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通合科技(300491) - 2022 Q4 - 年度财报
通合科技通合科技(SZ:300491)2023-04-25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1.79%至6.39亿元[21]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63915.69万元,较上年增长51.79%[64]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6.39亿元,同比增长51.79%[6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6.36%至4433.54万元[21] - 公司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433.54万元,较上年增长36.36%[6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35.04%至3107.46万元[21] - 公司2022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107.46万元,同比增长35.04%[64] - 基本每股收益0.26元/股同比增长30%[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49%较上年下降0.10个百分点[2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2.83%至5862万元[80]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8.37%至5135万元[80]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24.45%至5050万元[80]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103.13%至-86万元,主要因利息收入增加[80] - 新能源汽车行业原材料成本同比大幅增长148.00%至2.598亿元,占该行业营业成本比重91.02%[75] - 充换电站充电电源业务总成本同比增长166.08%至2.617亿元,其中原材料成本增长168.59%[76] - 电力操作电源业务总成本同比下降1.78%至7950万元,原材料成本下降3.19%[76] - 军工等行业人工工资同比增长32.27%至1138万元,主要因生产及采购人员增加[75][7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2022年充换电站充电电源实现营业收入3.1亿元,同比增长189.83%[64] - 充换电站充电电源收入3.10亿元,同比增长189.83%,占总收入48.56%[68] - 新能源汽车行业收入3.50亿元,同比增长158.15%,占总收入54.70%[68] - 新能源汽车行业毛利率18.37%,同比增长4.82个百分点[69] - 电力操作电源毛利率38.39%,同比增长3.17个百分点[69] - 新能源汽车行业销售量160,414台,同比增长157.34%[71] - 充换电站充电电源销售量123,107台,同比增长213.81%[72] - 直销模式收入占比100%,同比增长51.79%[68] - 电力操作电源模块市场占有率长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48][51] - 军工电源国产化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产品覆盖低功率及大功率DC/DC模块[42] - 公司在新能源重卡电池热管理系统车载DC-DC电源市场处于领先水平[47] - 充电模块峰值输出效率高于97%,处于行业领先水平[46] - 公司推出40kW高电压宽恒功率产品,与第七代30kW产品无缝替换[46] - 公司充电模块产品已进行八代更迭,涵盖20kW至40kW功率等级[43] - 充电模块电压最高可达1000V,可满足800V电压平台需求[43] - 公司针对海外市场研发符合CE标准的充电模块[45] - 电力操作电源模块功率等级覆盖0.8kW至12kW多个等级[48] - 直流电源系统满足10Ah至3000Ah容量等级要求[48] - 智能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覆盖10kV至1000kV电压等级变电站[48] - 电力用UPS/逆变电源产品主要包括3kVA和5kVA两个功率等级[49] - 配网自动化电源包含24V/48V电压等级及300W至1kW功率等级[50] 各地区表现 - 华南大区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190.68%,占总收入23.27%[6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面临应收账款快速增长风险、毛利率下降风险及存货增长风险等经营风险[3] - 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电网业务面临毛利率下降风险[115] - 军工装备业务存在应收账款回款周期较长风险[112] - 2019年并购霍威电源形成商誉,存在减值风险[116] - 公司通过战略合作降低物料价格波动对毛利率的影响[115] - 推行以销定产和严格库存管理政策应对存货增长风险[116] - 加强应收账款催收考核和超账期清理改善现金流[113] - 研发方向结合市场需求分析以保障项目成功率[114] - 军工电源产业化项目预计2023年下半年完成土建及设备采购[111] 研发投入与创新能力 - 公司2022年研发投入为5685.71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8.90%[58] - 公司2020-2022年研发投入分别为3893.65万元、4479.33万元和5685.71万元[58] - 公司技术研发人员290人,占员工总数28.63%[58] - 公司累计获得专利184项、软件著作权57项[58] - 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从2020年12.15%降至2022年8.90%[58] - 公司被认定为2021年(第28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59] - 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26.09%至290人[81] - 研发投入金额同比增长26.93%至5685.71万元[81]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同比下降1.74个百分点至8.90%[81] 现金流与资产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89.90%至-563.30万元[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暴跌389.90%至-563.30万元[82]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98.82%至-5966.28万元[82]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95.15%至126.94万元[82] - 资产总额同比增长21.72%至15.56亿元[21] - 货币资金减少至3.0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7.09个百分点至19.50%[87] - 