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顺新材(300501) - 2021 Q4 - 年度财报
海顺新材海顺新材(SZ:300501)2022-03-27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856,857,795.71元,同比增长20.04%[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4,645,765.20元,同比增长1.69%[17]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856,857,795.71元,同比增长20.04%[42] - 公司2021年净利润109,029,338.38元,同比增长3.42%[42] - 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104,645,765.20元,同比增长1.69%[42]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8.57亿元,同比增长20.04%[49] - 新型药用包装材料收入7.63亿元,占总收入89.06%,同比增长17.44%[49] - 硬包装产品收入2.34亿元,同比增长29.08%,增速高于软包装的17.15%[49] - 国内销售收入7.95亿元,占比92.77%,同比增长20.28%[49] - 直销模式收入8.48亿元,占比98.93%,同比增长20.16%[4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直接材料成本同比增长34.64%,占营业成本比重达69.79%[57]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6.48%至42,561,264.44元[64] - 管理费用同比上升16.44%至59,304,991.56元[64]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84.33%至2,274,674.71元,主要因汇兑损益变动[64] - 研发费用同比上升35.33%至32,877,686.18元[64]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3.84%,较上年3.40%有所上升[66] - 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长35.33%[43]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9,639,384.21元,同比增长80.21%[17] - 第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值-7,247,434.18元[1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上升80.21%至139,639,384.21元[68][69]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上升1,124.46%至653,496,880.86元,主要因发行股票募集资金[69][70] 业务线表现 - 公司产品涵盖SP复合膜、PTP铝箔、冷冲压成型复合硬片等软包装材料及PVC、塑料瓶等硬包装材料[11] - 主要产品包含软包装材料(冷冲压成型复合硬片/PTP铝箔/SP复合膜等)和硬包装材料(PVC/PVC-PVDC/药用铝塑盖等)[30] - 新型药用包装材料毛利率31.14%,同比下降4.62个百分点[51] - 生产量同比增长19.16%至3165.16万公斤,库存量增长38.39%[52] - 公司产品应用于华海药业/上海医药/阿斯利康等国内外制药企业[30] - 公司客户数量超2000家[36]并与80%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建立合作[36] - 公司客户数量超过2000家,与80%的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建立合作[38] - 公司为下游药厂累计发出4438份授权信,报告期内发出1652份[38]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合计1.09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12.74%[60] - 前5名供应商采购总额为152,378,357.60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27.50%[62][63] - 采用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销售模式[35] - 核心原材料包括铝箔/PVC/尼龙/PE/PET等[35] - 生产周期一般为5-30天[34] - 公司持有药包材登记号121个[36]和DMF备案12个[36] - 公司药包材登记号提高至121个,DMF备案增加至12个[44] - 公司拥有109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3项[37] - 公司拥有发明专利13个、实用专利91个、外观专利5个[44] - 掌握冷冲压成型复合硬片生产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37] 子公司和并购表现 - 公司全资子公司包括苏州海顺包装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海顺医用新材料有限公司等[10] - 公司控股公司包括浙江多凌药用包装材料有限公司、石家庄中汇药品包装有限公司[10] - 子公司苏州海顺营业收入547,204,047.70元,净利润86,831,462.12元[88] - 子公司多凌药包营业收入100,277,652.11元,净利润9,962,613.73元[89] - 子公司石家庄中汇营业收入132,863,189.46元,净利润3,736,052.48元[90] - 子公司浙江海顺营业收入33,056,335.58元,净利润1,773,091.59元[90] - 苏州海顺总资产593,308,475.23元,净资产346,007,556.77元[88] - 多凌药包总资产85,253,811.39元,净资产77,776,758.70元[89] - 石家庄中汇总资产213,232,838.56元,净资产158,292,064.12元[90] - 浙江海顺总资产492,294,046.83元,净资产151,966,430.43元[90] - 海顺医材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3,076,875.18元,净利润11,620,702.71元[91] - 浙江海顺新能源子公司营业收入11,151,030.26元,净亏损337,040.31元[91] - 苏州庆谊子公司营业收入48,537,566.42元,净利润42,810,427.91元[91] - Haishun Europe GmbH子公司营业收入1,854,549.86欧元,净亏损357,294.83欧元[91] - 参股公司上海久诚包装营业收入371,772,597.67元,净利润35,528,197.70元[92] - 公司2016年增资4,675万元控股多凌药包68%股权,新增年产1,500吨高阻隔药品包装膜产能[92] - 公司2017年以2,938万元收购苏州庆谊医药包装100%股权[93] - 