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辰安科技(300523) - 2021 Q4 - 年度财报
辰安科技辰安科技(SZ:300523)2022-04-22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71%至15.39亿元[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由盈转亏同比下降273.14%至-1.59亿元[2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同比下降337.02%至-1.75亿元[20] - 2021年营业收入15.39亿元,同比下降6.71%[81]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153,932.91万元,基本保持稳定[5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918.19万元[5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4.00%至2.154亿元[98]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21.73%至2.07亿元[98]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7.40%至2989.24万元[98]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7.30%至1.221亿元[98] - 材料及服务费占营业成本73.37%,金额7.126亿元,同比下降5.83%[92][93] - 人工成本占营业成本19.78%,金额1.921亿元,同比上升10.27%[92][93] - 其他成本占营业成本6.82%,金额6619.56万元,同比下降8.83%[92][9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装备与消防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5.44%至451,681,454.00元[59][62] - 应急管理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5.00%至503,655,802.17元[62] - 城市安全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8.90%至208,663,722.81元[62] - 国际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6.73%至355,613,888.64元[62] - 安全文教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8.25%至17,460,152.60元[62] - 装备与消防业务占营业收入比重从17.61%提升至29.34%[61][62] -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毛利率36.84%,同比下降2.24个百分点[86] - 装备与消防业务毛利率41.04%,同比上升9.67个百分点[86] 各地区表现 - 华东地区收入6.63亿元,同比增长65.05%[82] - 华北地区收入0.77亿元,同比下降68.04%[8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存在业绩下滑及经营风险(详见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章节)[4] - 公司2022年计划加强安全监测传感器研发生产并提升核心器件自主掌控能力以推动成本大幅降低[143] - 研发投入存在市场化失败风险可能影响盈利能力[148] - 应收账款账期和绝对值可能上升带来潜在坏账风险[149] - 海外项目收入受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影响波动更大且周期更长[147] - 海外国家级项目金额大执行周期长[147] - 营业收入存在季节性波动主要集中在下半年特别是第四季度[148] - 客户结构以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为主导致收入前低后高[148] - B端和C端客户逐步增多季节性风险呈下降趋势[148] 研发与创新 - 公司2021年研发费用较2020年维持稳定投入[52] - 公司及子公司拥有授权专利28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超过70项[52] - 公司及子公司软件著作权超过750项[52] - 2021年在研课题21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8项,省部级研发计划3项,新申请3项国家重点研发课题[76] - 5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通过绩效评价,1项省部级课题通过验收[76] - 公司拥有灾害模型166款,模型集成效率与应用效果大幅提升[77] - 研发人员数量减少至574人,同比下降5.59%[105] - 研发投入金额为1.477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9.60%[106] - 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2569.14万元,占研发投入比例17.38%[106] - 资本化研发支出占当期净利润比重为-19.51%[106] - 应急管理一张图V4.0项目资本化金额635.03万元,已形成无形资产[107] - 主运行中心系统集成与可视化平台资本化金额233.89万元,已形成无形资产[107] - 物联网时序数据智能分析及运营平台资本化金额411.18万元,目前研发中[108] - 智慧消防一体化云服务平台资本化金额1289.04万元,已形成无形资产[108] 项目与合同执行 - 合肥燃气集团城市安全业务合同金额为3.374亿元,项目执行进度100%,本期确认收入-141.2万元,累计确认收入2.686亿元[89] - 安哥拉公共安全项目合同金额4.246亿元,执行进度69.47%,累计确认收入2.642亿元[89] - 非洲海关管理信息系统合同金额5.513亿元,执行进度76.24%,本期确认收入5937.49万元,累计确认收入4.038亿元[89] - 非洲税务管理系统合同金额6.396亿元,执行进度86.37%,本期确认收入1.098亿元,累计确认收入5.269亿元[89] - 新签风险普查项目200余个[64] - 燃气监测业务贡献合同额近1.3亿元[59] 