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2022年营业收入12.62亿元,同比增长3.04%[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75.49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16.59%[18] - 2022年营业收入为12.62亿元,同比增长3.04%[3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75.49万元,同比增长116.59%[37] - 2022年总营业收入为12.62亿元,同比增长3.04%[5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1%,较上年提升8.9个百分点[18]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4.47亿元,为全年最高季度[20]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2870.22万元[20]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0.78万元(第一季度)、4137.47万元(第二季度)、2109.02万元(第三季度)、2870.22万元(第四季度)[5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8.89%至67,820,302.32元[70]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5.29%至74,913,672.89元[70] - 财务费用同比上升15.22%至29,066,495.77元[70] - 研发费用同比微增2.02%至55,136,046.71元[70] - 通信行业营业成本50.74亿元,同比增长7.08%,占营业成本比重52.25%[62] - 系统集成营业成本55.88亿元,同比增长7.83%,占营业成本比重57.55%[63] - 工程施工及维护成本7.15亿元,同比增长36.37%,占营业成本比重7.36%[6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356.74万元,同比下降23.45%[1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3.45%至53,567,388.30元[8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60.22%至-62,042,455.81元[8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下降69.00%至4,302,605.29元[8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加26.12%至66,345,061.10元[8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192.38%至93,729,496.37元[8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加53.81%至728,499,164.73元[8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加10.38%至634,769,668.36元[8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增加221.43%至85,254,428.86元[83] 各条业务线表现:收入构成 - 电力行业收入2.94亿元,同比增长9.67%,占营收比重23.33%[55] - 通信行业收入6.35亿元,同比增长2.17%,占营收比重50.34%[55] - 系统集成收入6.23亿元,同比增长9.36%,占营收比重49.31%[55] - 商品销售收入0.077亿元,同比下降56.56%[55] - 软件开发收入0.99亿元,同比下降12.49%[56] - 软件销售收入0.23亿元,同比下降31.01%[56] 各条业务线表现:毛利率 - 电力行业营业收入29.45亿元,同比增长9.67%,毛利率34.53%,同比下降3.35个百分点[59] - 通信行业营业收入63.55亿元,同比增长2.17%,毛利率20.16%,同比下降3.66个百分点[59] - 系统集成产品营业收入62.25亿元,同比增长9.36%,毛利率10.24%,同比上升1.27个百分点[59] - 设计产品营业收入31.15亿元,同比下降2.97%,毛利率34.87%,同比下降10.67个百分点[59] 各地区表现 - 东北地区收入6.44亿元,同比增长8.23%,占营收比重51.02%[56] - 华南地区收入0.78亿元,同比增长46.16%,占营收比重6.20%[56] - 西南地区收入0.36亿元,同比增长97.69%,占营收比重2.82%[56] 研发与技术创新 - 公司研发1+N+M产品体系,含恒实信息技术中台及H-ARIoT等平台产品[38] - 公司自主研发源荷聚合互动响应平台及虚拟电厂交易运营平台等数字能源技术支撑平台[39] - 公司持有发明专利49项、实用新型专利91项、软件著作权433项[40] - 基于智慧能源的物联网应用项目已完成研发并结项[71] - 支撑新一代智慧城市的5G技术深化应用项目已完成研发并结项[72] - 智慧城市数据治理及服务中台研发项目已进入开发阶段,取得三项软件著作权[72] - 虚拟电厂交易运营平台已完成技术研究、开发及测试工作[72] - 能源聚合商运营管控平台已完成立项、技术研究、开发及测试工作[73] - 碳排放大数据管理运营平台已完成立项、技术研究、开发及测试工作[73] - 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发项目已完成总体规划至系统测试环节,目前处于试运行阶段[74] - 智慧城市数据化孪生技术研究项目已完成总体规划至系统测试环节,目前处于试运行阶段[74] - 能源聚合平台集成物联网、大数据、智能AI技术实现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储能侧数据接入[73] - 碳排放大数据平台具备碳排放数据云采集、数仓存储、并行运算、靶向分析等核心技术[73] - 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二级节点解析服务、IoT数字化连接、可视化自运维3大核心能力[74] - 工业互联网平台包含智造中台、智能仓储、供应链管理、能源管理等多个高频应用[74] - 智慧城市数据化孪生平台实现城市数据实时监测、分析和预测功能[74] - 智慧城市数据化孪生技术开发智能交通管理、智能环境监测、智能城市规划等应用系统[74] 研发投入与资本化 - 研发人员数量减少至503人,同比下降8.55%[75] - 研发人员占比降至21.88%,同比下降4.66个百分点[75] - 研发投入金额增至1.069亿元,同比增长12.42%[75]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升至8.47%,同比增长0.71个百分点[75] - 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达5177万元,资本化率48.43%[75] - 智慧能源物联应用项目资本化金额1980万元,已完成研发[76][77] - 数据治理及服务中台项目资本化金额1412万元,进入开发阶段[77] - 虚拟电厂交易运营平台资本化金额503万元,已完成立项开发[77] - 能源聚合商运营管控平台资本化金额406万元,已完成立项开发[78] - 碳排放大数据管理平台资本化金额288万元,已完成立项开发[78] - 智慧城市数据化孪生技术研发投入1,859,694.63元[79] - 公司研发资本化项目总投入51,770,556.72元[79] 资产与负债变化 - 