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6.25%至2.93亿元[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29.46%至8731.18万元[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12.33%至8158.20万元[3]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215.38%至0.41元/股[3] - 公司报告期营业收入为2.93亿元,同比增长126.25%[11][12] - 公司净利润为8507.51万元,同比增长238.56%[11]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26.3%至2.93亿元,上期为1.3亿元[45]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66.1%至251,725,009.79元[48] -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27.8%至99,777,479.64元[46] - 净利润同比增长238.6%至85,075,112.61元[47]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29.4%至87,311,765.08元[47]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215.4%至0.41元[47] - 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6.1%至251,725,009.79元[48] - 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276.2%至66,663,894.15元[4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费用为2060.23万元,同比增长253.71%[11]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53.7%至20,602,271.18元[46] - 财务费用同比改善46.9%至-1,773,458.08元[46]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改善20.7%至-3,059,924.39元[46]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本期为32,008,457.24元,较上期21,173,779.07元增长51.2%[51] - 支付的各项税费本期为11,388,766.46元,较上期4,823,477.92元增长136.1%[51]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改善至5334.44万元(上年同期为-1632.59万元)[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334.44万元,同比增长426.75%[11][1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7亿元,同比增长383471.42%[1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本期为186,807,620.18元,上期为100,725,880.73元,增长85.4%[5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53,344,392.50元,上期为-16,325,915.23元,实现由负转正[5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41,075,284.50元,上期为-16,742,501.98元,投资支出扩大145.3%[5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177,457,704.44元,上期为-46,264.58元,主要因吸收投资收到125,985,831.96元[51][52]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37,507,679.94元,上期为-54,445,184.57元,改善显著[53]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支付的现金本期为5,518,084.50元,较上期16,742,501.98元下降67.0%[51] - 收到税费返还本期为383,151.15元,较上期197,190.15元增长94.3%[50]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较期初增加1.56亿元,从6.05亿元增至7.60亿元[38] - 应收账款较期初增加2299万元,从2.86亿元增至3.09亿元[38] - 应收款项融资减少8169万元,从1.07亿元降至2487万元[38] - 预付款项增加2231万元,从1434万元增至3666万元[38] - 存货减少1409万元,从3.32亿元降至3.18亿元[38] - 其他非流动资产增加1.07亿元,从2.12亿元增至3.19亿元[39] - 合同负债增加1748万元,从1.59亿元增至1.76亿元[39] - 货币资金增长27.0%至6.79亿元,较期初5.35亿元增加1.44亿元[42] - 应收账款增长12.8%至3.05亿元,较期初2.7亿元增加0.35亿元[42] - 预付款项大幅增长178.7%至0.26亿元,较期初0.09亿元增加0.17亿元[42] - 其他应收款下降58.3%至0.80亿元,较期初1.90亿元减少1.10亿元[42] - 存货下降22.3%至1.99亿元,较期初2.56亿元减少0.57亿元[42] - 应交税费增长62.8%至1.00亿元,较期初0.69亿元增加0.31亿元[40] - 未分配利润增长11.4%至8.57亿元,较期初7.70亿元增加0.87亿元[4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增长12.9%至18.64亿元,较期初16.50亿元增加2.14亿元[41] -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增长7.8%至27.54亿元,较期初25.53亿元增加2.01亿元[4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701,728,494.86元,较期初510,093,268.37元增长37.6%[52] 各业务线表现 - 藏格锂业项目合同金额为5.78亿元,确认装置收入4.87亿元(不含税)[15] - 锦泰锂业项目合同金额为4.68亿元,确认装置收入2.71亿元及运营收入1256万元(不含税)[15] - 盐湖提锂、氧化铝母液提取金属镓等研发项目已成功产业化[16] - VOCs气体脱除业务发展迅猛,二氧化碳捕捉材料在欧洲取得订单[16] -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生物医药、资源与新能源等[27] 研发与技术创新 - 获得美国专利"一种蛋氨酸纯化的工艺"(专利号10,287,244)及韩国专利(专利号10-2045531)[20] - 发明专利"分离含锂、钠溶液中锂钠的方法"获授权(专利号ZL201810380953.3)[17] - 一次性废气吸附装置实用新型专利获授权(专利号ZL202021637460.2)[18] - 核心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等多领域综合知识[27] - 核心技术人员对公司自主创新和持续发展起关键作用[28]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5,194,410股,发行价格为24.94元/股[30] - 募集资金总额为45,884.1万元[32] - 本季度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815.35万元[32] - 已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31,779.88万元[32] - 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比例为0.00%[32] - 高陵蓝晓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承诺投资金额3.34亿元,实际投入3.18亿元,投资进度达95.14%[33] - 补充流动资金承诺投资金额1.25亿元,实际投入0元,投资进度0%[33]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余额1632.97万元[34] 其他财务数据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65.61万元,同比下降59.74%[11] - 应收款项融资为2486.89万元,同比下降76.66%[11] - 预付款项为3665.52万元,同比增长155.62%[11] - 其他收益为809.17万元,同比增长863.28%[11] - 政府补助贡献非经常性损益809.17万元[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5.28%(同比上升3.27个百分点)[3] - 总资产较上年度末增长7.85%至27.54亿元[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增长12.93%至18.64亿元[3] 客户与供应商集中度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2820.37万元,占比23.21%,同比增长30.0%[22] - 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1.27亿元,占比43.43%,同比增长324.7%[2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应收账款管理加强,专项小组跟进锦泰项目分期付款回收[26] - 国际市场业务量占比迅速增大[29] - 固定资产规模快速增加导致资产折旧摊销增加[29] 公司股权结构 - 公司实际控制人寇晓康与高月静为夫妻关系(合计持股38.26%)[7] - 期末限售股总数6465.83万股,其中寇晓康持有4209.71万股[8][9]
蓝晓科技(300487) - 2021 Q1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