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403.37%至-2.35亿元[2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403.37%至-2.35亿元[11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上升157.14%至1.52亿元[11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上升196.57%至1.88亿元[11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上升182.58%至1.04亿元[113]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国电信集团投资有限公司(电信投资)[12]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务院国资委)[12] - 公司全资子公司包括安徽泽众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合肥科大立安安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等12家实体[12] - 公司控股子公司包括北京辰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城市安全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等8家实体[12][13] - 公司参股/联营企业包括辰安天泽智联技术有限公司、清控建信(北京)公共安全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4家实体[13] - 公司原控股子公司包括北京华辰泽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安标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实体[14] - 报告期内公司清算注销4家子公司(北京华辰泽众、安标科技、安图天地、武汉辰控)并对当期业绩无实质性影响[138] - 报告期内公司协议转让延安安全应急产业发展子公司并对当期业绩无实质性影响[138] - 报告期内公司新设合并15家泽众城市智能科技系列子公司(含淮南、宣城等)及2家科技发展子公司(海南辰安、乌鲁木齐辰安)[139] - 公司设有审计战略提名薪酬与考核四个董事会专门委员会[155] - 公司确认在业务、资产、人员、机构、财务上均独立于控股股东[158] - 董事会全年召开8次会议,所有董事出席率100%[186] - 审计委员会2021年召开4次会议审议财务报告及审计事项[189] - 薪酬委员会通过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方案[192] - 战略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制定"十四五"发展规划[192] - 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换届选举工作延期,相关公告于2021年12月18日披露[163] 人力资源与薪酬 - 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1,793人,其中技术人员占比70.9%(1,271人)[194] - 公司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比82.4%(博士51人,硕士335人,本科1,091人)[194] - 销售人员数量228人,占总员工数12.7%[194] - 母公司员工866人,主要子公司员工927人[194] - 硕士博士入职70余人,约占全年招聘总量18%[53] - 高级及以上人员入职107人,约占全年招聘总量28%[53] - 研发人员中本科占比72.65%,硕士占比15.16%[105] - 30岁以下研发人员占比44.95%,30-40岁占比52.09%[105] - 领取薪酬员工总人数1,825人[194] - 技术人员构成公司最大专业群体(1,271人)[194] - 职工薪酬总额为53305.78万元[197] - 职工薪酬占营业总成本比例为31.94%[197] - 技术人员数量为1271人[197] - 技术人员占员工总数比例为70.89%[197] - 薪酬总额中计入营业成本金额为49626.70万元[197] - 薪酬管理遵循公平性、竞争性、激励性和动态性原则[196]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合计为1,132,702元[163]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999.01万元[182] - 董事长袁宏永税前报酬为94.67万元[181] - 董事兼首席科学家范维澄税前报酬为101.29万元[181] - 监事会主席刘碧龙税前报酬为59.27万元[182] - 职工代表监事张继强税前报酬为28.68万元[182] - 职工代表监事毛青松税前报酬为34.99万元[182] - 高级副总裁黄全义税前报酬为75.51万元[182] - 高级副总裁李陇清税前报酬为71.44万元[182] - 副总裁吴鹏税前报酬为74.93万元[182] - 副总裁兼财务总监孙茂葳税前报酬为74.87万元[182] - 副总裁吴鹏2021年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3,000元[162] - 副总裁梁光华2021年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24,167元[162] - 前总裁苏国锋2021年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240,939元[163] 关键管理人员变动 - 公司总裁于2021年1月21日由袁宏永变更为苏国锋[164] - 公司总裁于2022年3月11日由苏国锋变更为郑家升[164] - 副总裁赵卫华于2021年1月21日被聘任[164] - 副总裁梁冰于2021年1月21日被聘任[164] - 副总裁吕杰于2021年1月21日因个人原因离任[164] - 公司总裁郑家升于2022年3月上任[173][174] - 公司财务总监孙茂葳自2012年8月起任职[175] - 公司副总裁赵卫华2021年1月上任[175] - 公司高级副总裁黄全义自2012年8月起任职[174] - 公司高级副总裁李陇清自2012年8月起任职[174] - 公司副总裁吴鹏自2014年3月起任职[175] - 公司副总裁梁光华自2014年3月起任职[175] - 公司监事会主席刘碧龙自2018年12月起任职[170] - 公司职工代表监事张继强2020年12月上任[172] - 公司职工代表监事毛青松自2012年8月起任职[172] 股东与股东大会 - 公司2021年召开3次股东大会包含1次年度和2次临时股东大会[155] - 公司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3.27%[159] - 公司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17.85%[159] - 