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为166,258.74万元,同比下降50.39%[4] - 公司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60,293.27万元,同比下降30.82%[4]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0.39%至16.63亿元[3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30.82%至6.03亿元[3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降32.09%至5.87亿元[34] - 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166,258.74万元,同比下降50.39%[7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293.27万元,同比下降30.82%[77] - 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为16.63亿元,同比下降50.39%[97] - 智能交通行业营业收入16.6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0.39%[100]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0.39%[11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费用1.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1%[110] - 财务费用-16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6.04%[110] - 研发投入金额为153.526百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9.23%[111] - 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为6.765百万元,占研发投入比例4.41%[111] - 专用短程通信营业成本占比68.62%,同比下降18.37个百分点[105] - 激光产品营业成本3,605万元人民币,占比5.59%[105] 各业务线表现 - ETC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4] - 激光雷达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7] - 窄条传感器和非现场执法系统收入同比增长[9] - 动态称重和激光产品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77] - 公司激光产品收入10448.70万元,同比增长299.44%[88] - 动态称重产品收入3.03亿元,同比增长6.39%,占营业收入比重18.21%[97] - 专用短程通信产品收入12.50亿元,同比下降58.58%,占营业收入比重75.18%[97] - 激光产品收入1.0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99.44%,占营业收入比重6.28%[97] - 专用短程通信产品收入12.5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8.58%[100] - 激光产品销售量5,023套,同比增长626.92%[101][103] - 车载单元销售量273.49万只,同比下降90.45%[101][102] - 路侧单元销售量37,668套,同比增长10.97%[101] 各地区表现 - 华北地区收入5.25亿元,同比下降44.87%,占营业收入比重31.55%[97] - 东北地区收入0.61亿元,同比下降81.03%,占营业收入比重3.66%[97] - 华东地区收入2.62亿元,同比下降59.04%,占营业收入比重15.78%[97] - 华南地区收入2.25亿元,同比下降58.06%,占营业收入比重13.52%[97] - 华中地区收入2.40亿元,同比下降3.37%,占营业收入比重14.43%[97] - 西北地区收入1.85亿元,同比下降29.99%,占营业收入比重11.15%[97] 产品与技术研发 - 公司已成为50余家汽车主机厂的前装定点供应商[5] - 公司推出定位精度±4mm的高精度导航激光雷达WLR-712[7] - 公司推出绝对测距误差小于2cm的自然导航激光雷达WLR-716[7] - 公司推出16组区域切换的防碰撞激光雷达WLR-718[7] - 公司车载128线局部视场激光雷达已完成原理样机开发[7] - V2X产品包括路侧通信终端和前装后装车载通信终端 具有覆盖范围远 通信时延低 数据通信带宽大等特点 可适应高速移动场景[45] - 路侧智慧基站集成激光雷达 毫米波雷达 AI摄像机等传感设备 通过5G/V2X通信以极低时延传输信息 实现车-路-云-图协同交互[46] - 智能网联云控平台基于高精度地图和三维建模 实现数字孪生和车路协同功能 应用于智能网联示范区及高速场景[47] - 动态称重产品用于检测行进中车辆的轮载荷 轴载荷及车货总质量 应用于高速公路收费和超限检测系统[47] - 公司自主研发"自由流+双天线"ETC方案解决高速公路拥堵问题[80] - 公司推出多款可量产车载激光雷达产品,包括8线、16线、32线及128线(原理样机)[87] - 公司实现多传感器感知融合,包括激光雷达、视频、毫米波雷达[83] 市场与行业趋势 - 2020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72亿辆 