应收账款增加至4.4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1.44个百分点至28.33%[87] - 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44100.67万元,较期初增长28.24%[112] - 存货大幅增长至2.2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4.23个百分点至14.61%,主要因销售增长及生产备货增加[87] - 期末存货22741.26万元,较期初13278.37万元增长71.27%[116] - 在建工程激增至2732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1.72个百分点,主要因军工电源产业化项目投资[87] - 应收票据大幅增加至1.2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7.17个百分点至8.10%,主要因销售规模扩大[87] - 应付账款增长至3.4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8.32个百分点至22.27%,主要因原材料采购增加[88] - 短期借款增加至1.0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0.70个百分点至6.91%[87]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44.36万元[27]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购买及出售金额均为1.65亿元,期末余额为零[90][91] - 受限货币资金为1627万元,存在使用限制[91] - 报告期投资额为零,较上年同期680万元下降100%[92] 非经常性损益与政府补助 - 政府补助金额1414.32万元计入非经常性损益[27] - 政府补助占利润总额比例达48.04%共计2035.10万元[84] - 投资理财收益144.36万元占利润总额3.41%[84] - 信用减值损失达741.09万元占利润总额-17.49%[85] - 存货跌价准备计提470.10万元占利润总额-11.10%[84]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西安霍威电源有限公司报告期净利润1,574.03万元[108] - 子公司河北通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报告期净利润-363.72万元[108] - 西安霍威电源有限公司报告期营业收入14,539.60万元[108] - 河北通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报告期营业收入14,015.68万元[108] - 西安霍威电源有限公司总资产34,808.81万元[108] - 河北通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资产9,735.49万元[108] 行业与市场环境 - 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30] - 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25.6%,提前三年实现国家规划目标[30] - 2022年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259.3万台,其中公共直流充电桩29.1万台[30] - 2022年中国新能源桩车增量比为1:2.7,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仍有提速空间[30] - 2023年中国预计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437.5万台,其中直流充电桩41万台[30] - 2022年全球新能源车年增长55%,达1010万辆[31] - 2022年美国电动汽车销量突破80万辆,同比增长65%[31] - 2022年欧洲新能源车销量为260万辆,同比增长14.5%,占欧洲汽车市场的28%[31] - 美国计划投资75亿美元建立50万个充电设施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32] - 德国计划投资63亿欧元将电动车充电站数量从7万座提升至2030年的100万座[32] - 2022年新能源重卡销量25,152辆,同比增长140.7%[33] - 2021年新能源重卡销量10,448辆,同比增长298.93%[33] - 柴油重卡占汽车保有量约3%,但碳排放量相当于近100辆乘用车[33] - 柴油重卡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量分别占汽车排放总量85%和65%[33] - 南网"十四五"规划投资规模6,700亿元,较"十三五"提升近20%[36] - 国家电网"十四五"规划特高压工程总投资近3,800亿元[36] - 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8.6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37] - 国家电网2023年计划投资超过5,200亿元[37] - 2009-2020年国家电网智能化投资3,841亿元,占电网总投资11.1%[38] - 国家电网在建项目总投资1.3万亿元,带动产业链投资超2.6万亿元[36] - 2022年中国国防支出14,499.63亿元人民币,完成预算的100%[40] - 2023年国防支出预算约为15,5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40] - 军工电子行业在"十四五"期间受国产化替代提速等三大驱动因素影响[41] 募集资金使用 - 2021年底通过定向增发募集资金2.5亿元用于军工电源项目[53] - 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24,423.19万元[97][98] - 本报告期投入募集资金5,012.82万元[97][9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6,734.68万元[97][98] - 累计收到的银行存款利息净额为368.13万元[98] - 募集资金余额为人民币18,056.64万元[97][98] - 使用募集资金置换先期自筹资金投入1,721.86万元[98] - 向全资子公司提供无息借款总额24,423.19万元[9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实际向子公司提供借款7,331.86万元[99] - 授权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额度为20,000万元[10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实际现金管理金额为0万元[100] - 基于电源模块国产化的多功能军工电源产业化项目承诺投资总额19,500万元,累计投入金额6,418.55万元,进度32.92%[103] - 西安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承诺投资总额4,923.19万元,累计投入金额316.13万元,进度6.42%[103] - 承诺投资项目合计总额24,423.19万元,累计投入金额6,734.68万元[103] - 公司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金额1,721.86万元,已于2021年12月完成置换[104] - 