席1次,通讯方式出席14次,委托出席0次,缺席0次,出席股东大会4次[197] - 董事王昌红本报告期应参加董事会15次,现场出席1次,通讯方式出席14次,委托出席0次,缺席0次,出席股东大会6次[197] - 董事王永国本报告期应参加董事会15次,现场出席0次,通讯方式出席15次,委托出席0次,缺席0次,出席股东大会6次[197] - 董事朱彼得本报告期应参加董事会0次,现场出席0次,通讯方式出席0次,委托出席0次,缺席0次,出席股东大会0次[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