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2.28亿元,同比增长50.37%[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098.26万元,同比增长50.83%[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340.78万元,同比增长83.45%[20]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4.09亿元,为全年最高季度[23]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09.67万元,为全年最高季度[23] - 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为122,823.23万元,同比增长50.37%[3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098.26万元,同比增长50.83%[36] - 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122,823.23万元,同比增长50.37%[70] - 公司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98.26万元,同比增长50.83%[70] -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0.37%,从2019年8.17亿元增至2020年12.28亿元[80] - 新能源汽车行业收入同比增长1,098.46%,从2019年0.28亿元增至2020年3.37亿元[80] - 动力电池热管理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142.00%,从2019年0.15亿元增至2020年1.90亿元[80] - 新能源汽车电子制造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008.83%,从2019年0.12亿元增至2020年1.32亿元[80] - 境外收入同比下降30.90%,从2019年870.07万元降至2020年601.19万元[80] - 2020年合并报表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为80,982,567.77元[16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直流水冷产品营业成本同比增长70.19%,从2019年1.53亿元增至2020年2.61亿元[85] - 动力电池热管理产品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251.16%,从2019年0.10亿元增至2020年1.30亿元[85]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1.83%至82.22百万元,主要因东莞硅翔并表影响[92] - 财务费用同比大幅增长89.40%至13.66百万元,主要因银行借款增加及东莞硅翔并表[92]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4.25%至56.82百万元,主要因东莞硅翔并表影响[92] - 报告期计提股权激励费用约586.33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1,199.78万元[36] - 信用减值损失达-2658.32万元占利润总额-23.46%[10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纯水冷却设备业务涵盖直流输电、新能源发电、柔性交流及电气传动领域[11] - 公司新能源汽车市场业务包括动力电池加热、隔热、散热及汽车电子制造[11] - 公司控股子公司东莞硅翔主营加热膜、柔性电路板(FPC)及集成母排业务[11] - 公司控股子公司智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从事信息技术服务[11] - 公司纯水冷却设备采用高绝缘性纯水作为冷却媒介[11] - 公司业务涉及特高压直流输电(UHVDC)及柔性直流输电等高端技术领域[12] - 公司2019年收购东莞硅翔51%股权,新增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及汽车电子制造业务[29] - 控股子公司东莞硅翔的新能源汽车业务订单和收入增长显著,对业绩产生积极影响[36] - 公司2019年收购东莞市硅翔绝缘材料有限公司51%的股权,新增新能源汽车业务[34] - 公司参与高压直流工程换流站冷却系统研发制造,已建成的跨国直流工程9回输电容量约2800万千瓦[41] - 公司研发完成新产品9项,包括海上风电设备冷却系统、储能冷却系统等[74] - 公司研发完成新技术14项,包括新型控制技术、自动测试技术等[74] - 新能源汽车行业销售量同比增长1,286.12%,从2019年229.66万件增至2020年3,183.35万件[83] - 直流水冷产品材料成本为250.39百万元,人工成本为3.52百万元,制造费用为6.68百万元[87] - 新能源发电水冷产品材料成本为198.58百万元,人工成本为2.96百万元,制造费用为5.90百万元[87] - 动力电池热管理产品人工成本为11.65百万元,制造费用为26.99百万元[87] - 公司正在进行高倍率储能系统热管理方法研究[95] - 公司已完成SVG及风力发电专用水冷系统样机研制并进入应用推广阶段[95] - 公司正在研发电池模组信息传输控制无线模块以提升系统安全性[97] - 公司纯水冷却设备下游应用领域包括交通行业大功率驱动、信息电子及大科学研究领域[148] - 公司产品进入新应用领域取决于下游冷却对象功率提升、水冷技术成熟度及国产化替代进程[148] - 公司通过高澜创新科技与东莞硅翔资源整合提升技术和产品协同效应[140] - 公司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整体解决方案一体化[140] - 公司加快研发服务器液冷技术并持续开拓服务器液冷市场[140] 研发投入与成果 - 公司研发费用支出5,682.43万元,同比增长24.25%,占营业收入4.63%[73] - 公司申请专利64项,其中发明专利24项,实用新型38项,外观设计2项[73] - 公司获得授权专利38项,其中实用新型34项,外观设计4项[73] - 公司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4项[73] - 公司拥有专利187项,其中发明专利28项,软件著作权98项[73] - 公司拥有专利187项(含发明专利28项)及软件著作权98项[52] - 报告期内新增实用新型专利34项、外观专利4项及软件著作权14项[52] - 公司参与制定6项国家标准、5项行业标准及1项综合标准[57] - 研发投入涵盖海上风电大兆瓦机组水冷系统等15个项目,处于样机、研发及应用推广等多阶段[94] - 