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2021年为8.868亿元,同比增长13.38%[19] - 营业总收入886.811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38%[41] - 营业总收入88681.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38%[48]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38%至886810999.26元[52][5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21年为2254.35万元,同比下降69.65%[19] - 公司2021年全年利润下降[7] - 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2.5435百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9.65%[4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254.35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9.65%[4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021年为1874.46万元,同比下降71.62%[19]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3.16万元[22] - 基本每股收益2021年为0.13元/股,同比下降74.51%[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021年为1.84%,同比下降7.85个百分点[19] - 公司2021年毛利率下滑[7] - 智能显示行业毛利率为27.06%,同比下降0.42个百分点[55] - 毛利率下降主要由于行业竞争加剧[4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公司新建生产基地投入使用导致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增加[7] - 研发支出为9222.58万元,占营业收入10.4%[45] - 研发投入总额为9222.58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0.4%[49] - 研发投入金额为92,225,767.30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0.40%[72]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8.70%至92,225,767.30元[68]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2.75%至55,388,416.26元[68]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43.30%至56,588,036.60元[68] - 财务费用同比大幅增长107.19%至17,464,287.43元,主要因利息费用增加[68] - 营业成本中智能显示直接材料占比77.66%达478,375,994.82元,同比下降2.16个百分点[61] - 设备类直接人工成本占比12.65%达79,193,574.79元,同比上升2.01个百分点[62] - 政府补助2021年为338.22万元,较2020年1039.65万元大幅减少[25] 平板显示模组设备业务表现 - 公司平板显示模组设备用于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行业受宏观经济影响具有周期性且变化滞后[30] - 公司面板后段制程整线设备实现独立研发生产,大尺寸邦定设备获销售订单,技术水平与日韩企业持平[31] - 下游平板显示行业技术发展刺激设备升级需求,带动公司订单增长[41] - 平板显示设备行业收入同比增长13.45%至844573667.58元,占总收入95.24%[52] - 公司产品覆盖邦定设备、贴合设备、半导体倒装及分选设备等九大品类[47] - 公司柔性AMOLED产品已应用于Mate X折叠手机、摩托罗拉Razr折叠手机、OPPO 5G手机等,并独家供应华为Mate Xs的柔性折叠屏[104] - 公司已成为大陆汽车电子的全球供应商,产品进入汽车电子领域应用[37] 半导体设备业务表现 - 公司半导体设备包括COF倒装设备和IGBT芯片及模组封装设备,聚焦后道工序研发[33] - 公司自主研发的COF倒装设备已取得订单并实现交付[38] - 自主研发的COF倒装设备已取得订单并实现交付[47] - 半导体倒装设备研发已完成并实现订单[49] - 公司目前在半导体设备领域产品包括COF倒装设备和IGBT芯片及模组封装设备[112] - 公司设立全资子公司联得半导体,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64] 锂电池设备业务表现 - 锂电池设备需求受新能源汽车推动增长,中国为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33] - 公司已实现锂电池组装设备领域的产品突破并形成销售订单[35][38] - 公司已实现锂电池组装设备领域的产品突破并形成销售订单[48] - 锂电池组装设备领域实现产品突破并形成销售订单[49] - 公司拥有在锂离子动力电池领域有13年经验的完整团队[35]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公司加大在半导体封测设备、锂电生产整线设备及下一代新型显示模组组装设备的研发投入[7] - 公司持续增加研发投入以完善产品体系并提升竞争力[42] - 研发及技术人员494人,占公司总体员工数量33.54%[45] - 研发人员数量增加6.30%至371人,但占比下降3.14个百分点至25.19%[70] - 硕士学历研发人员减少34.38%至21人[70] - 30岁以下研发人员增加11.36%至196人[71] 地区和市场表现 - 华东地区收入同比增长50.59%至253253370.86元,占总收入28.56%[53] - 设备类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2.21%至855568932.87元,占总收入96.48%[53] - 中国厂商京东方、天马和华星光电加码OLED建设,产能占比逐渐上升[31] - 公司拥有包括京东方、华星光电、苹果、富士康等知名客户资源[46]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合计667,798,142.44元,占年度销售总额75.30%[65] - 与德国大陆集团重大销售合同金额7800万元,已履行5164万元[58] 产能与资产变化 - 东莞塘厦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已投入生产使用[48] - 资产总额2021年末为25.08亿元,同比增长41.47%[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021年末为14.26亿元,同比增长71.35%[20] - 