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66.85%至1453.77万元[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3060.21%至亏损1697.96万元[7]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2550%至亏损0.106元/股[7]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6.85%至1453.77万元[18][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97.96万元同比增亏1644.23万元[20]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66.8%至14.54亿元(上期43.85亿元)[46] - 营业利润亏损扩大至-1.72亿元(上期-18.55万元)[48] - 净利润亏损扩大至-1.70亿元(上期-53.73万元)[48] - 基本每股收益降至-0.106元(上期-0.004元)[49] - 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3.7%至1.35亿元(上期2.92亿元)[5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达872.04万元占营业收入60%[20][21] - 营业总成本同比下降27.3%至32.47亿元(上期44.64亿元)[47]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57.5%至11.16亿元(上期26.28亿元)[47]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4.3%至8720.42万元(上期7012.80万元)[47] - 母公司营业成本同比下降53.8%至9530.75万元(上期2.06亿元)[51] - 母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3.6%至721.47万元(上期635.31万元)[51] - 支付给职工的现金本期为1702.4万元,同比增长11.3%(上期1529.8万元)[56] - 支付的各项税费本期为528.7万元,同比增长54.7%(上期341.8万元)[56]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655.61%至亏损745.7万元[7] - 分配股利及利息支付现金同比增1438.52%至46.85万元[19]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本期发生额为2219.5万元,同比下降25.1%(上期2963.5万元)[5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745.7万元,同比恶化656%(上期-98.7万元)[5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41.9万元,同比改善92.9%(上期-587.4万元)[5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546.8万元,同比恶化1337%(上期44.2万元)[5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7603.3万元,同比下降21.9%(上期9738.2万元)[57] - 购建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本期为41.9万元,同比增长11.9%(上期37.4万元)[56]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92.1万元,同比恶化254.5%(上期59.6万元)[59] - 母公司期末现金余额为6421.9万元,同比下降25%(上期8561万元)[60]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总资产较上年度末减少3.44%至8.31亿元[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减少2.51%至6.6亿元[7] - 合同负债同比增长145.75%至372.64万元[18] - 应收票据同比下降35.07%至1055.59万元[18] - 应交税费同比下降69.56%至193.32万元[18] - 开发支出减少100%因研发项目资本化转为无形资产[18] - 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227.8563百万元,较期初降低6.11%[26] - 公司期末存货为82.889百万元,较期初存货77.9214百万元增长6.38%[29] - 货币资金从2019年末的9224万元下降至2020年3月的7863万元,降幅14.8%[38] - 应收账款从2019年末的2.43亿元下降至2.28亿元,降幅6.1%[38] - 存货从2019年末的7792万元增加至8289万元,增幅6.3%[38] - 流动资产总额从4.66亿元下降至4.40亿元,降幅5.6%[38] - 资产总额从8.60亿元下降至8.31亿元,降幅3.4%[39] - 短期借款从4500万元下降至4000万元,降幅11.1%[39] - 应付职工薪酬从436万元下降至205万元,降幅53.0%[40] - 未分配利润从1.22亿元下降至1.05亿元,降幅13.9%[41]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7186万元下降至6431万元,降幅10.5%[41]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从9609万元下降至8598万元,降幅10.5%[44] - 因新收入准则调整,预收款项1,516,374.82元重分类至合同负债[63][65] 业务表现和风险 - 军工电源业务快速发展导致应收账款持续增加风险[26] - 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领域竞争加剧导致高毛利率难以维持[28] - 公司收购霍威电源存在2020年业绩承诺无法实现风险[29] - 商誉减值风险可能直接减少上市公司当期利润[30] - 公司军工电源产品面临因军民融合政策导致毛利率下滑风险[28] - 公司存货增长主要因应对疫情后市场需求增加所做的库存准备[29] - 国防军工产业链货款结算周期较长导致回款不及时风险[26] - 公司报告期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下降[25]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5331名[10] - 前三大股东贾彤颖、马晓峰、李明谦持股比例分别为17.89%、14.93%、14.93%[10]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比23.57%达342.62万元[24]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占比20.85%为255.67万元[23] 其他财务数据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负2.54%[7]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30.82万元[8] - 公司总资产为860,129,687.87元,其中流动资产466,289,529.53元(占比54.2%),非流动资产393,840,158.34元(占比45.8%)[63] - 货币资金为92,242,680.12元,占流动资产总额的19.8%[63] - 应收账款为242,682,953.14元,是流动资产中最大的单项资产(占比52.1%)[63] - 存货为77,921,447.20元,占流动资产总额的16.7%[63] - 商誉为188,740,722.38元,占非流动资产总额的47.9%[63] - 总负债为183,577,439.20元,其中流动负债163,896,159.48元(占比89.3%),非流动负债19,681,279.72元(占比10.7%)[64] - 短期借款为45,000,000.00元,占流动负债总额的27.4%[63] - 应付账款为103,423,981.15元,是流动负债中最大的项目(占比63.1%)[63]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676,552,248.67元,其中未分配利润122,284,497.86元(占比18.1%)[64]
通合科技(300491) - 2020 Q1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