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自科技(300490) - 2021 Q4 - 年度财报
华自科技华自科技(SZ:300490)2022-04-27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收入2,268,469,360.35元,同比增长95.17%[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283,688.90元,同比增长37.33%[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8,425,662.63元,同比增长65.86%[1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4,325,578.15元,同比下降231.22%[19] - 资产总额4,899,133,926.85元,同比增长40.26%[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479,307,615.30元,同比增长41.85%[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19%,同比增长0.49个百分点[19] - 基本每股收益0.15元/股,同比增长36.36%[19]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226,846.94万元,同比增长95.17%[5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128.37万元,同比增长37.33%[5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31.22%至-1.84亿元[96][9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激增3,045.14%至1.81亿元[96][9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60.44%至4.64亿元[96][9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下降129.54%至-4,435万元[96] - 信用减值损失达-4,355万元占利润总额-108.07%[101] - 存货同比增长134.82%至5.4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4.45%[103] - 应收账款同比增长54.58%至14.1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2.67%[103] - 投资收益为210万元占利润总额5.21%[101] - 其他收益为2,054万元占利润总额50.98%[101] - 短期借款同比下降11.79%至4.3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5.25%[104] - 报告期末应收账款余额141,483.54万元,占总资产比例28.88%[14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费用1.54亿元同比增长29.46%[90] - 管理费用1.63亿元同比增长41.91%[90] - 研发费用1.38亿元同比增长70.49%[90] - 公司总直接材料成本为13.68亿元,同比增长12.57%[79][80] - 公司总直接人工成本为2.85亿元,同比下降12.10%[80] - 锂电池及其材料智能装备营业成本中直接材料占比89.01%,金额达5.51亿元[78] - 锂电池及其材料智能装备总营业成本同比大幅增长,从1.19亿元增至6.19亿元[78] - 光伏、风电、水电等清洁能源控制设备直接材料成本占比84.19%,金额为2.48亿元[78] - 清洁能源控制设备直接人工成本同比下降37.11%,从7299万元降至4607万元[78] - 储能设备直接材料成本为2695.7万元,占总成本44.41%[79] - 智能变配电自动化设备直接材料成本为1.94亿元,占总成本71.10%[79] - 膜及膜产品直接材料成本同比下降44.11%至1769.6万元[79] - 水利水处理自动化产品直接材料成本为2.86亿元,占总成本82.79%[79] - 其他业务直接人工成本同比下降54.85%至1457.3万元[7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新能源业务收入163,377.22万元,占营业收入72.02%[57] - 环保业务收入55,806.44万元,占营业收入24.60%[57] - 锂电池及其材料智能装备收入79,698.69万元,同比增长375.17%[62] - 储能设备及系统收入10,608.69万元,同比增长25,391.91%[62] - 新能源业务毛利率23.69%,同比下降9.09个百分点[65] - 锂电池及其材料智能装备业务收入7.97亿元,同比增长375.17%[68] - 光伏、风电、水电等清洁能源控制设备收入2.09亿元,同比增长30.83%[66] - 储能设备及系统收入41.62万元,同比增长100%[66] - 膜及膜产品收入1.05亿元,同比增长33.51%[66] - 锂电池及其材料智能装备销售量736套,同比增长103.88%[70] - 智能变配电自动化设备销售量204台套,同比增长96.15%[70] - 节能环保工程类EPC业务新增订单5个,金额2388.5万元[76] - 节能环保工程类EP业务新增订单39个,金额2.62亿元[76] - 期末节能环保工程在手未确认收入订单金额1.99亿元[76] - 公司锂电设备订单在报告期内创历史新高[42] - 公司拥有HZ-CES箱式储能、HZ-MPS光储一体机、HZ-PCS储能变流器等产品系列[33] - 公司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小水电中心控制设备制造基地,市场占有率全球领先[41] - 公司为全球四十余国家万余厂站提供解决方案[41] - 公司参与建设湖南电网二期电池储能示范工程站点郴州韭菜坪储能电站[42] - 子公司精实机电为宁德时代等头部锂电企业提供设备[45] - 子公司格兰特膜技术获近百项专利[50] - 湖南坎普尔产品通过美国NSF认证[53] - 城步儒林储能电站规模达100MW/200MWh[52] - 公司持续投入锂电设备智能生产线优化及储能业务拓展[142] - 重点研发方向包括模块式一体化储能系统及HZ3000-EMS储能能量管理系统[143] - 以膜技术为核心推进水处理领域产品整合[142] - 上游原材料涨价导致新能源锂电池智能装备业务毛利率明显下降[145] 各地区表现 - 华东地区收入59,704.49万元,同比增长136.11%[62] - 华中地区收入71,351.15万元,同比增长108.51%[62] - 海外收入2,182.57万元,同比下降75.53%[62] - 