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元科技(300472) - 2022 Q4 - 年度财报
新元科技新元科技(SZ:300472)2023-06-18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6735.85万元,同比下降17.10%[3]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为5.67亿元,同比下降17.10%[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577.13万元[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577.13万元,同比减亏72.54%[3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8元/股,同比改善74.55%[3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97%,同比提升21.55个百分点[30] - 公司扣非后净利润为-7248.95万元,同比减亏74.78%[30] - 第四季度单季度净利润为-1.12亿元,为全年亏损主要季度[33] - 公司2022年营业总收入为5.67亿元,同比下降17.10%[7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577.13万元,主要因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及资产减值损失[7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3.21%至14,426,726.46元[91]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4.99%至68,663,967.84元[91]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33.39%至8,299,661.91元,主要因利息支出减少[91]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6.23%至58,248,879.07元[91] - 材料费占营业成本比重81.47%,同比下降1.40个百分点[86] 各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专注于智能装备的研发、制造、销售并提供成套解决方案[4] - 公司智能裂解装备主要用于废旧轮胎处理,具有较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6] - 公司自主研发多晶硅提纯循环利用技术,将硅废料提纯至光伏级多晶硅[7] - 专用设备制造业收入3.62亿元,同比下降24.65%,占营业收入63.73%[75] - 软件和信息技术收入2.06亿元,同比微增0.61%,占营业收入36.27%[75] - 硅料循环利用智能装备收入2.2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32.33%,占营业收入38.88%[75] - 智能专用装备收入181.42万元,同比暴跌99.12%,仅占营业收入0.32%[75] - 智能输送配料装备营业收入100.71百万元,同比下降31.31%[78] - 智能数字显控及存储装备营业收入205.27百万元,同比微增0.71%[78] - 硅料循环利用智能装备营业收入220.58百万元,同比大幅增长232.33%[78] - 专用设备制造业销售量162套,同比下降12.43%[79]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销售量2,655块(或套),同比下降51.10%[79] - 公司智能裂解装备用于废旧轮胎处理,实现能源回收和资源综合利用[42] - 公司硅料循环利用智能装备可将单晶硅切片废料提纯至光伏级多晶硅实现资源循环利用[52] - 智能裂解装备通过热裂解技术回收裂解油 裂解炭黑 钢丝及裂解气实现橡胶轮胎行业产业链循环[54] - 绿色环保装备包含低温等离子体废气净化设备 废气高效净化一体机及袋式除尘器三大产品线[50] - 袋式除尘器采用分室反吹和脉冲喷吹清灰技术具有除尘效率高 滤袋寿命长等特点[50] - 智能数字显控系统结合显示拼接 多点触控技术应用于应急指挥 调度监控等场景[51] - 存储软硬件设备可同时提供文件 块 对象统一存储支持企业级存储及IDC数据中心[51] - 智能专用装备产品线包含智能裂解装置 智能机器人 智能滑雪机等五大类别[53] - 智能滑雪机采用体感动作识别及实时抠像技术增强训练者虚拟场景参与感[54] - 智能枪弹柜具备生物识别 柜门启闭控制及信息自动记录传输功能[55] 各地区表现 - 国内销售收入5.22亿元,同比下降19.54%,占营业收入92.02%[75] - 国外销售收入4527.38万元,同比增长27.41%,占营业收入7.98%[75] - 公司整体国内销售收入522.08百万元,同比下降19.87%[78] 销售和客户 - 直销收入5.35亿元,同比下降13.19%,占营业收入94.34%[75] - 公司智能数字显控及存储装备采用直销和经销两种销售模式[61] - 公司智能专用设备采用直销模式进行销售[61]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额为441,651,847.02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77.84%[88][89] - 第一大客户销售额为220,575,221.24元,占总销售额的38.87%[89] - 第二大客户销售额为167,494,781.41元,占总销售额的29.52%[89] 采购和供应商 - 采购模式中电气件 标准件 钢材等原材料通过公开市场采购或定制方案完成[57]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额为155,692,739.84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23.55%[89] - 第一大供应商采购额为46,679,358.56元,占采购总额的7.06%[89] - 第二大供应商采购额为30,775,809.35元,占采购总额的4.66%[89] 研发投入和能力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研发能力,加快产品升级转型和新产品研制[8] - 公司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并参与多项本行业产品相关国家标准的制订[4] - 研发人员数量减少至180人同比下降16.28%[95] - 研发投入金额降至5824.89万元同比下降16.23%[95] - 公司被认定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65] - 公司参与制订本行业产品相关多项国家标准[65] - 公司拥有261项专利和327项软件著作权,参与11项国家标准和5项行业标准制定[67] 项目与合同 - 