公司2018年投资10,880万元控股石家庄中汇药品包装68%股权[93] - 公司2019年以21,507.5万元收购上海久诚包装43.015%股权布局日化包装领域[94] - 公司先后收购了浙江多凌、苏州庆谊、石家庄中汇,参股了上海久诚等[96] - 通过并购整合实施"内生增长"和"外延发展"并重的发展战略[107] - 2016年收购多凌药包68%股权,2017年收购苏州庆谊100%股权,2018年收购石家庄中汇68%股权[10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制定"四轮驱动"发展战略,拓展新消费、新能源、可回收高阻隔复合材料等新业务板块[95] - 公司计划推进南浔二期项目建设,保证1.8万吨高阻隔复合材料产线早日上马[100] - 公司拥有苏州、嘉兴、石家庄三大生产基地,产能利用相对充分[100] - 公司覆盖全国2000强以内的药企[96] - 公司向上延伸到基膜材料端,向下拓展液体药品包装、高阻隔可回收利用包装、奶酪棒包装、电子烟包装、锂电池软包装等领域[96] - 公司2022年重点推进铝塑膜、高性能瓶管、可回收复合材料和功能性聚烯烃膜材料等的开发[99] - 公司利用股权激励等措施吸引优秀人才[97] - 公司将继续加强财务管理,统筹资金资源,调整存贷款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101] - 公司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坚持以满足客户需求、成就员工价值为企业价值观[97][102] - 公司通过深交所互动易网络信息平台、公司网站、邮件及电话等多种渠道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102]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市场竞争、原材料价格波动、宏观经济政策、核心技术人员流失、并购整合及汇率波动等风险[4] - 境外销售和采购结算货币以美元和欧元为主,面临汇率波动风险[108] - 原材料价格受行业政策和经济周期影响较大,存在价格波动风险[104] - 核心技术人员队伍报告期内保持稳定,但存在技术外泄或流失风险[107] - 公司及子公司不属于高耗能、高排放企业,但面临环保政策趋严风险[105] - 国内医药包装行业高度分散,生产企业数量超过1500家[104] - 原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比重较大,主要包括铝箔、PVC、PE、粘合剂等[104] - 国内药包材企业有1500多家,大部分规模在千万量级,超过2亿级别的公司较少[39] 资产和债务 - 资产总额2,264,050,337.46元,同比增长61.09%[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509,959,144.83元,同比增长87.52%[1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36%,同比下降3.50个百分点[17]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上升21.67个百分点至28.00%,主要因收到5.98亿元募投资金[71] - 短期借款为1.9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8.58%,同比下降6.38个百分点[72] - 长期借款为1.6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7.27%,同比上升1.92个百分点[72] - 合同负债为680.48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30%,与上年持平[72] - 受限资产总额为3.43亿元,包括货币资金2039万元、固定资产3361万元、在建工程2.36亿元及无形资产5233万元[73]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成功募集资金6.01亿元[45] - 募集资金总额为6.02亿元,本期使用6957.56万元,累计使用6957.56万元[79] - 尚未使用募集资金为5.30亿元,存放方式为协定存款[79][80] - 高阻隔复合材料项目投资进度为11.65%,累计投入6957.56万元[82] - 募集资金产生利息收入177.88万元[80] - 募集资金总额为60,160万元,已使用59,724.72万元,累计投入进度为99.3%[83] - 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自筹资金5,399.02万元[84] 非经常性损益和政府补助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4,392,327.10元[22] - 非经常性损益总额2,984,604.96元[23] 投资活动 - 报告期投资额为4055万元,同比下降8.36%[74] - 成立全资子公司浙江海顺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亿元[59] - 浙江海顺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投资亏损38.7万元[77] - 公司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浙江海顺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00万元人民币[193] 行业背景 - 国内医药包装行业市场规模超1000亿元[28]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林武辉先生、朱秀梅女士[117] - 董事长兼总经理林武辉期末持股58,019,499股[123] - 董事朱秀梅期末持股32,230,408股[123] - 董事兼副总经理黄勤期末持股235,600股[123] - 董事林秀清期末持股215,986股[123] - 财务总监倪海龙期末持股225,000股[124] - 副总经理陈平期末持股225,000股[124] - 副总经理李俊减持50,000股后期末持股175,000股[124] - 2021年度公司董监高实际薪酬总额为433.98万元[135] - 董事长兼总经理林武辉薪酬最高为77.4万元[136] - 副总经理李俊薪酬为72万元[137] - 财务总监倪海龙薪酬为33.6万元[137] - 董事朱秀梅薪酬为33.6万元[136] - 独立董事津贴标准为每人6万元[136][137] - 公司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人[116]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名[116] - 报告期内董事会共召开9次会议[140] - 所有董事均未连续两次缺席董事会会议[140] - 董事对公司重大事项未提出异议[141] - 董事提出的专业性意见被公司采纳[142] - 审计委员会2021年召开4次会议,审议包括年度报告、审计报告、财务决算、利润分配等8项议案[144]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核通过2018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解除限售及回购价格调整[146] - 