华东地区锂电池业务收入4.42亿元,同比增长336.40%[68] - 华南地区锂电池业务收入7879.81万元,同比增长186.74%[68] - 海外业务收入8921.14万元,同比增长9.27%[66] - 华北地区业务收入1.12亿元,同比增长150.02%[6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存在原材料涨价影响利润的风险、市场拓展风险、技术持续创新风险、政策风险、应收账款增长风险、商誉减值风险及全球新冠疫情风险[6] - 中国膜产业产值预计2024年将达到3630亿元,2019至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0%[34] - 环保装备制造业产值目标到2025年达到1.3万亿元[34] - "十四五"期间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投资规模将达到7337亿元[35] - 2060年中国新能源发电量占比预计超过60%[31] - 新型储能行业目标2025年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并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33] - 新能源市场竞争加剧,存在市场拓展风险[146] - 海外业务受全球疫情影响存在经营风险[147] - 公司收购精实机电和格兰特形成商誉,存在减值风险[147] - 2021年通过电话会议与机构沟通宁德时代订单取消原因[148] 研发与技术创新 - 2021年研发投入达137.5313百万元[49] - 公司技术人员651名占总员工人数31.28%[49] - 拥有近400项有效专利其中发明专利近100项[49] - 2021年新增专利55项其中发明专利20项[49] - 83项专利处于审查状态含发明专利68项[49] - 研发投入金额1.3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6.06%[93] - 研发人员数量651人占比31.28%[93] 重大合同与订单 - 与宁德时代锂电池生产设备合同总金额为52,997万元,本期确认销售收入46,857.07万元,累计确认46,857.07万元[73] - 与宁德时代锂电池生产设备合同应收账款回款金额为26,369.05万元[73] - 与中国技术进出口集团水电站改造项目合同总金额14,996万元,待履行金额14,996万元[73] - 与中国技术进出口集团水电站改造项目应收账款回款金额4,489.07万元[73] - 与宁德时代另一锂电池生产设备合同总金额49,900万元,已履行金额9,740.6万元[73] - 与宁德时代另一锂电池生产设备合同待履行金额40,159.4万元[73] - 与宁德时代另一锂电池生产设备合同本期确认销售收入8,620万元,累计确认8,620万元[73] - 与宁德时代另一锂电池生产设备合同应收账款回款金额14,970.24万元[73] - 因实施地变更及技术条件变化,公司于2021年9月15日披露重大合同变更公告,涉及合同金额25,086万元[74] - 因实施地变更及技术条件变化,公司另一重大合同变更涉及金额23,052万元[74] - 城步儒林100MW/200MWh储能电站新建工程项目合同金额1.38亿元[75] - 蜂巢能源(遂宁)锂电池设备合同金额1.18亿元[75] - 蜂巢能源(湖州)锂电池设备合同金额3.30亿元[75] - 中标水厂项目处理能力达15万立方米/天[48] 公司治理与股东信息 - 公司拟以327,824,407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30元(含税)[6] - 公司股票简称为华自科技,股票代码为300490[16] - 公司注册地址及办公地址均为长沙高新开发区麓谷麓松路609号,邮编410205[16] - 公司法定代表人黄文宝,董事会秘书宋辉,证券事务代表卢志娟[16][17] - 公司电子信箱为sh@cshnac.com,国际互联网网址为www.cshnac.com[16][17]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于董事会办公室,披露媒体包括四大证券报[18] - 报告期指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报告期末指2021年12月31日[14] - 公司通过重大资产重组收购精实机电100%股权和格兰特100%股权[13] - 公司全资子公司湖南华自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原名湖南华自售配电有限公司[13] - 公司控股股东为华自集团实际控制人为黄文宝先生[156] - 公司资产独立不存在被股东占用情况[156] - 公司人员独立高级管理人员未在控股股东处兼职[156] - 公司财务独立设有独立财务部门及核算体系[156] - 公司机构独立拥有独立生产经营和办公场所[157] - 公司业务独立拥有完整研发生产销售体系[157] - 公司治理状况与监管规定不存在重大差异[155]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4.80%[159]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2.16%[159]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2.51%[159] - 202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0.04%[159] - 董事黄文宝期末持股3,260,870股[160] - 董事汪晓兵期末持股2,282,608股[161] - 董事佘朋鲋因被授予限制性股票持股增加400,000股至500,000股[161] - 董事袁江锋因被授予限制性股票持股增加100,000股至200,000股[161] - 副总经理周艾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104,490股至期末持股313,473股[161] - 财务总监陈红飞因被授予限制性股票持股增加100,000股至200,000股[162] - 公司董事长黄文宝自2009年9月任职至今[164] - 公司董事兼总经理佘朋鲋自2019年1月任职[166] - 公司副总经理袁江锋自2017年9月任董事兼副总经理[166] - 公司副总经理苗洪雷自2009年9月任职[167] - 公司独立董事曾德明为湖南大学国家二级教授[167] - 公司独立董事黄珺为湖南大学教授兼博导[168] - 公司监事胡兰芳自2010年11月任职并兼任行政总监[170] - 公司监事胡浩自2017年5月任职并任副总工程师[170] - 公司副总经理喻江南自2009年9月任职[172] - 公司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宋辉自2009年9月任职[173] - 