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合纵科技(300477) - 2021 Q4 - 年度财报
合纵科技合纵科技(SZ:300477)2022-04-26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24.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7.03%[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6亿元人民币,同比扭亏为盈增长113.69%[17]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1元/股,同比增长111.58%[1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92%,同比提升53.49个百分点[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045.85万元人民币,同比扭亏为盈增长110.26%[17] - 公司营业收入243,061.15万元,同比增长87.03%[9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623.36万元,同比增长113.69%[91] - 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4.896亿元,第二季度环比增长28.4%至6.285亿元,第三季度环比下降8.8%至5.732亿元,第四季度环比增长29.0%至7.393亿元[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第一季度为2178万元,第二季度环比增长12.2%至2444万元,第三季度环比增长4.9%至2565万元,第四季度环比增长34.0%至3436万元[1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第一季度为2053万元,第二季度环比下降11.9%至1808万元,第三季度环比下降10.7%至1615万元,第四季度环比增长59.0%至2569万元[1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构成:锂电池材料制造费用1.36亿元同比增长119.01%[107] - 输配电设备制造业直接材料成本8.53亿元同比增长63.49%[106]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0.16%至148,710,739.90元[111]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3.03%至116,707,335.39元[111]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26.55%至51,047,160.64元[111] - 研发费用同比大幅增长42.90%至74,948,114.47元,主要因加大研发投入所致[11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锂电池材料业务收入110,436.56万元,同比增长96.88%,占总收入45.44%[99] - 磷酸铁产品收入48,545.75万元,同比增长329.27%,占总收入19.97%[99] - 输配电设备制造业务收入122,495.94万元,同比增长71.28%,占总收入50.40%[99] - EPC业务收入5,872.45万元,占总收入2.42%[99] - 公司营业收入分业务:输配电设备制造收入12.25亿元同比增长71.28%,锂电池材料收入11.04亿元同比增长96.88%[101] - 公司毛利率分业务:输配电设备制造毛利率23.08%同比增长9.56个百分点,锂电池材料毛利率18.80%同比增长25.97个百分点[101] - 磷酸铁产品收入4.85亿元同比增长329.27%,毛利率23.84%同比增长55.06个百分点[101] - 四氧化三钴产量8,000吨,销量同比增长44.41%至3,552.97吨[103] - 磷酸铁产量60,000吨,销量同比增长56.48%至33,886.95吨[103] - 锂电池材料销售量3,697万公斤同比增长128.62%,库存量66.83万公斤同比下降63.41%[104] - 公司三大主营业务为配电设备制造/锂电正极材料/电力工程设计咨询[53] - 全资子公司湖南雅城主营锂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产品包含四氧化三钴/氢氧化钴/磷酸铁[55] - 全资子公司江苏鹏创主营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服务类型涵盖农配网/变电/送电线路工程设计[56] - 配电设备产品包含环保气体绝缘环网柜(TPS7)及非晶合金变压器(SBH15-M)等特种设备[58][61] - 公司配电设备业务覆盖220kV及以下送变电工程,产品包括环网柜/柱上开关/箱式变电站等六大类[54][58] - 子公司湖南雅城新材料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16.26亿元,净利润为1.52亿元[151] - 子公司北京合纵实科电力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5.06亿元,净亏损1,152.51万元[151] - 子公司天津合纵电力设备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8.23亿元,净利润为280.57万元[151]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大陆地区收入237,053.50万元,同比增长90.33%,占总收入97.53%[99] - 国外地区收入6,007.65万元,同比增长11.16%,占总收入2.47%[99] 研发投入与进展 - 研发投入金额为80,003,322.87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29%[119] - 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35.48%至294人,占比达16.47%[118] - 本科及以上学历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52.68%至185人[118] - 研发投入总额较2020年增长24.42%,但营收占比下降1.66个百分点[119] - 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9,058,509.73元,占研发投入比例11.32%[119] - 公司已完成固定分隔式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开发项目,旨在提升产品竞争力并完善产品系列[112] - 公司已完成KYN61-40.5户内交流金属铠装移开式开关设备开发项目,旨在提升产品安全性能并扩大市场占有率[113] - 公司已完成ZW20断路器外置传感器型项目,旨在完善柱上产品系列并满足国网一二次融合要求[113] - 