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顺新材(300501) - 2021 Q2 - 季度财报
海顺新材海顺新材(SZ:300501)2021-08-25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4.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45%[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862.0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36%[2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7元/股,同比增长23.33%[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5749.1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17%[25] - 营业收入4.29亿元,同比增长31.45%[45][3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62.01万元,同比增长24.36%[36][45]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31.5%至4.29亿元(2020年半年度:3.26亿元)[147] - 净利润同比增长25.1%至6041.77万元(2020年半年度:4827.54万元)[147]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24.4%至5862.01万元(2020年半年度:4713.68万元)[149] - 基本每股收益0.37元(2020年半年度:0.30元)[15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3.03亿元,同比增长39.80%[45] - 财务费用202.88万元,同比下降68.81%[45] - 研发投入1535.82万元,同比增长33.45%[45]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9.8%至3.03亿元(2020年半年度:2.16亿元)[147]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3.4%至1535.82万元(2020年半年度:1150.85万元)[147]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68.8%至202.88万元(2020年半年度:650.50万元)[147]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578.2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0.06%[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578.22万元,同比增长70.06%[4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1亿元,同比下降509.89%[4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64.2%,从2020年半年度2.67亿元增至2021年半年度4.39亿元[15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70.1%,从2020年半年度5044万元增至2021年半年度8578万元[15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21亿元,较2020年半年度负1976万元扩大510.2%[157]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同比增加464.2%,从2020年半年度2310万元增至2021年半年度1.30亿元[15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改善为4312万元,2020年半年度为负4024万元[15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增长70.4%,从2020年半年度4610万元增至2021年半年度7852万元[158] - 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长1536.2%,从2020年半年度401万元增至2021年半年度6561万元[161] - 母公司投资支付的现金同比下降76.1%,从2020年半年度1.81亿元降至2021年半年度4311万元[161] - 母公司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56.8%,从2020年半年度6612万元降至2021年半年度2857万元[161] - 母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增长71.4%,从2020年半年度2720万元增至2021年半年度4664万元[161] 各业务线表现 - 新型药包业务营业收入3.82亿元,同比增长24.00%,毛利率31.80%[47] - 软包装业务营业收入3.10亿元,同比增长28.65%,毛利率30.91%[47] - 硬包装业务营业收入1.15亿元,同比增长40.03%,毛利率24.60%[47] 各地区表现 - 国内业务营业收入4.03亿元,同比增长36.00%,毛利率30.58%[47] - 国外业务营业收入0.26亿元,同比下降13.53%,毛利率11.80%[47]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为15.6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1.51%[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8.6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7.52%[21] - 货币资金1.04亿元,占总资产6.64%,较上年末增长0.31个百分点[49] - 存货1.50亿元,占总资产9.55%,较上年末增长1.20个百分点[49] - 在建工程2.27亿元,占总资产14.48%,较上年末增长2.65个百分点[49] - 长期借款1.32亿元,占总资产8.42%,较上年末增长3.06个百分点[50] - 资产总计从1,405,486,674.79元增长至1,567,239,556.45元,增长11.5%[140][142] - 流动资产合计从554,565,060.43元增至596,387,687.09元,增长7.5%[140] - 非流动资产合计从850,921,614.36元增至970,851,869.36元,增长14.1%[140] - 在建工程从166,212,849.92元增至226,946,446.08元,增长36.5%[140] - 无形资产从104,304,781.55元增至132,372,053.13元,增长26.9%[140] - 长期借款从75,274,716.88元增至132,010,636.57元,增长75.4%[141] - 未分配利润从359,616,353.14元增至410,409,947.42元,增长14.1%[142] - 货币资金较期初增长16.9%至1.04亿元[139] - 应收账款较期初增长9.1%至2.03亿元[139] - 