苗洪雷先生任公司副总经理[174] - 唐凯先生自2017年4月至今任公司副总经理[174] - 陈红飞先生自2012年2月至今任公司财务总监[174] - 黄文宝在长沙华能自控集团任董事长自1996年9月18日起[174] - 汪晓兵在长沙华能自控集团任总经理自2019年1月15日起[175] - 佘朋鲋在长沙华能自控集团任董事自2021年12月30日起[175] - 黄文宝在深圳前海华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任执行董事自2016年3月21日起[175] - 黄文宝在湖南华自能源服务有限公司任董事长自2016年11月8日起[175] - 汪晓兵在华自国际(香港)有限公司任董事自2017年1月16日起[175] - 颜勇在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省电力设计院任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176] - 董事长黄文宝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93.1万元[180] - 总经理佘朋鲋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83.45万元[180] - 财务总监陈红飞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65.59万元[180] - 副总经理袁江锋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63.06万元[180] - 副总经理苗洪雷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62.71万元[180] - 副总经理唐凯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59.58万元[180] - 董事会秘书宋辉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58.22万元[180] - 副总经理喻江南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61.33万元[180] - 副总经理周艾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53.96万元[180] - 三位独立董事曾德明、黄珺、金维宇2021年税前报酬均为6万元[181] -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审计委员会2021年召开6次会议审议年度审计报告财务决算报告年度报告及内部控制评价等关键议案[190] - 公司2021年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涉及首次授予及考核管理办法等多项议案[184] - 公司及子公司2021年多次向银行申请授信及相关担保累计至少6次董事会审议[184][185] - 公司2021年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并变更部分募投项目实施主体及地点[184] - 公司2021年提前赎回"华自转债"并调整银行综合授信额度及相关担保[184] - 公司董事2021年出席董事会情况良好无连续两次缺席黄文宝袁江锋苗洪雷全勤12次[186] - 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经董事会审议通过[185] - 公司2021年半年度报告及募集资金存放使用情况经董事会专项审议[184] - 公司董事对2021年有关事项未提出异议且建议均被采纳[187][189] - 公司2021年预计日常关联交易并经审计委员会审议[190] - 监事会确认报告期内未发现公司存在风险[193] 客户与供应商集中度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11.62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51.23%[87]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中关联方销售额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14.39%[87] - 客户(1)销售额6.42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28.32%[87] - 客户(2)关联方销售额2.22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9.81%[88]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3.69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21.78%[88]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2021年发行可转换债券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6.5528亿元[129] - 截至2021年末累计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5.7751亿元[130] - 新能源自动检测装备生产项目投资进度为101.4%,累计投入1.438亿元[131] - 水处理膜制造基地项目投资进度为100.04%,累计投入1.4606亿元,报告期亏损709.27万元[131] - 深圳区域运营中心建设项目投资进度为55.46%,累计投入1.0038亿元[131]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已100%投入使用,金额1.8827亿元[131] - 募集资金总额6.5813亿元中尚有8167.74万元未使用[129] - 水处理膜项目亏损主要因疫情适应期及生产线调试[133] - 新能源检测设备项目预计2022年建设完成[133] - 深圳运营中心项目实施主体变更为全资子公司[133]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203,881,800元[134] - 公司使用80,000,000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134] - 深圳区域运营中心建设项目募集资金余额中16,774.14元以活期存款存放于专户[136] - 新能源自动检测装备项目投资进度为100.56%,超募资金承诺总额800,000元[136] - 水处理膜及膜装置项目投资进度为100.04%,超募资金承诺总额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