公司"5G全连接废旧轮胎循环利用智能工厂"项目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2022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名单[8] - 公司与中国电信合作的"云和大数据中心项目"一期工程顺利验收并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A级机房等级认证[8] - 贵州福泉市大数据应用中心项目合同总金额30,300万元,待履行金额23,038.83万元[82] - 江西世星科技存储中心项目合同总金额58,000万元,本期确认收入15,048.79万元[82] - 上饶市供应链公司硅废料提纯循环利用设备合同总金额24,925万元,已全额履行[82] - 公司5G全连接废旧轮胎循环利用智能工厂项目入选工信部2022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44] - 云和大数据中心项目一期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A级机房等级认证[44]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59.81万元,同比大幅下降886.88%[3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159.81万元同比下降886.88%[98]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198.38万元同比上升138.03%[98] 资产和债务 - 2022年末资产总额为17.46亿元,同比增长4.4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8.13亿元,同比下降7.95%[30] - 货币资金减少至5514.05万元占总资产比例降至3.16%[101] - 应收账款增至6.1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升至35.13%[101] - 合同资产减少至1163.52万元占比下降3.9个百分点[101] - 短期借款降至1.0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降至6.19%[101] - 长期借款新增9250万元占总资产比例5.3%[101] - 资产受限总额628.43万元主要为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104]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2021年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45,453.39万元[108] - 报告期内已使用募集资金4,630.91万元,累计使用募集资金总额达43,205.78万元[108] - 尚未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2,247.61万元,存放于募集资金专用账户且用途未变更[108] - 募集资金用途变更总额为0万元,变更比例0.00%[108] - 废旧轮胎循环利用智慧工厂项目承诺投资总额50,000万元,调整后投资总额35,453.39万元[109] - 废旧轮胎项目本期投入4,630.91万元,累计投入33,212.14万元,投资进度93.68%[109]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承诺投资10,000万元,累计投入9,993.64万元,投资进度99.94%[109]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4,000万元,使用期限未超过12个月[111] - 公司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2,403.24万元[111] - 募集资金用于投资建设废旧轮胎循环利用智慧工厂项目[121] 子公司情况 - 清投智能子公司总资产为182,826,107.29元[116] - 清投智能子公司净资产为32,163,103.50元[116] - 清投智能子公司营业收入为39,659,165.67元[116] - 清投智能子公司营业利润为127,289,579.16元[116] - 清投智能子公司净利润为116,081,152.82元[116] - 公司注销北京万亚电子科技和湖北克林泰迩环保科技两家子公司[118] - 公司转让中能智旷(北京)科技股权[118] - 清投智能转让中能智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51%股份并于2022年3月31日完成工商变更[183] - 北京万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报告期内完成注销[183]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收入为299.76万元[36]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434,579.65元,同比变化-107.3%[37] -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为-2,951,662.27元,同比变化-11,488.5%[37] - 所得税影响额为-880,878.00元,同比变化-142.5%[37] -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为140,785.07元,同比变化-86,215.7%[37]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3,281,764.06元,同比变化-128.4%[37] - 增值税即征即退金额为3,053,300.05元[37] 管理层和治理 - 第四届董事会设董事7名,其中独立董事3名,占董事总数42.86%[127] - 公司董事会下设战略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四个专门委员会[128] - 第四届监事会设监事3名,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名,占监事会总数33.33%[128] - 公司不存在控股股东占用资金及提供担保的情形[127] - 公司业务、人员、资产、机构、财务完全独立于控股股东[131][132] - 公司治理状况与监管要求不存在重大差异[129] - 报告期内董事会共召开10次会议,包括第四届董事会第七至十六次会议[147] - 所有董事(朱业胜、张瑞英、刘毅、郑以治、王金本、苟娟琼、杨慧)均完成10次董事会出席,无缺席记录[148] - 董事现场出席率30%(3/10),通讯方式出席率70%(7/10)[148] - 审计委员会召开3次会议,审议内容包括年度财务报告、季度报告及募集资金使用情况专项报告[151][152]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审议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解除限售条件及董事高管薪酬事项[152][153] - 董事对公司有关事项未提出异议[149] - 董事建议被公司采纳[150] - 