公司已完成ZW20断路器内置隔离型项目,旨在填补产品系列空白并满足国网客户要求[113] - 公司已完成10kV/1250A充气柜式高压开关柜研发项目,旨在增加产品种类并提升市场竞争力[114] - 公司配电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已于2021年12月取得专利受理通知书并结转无形资产,旨在满足国网和南网审核要求并提升产品竞争力[114] - 磷酸铁锂研磨效率提升25%以上,极片压实密度≥2.60g/cc[117] - 两步法磷酸铁工艺实现金属杂质含量≤30ppm,压实密度≥2.65g/cc[117] - 羟基钴项目钴含量稳定64.25±0.75%,比表面积75±20㎡/g[118] - 高电压四氧化三钴Al元素掺杂量达7000-9000ppm,振实密度≥2.0g/cm³[118] - 磷酸铁产品杂质控制Mg、Mn≤100ppm,原料成本降低[117] - 四氧化三钴产品YCC-105可使钴酸锂制备的电池容量提升7%[62] - 四氧化三钴产品YCC-105规格为15-20μm球形大颗粒[62] - 四氧化三钴产品YCC-103规格为4-6μm常规四氧化三钴[62] - 四氧化三钴产品YCC-107系列规格为15-17μm掺铝四氧化三钴[62] - 氢氧化钴产品YCC-116规格为0.5-1.5μm无定形氢氧化钴[62] - 氢氧化钴产品YCC-126规格为0.5-1.5μm无定形氢氧化钴[63] - 氢氧化钴产品YCC-136规格为0.5-1.5μm无定形氢氧化钴[63] - 氢氧化钴产品YCC-156规格为0.5-1.5μm无定形氢氧化钴[63] - 磷酸铁产品YCP-102规格为1-3μm无水磷酸铁[63] - 磷酸铁B系列产品规格为1-5μm无水磷酸铁[6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2年公司将积极探索储能业务,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159] - 积极推进贵州瓮安年产30万吨电池级磷酸铁一体化整体项目建设[160] - 加快建设宁乡基地5万吨/年电池级磷酸铁扩建工程[160] - 参股上游钴资源企业天津茂联公司以应对行业波动[163] - 赞比亚项目2021年年底已进行试生产但产能释放存在不确定性[163] - 面临磷酸铁产品价格下滑风险因行业加速扩产可能导致产能过剩[163] - 一次设备投资总量将逐步放缓挤压产品毛利空间[162] - 电力行业面临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各竞标企业趋于降低报价[162] - 公司拥有"智慧配电设备+EPC工程服务"中低压配电全产业生态链[158]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7.13%[1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第一季度为-990万元,第二季度恶化至-2.65亿元,第三季度改善至-1.445亿元,第四季度转正为1.994亿元[1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97.13%至-2.2亿元,主要因应收款增加及原材料涨价缩短账期[121][12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90.53%至-2.08亿元,主要因购买理财产品和固定资产投资[121][12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激增2,572.55%至7.42亿元,主要受发行上市募集资金影响[121][12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增长257.05%至3.15亿元,主要因发行上市募集资金[121][122] 资产与负债 - 2021年末资产总额为51.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91%[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3.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7.72%[17]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上升4.40个百分点至13.04%,金额达6.66亿元[126] - 应收账款同比增长38.15%至11.1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2.39个百分点[126] - 受限资产总额达9.73亿元,包括货币资金1.98亿元、固定资产5.36亿元等质押抵押资产[130] 非经常性损益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2578万元,主要来源于政府补助1474万元和金融资产处置收益2488万元[22][23] - 政府补助项目2021年金额为1474万元,较2020年的1061万元增长38.9%[22] - 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等投资收益2021年产生2488万元收益,而2020年无此项记录[22][23]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788万元亏损[22] - 非经常性损益的所得税影响额为455万元[23] - 投资收益为-3,556万元,占利润总额-33.51%,主要因茂联亏损[124] - 资产减值转回5,836万元,占利润总额55.00%,主要因锂电材料售价提升[124]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788万元,主要因基金产品投资[124][129]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成功定向增发募集资金100,438.30万元[91] - 2017年非公开发行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为46,764.91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为44,816.99万元,已累计使用44,302.71万元,尚未使用2,897.30万元[135] - 2021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100,438.3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为97,180.95万元,截至2021年末已使用26,580.95万元,尚未使用70,871万元[138] - 2021年变更募集资金用途30,926.82万元,占募集资金总额21.49%,用于湖南雅城新材料宁乡基地5万吨/年电池级磷酸铁扩建工程[140] - 公司使用不超过1.54亿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并于2021年2月3日前全部归还[136] - 2021年2月使用不超过8,3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并于6月3日提前归还[136] - 