存货较期初增长27.6%至1.50亿元[139]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000万元[139] - 应收款项融资为8,569万元[139] 子公司和参股公司表现 - 子公司石家庄中汇总资产为1.793亿元,净资产为6862.77万元[61] - 子公司多凌药包总资产为7762.7万元,营业收入为7199.57万元,净利润为406.72万元[61] - 子公司苏州庆谊总资产为5282.96万元,营业收入为4510.4万元,净利润为51.6万元[61] - 子公司上海医用总资产为2671.84万元,营业收入为1234.84万元,净利润为124.13万元[61] - 子公司Haishun Europe GmbH总资产为195.52万元(欧元注册资本100万欧元)[61] - 参股公司上海久诚包装总资产为2.756亿元,净资产为2127.38万元[62] 公司业务和运营模式 - 公司主要产品为软包装材料及硬包装材料,应用于阿斯利康、诺华制药、华海药业、扬子江药业等国内外知名制药品牌的片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粉剂、栓剂药品的包装[28] - 公司生产采取以销定产模式,生产周期一般为5-30天[31] - 公司销售采用直销为主经销为辅模式,对国内外制药企业客户采用直销模式,对贸易商客户采用经销模式[32] - 公司采购主要原辅材料包括铝箔、ACL、黏合剂、PVC、溶剂、尼龙、PE、油墨、PET等[32] - 公司客户已超2000家,其中80%的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和公司建立起了合作关系[35] - 公司上半年为下游药厂发出355份授权信[36] - 公司拥有115个国家药审中心颁发的药包材登记号[40] 行业和政策环境 - 国内药品包装行业高度分散,各类生产企业超过1500家,千万元级别企业较多但亿元级别企业相对较少[32] - 2019年7月国家药监局公告明确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对选用的原辅包质量及合法性负责[34] - 2019年12月国家医保局明确深化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制度改革,坚持带量采购、量价挂钩、招采合一方向[35] - 关联审评政策下药品生产企业更换药包材供应商将面临较长重新评审流程及被驳回风险[34] - 带量采购促进药企订单模式从散单向大批量订单方向发展,促进医药包装企业发挥规模效应[35] - 国内药品包装行业高度分散生产企业超过1500家[66] - 原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比重较大铝箔PVC等价格波动影响盈利能力[66] 投资和并购活动 - 公司2016年变更募集资金4675万元增资多凌药包,持股比例增至68%[62] - 多凌药包增资后注册资本变更为6875万元[62] - 2017年3月以现金2938万元收购苏州庆谊医药包装100%股权[63] - 2018年7月以现金2880万元收购石家庄中汇药品包装36%股权[63] - 2018年7月以现金8000万元对石家庄中汇药品包装增资持股比例达68%[63] - 2018年7月对石家庄中汇药品包装合计投资金额达1.088亿元[63] - 2019年以自有资金2.15075亿元收购上海久诚包装43.015%股权[64] - 2016年8月收购多凌药包68%股权[68] - 2017年3月收购苏州庆谊100%股权[68] 股权激励和股东结构 - 2018年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347.5万股覆盖67位核心人员[67] - 2018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72名激励对象350万股限制性股票[76] - 实际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调整为347.5万股(原计划350万股)[77] - 实际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占授予前公司总股本的3.44%[77] - 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上市日为2019年1月24日[77] - 2019年回购注销1名离职激励对象持有的1万股限制性股票[77] - 2020年2月10日第一批限制性股票解除限售股份上市流通[78] - 2021年2月3日第二批限制性股票解除限售股份上市流通[79] - 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107.66万股至6979.72万股[119] - 无限售条件股份增加107.66万股至8673.26万股[119] - 林武辉持有4351.50万股高管锁定股[121]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1,535户[124] - 董事长兼总经理林武辉持股58,019,499股,占总股本37.07%,其中质押20,122,000股[124][127] - 董事朱秀梅持股32,230,408股,占总股本20.59%[124][128] - 上海大甲企业管理服务中心持股5,455,000股,占总股本3.48%[124] - 公司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更[129] 非经常性损益和政府补助 - 政府补助金额为148.34万元人民币[25] - 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112.85万元人民币[25] 委托理财和重大合同 - 委托理财未到期余额800万元,报告期内发生额9,899万元[55] - 与浙江华海药业重大合同总金额5300万元人民币[113] - 对浙江华海药业合同履行进度44.25%[113] - 对浙江华海药业累计确认销售收入2345.24万元人民币[113] - 对浙江华海药业应收账款回收1962.18万元人民币[113] 公司治理和合规 - 公司不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82] - 报告期内公司无因环境问题受到行政处罚的情况[82][83] - 公司无大股东及关联方占用资金情形且无任何形式对外担保事项[86] - 公司租用实际控制人房产年租金55万元人民币[105] - 公司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95] - 公司报告期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98] - 公司未发生与日常经营相关的关联交易[99] - 公司不存在关联债权债务往来[102] - 公司未发生资产或股权收购出售的关联交易[100] - 公司未发生共同对外投资的关联交易[101] - 公司不存在托管承包及租赁情况[106][107][108] - 公司对外担保情况适用但具体数据未披露[109][110]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为1000万元人民币[111]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实际担保余额合计为1000万元人民币[111] - 实际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比例为1.16%[111] 所有者权益和利润分配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04%,同比增长0.47个百分点[21] - 