研发投入金额2020年为5682.43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63%[97] - 研发人员数量2020年为285人,占员工总数比例为22.57%[97] - 研发投入金额2019年为4573.24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60%[97] - 研发投入金额2018年为4250.21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51%[97] - 研发人员数量2019年为2724人,占员工总数比例为22.80%[97] - 研发人员数量2018年为200人,占员工总数比例为31.01%[97] - 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连续三年均为0元[97] - 公司拥有专利167项,其中发明专利28项,软件著作权84项[134] 客户与供应商集中度 - 公司主要客户包括中电普瑞、西安西电、许继电气、金风科技等知名企业[12][13]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额为544.12百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44.30%[89][90] - 第一大客户销售额为221.10百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18.00%[90]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144.12百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21.99%[90][91] 生产与销售模式 - 公司主要采取定制化生产模式,定制化产品占主导地位[31] - 公司采用"以销定购"和"保持一定库存"的采购模式[30] - 公司销售模式为"长期技术合作+品牌示范"的直销模式[34] - 产品工程应用验证周期通常需要1-2年时间[34] 子公司表现 - 公司拥有多家全资/控股子公司包括岳阳高澜、如东高澜、高澜创新科技等[11] - 控股子公司东莞硅翔的新能源汽车业务订单和收入增长显著,对业绩产生积极影响[36] - 子公司东莞硅翔2020年净利润44,511,275.97元,占公司净利润10%以上[122] - 东莞硅翔2020年总资产404,314,637.84元,净资产181,850,646.17元[122] - 东莞硅翔2020年营业收入336,721,187.52元,营业利润50,264,825.45元[122] - 公司全资子公司岳阳高澜节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1亿元,总资产625,738,842.70元,净利润41,294,143.71元[123] - 公司全资子公司湖南高涵热管理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1万元,总资产75,390,729.42元,净利润37,996,397.22元[123] - 东莞市硅翔绝缘材料有限公司2020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4,448.291万元[173] - 东莞硅翔2020年度承诺口径净利润为4,493.37万元,超过承诺业绩4,300万元[175] - 东莞硅翔2020年度业绩承诺完成率为104.5%(4,493.37万元/4,300万元)[175] 行业与市场环境 - 2020年风电投资同比增长70.6%,太阳能发电投资增长66.4%,水电投资增长19.0%[44] - 2020年全国新增并网风电装机容量7167万千瓦,创历史新高,新增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4820万千瓦[44] - 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6.6万辆和136.7万辆,同比增长7.5%和10.9%[45] - 纯电动汽车2020年产销分别为110.5万辆和111.5万辆,同比增长5.4%和11.6%[45] - 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达63.6GWh,同比增长2.3%[45] - 国家规划要求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占比达20%左右[46] - 2020年电源工程建设完成投资5244亿元,同比增长29.2%[44] - 预计2025年全国风电装机容量达5.4亿千瓦,其中陆上风电5.1亿千瓦,海上风电3000万千瓦[43] - "十四五"期间预计新增风电装机容量2.89亿千瓦,市场需求旺盛[43] - 2020年电源工程建设完成投资5244亿元同比增长29.2%[127] - 2020年风电投资同比增长70.6%达历史新高[127] - 2020年太阳能发电投资同比增长66.4%[127] - 2020年新增并网风电装机容量7167万千瓦创历史新高[127] - 2020年新增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4820万千瓦[127] - 预计2025年全国风电装机容量将达5.4亿千瓦其中海上风电3000万千瓦[128] - 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要求2025年新车销售量占比20%左右[128] - 2021年起重点区域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128] - 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6.6万辆和136.7万辆,同比增长7.5%和10.9%[135] - 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0.5万辆和111.5万辆,同比增长5.4%和11.6%[135] -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万辆和25.1万辆,同比增长18.5%和8.4%[135] - 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均完成0.1万辆,同比下降57.5%和56.8%[135] - 2020年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1999.4万辆和2017.8万辆,同比下降6.5%和6%[135] - 2020年汽车总销量2531.1万辆,同比增速收窄至2%以内[135] - 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目标提高到20%左右[130] - 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目标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136] - 