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同益股份(300538) - 2021 Q4 - 年度财报
同益股份同益股份(SZ:300538)2022-04-25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2,918,366,268.40元,同比增长31.66%[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380,439.33元,同比下降218.04%[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9,966,366.91元,同比下降230.28%[23] - 公司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9.065亿元,环比增长45.7%[26]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5806万元,环比下降637.8%[26] - 2021年营业收入29.18亿元,同比增长31.66%[51][6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26亿元,同比下降218.04%[51][60]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总额为29.18亿元,同比增长31.66%[7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76.60%至7897万元[88]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74.74%至7249万元[88]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82.94%至3014万元[88]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3.54%至1508万元[88] - 营业成本中原材料占比96.77%,其中批发业(化工材料)原材料成本12.33亿元,同比增长52.35%[82] 各业务线表现 - 电子材料业务销售收入14.98亿元,同比增长14.23%[61] - 化工材料业务销售收入13.36亿元,同比增长47.67%[61] - 板棒材业务2021年销售收入1.42亿元[50] - 批发业(化工材料)收入13.36亿元,同比增长47.67%,占营业收入比重45.79%[73] - 批发业(电子材料)收入14.98亿元,同比增长14.23%,占营业收入比重51.34%[73] - 通用塑料收入3.95亿元,同比增长324.01%,占营业收入比重13.52%[73] - 复合材料板棒材收入1.42亿元,同比增长1,283.37%,占营业收入比重4.88%[73] - 电子材料毛利率同比提升29.96%[61] - 复合材料板棒材业务2021年产量达7,641吨,销售收入1.42亿元[63] - 同益云商平台2021年GMV约2亿元,营业收入1,813万元,注册用户6,652家[64] - 制造业(化工行业)新增板棒材业务,销售量5,650.18吨,生产量7,641.44吨[77] - 批发业(化工材料)销售量65,192.46吨,同比增长26.04%,库存量3,492.97吨,同比增长78.69%[77] 各地区表现 - 华东地区收入6.72亿元,同比增长139.64%,占营业收入比重23.03%[73] - 境外资产占比高,香港子公司资产规模267,911,305.40元,占净资产26.10%[97] 生产运营情况 - 生产业务整体亏损约4500万元[6] - 限电导致产能不足正常状态40%[6] - 惠州工厂大部分设备于2021年第四季度搬迁至江西信丰生产基地[6] - 成品产出率及良品率相比正常状态大幅下降[6] - 装修及运输成本大幅增加对当期损益产生较大影响[6] - 产品在客户处的验证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6] - 项目处于生产初期产能及良品率尚处于爬坡阶段[6] - 生产设备交付、原材料采购及产品交付受到疫情影响[6] - 生产业务整体亏损约4500万元[52] - 惠州工厂限电导致产能不足正常状态40%[52] - 江西信丰生产基地2021年Q4投产,江苏东台基地2022年建设[62]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3,210,361.34元,同比下降125.00%[23] - 全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累计为-2.33亿元,第四季度转正为1815万元[2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下降125.00%至-2.332亿元,主要因业务规模扩大及生产周期备货[9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恶化1036.77%至-1.634亿元,主要因增加设备购置、厂房装修及股权投资[9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激增1303.27%至8.564亿元,主要因新增银行借款及募集资金[9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锐减90.00%至1144万元,因理财产品赎回金额减少[92]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飙升466.18%至15.339亿元,主要来自银行借款及募集资金[92] 资产和负债状况 - 资产总额为1,980,137,178.11元,同比增长133.50%[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026,361,248.33元,同比增长122.51%[23] - 公司总资产19.80亿元,同比增长133.50%[6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10.26亿元,同比增长122.51%[61]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从8.56%升至29.50%,增加20.94个百分点,主要因取得募集资金[96] -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从47.90%降至29.83%,减少18.07个百分点,因销售规模扩大[96] - 存货同比增加,余额达1.286亿元(占总资产6.50%),主要因生产板块备货增加[96] - 预付款项余额增至2.053亿元(占总资产10.37%),主要因原材料采购预付款增加[96] - 固定资产增加至54,665,594.83元,占总资产比例2.76%,同比增长1.20%[97] - 短期借款大幅增加至483,637,391.81元,占总负债比例24.42%,同比增长4.51%[97] - 应付票据激增至90,005,000元,占总负债比例4.55%,同比增长4.01%[97]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归零,主要因赎回理财产品[99] - 使用权资产减少至50,572,488.14元,同比下降6.65%[97]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余额13,986,361.43元,本期新增投资500万元[99] - 