2021年8月将湖南雅城20,000吨磷酸铁项目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37] - 2021年6月批准使用不超过4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但截至年末尚未使用[139] - 2017年募集资金支付购买资产价款21,366.81万元,进度100%[142] - 2017年募集资金支付交易税费2,133.19万元,进度96.80%[142] - 湖南雅城年产20000吨电池用磷酸铁项目产量已达预期但未达预计收益因实施地点变更及市场价格波动所致[143] - 配用电自动化终端产业化项目因疫情影响暂未达计划进度[143] -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设备制造项目原募集资金20300万元已全额变更为磷酸铁扩建工程[143] - 配电物联网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原募集资金10400万元已全额变更为磷酸铁扩建工程[143]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26580.95万元已100%投入完成[143]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累计批准金额为1.54亿元及8300万元[144] - 2021年批准使用不超过50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145] - 2017年募集配套资金项目结余资金2894.87万元已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45] - 变更后磷酸铁扩建工程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20419.58万元[147] - 变更后另一磷酸铁扩建工程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10507.24万元[147] - 公司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将30,700万元及利息226.82万元共计30,926.82万元用于电池级磷酸铁扩建工程[148]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共召开1次年度股东大会和12次临时股东大会[167] -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人[168]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名[168]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刘泽刚先生,报告期内不存在控股股东占用公司资金或提供担保的情形[169] - 公司于2021年5月18日通过微信小程序举行网上业绩说明会,董事长、独立董事、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出席[170] - 公司对部分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骨干实施了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171] - 公司资产独立,拥有研发、经营、销售系统及配套设施,除总部部分管理部门及江苏鹏创办公用房租赁外拥有独立房产土地[172] - 公司人员独立,设有独立人力资源中心,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均专职于公司工作且无违规兼职[173] - 公司财务独立,设有独立财务部门及核算体系,财务人员未在股东控制的其他企业兼职[174] - 公司机构独立,建立完整治理结构,与股东单位无混合经营或合署办公情形[175] - 公司业务独立,具有独立研发销售采购系统,不存在影响独立性的重大关联交易[176][177]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批准向融资机构申请借款不超过1.5亿元及向交通银行申请综合授信不超过2亿元[178] - 2020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4.25%,审议通过年度报告等多项议案[178] - 公司向北京银行申请综合授信不超过4亿元人民币[179] - 公司向南京银行申请综合授信不超过1亿元人民币[180] - 公司向中国建设银行申请综合授信不超过1.5亿元人民币[180] - 董事长刘泽刚期末持股127,142,120股,较期初减持18,719,560股(协议转让)[182] - 董事兼总经理韦强期末持股63,723,615股,较期初减持10,135,702股(协议转让)[182] - 董事张仁增期末持股22,764,433股,较期初减持6,778,757股(竞价交易)[182] - 董事何昀期末持股17,602,707股,较期初减持5,860,000股(竞价交易)[182] - 董事高星期末持股8,353,692股,较期初减持2,784,500股(竞价及大宗交易)[182] - 董事兼副总经理韩国良期末持股1,383,151股,较期初减持42,000股(限制性股票回购)[182] - 监事会主席王维平持有公司股份6,253,295股,报告期内通过竞价交易减持763,324股,减持后持股5,489,971股[183] - 副总经理张舒持有700,000股,报告期内因限制性股票回购减少210,000股,期末持股490,000股[183] - 副总经理冯峥持有364,000股,报告期内因限制性股票回购减少109,200股,期末持股254,800股[183] - 财务总监张晓屹持有350,000股,报告期内增持35,000股并通过减持及限制性股票回购减少105,000股,期末持股210,000股[183]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有292,957,432股,报告期内增持16,221,581股,减持29,321,462股,期末总持股247,414,489股[183] - 报告期内不存在董事、监事离任或高级管理人员解聘情况[183] - 公司现任董事长刘泽刚自1997年公司设立起持续担任董事长,并于1997年至2016年兼任总经理[184] - 公司总经理韦强自1997年公司设立起历任副总经理,现任董事兼总经理[184] - 独立董事张为华现任北京市六合金证律师事务所律师,并自2015年4月起担任公司独立董事[187] - 独立董事刘卫东现任清华大学电机系研究员,主要从事高压电器及电力系统过电压研究[188] - 公司监事会主席王维平自2007年3月任职至今[190] - 财务部会计郭言娜2010年5月入职公司[190] - 柱上事业部总经理张全中2006年7月入职公司[191] - 副总经理冯峥2014年1月24日起兼任现职[193] - 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张舒2018年6月入职公司[193] - 财务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