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目标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136] - 公司重点推进能源体系清洁低碳发展包括稳步推进水电、安全发展核电、加快光伏和风电发展[138] - 公司下游市场需求受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国家产业政策、应用领域发展阶段差异、技术进步、投资规模及进度等因素影响[143] - 风电投资规模及新增装机容量规划实现以及单位装机容量1.5MW以上机组数量影响需求[143] - 光伏发电投资规模及新增装机容量规划实现以及使用水冷技术逆变器数量影响需求[143] - 风电整机终端价格下降、国内直流产品竞争加剧及拓展海外市场可能使公司面临毛利率进一步下降风险[147]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154.93万元,同比下降236.54%[20] - 2020年末公司资产总额为22.03亿元,同比增长15.17%[20] - 2020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9.24亿元,同比增长23.64%[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下降236.54%至-7154.93万元[98]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暴跌96.17%至58.94万元[98]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激增174.18%至6.29亿元[9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增长207.59%达1.39亿元[98]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上升4.23个百分点至18.93%[104] -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增加5.15个百分点至34.16%[104] - 长期借款占比上升2.95个百分点至2.98%[104] - 存货占总资产比例下降3.91个百分点至9.31%[104] - 资产受限总额1.80亿元其中货币资金6462.51万元[107] - 股权资产比期初减少3.27万元,主要因联营企业分配股利所致[50] - 固定资产比期初减少769.5万元,主要受报告期内折旧影响[50] - 无形资产比期初减少362.58万元,主要因报告期内摊销影响[50] - 在建工程比期初减少153.59万元,因项目转入固定资产[50] - 货币资金比期初增加13,587.54万元,主要因发行债券收到款项[50] - 应收账款比期初增加19,765.94万元,主要受收入增长影响[50] - 存货比期初减少4,787.68万元,因发出商品减少[50] - 公司应收账款余额较大受分阶段收款结算方式、信用期、客户付款审批流程长、季节性营收波动及质保金等因素影响[145]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总额28,000.00万元[70] - 2016年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2.276亿元,已累计使用2.273亿元,尚未使用募集资金为42.81万元[111] - 2020年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为2.728亿元,本期已使用1.357亿元,尚未使用募集资金为2.044亿元[111] - 公司IPO募集资金净额为2.276亿元,其中发行费用为3110.41万元[111]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自筹资金8283.51万元[112]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对岳阳高澜进行两次增资,总额为1.6678亿元[112] - 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净额为2.728亿元,发行费用为722.23万元[113] - 2020年度使用募集资金7012.33万元购买东莞市硅翔绝缘材料有限公司51%股权[113] - IPO岳阳高澜纯水冷却系统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投资进度99.9%,累计实现效益1.8457亿元[114] - 企业科研中心建设项目投资进度99.35%,累计投入2821.26万元[114] - 购买东莞市硅翔绝缘材料有限公司51%股权项目投资进度34.37%,本期实现效益2097.35万元[114] - 超募资金合计投入50,039.61万元,其中7,194.61万元为利息收入,29,738.41万元为投资总额,9,758.75万元为累计现金投资,20,718.54万元为累计投资差额[116] - 公司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IPO募投项目82,835,105.66元,并于2016年完成置换[116] - 可转债募投项目预先投入自筹资金134,867,743.52元(含并购款133,145,414.85元及发行费1,722,328.67元),截至2020年末未置换[116] - 截至2020年末IPO募集资金账户结余428,112.04元[117] - 截至2020年末可转债募集资金账户结余204,427,111.82元[117] - 浙商银行募集专户注销后剩余1,518.44元转入基本账户补充流动资金[117] - 民生银行募集专户注销后剩余249,165.13元转入基本账户补充流动资金[117] - 岳阳高澜纯水冷却系统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报告期实现效益7,661.4万元,累计效益18,457.22万元[76] - 购买东莞市硅翔绝缘材料有限公司51%股权项目累计实现效益2,261.32万元[76] 非经常性损益与政府补助 - 2020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148.63万元[26] - 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757.48万元[36] 利润分配与股东回报 - 公司2020年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6] - 公司2020年可分配利润为319,349,101.76元[156] - 公司2020年现金分红总额为0元,占利润分配总额比例为0.00%[156] - 公司2020年利润分配预案股本基数为277,958,997股[156] - 2020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
高澜股份(300499) - 2020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