资产总额40.8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48%[18] - 货币资金从年初3.201亿元增至年末3.90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8.74%升至9.56%[85] - 存货从年初4.818亿元增至年末6.74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3.16%升至16.51%[85] - 短期借款从年初3.745亿元增至年末5.40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0.23%升至13.25%[85] - 合同资产从年初6.459亿元增至年末7.52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7.64%升至18.42%[85] - 长期股权投资从年初7010.01万元增至年末9812.66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91%升至2.40%[85]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年初611.69万元减至期末232.74万元,期间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17.04万元[87][92] - 受限货币资金3848.76万元,主要用于保证金及受限用途资金[88] - 抵押固定资产1.399亿元及投资性房地产7664.83万元用于银行借款[88] 子公司与投资表现 - 子公司辽宁邮电规划设计院实现营业收入9.449亿元,净利润3062.47万元[98] - 报告期投资额150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0%[89] - 辽宁邮电持有辽宁龙目工程监理有限公司100%股权,其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100] - 辽宁邮电持有辽宁灏龙信息产业有限公司100%股权,其注册资本为7500万元[100] - 辽宁邮电持有辽宁旭能科技有限公司80%股权,其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100] - 辽宁邮电持有辽宁数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70%股权,其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100] - 辽宁邮电持有辽宁育能科技有限公司60%股权,其注册资本为800万元[100] - 辽宁邮电持有辽宁育能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有限公司100%股权,其注册资本为300万元[100] - 公司持有北京前景无忧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6.53%股权,其注册资本为10800万元[101] - 公司持有北京新能和再生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45%股权,其注册资本为500万元[101] - 公司成立全资子公司深圳恒实盛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定位为南方总部,聚焦深圳虚拟电厂业务[10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业务发展 - 公司所处行业面临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机遇[28][30] - 公司数字能源业务实施国网湖南智慧能源平台等源荷聚合系统开发项目[33] - 通信技术服务板块新开拓中国铁塔集团、海南移动等省级框架项目[34] - 智能物联应用业务实施南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战略运行管控平台V2.0等项目[36] - 子公司辽宁邮电拥有工程设计电子通信广电行业甲级等全系列高等级资质[42] - 子公司辽宁邮电获2022年度辽宁省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五项及科学技术进步奖两项[42] - 公司通信技术服务板块是现金流和净利润的稳健支撑,辽宁邮电为承接主体[104]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022年软件业务收入10.81万亿元,同比增长11.2%[2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风险因素 - 公司应收账款余额较大面临流动资金短缺和坏账损失风险但客户主要为通信运营商电网下属企业及大型行业客户信用良好无法收回可能性较小[112] - 公司享有所得税和增值税优惠等税收优惠政策若政策变化或不能获得优惠将对业绩产生不利影响[113] - 公司积极关注税收政策变动做好各项资格及资质年审和复审工作[114] - 公司2018年收购辽宁邮电形成大额商誉需每年末进行减值测试未来经营不佳可能出现商誉减值影响合并报表利润[11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控股子公司包括辽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及北京恒泰能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10] - 公司法定代表人及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为钱苏晋[3][14] - 董事兼财务负责人李学宁因个人原因于2022年12月01日离任[136] - 独立董事刘志忠于2022年9月13日离任[133] - 独立董事刘志忠于2022年09月13日因连任满六年离任[136] - 张翼于2022年09月13日被选举为新任独立董事[136] - 饶俊祥于2022年12月21日被选举为新任董事[136] - 李小雄于2023年04月19日被选举为公司董事[138] - 董事李小雄在股东单位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担任财务管理部负责人并领取报酬[142] - 独立董事夏清同时担任5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并领取报酬[142] - 独立董事张翼同时担任2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并领取报酬[142] - 董事长钱苏晋在子公司北京新能和再生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不领取报酬[142] - 副总经理黄子健(1992年出生)为清华大学金融学硕士曾任国泰君安通信行业首席分析师[140] - 董事长钱苏晋持股从期初3,876,972股减持969,000股至期末2,907,972股[132] - 董事姜日敏持股从期初947,829股减持236,957股至期末710,872股[133] - 董事张小红持股从期初1,705,298股减持426,320股至期末1,278,978股[133] - 董事周巍持股保持360,610股不变[133]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股从期初5,797.02万股减持1,419.02万股至期末4,378.01万股[134]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额3.44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26.65%[67]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合计344,378,000.92元,占年度销售总额26.65%[68]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合计127,790,634.14元,占年度采购总额16.35%[6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利润分配与激励 - 公司2022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4] - 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不进行现金分红[159] - 2022年度可分配利润为0元[160] - 现金分红总额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0%[160] - 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不派发现金红利 不送红股 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60] -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向428位激励对象授予3000万股限制性股票 占公司总股本9.56%[160] - 激励对象人数由428名调整为426名 授予股票数量由3000万股调整为2996.5万股[161] - 2022年激励对象人数由426名调整为415名 已授予未归属股票由2996.5万股调整为2921.5万股 作废75万股[162] - 第一个归属期1460.75万股限制性股票全部取消归属并作废失效[163] - 董事周巍持有360,610股股票期权 期末市价11.28元/股[163] - 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9.00元/股[160] - 激励对象绩效评价结果分为优秀A、良好B、合格C和不合格D四个等级,对应归属比例分别为100%、100%、80%和0[16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薪酬与人员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2年税前报酬总额合计437.3万元[144] - 独立董事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10万元(税前)[143] - 董事长兼总经理钱苏晋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72.36万元[144] - 董事兼副总经理姜日敏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64.66万元[144] - 副总经理樊爱军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60.66万元[144] - 董事周巍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50.61万元[144] - 财务负责人李学宁(离任)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48.8万元[144] - 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黄子健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41.16万元[144] - 董事张小红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31.21万元[144] - 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结构为基本薪酬+岗位薪酬+绩效[164] - 公司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2299人,其中技术人员1761人占比76.6%[155][156] - 母公司员工658人,主要子公司员工1641人[155] - 劳务外包工时总数483172小时,支付报酬总额2176.78万元[158] - 员工专业构成:生产人员207人、销售人员97人、财务人员24人、行政人员210人[155][156] - 员工教育程度:研究生及以上128人、本科1419人、大专685人、大专以下67人[156] - 公司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人数57人[155] 其他重要内容: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为恒实科技股票代码为300513[14] - 公司注册地址于2023年1月11日变更为北京市海淀区林风二路39号院1号楼11层1101[14] - 公司电子信箱为zqsw@techstar.com.cn[14] - 公司国际互联网网址为www.techstar.com.cn[14]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于公司证券部[16] - 公司聘请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审计机构[17] - 报告期指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11] 其他重要内容:公司治理结构 - 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4次股东大会[120] - 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2.06%[131] -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17.54%[131] - 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17.04%[131] - 2022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15.43%[131] - 公司董事会董事人数为8名其中独立董事3名报告期内共召开7次董事会[122] - 2022年度共召开7次董事会会议[145] - 公司监事会设监事3名其中职工监事1名报告期内共召开6次监事会[124][125] - 公司审计委员会下设审计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直接对审计委员会负责[126] - 审计委员会召开3次会议审议半年度及季度财务报告[153] - 战略委员会审议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方案[150] - 薪酬委员会审议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议案[153] - 公司指定巨潮资讯网为信息披露指定网站《证券时报》《证券日报》为信息披露报刊[127] - 公司治理实际状况与法律法规要求不存在重大差异[128] - 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单位资产总额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的比例为100%[168] - 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单位营业收入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00%[168
恒实科技(300513)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