货币资金受限58,419,318.91元,主要因信用证及借款保证金[100]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募集资金投资建设特种工程塑料挤出成型项目和特种工程塑料改性及精密注塑项目[42] - 公司2020年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募集资金拓展产业链至复合材料板棒材及改性塑料研发生产领域[46] - 公司向10名特定对象发行股票30,319,762股,发行价20.50元/股,募集资金净额6.07亿元[67] - 公司2021年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6.22亿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6.07亿元[10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本期已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2.52亿元,占募集资金总额的41.43%[106][109] - 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3.56亿元,存放于银行募集资金专户[106] - 特种工程塑料挤出成型项目已累计投入人民币7,833.31万元,投资进度为36.48%[109] - 特种工程塑料改性及精密注塑项目已累计投入人民币2,026.34万元,投资进度为16.26%[109] - 中高端工程塑料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报告期内投入金额为0元,投资进度为0.00%[109]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已累计投入人民币1.53亿元,投资进度为100.00%[109]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人民币9,292.64万元[110]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人民币70.86万元[110]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111] - 江西信丰生产基地项目累计投入234,360,874.79元,项目进度18.03%[103] 子公司表现 - 香港同益实业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6.95亿元,净利润为1006.25万元[114] - 惠州市同益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1.53亿元,营业亏损3577.96万元,净亏损2682.68万元[114] - 惠州市同益尖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290.84万元,营业亏损497.68万元,净亏损368.61万元[114] - 江西同益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新设导致净利润减少750.29万元[114] - 江苏同益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新设导致净利润减少2.61万元[115] - 千链(深圳)化工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注销导致净利润增加11.7元[115] - 公司总资产规模最大子公司为惠州市同益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达4.09亿元[114] - 公司净资产规模最大子公司为香港同益实业有限公司,达1.08亿元[114] - 公司注册资本最高子公司为惠州市同益高分子及同益尖端新材料科技,均为3000万元[114] - 深圳市同益云商科技有限公司新设导致净利润减少74.91万元[114] - 控股子公司同益云商科技注册资本500万元,公司持股80%[69] - 控股子公司同益伟创科技注册资本1,000万元,公司持股56%[69] 投资和理财活动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334万元,同比增长82.3%[29] - 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为92万元,主要来自使用权资产处置[29] - 委托投资理财收益为13.5万元,同比实现正增长[30] - 公司持有聚赛龙发行后3.48%股权,初始投资1,800万元[70] - 天使基金规模2亿元,公司出资6,000万元,已交割12个项目投资1.71亿元[71] - 另一产业基金规模1,580万元,公司出资500万元,投资1个项目[71] - 报告期投资额39,940,807.26元,同比增长26.11%[102] 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 - 公司与信利系公司重大销售合同总金额13.84亿元,本报告期确认收入3.77亿元[80]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12.53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42.93%[85]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16.11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57.81%[86] - 最大客户龙旗电子销售额3.82亿元占比13.09%[85] - 最大供应商信利系企业采购额5.09亿元占比18.28%[86] 研发投入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3.54%至1508万元[88] - 研发投入金额1508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0.52%[90] - 研发人员数量23人同比增长9.52%[90] - 公司研发免喷涂、轻量化等节能环保项目[196] 资产减值和损失 - 资产减值损失达1166万元,占利润总额33.17%,主要因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及存货跌价准备[9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预计经营业绩将得到较大改善[6] - 工程塑料需求量预计2022年达68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6.7%[34] - 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2020年达884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9.64%[36] - 国内塑料改性化率目前约20%,预计2024年提升至30%[34] - 世界平均塑钢比为50:50,中国目前仅为30:70[37] - 力争到2020年高端装备与新材料产业产值规模超过12万亿元[40] - 