其中汽车2.81亿辆 截至2020年12月全国ETC用户达2.25亿 客车支付使用率70.31%[50] - 2019年底29个联网收费省份完成24,588套ETC门架系统和48,211条ETC车道建设改造 形成全国高速公路一张网[50] - ETC智慧停车试点选定北京等27个城市和江苏省作为省级示范区 加快拓展ETC服务功能和停车场景应用[52] - ETC路侧天线已成为公路标配机电设备 高速公路里程增长将持续带来ETC设备需求[51] - 2020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为2522.5万辆和2531.1万辆[53] - 截至2020年底仍有超过5000万辆存量车未安装ETC电子标签[53] - 预计至2024年AGV和AMR全球合计市场规模将接近100亿美元[61] - 预计至2024年AGV和AMR全球合计年出货量超过70万套[61] - 2025年L2级和L3级新车渗透率目标为50%[56] - 2030年L2级和L3级新车渗透率目标超过70%[56] - 2025年C-V2X终端新车装配率目标为50%[56] - 2030年C-V2X终端新车装配率目标基本普及[56] - 2022年底前计划制修订智能交通急需标准20项以上[57] - 2025年前计划制修订智能交通关键标准20项以上[57] - 激光雷达因高精准度成为实现L3级以上自动驾驶重要感知设备[63] - 2020年下半年多家车企发布搭载激光雷达的量产车型[63] 公司战略与未来发展 - 公司战略目标是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交通生态综合服务提供商,围绕路和车两个基本要素构建生态[132] - 在路端,公司布局感知传输计算产品线,包括ETC、激光雷达、动态称重等传感器以及V2X路侧通信终端和计算节点[133] - 在车端,公司重点布局车载激光雷达和V2X产品体系,采用LTE-V2X及5G通信技术[134] - 2021年ETC业务战略定位为车服务引领者,重点推广智能ETC并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进行推广[135] - 2021年智能网联业务以工业互联为目标,打造智慧道路品牌,实现高速、城市、园区场景数字化、网联化、智能化[136] - 2021年汽车电子业务目标包括保障前装ETC产品量产交付,提高市场占有率,并在主机厂推广测试V2X OBU[137] - 公司计划通过V2X、路侧激光雷达、智慧基站、智能网联云控平台等产品和解决方案构建数字孪生交通系统[137] -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9亿元用于自动驾驶激光雷达和智能网联设备研发及产业化建设等项目[142] - 公司重点研发多线激光雷达、V2X智能感知融合和智能网联云控平台等领域[140] - 公司2021年战略从设备销售向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拓展重点推广省级治超综合解决方案[138] 研发与创新能力 - 公司2020年新增43项发明专利、81项实用新型专利和49项软件著作权[67] - 截至2020年底公司拥有744项专利包括131项发明专利和587项实用新型专利[67] - 公司激光雷达产品累计获得237项专利涵盖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等领域[70] - 公司累计获得V2X相关专利31项,另有121项专利在申请中[84] - 公司累计取得激光相关专利237项[87] - 公司参与制定18项行业及团体标准,包括5项行业技术标准和13项团体标准[84] - 公司车载V2X产品通过30余项车规级测试,路侧终端通过IP67等认证[83] - 公司联合7家车企完成C-V2X互联互通应用示范[83] - 公司激光雷达完成TUV莱茵激光一级人眼安全认证及SGS的ROHS认证[87]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4.98%至4.00亿元[3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4.98%至400.283百万元[114][11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激增3,327,592.49%至1,410.942百万元[115] - 净利润为601.67百万元,高于经营现金流201.39百万元[116] 资产与投资 - 资产总额同比下降6.94%至28.09亿元[3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同比增长29.62%至21.32亿元[34]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上升5.29个百分点至23.92%[120] - 存货减少277.26百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8.41个百分点[120] - 投资收益为11.382百万元,占利润总额1.65%[118] - 北京万集科技新设全资子公司北京慧集科技,投资额500万元人民币,持股比例100%[123] - 北京万集科技新设全资子公司深圳万集科技,投资额1,000万元人民币,持股比例100%[125] - 公司对外投资暨增资北京越畅通科技有限公司,实际增资金额为200万元人民币[126] - 公司对北京畅通融信科技中心(有限合伙)的投资额为2,000,000.00元人民币[126] - 公司合计投资额为3,500,000.00元人民币[127]
万集科技(300552) - 2020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