军工电源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能:低功率DC/DC模块14,000块[54] - 军工电源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能:大功率DC/DC模块5,000块[54] - 军工电源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能:三相功率校正模块5,000块[54]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授予限制性股票总量不超过149.96万股[66] - 公司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占比50%[122]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名,占比33.3%[122]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三次股东大会: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及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121] - 公司建立股权激励计划对创业团队进行激励[123] - 公司资产、人员、财务、机构、业务完全独立于控股股东[124][125]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期末持股总数26,117,294股,期内无增减持变动[127] - 董事长马晓峰持股24,005,754股,占管理层持股总数91.9%[127] - 副总经理徐卫东持股1,871,941股,占管理层持股总数7.2%[127] - 财务总监刘卿持股214,499股,占管理层持股总数0.8%[127] - 董事张逾良持股17,900股,占管理层持股总数0.07%[127] - 原职工代表监事刘炳仕持股7,200股,占管理层持股总数0.03%[127] - 2022年1月13日董事兼副总经理周龙因个人原因离任[128] - 2022年7月7日职工代表监事刘炳仕因个人原因离任[128] - 2022年7月7日高姗姗被选举为新任职工代表监事[128] - 董事会由6名成员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占比50%[129] - 公司监事会成员共3名,其中包括职工代表监事1名[134]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共4名,均为中国国籍[135] - 独立董事王首相在福莱盈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领取报酬津贴[137] - 独立董事李彩桥在中浩华孵化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并领取报酬津贴[137] - 独立董事李彩桥在河北中浩华财税服务集团股份公司担任董事兼总经理并领取报酬津贴[138] - 独立董事李彩桥在河北中浩华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担任监事并领取报酬津贴[138] - 独立董事孙孝峰在燕山大学担任教师并领取报酬津贴[138] - 独立董事孙孝峰在秦皇岛天秦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担任独立董事并领取报酬津贴[138] -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津贴)绩效经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139] -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根据《公司章程》等相关制度,结合公司经营规模等实际情况并参照行业薪酬水平制定[139] - 公司现任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2022年度税前报酬总额合计为420.54万元[140] - 董事长兼总经理马晓峰年度税前报酬为60.65万元[140] - 董事兼副总经理冯智勇年度税前报酬为70.63万元,为披露人员中最高[140] - 三名独立董事(王首相、孙孝峰、李彩桥)年度津贴均为6万元[140] - 报告期内董事会共召开7次会议,审议通过多项议案包括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利润分配等[141][142] - 所有董事均亲自出席董事会,无人连续两次缺席会议[143] - 董事未对公司有关事项提出异议[144] - 公司于2022年5月审议通过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及相关考核管理办法[142] - 公司于2022年6月调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并向激励对象首次授予[142] - 公司于2022年12月继续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142] - 审计委员会全年召开4次会议,审议季度财务报告及审计工作计划[146][147]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议通过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及考核管理办法[147] - 第四届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全年共提出0项异议事项[146][147] -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向董事张逾良授予65,500股授予价格6.85元/股[160] -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向董事兼副总经理冯智勇授予58,200股授予价格6.85元/股[160] -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总授予量为123,700股[160] 利润分配 - 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以173,453,199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0元(含税)[3] - 2021年度利润分配以总股本173,453,199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30元合计派发现金股利5,203,595.97元[154] - 2022年度利润分配每10股派息0.50元现金分红总额8,672,659.95元[156] - 2022年度现金分红总额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100%[156] - 2022年度可分配利润为146,032,422.39元[156] - 公司总股本基数为173,453,199股[156] 投资者关系与沟通 - 2022年5月13日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接待市场投资者,讨论公司基本情况、2021年经营业绩、核心竞争力及未来规划[118] - 2022年11月2日通过电话会议接待野村国际证券、平安证券、鸿运私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