监事会在监督活动中未发现公司存在风险[154] - 董事会决议公告均通过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披露[147] - 全体董事出席股东大会次数均为4次[148] 股东和股权激励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2] - 2022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为0元,因公司亏损不满足分红条件[159] - 2022年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总计87,500股,回购金额合计550,375元[160] - 公司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二个解除限售期股份于2022年6月6日上市流通[161] - 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一个解除限售期股份于2022年7月8日上市流通[161] - 董事长兼总经理朱业胜持股数量期初17,88股期末17,88股[135] - 董事兼常务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张瑞英持股数量175,000股[136] - 董事刘毅持股数量62,000股[136] - 副总经理张辉持股数量50,000股[136] - 董事会秘书兼副总经理秦璐持股数量7,500股[136] -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股数量期初18,174,543股期末18,174,543股[137] 人员和高管薪酬 - 副总经理吉婉颉于2022年12月1日因个人原因辞职离任[138] - 朱业胜1968年出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硕士清华大学CIMS中心EMBA高级工程师[139] - 张瑞英1965年出生硕士研究生中国注册会计师[139] - 刘毅1982年出生本科学历[140] - 公司董监高总报酬为448.63万元[145] - 董事长兼总经理朱业胜税前报酬为42.85万元[146] - 常务副总兼财务总监张瑞英税前报酬为42.48万元[146] - 副总经理盖平税前报酬为90.07万元[146] - 独立董事王金本税前报酬为8万元[146] - 独立董事杨慧税前报酬为8万元[146] - 独立董事苟娟琼税前报酬为8万元[146] - 副总经理张辉税前报酬为43.2万元[146] - 离任副总经理吉婉颉税前报酬为44.91万元[146] - 董事会秘书兼副总经理秦璐税前报酬为28.5万元[146] - 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644人,其中母公司65人,主要子公司579人[155] - 生产人员201人,占比31.2%[155] - 技术人员237人,占比36.8%[155] - 销售人员35人,占比5.4%[155] - 行政人员137人,占比21.3%[155] - 硕士及以上学历员工42人,占比6.5%[155] - 本科学历员工223人,占比34.6%[155] - 专科及以下学历员工379人,占比58.9%[155] 诉讼和纠纷 - 与抚州高新区工业与科技资产运营有限公司合同纠纷涉案金额为4853.76万元人民币[186] - 与抚州高新区工业与科技资产运营有限公司合同纠纷(反诉)涉案金额为4134.63万元人民币[186] - 与吕义柱合同纠纷涉案金额为2264.11万元人民币[187] - 与联想(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同纠纷涉案金额为11196.84万元人民币[187] - 与王展、陈尧业绩补偿诉讼涉案金额为3400万元人民币[187] - 清投智能已就陈尧业绩补偿事项向法院提起诉讼并追加王展为被告要求支付3400万元及利息[179] 风险因素 - 报告期末应收账款余额规模增长存在坏账风险[122] - 公司未支付收购标的邦威思创业绩承诺补偿款3400万元[175] - 邦威思创2019-2021年累计净利润承诺不低于4000万元[175] - 邦威思创2019年净利润承诺不低于1200万元[175] - 邦威思创2020年净利润承诺不低于1300万元[175] - 陈尧应补偿清投智能4000万元人民币2021年仅补偿600万元人民币剩余3400万元未支付[179] - 子公司北京四方同兴机电因未安装焊接粉尘净化装置被处以罚款1万元[169] - 子公司北京四方同兴机电因非道路移动机械未登记信息编码被处以罚款5000元[169] 关联交易和担保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与日常经营相关的关联交易[190]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资产或股权收购、出售的关联交易[191]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关联债权债务往来[193]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重大担保情况[200]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违规对外担保情况[180][181] 内部控制 - 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单位资产总额占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比例100%[165] - 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单位营业收入占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比例100%[165] -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定量标准:重大缺陷为利润总额错报≥6%或资产总额错报≥5%[166] -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定量标准:重要缺陷为利润总额错报3%-6%或资产总额错报2%-5%[166] -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定量标准:重大缺陷为利润总额错报>6%[166] -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定量标准:重要缺陷为利润总额错报3%-6%[166] - 报告期内未发现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0个)[166] - 报告期内未发现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0个)[166] - 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为标准无保留意见,确认公司2022年12月31日财务报表相关内部控制有效[167] - 公司报告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