货币资金增加至562,583,828.08元,占总资产比例22.43%,同比上升7.97个百分点[76] - 存货增加至568,022,979.47元,同比增加176,639,726.31元[74][76] - 合同负债大幅增加至117,303,387.34元,占总资产比例4.68%,同比上升3.58个百分点[76] 现金流量变化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1年为-3201.52万元,同比改善22.54%[1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015,150.90元,同比改善22.54%[7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加231.58%至469,588,143.38元,主要因增发股票[73][7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减少37.32%至151,031,605.71元[73] 募集资金使用与投资活动 -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31578947股,募集资金净额为589030454.27元[49] -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31,578,947股,发行价每股19.00元,募集资金总额599,999,993.00元[90] - 扣除发行费用10,969,538.73元后,募集资金净额为589,030,454.27元[9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累计投入募集资金397,438,357.04元,募集资金专户余额194,698,896.46元[90] - 平板显示自动化设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投资进度59.19%,累计投入5,337.87万元[93] - AOI自动检测线项目投资进度53.80%,累计投入1,429.97万元[93]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进度94.32%,累计投入1,814.34万元[93] - 营销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投资进度31.36%,累计投入263.44万元[93] - 补充营运资金项目投资进度100%,累计投入6,000万元[93] - 新型显示技术智能装备总部基地项目投资进度55.43%,累计投入10,531.5万元[93] - 汽车电子显示智能装备建设项目投资进度54.58%,累计投入9,226.29万元[93] - 公司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终止年产80台触摸屏与模组全贴合自动水胶贴合机项目,整体变更为AOI自动检测线项目[94] - 公司以募集资金置换已投入募投项目自筹资金及发行费用共计180,837,460.12元,报告期内置换金额为180,713,329.04元[95] - 公司使用不超过5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期限不超过12个月[95] - 新型显示技术智能装备总部基地建设项目投资规模由25,711.74万元调整为38,333.15万元[95] - 公司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新型显示技术智能装备总部基地建设项目的自筹资金66,330,666.33元[94] - 平板显示自动化专业设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AOI自动检测线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营销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延期至2022年4月30日[95] - 新型显示技术智能装备总部基地项目延期至2023年1月31日[95] - 公司调整汽车电子显示智能装备建设等3个项目实施方式,由对子公司增资改为提供借款[94]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主体由衡阳联得变更为联得装备,实施地点由衡阳市变更为深圳市[9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均存放于公司募集资金专户[95] - 原募投项目“年产80台触摸屏与模组全贴合自动水胶贴合机项目”计划总投资4588.26万元人民币,其中建设投资3676.38万元人民币,铺底资金911.88万元人民币[98] - 公司变更募集资金用途,将原项目2657.96万元人民币募集资金整体变更为“AOI自动检测线项目”[98] - 截至报告期末,AOI自动检测线项目实际投入募集资金1429.97万元人民币,投资进度为0%[98] - 2016年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20,440.14万元,累计使用14,845.62万元,变更用途金额2,657.96万元(占比13.00%)[85] - 2019年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19,000万元,累计使用10,531.5万元[88] - 2021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58,903.05万元,累计使用39,743.84万元[88] - 截至2021年末公司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6,329.89万元(2016年IPO项目)[89] - 截至2021年末可转债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8,753.75万元[89] 子公司与对外投资 - 公司新设全资子公司深圳市联得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投资额50,000,000元,持股比例100.00%,本期投资亏损316,739.79元[81] - 公司新设全资子公司LIANDE EQUIPMENT S.R.L,投资额2,000,000元,持股比例100.00%[81] - 公司新设控股子公司深圳市联鹏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投资额36,000,000元,持股比例90.00%[81] - 与席晓飞共同投资设立联鹏科技,公司出资3,600万元占90%股权[64] - 报告期内重大非股权投资中衡阳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投入4,338,430.19元,累计投入17,081,087.98元,项目进度71.17%[83] - 联得大厦自建项目投入41,229,002.06元,累计投入104,272,355.69元,项目进度24.16%[83] - 公司2021年新增3家合并子公司包括深圳市联得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联鹏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和LIANDE EQUIPMENT