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4.285亿元,同比增长8.6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36.69万元,同比增长12.67%[3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223元/股,同比增长12.62%[3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63%,同比上升0.30个百分点[31]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29亿元,同比增长8.63%[4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36.69万元,同比增长12.67%[43]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63%至4.285亿元[62] - 公司2022年半年度净利润为38,136,369.41元,同比增长18.0%[15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8,366,932.84元,较上年同期34,052,397.36元增长12.7%[157]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223元,较上年同期0.1086元增长12.6%[157] - 营业总收入为4.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6%[155] - 母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60.7%至5,674,476.73元(2021年同期:14,440,198.30元)[16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1.11%至3.02亿元[62] - 研发投入同比下降22.18%至2743万元[62] - 营业总成本为4.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5%[155] - 营业成本为3.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1%[155]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5.1%至22,179,097.36元(2021年同期:19,263,450.95元)[156]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长30.0%至16,761,167.78元(2021年同期:12,889,132.94元)[156]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1%至34,131,871.02元(2021年同期:33,766,670.75元)[156] - 财务费用基本持平为12,467,683.99元(2021年同期:12,433,781.46元)[156] - 投资收益同比下降76.5%至593,579.87元(2021年同期:2,524,263.76元)[156]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75亿元,同比下降109.95%[3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恶化109.95%至-3.175亿元[6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10.4%,从5.28亿元降至4.73亿元[16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恶化109.9%,从-1.51亿元扩大至-3.17亿元[162]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增加25.1%,从4.30亿元升至5.37亿元[162] - 支付给职工现金增长8.4%,从1.69亿元增至1.83亿元[162]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大幅增长77.3%,从2.24亿元增至3.96亿元[163]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284.5%,从-0.83亿元转为正1.53亿元[16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下降10.1%,从0.94亿元降至0.85亿元[163]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入下降84.4%,从0.28亿元降至0.04亿元[164] - 母公司取得投资收益现金下降85.5%,从0.22亿元降至0.03亿元[164] - 母公司期末现金余额增长187.9%,从0.14亿元增至0.41亿元[165]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减少68.7%至1.002亿元[67] - 短期借款增长46.7%至5.494亿元[67] - 货币资金从年初3.201亿元减少至报告期末1.002亿元,下降68.7%[147][148] - 应收账款从年初3.782亿元增长至4.643亿元,增幅22.8%[147][148] - 存货从年初4.818亿元增长至6.973亿元,增幅44.7%[147][148]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年初611.69万元减少至216.10万元,下降64.7%[147][148] - 应收票据从年初709.52万元减少至76.23万元,下降89.3%[147][148] - 预付款项从年初3543.97万元增长至5210.27万元,增幅47.0%[147][148] - 其他应收款从年初2029.76万元增长至3603.74万元,增幅77.5%[147][148] - 短期借款为5.4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46.7%[149] - 货币资金为4370万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29.5%[152] - 存货为1.7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34.7%[153] - 合同资产为1.3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28.4%[153] - 长期股权投资为8411万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20.0%[149] - 投资性房地产为1.1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30.0%[149] 业务线表现 - 系统集成业务收入增长18.93%至1.752亿元[64] - 通信行业收入增长21.94%至2.169亿元[65] - 电力行业收入增长25.06%至1.016亿元[65] - 公司中标国网湖南省电力新型源荷聚合互动响应系统等多个综合能源项目[40] - 公司承接辽宁移动、山东移动等多个省级5G通信工程设计项目[41] - 公司中标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战略运行管控平台等信息化建设项目[42] - 公司研发源荷聚合互动响应平台、虚拟电厂交易运营平台等综合能源技术平台[44] - 辽宁邮电完成各类工程设计项目万余项和工程可行性研究及网络规划咨询项目近千项,其中国家和省重点工程设计规划可行性研究项目500余项[50] - 辽宁邮电在全国近300家通信行业咨询设计单位中业务收入排名前五,在民营设计咨询企业中列第一[52] - 