目标2020年重大关键材料自给率达到70%以上[40] - 公司业务模式具有可复制性可向新的细分市场进行复制[45] - 公司业务模式具有新产品可延伸性可提供多种相关材料组合配套组件或半成品集成[45] - 公司深耕中高端化工及电子材料领域近20年并与多家世界知名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48] - 公司募投项目特种工程塑料挤出成型项目主要产品为中高端复合材料板棒材[49] - 公司新增产业互联网线上销售模式依托同益云商互联网平台实现塑胶原材料的销售[42] - 公司为10个大行业100个优秀品牌1000家大型代工厂10000家优秀中小企业提供材料解决方案[43] - 募投项目新增较高金额折旧摊销费用导致公司利润下滑或亏损风险[128] - 向特定对象发行摊薄即期回报导致净资产收益率短期内下降风险[129] - 业务增长导致应收账款增加存在坏账风险影响资金周转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131] - 外币资产和负债面临汇率波动风险影响公司经营业绩或报表[132] - 短期借款规模上升若市场贷款利率提高或银行要求提前偿还将增加公司流动性风险[133] - 国际疫情持续及国际局势动荡对全球经济带来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影响[135] 公司治理和股东信息 - 以181,918,573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30元(含税)[8] - 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非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23] - 营业收入扣除后金额为2,918,031,243.91元[24] - 股权激励计划向71名对象授予194.02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19.60元/股[68] - 公司报告期内完成第四届董事会换届,由7名董事组成(含3名独立董事)[141] - 第四届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1名职工代表监事[142] - 公司不存在与控股股东同业竞争情况[146] - 公司未发生控股股东违规占用资金情况[142][146][147] - 公司财务独立未与控股股东共用银行账户[147] - 公司治理状况与证监会规定无重大差异[145]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期末持股总数93,616,791股,较期初减少1,879,500股[152] - 董事陈佐兴通过大宗交易减持1,037,500股,减持后持股3,339,689股[151] - 董事吴书勇通过大宗交易减持842,000股,减持后持股2,526,555股[151] - 财务总监郑金莹因个人原因于2021年11月15日离任[152] - 独立董事张志因任期届满于2021年11月15日离任[152] - 独立董事顾东林于2021年11月15日被选举任职[152] - 董事长邵羽南持股36,211,265股,报告期内无增减变动[151] - 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华青翠持股38,966,758股,报告期内无增减变动[151] - 副总经理华青春持股8,082,369股,报告期内无增减变动[152] - 副总经理马远持股4,490,155股,报告期内无增减变动[152] - 公司独立董事何祚文在大华会计师事务所担任合伙人及深圳分所党总支书记[156] - 何祚文在深圳市天业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156] - 何祚文在深圳市杰普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担任独立董事[156] - 何祚文在深圳市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担任独立董事[156] - 何祚文在深圳市易瑞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担任独立董事[156] - 何祚文在深圳经济特区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担任独立董事[156] - 公司独立董事罗小华在深圳市客商汇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157] - 罗小华在深圳市德晟会计师事务所担任高级经理[157] - 罗小华在深圳市众贷通供应链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及执行董事[157] - 罗小华在深圳前海华丰百利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担任执行董事及总经理[157]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918.22万元[165] - 董事长邵羽南税前报酬为88.42万元[164] - 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华青翠税前报酬为90.45万元[164] - 副总经理周郑彬税前报酬最高,为108.52万元[165] - 独立董事津贴标准为8万元,共4位独立董事领取[164][165] - 公司2021年共召开12次董事会会议[166][167] - 所有董事均未连续两次未亲自出席董事会[168] - 独立董事顾东林于2021年11月15日任职,独董津贴按季度发放[165] - 财务总监郑金莹已离任,离任前税前报酬为82.38万元[165] - 公司董事会对独立董事提出的建议均予以采纳[171] - 审计委员会2021年共召开4次会议审议年度审计报告和计划等议案[172] - 提名委员会2021年召开3次会议审查董事及高管任职资格[173]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2021年召开3次会议审议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等议案[173] - 战略委员会2021年召开3次会议审议地块竞买及投资合同等战略事项[174] - 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于8月16日经薪酬委员会审议通过[173] - 审计委员会于3月19日审议通过2020年度审计报告及续聘2021年审计机构[172] - 战略委员会于6月30日审议通过参与竞买宝安区航城街道A115-0236地块[174] - 提名委员会于10月22日审查通过第四届董事会候选人任职资格[173] - 薪酬委员会于10月22日审议通过调整独立董事津贴的议案[173] - 监事会对2021年度监督事项无异议且未发现公司存在风险[175] - 公司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194.02万股占总股本1.28%,激励对象72人[183] - 现金分红总额545.76万元,占可分配利润3048.08万元的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