S.R.L[182] - 公司出售持有的华洋精机10.50%股权,交易价格为518.41万元人民币,贡献净利润-15.68万元人民币,占净利润总额比例为5.88%[101] - 公司出售持有的华洋精机20.50%股权,交易价格为1188.18万元人民币[101] 行业趋势与市场前景 - OLED面板产业由三星和LG主推,相比液晶技术发展前景更广且利润空间更大[30] - OLED上游材料市场日韩系厂商占据约80%份额,公司在前段及中段设备领域尚未取得研发成果[30] - 半导体行业受政策支持快速发展,中国为全球第一大消费电子生产国和消费国[32] - 半导体行业增长依赖AI、5G、IOT和智能汽车等新兴应用驱动设备需求[32] - 锂电池设备行业受宏观经济和下游投资影响,若需求下滑将不利设备采购[33] - 据Omdia预测,2022年京东方的OLED市场份额将首次超过10%[105] - 2021年全球OLED面板销售额达425亿美元,预计至2026年保持年均8%的增长速度[106] - 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2021年达1026亿美元,同比增长44%,中国大陆市场销售额增长58%至296亿美元[107] - 中国半导体制造总额预计2025年达432亿美元,复合增长率14%[107] - 2021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为327GWh,同比增长130%[109] - 预计2022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超600GWh,同比增速超80%,2025年出货量将超1450GWh,未来四年复合增长率超43%[109] - 2021年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销售额从2020年712亿美元增长44%至1026亿美元[107] - 中国大陆连续第四年成为半导体设备最大市场,2021年销售额达296亿美元[107] - 韩国半导体设备市场2021年销售额增长55%达250亿美元,台湾增长45%达249亿美元[107] - 平板生产设备投资中,中前段制程设备价值量占比达95%[111] - 锂电池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战略机遇期,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锂电材料和电池生产基地[113] 公司战略与未来规划 - 公司将继续加大锂电池设备领域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力度[113] - 公司计划大力发展半导体行业专用设备和锂电池行业专用设备业务[114] - 公司将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强化技术密集型行业竞争优势[114] - 公司计划扩展海外市场销售并寻求新市场份额[114] -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的采购和生产模式,产品具有高度定制化特点[39] 风险因素 - 市场竞争加剧可能导致综合毛利率下降和盈利能力受影响[115] - 下游客户产品需求波动风险可能影响设备销售与收入[115] - 公司将持续进行研发投入并紧密跟踪宏观经济环境变化[116]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存在工程进度、质量和投资成本变化风险[116]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6次股东大会(含5次临时股东大会)和17次董事会会议[120][121]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0.73%[125]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0.74%[126] - 2020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4.21%[126] - 202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0.17%[126] - 2021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0.16%[126] - 2021年第五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0.18%[126] - 公司治理状况与监管规定无重大差异[123] - 公司业务独立于控股股东且不存在同业竞争[124] - 公司资产独立且未被控股股东占用[124] - 公司财务独立核算且无共用银行账户情况[124] - 董事长聂泉持股86,886,722股,占总股本比例未直接披露,但通过集中竞价增持699,200股[128] - 董事刘文生持股1,171,800股,于2021年9月28日因任期满离任[128][129] - 董事钟辉持股675,000股,于2021年9月28日因任期满离任[128][129] - 董事胡金持股18,400股,2021年9月28日被选举为董事及副总经理[128][129][131] - 董事刘雨晴持股35,500股,2021年9月28日被选举为董事及董事会秘书[128][129][131] - 财务总监曾垂宽持股0股,2021年9月28日被聘任[128][129] - 所有独立董事(曾细根、杨文、娄超)及部分监事(欧阳小平、刘邵宁、邹毅)持股均为0股[128]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总数合计89,432,722股[128] - 报告期内董事、监事离任和高级管理人员解聘情况为否[129] - 公司2021年发生高管变动,包括2人离任和4人被选举或聘任[129]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报酬方案由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制定并提交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138] - 监事报酬方案由监事会制定并提交股东大会审议[138]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依据绩效评价结果、薪酬分配政策及经营目标等指标制定[139] - 独立董事和监事履职评价采取相互评价及自我评价的方式进行[139] - 报告期内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酬已按规定发放[139] - 财务总监曾垂宽于2021年9月至今任职[136] - 独立董事曾细根在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深圳分所担任审计部经理并领取报酬[137] - 独立董事曾细根在深圳市政府采购中心担任评标专家并领取报酬[137] - 独立董事曾细根在深圳市科技专家委员会担任评标专家并领取报酬[137] - 独立董事曾细根在深圳市文化产业办担任评标专家并领取报酬[137] - 公司董事及高管税前报酬总额为520.12万元[140] - 总裁兼董事长聂泉税前报酬为
联得装备(300545)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