董事会战略发展委员会对公司长期发展战略和重大投资进行研讨[145] - 监事会报告期内未发现公司存在风险[147] - 公司治理状况与监管要求不存在重大差异[119] - 公司在资产、人员、财务、机构、业务等方面与控股股东完全独立[120] 利润分配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以总股本193,531,505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0元(含税)[4] - 公司2020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0.5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7,826,490元(含税)[153]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1.2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23,223,780.60元(含税)[154][156] - 2021年度现金分红总额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100%[154] - 2021年度可分配利润为人民币445,586,706.81元[154] - 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股本基数为193,531,505股[154] 股权激励 - 2018年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347.5万股,覆盖67位核心人员[107] - 2018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实际授予数量由350万股变更为347.5万股,占授予前公司总股本的3.44%[158] - 限制性股票首次授予完成后公司股份总数由100,888,200股增加至104,363,200股[158] - 2020年第一个解除限售期限制性股票解锁数量为2,079,000股,涉及66名激励对象[159] - 2021年第二个解除限售期限制性股票解锁数量为1,559,250股,涉及66名激励对象[160] -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三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股份数量为1,379,250股[161] - 符合解除限售条件的激励对象共计64人[161] - 薪酬政策包含绩效奖金、研发激励、专项奖励及限制性股票激励[150][151] 人力资源 - 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688人,其中生产人员413人(占60.0%),销售人员88人(占12.8%),技术人员85人(占12.4%)[148][149] - 员工教育程度分布:中专(高中)452人(占65.7%),专科142人(占20.6%),本科86人(占12.5%),硕士及以上8人(占1.2%)[149] - 母公司需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人数为15人[148] - 公司董事黄勤为高级会计师及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人才[126] - 公司独立董事庞云华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及高级会计师[126] - 公司独立董事夏宽云为博士及高级会计师并担任上海树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127] - 公司独立董事马石泓为律师及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127] - 公司监事顾健为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128] - 公司副总经理陈平曾获瑞安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30] - 公司副总经理李俊参与制订《医疗器械包装吸塑膜》国家标准并获五项专利授权[131] - 公司财务总监倪海龙自2005年进入公司担任财务经理[131] - 公司董事会秘书杨高锋曾于粤开证券担任营业部负责人[132] - 公司董事庞云华在上海力鼎会计师事务所担任主任会计师并领取报酬[132] 内部控制 - 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单位资产总额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比例100%[166] - 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单位营业收入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总收入比例100%[166] - 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0个[167] - 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0个[167] - 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0个[167] - 非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0个[167] 环境保护 - 公司不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171] - 报告期内未发生因环境问题受到行政处罚的情况[171] - 公司现有建设项目3个均已取得环评批复[172] - 公司报告期内无因环境问题受到行政处罚[172] - 公司不属于上海市重点排污单位名录[172] - 公司采用2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挤注吹废气[173] - 公司采用沸石转轮+溶剂回收装置处理有机废气[173] - 公司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纳管达标排放[173] - 公司边角料收集后出售给物资回收单位[174] - 公司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危险废物包括废活性炭等9类[174] 承诺履行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林武辉、朱秀梅关于避免同业竞争的承诺正在履行中,承诺期限长期有效[182]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林武辉、朱秀梅关于社保及公积金的承诺正在履行中,承诺期限长期有效[182]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林武辉、朱秀梅关于企业所得税的承诺正在履行中,承诺期限长期有效[182]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林武辉、朱秀梅关于不占用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