公司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16.80%[159] - 董事长袁宏永期末持股401,959股且期内无股份变动[161] - 董事兼首席科学家范维澄期末持股362,637股且期内无股份变动[161] - 董事邢晓瑞、张成良、雷勇、薛海龙期末持股均为0股[161] - 独立董事于梅、卢远瞩、尹月期末持股均为0股[161] - 监事会主席刘碧龙期末持股0股[161] - 监事贾浩期末持股0股[161] 资产与负债状况 - 资产总额同比增长13.27%至34.32亿元[20] - 信用减值损失达1.43亿元占利润总额89.78%[117] - 应收账款同比增长22.05%至15.72亿元占总资产45.82%[119] - 短期借款同比增长90.50%至4.94亿元占总资产14.40%[119] - 存货同比增长30.69%至5.23亿元占总资产15.24%[119]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3.31亿元[127] - 受限资产总额达6152.11万元[123] 募集资金使用 - 2019年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15,158.89万元[129] - 本期已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3,564.99万元[129] - 已累计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7,111.01万元[129] - 累计募集资金使用进度为46.91%[133] - 尚未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8,047.88万元[129] - 募集资金实际到位金额为162,749,978.20元[131] - 报告期内募集资金实现效益1,372.51万元[133] - 累计募集资金实现效益1,814.43万元[133] - 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2,500万元[134] - 募集资金未发生用途变更且项目可行性未发生重大变化[133] 主要子公司财务表现 - 北京辰安信息科技子公司营业收入为3.595亿元,营业利润为5082.79万元,净利润为4259.21万元[138] - 合肥科大立安安全技术子公司营业收入为3.476亿元,营业利润为-5810.52万元,净利润为-4798.87万元[138] - 合肥泽众城市智能科技子公司营业收入为3.506亿元,营业利润为5983.79万元,净利润为5374.67万元[138] - 北京辰安信息科技子公司总资产为8.189亿元,净资产为5.527亿元[138] - 合肥科大立安安全技术子公司总资产为7.225亿元,净资产为2.668亿元[138] - 合肥泽众城市智能科技子公司总资产为5.408亿元,净资产为1.897亿元[138] 业务模式与客户 - 公司业务覆盖国内32个省、10余个国家部委、300余个地市区县级市场以及海外20余个国家[40] - 海外项目预付款比例为15%至30%[47] - 项目交付后支付比例为60%至80%[47] - 项目质保金比例为5%至10%通常在验收后12个月支付[47] - 少数项目质保金支付周期为24至36个月[47] - 公司收入确认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因政府项目验收及支付多集中在第四季度[48] - 公司装备产品收入需安装调试后取得客户验收报告确认,或无需调试时凭签收单确认[48] - 第四季度营收表现最佳达7.87亿元占全年51.1%[23] - 第四季度收入7.87亿元,占全年收入51.1%[84] - 前五名客户销售总额5.191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33.72%[96] - 第一名客户销售额3.01亿元,占比19.56%,为关联方紫光软件[96]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总额1.138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13.62%[97]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总额为1.138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13.62%[98] 产品与技术 - 公司产品线涵盖应急指挥系统、监测预警系统及环境污染预警溯源系统等12类软件产品[42] - 公司通过物联网技术建立城市安全监测体系覆盖燃气/桥梁/供水等9大基础设施领域[42][43] - 装备制造业务包含燃气监测传感器/智能检测仪等5类核心硬件产品[45] - 安全文教业务面向政府部门/公众/未成年人等5类目标群体[45] - 公司正发展公共安全SaaS服务模式采用标准化定价策略[46] - 设备健康状态管理系统已上线,辐射新加坡周边国家电力安保领域[99][101] - IMS信息管理子系统处于研发中,为新加坡第一个政府项目[101] - 主运行中心系统集成与可视化平台项目已完成研发并形成无形资产[101] - 应急管理一张图V4.0已完成研发并形成无形资产,提供基础GIS服务支撑[102] - 物联网时序数据智能分析及运营平台通过降低误报率显著节约人力成本与运维成本[103] - 基于瑞芯微平台的图像火灾探测器项目提高产品通用件占比达到30%以上[103] - 图像型火灾探测器(室内型、室外型)共生产样机20台[103] - 图像型火灾探测器(防爆型)共生产样机20台[103] - 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接收器)共生产样机27台[103] - 智慧消防一体化云服务平台项目由“一平台”和“六系统”组成[104] - 智慧消防一体化云服务平台项目部分形成无形资产[104] - 智慧消防一体化云服务平台项目研发中[104] - 智慧消防一体化云服务平台项目帮助各消防责任方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104] - 智慧消防一体化云服务平台项目全面提升公共消防安全水平[104] 行业与政策环境 - 应急管理信息化行业将进入高速增长期市场前景广阔[31] - 公司应急管理城市安全海外公共安全业务以平台为核心装备与消防业务以智能硬件为主[32] - 公司首次实现中国公共安全和应急软件成套化输出[32] - 2021年4月消防法修改对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的从业条件作出细化规定[34] - 2021年5月应急管理部发布意见明确十四五期间信息化建设总体方向[34] - 2021年9月安全生产法施行要求餐饮行业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35] - 安徽省要求到2025年实现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全面覆盖[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