辽宁邮电在电力市场开拓据首位,系统集成市场开拓据前五[52] - 公司业务覆盖国内160多个城市,并在辽宁省其他13个地市设有办事处[52] - 恒实科技通过近20年在电力行业深耕细作,形成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基础平台[53] - 物联网大数据技术中台H-iTMG整体建设周期规划为5年,建成后将形成基础技术库公共组件库产品架构库[55] - 可视化商业智能分析平台H-VBI支持大屏幕桌面终端移动终端的应用发布能力[55] - 管理信息基础平台H-COP采用最新大数据微服务架构,具备国内领先的大数据可视化分析和展现能力[57] - 智能实时监控平台H-ARIoT基于自主知识产权时序数据库技术,支撑毫秒级物联应用能力[57] - 公司应用系统覆盖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户所有环节,控制中心覆盖电网企业大部分主要专业[59] 技术实力与知识产权 - 公司拥有发明专利48项、实用新型专利92项、软件著作权384项[44] 行业与市场环境 - 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022年上半年业务收入46266亿元,同比增长10.9%[46] - 软件产品收入11427亿元,同比增长10.2%[46] - 信息技术服务收入30296亿元,同比增长12.0%[46] - 行业竞争激烈且技术更新换代快影响通信设计业务[3] - 通信行业景气度可能出现阶段性回落[3] 客户与市场风险 - 公司应收账款余额较大面临流动资金短缺和坏账损失风险[7] - 客户主要为通信运营商和电网下属企业等大型行业客户[5][7] - 营业收入受客户季节性因素影响呈现波动[5] 收购与商誉 - 2018年收购辽宁邮电形成大额商誉需每年末进行减值测试[10]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合并成本大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188] - 合并成本小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计入合并当期营业外收入[188] 税收优惠 - 公司享有所得税和增值税等税收优惠政策[9] 利润分配政策 - 公司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1] -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90] 人力资源风险 - 核心人才流失可能对技术研发造成不利影响[6] - 公司通过战略合作整合资源保持技术优势[3] 子公司情况 - 主要子公司辽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总资产18.77亿元,净资产9.55亿元,营业收入3.13亿元,净利润3349.64万元[80] - 公司持股辽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99.854%股权[81] - 公司持股北京恒泰能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52%股权[81] - 控股子公司辽宁邮电新设辽宁育能科技持股60%注册资本800万元[179] 担保情况 - 公司对子公司辽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担保额度为10,000万元,实际担保金额为1,980万元[121] - 公司对子公司辽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担保额度为6,000万元,实际担保金额为334.84万元[121] - 公司对子公司辽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担保额度为6,000万元,实际担保金额为672.28万元[121] - 公司对子公司辽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担保额度为8,000万元,实际担保金额为3,176.36万元[121] - 公司对子公司辽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担保额度为8,800万元,实际担保金额为7,800万元[121] - 公司对子公司辽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担保额度为10,000万元,实际担保金额为7,000万元[121] - 公司对子公司辽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担保额度为6,000万元,实际担保金额为1,002.86万元[121] - 公司对子公司辽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担保额度为3,000万元,实际担保金额为524.14万元[121] - 公司对子公司辽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担保额度为19,200万元,实际担保金额为13,208.74万元[122] - 公司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为40,295.78万元,占公司净资产比例为16.93%[122]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影响净利润-229.12万元[36]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8.39万元[35] - 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293.35万元[35] - 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值293万元[69] 资本运作与股权变动 -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关联交易金额为67,108.00万元人民币[114] -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数量为76,000,000股[114] -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价格为8.83元/股[114] - 控股股东钱苏晋拟转让9,690,000股股份(占总股本3.09%)予深智城[127] - 深智城拟全额认购公司定向发行76,000,000股股份[127] - 钱苏晋持股38,769,720股(占比12.36%)其中质押34,295,896股[135] - 张小红持股17,052,980股(占比5.44%)无质押[135] - 限售股总量43,477,664股(占总股本13.86%)报告期内无变动[132] - 无限售流通股270,213,491股(占总股本86.14%)[132] - 公司总股本313,691,155股[132]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已出具反垄断审查不实施进一步审查决定书[128] - 权益变动尚需国资监管部门批准及交易所合规性确认[128] - 交易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深智城[127] - 钱苏晋与张小红为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合计约4.17%[136][137] - 景治军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181.01万股,占比最高[136][137] - 邱为碧通过信用账户持有823.63万股,占流通股重要比例[136][137] 