公司期初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805.24亿元[163] - 公司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为876.41亿元[163]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60.42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部分为58.62亿元[163] - 本期利润分配减少所有者权益7.83亿元[164] - 本期资本公积增加813.91万元[163] - 期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增长至865.76亿元,较期初增长7.5%[164] - 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增长至938.72亿元,较期初增长7.1%[164] - 库存股减少890.85万元,主要由于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163]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410.41亿元,较期初增长14.1%[164] - 少数股东权益期末余额为72.96亿元,较期初增长2.5%[164] - 公司期初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人民币69.37亿元[166] - 公司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为人民币76.24亿元[166]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人民币4.71亿元[166] - 本期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人民币1187.8万元[166] - 本期对股东的利润分配为人民币782.65万元[166] - 其他权益工具增加人民币234.9万元[167] - 公司期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人民币74.73亿元[167] - 公司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人民币81.70亿元[167] - 本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增加人民币5.35亿元[166] - 本期所有者权益合计增加人民币5.47亿元[166] - 公司股本保持稳定为156,529,800.00元[169][170][171][172] - 资本公积从期初263,227,205.36元增至期末264,041,121.58元,增加813,916.22元[169][170] - 库存股减少8,908,515.00元至期末8,908,515.00元[169][170] - 未分配利润从期初194,355,983.98元降至期末190,576,981.30元,减少3,779,002.68元[169][170] - 综合收益总额为4,047,487.32元[169] - 利润分配向股东支付7,826,490.00元[169]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期初638,649,312.82元增至期末644,592,741.36元,增加5,943,428.54元[169][170] - 2020年同期综合收益总额为6,943,770.62元[172] - 2020年同期利润分配支付7,826,490.00元[172] - 2020年同期所有者权益从539,062,697.40元增至552,406,998.02元[171][173] 公司基本信息和财务报告基础 - 公司注册资本为15,652.98万元人民币,股份总数15,652.98万股[174] - 有限售条件流通A股69,797,244股,无限售条件流通A股86,732,556股[174] - 公司于2016年2月4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174] - 合并财务报表涵盖7家子公司,包括苏州海顺、上海海顺医用新材料等[174] - 财务报表编制基于持续经营假设,无重大疑虑事项[176] - 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181]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期限短、流动性强、易转换已知金额现金的投资[185] 会计政策和金融工具 - 金融资产分为三类:摊余成本计量、公允价值计量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公允价值计量计入当期损益[188] - 金融负债分为四类:公允价值计量计入当期损益、金融资产转移形成负债、财务担保合同、摊余成本计量负债[188] -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87]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工具投资,其股利收入计入当期损益,其他利得或损失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90]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其全部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190]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因公司自身信用风险变动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90] - 金融资产转移整体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其账面价值与收到对价及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累计额之和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92] - 金融资产转移部分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终止确认部分账面价值与对价及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累计额之和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92] -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确定优先使用第一层次输入值(活跃市场未经调整报价)[193] - 公司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等计提减值准备[193] - 对于不含重大融资成分的应收账款,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金额计量损失准备[194] - 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显著增加的金融资产,按整个存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