财务报告与审计 - 公司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104] 诉讼与合规 - 公司存在未决诉讼涉案金额为2,088.14万元[107] - 公司未发生重大诉讼仲裁事项[106] - 公司未发生违规对外担保情况[103] - 公司未发生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102] - 公司未发生破产重整相关事项[105] - 公司未发生与日常经营相关的关联交易[108] 租赁业务 - 公司作为出租方租赁资产给其他公司共涉及18个承租方[118] - 公司作为承租方租赁其他公司资产共涉及26个出租方[118]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损益达到利润总额10%以上的租赁项目[119] 股东会情况 - 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2.06%[88]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74]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委托理财[75]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76]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委托贷款[77] -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78] 所有者权益结构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3.796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64%[31] - 总资产为37.27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79%[3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3.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1.6%[15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初余额为人民币1,313,216,551.82元[167] - 其他权益工具期初余额为人民币29,010.21元[167] - 资本公积期初余额为人民币310,790.66元[167] - 其他综合收益期初余额为人民币38,737.33元[167] - 盈余公积期初余额为人民币87,030.35元[167] - 未分配利润期初余额为人民币41,779.00元[167] - 一般风险准备期初余额为人民币1,105,693.40元[167]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人民币38,366,932.84元[168] - 本期所有者投入普通股资本为人民币2,000,000.00元[16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较期初增加人民币40,136,369.40元[168] - 公司股本为313,691,155.00元[170][172] - 资本公积为1,685,079,563.07元[170][172] - 盈余公积为29,832,051.23元[170][172] - 未分配利润为517,824,806.08元[17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2,546,427,575.38元[170] - 少数股东权益为31,517,489.96元[170]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577,945,065.34元[170]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34,052,397.36元[171] - 本期利润分配金额为-21,956,074.92元[171] - 本期期末未分配利润为529,921,128.52元[172]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期初余额为2,014,229,030.81元[173] - 母公司股本为313,691,155.00元[173] - 母公司资本公积为1,687,014,547.19元[173] - 母公司盈余公积为29,832,051.23元[173]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期初余额为-16,308,722.61元[173] - 母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5,674,476.73元[173]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2,019,903,507.54元[175]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10,634,245.88元[175] - 公司股本总额为313,691,155元[178] - 资本公积为1,684,761,272.06元[176] - 未分配利润减少7,515,876.62元[176] - 综合收益总额为14,440,198.30元[176] - 所有者权益合计减少7,515,876.62元[176] - 对股东的利润分配为21,956,074.92元[176] - 盈余公积为29,832,051.23元[176] - 上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264,206,647.42元[176] - 本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256,690,770.80元[177] 会计政策与金融工具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合并成本大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188] - 合并成本小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计入合并当期营业外收入[188] - 合并范围内所有重大内部交易、往来余额及未实现利润在合并报表编制时予以抵销[189]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持有期限不超过3个月且流动性强的投资[191] - 金融资产根据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特征分类为三种计量类型[192]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按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收入[193] - 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94] -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包括收取现金流量合同权利终止[195] - 金融资产整体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95] - 金融资产部分转移时按相对公允价值分摊账面价值[196] - 金融负债初始确认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和其他金融负债[
恒实科技(300513) - 2022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