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收入为6.84亿元,同比增长54.58%[27]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8440.59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4.58%[79]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6.84亿元,同比增长54.58%[8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2.76亿元,同比收窄25.53%[27] - 公司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27591.32万元,同比增长25.53%[7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为2.87亿元,同比收窄25.82%[27] - 基本每股收益为-1.10元/股,同比改善39.56%[2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0.52%,同比改善11.36个百分点[2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0万元,同比改善95.92%[27] - 资产总额为16.72亿元,同比增长17.11%[2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8.83亿元,同比增长26.76%[27] - 第四季度净亏损3.28亿元,是全年亏损主要来源[30] - 公司2021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出现亏损,主要原因为计提商誉减值[6] 成本和费用 - 2021年材料费占营业成本比重82.87%,同比增加46.78%[95] - 直接人工费用同比增加66.01%,制造费用同比增加94.15%[95] - 管理费用同比增加33.64%,主要因管理人员工资及股权激励费用增加[100] - 研发费用同比大幅增加68.08%至6953.7万元,主要由于新增研发项目及人员工资和材料耗用增加[101] - 研发投入总额为6953.70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0.16%[80]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从2020年的9.34%提升至2021年的10.16%[103] 各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为智能装备制造,专注于研发制造销售智能装备及提供成套解决方案[7] - 专用设备制造业收入4.80亿元,占营业收入70.12%,同比增长76.33%[85] - 软件和信息技术收入2.05亿元,占营业收入29.88%,同比增长19.88%[85] - 智能专用装备收入2.71亿元,同比增长172.34%,毛利率44.66%[85][89] - 智能输送配料装备包括智能环保型密炼机上辅机系统、气力物料输送系统和小料自动配料称量系统[48] - 智能显控装备涵盖拼接显示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形成完整产品线并具备图像处理、信号传输、软件控制等核心技术[45] - 智能机器人拥有传感技术、动力底盘驱动总成技术、导航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部分产品处于应用推广阶段[45] - 智能裂解装备应用于废旧轮胎处理,符合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原则[39] - 智能裂解装备依托废旧轮胎裂解回收和裂解炭黑深加工技术开始逐步向市场推广[48] - 智能裂解装备利用智能化热裂解循环利用新技术回收裂解油、裂解炭黑、钢丝和裂解气[58] - 硅料循环利用智能装备将单晶硅切片废料提纯至光伏级多晶硅[59] - 绿色环保装备包括橡胶工业废气治理设备、工业粉尘治理设备和锅炉烟气脱硫脱硝治理设备[53] - 智能数字显控及存储装备包括智能数字显控系统和存储软硬件设备[55] - 存储软硬件设备可同时提供文件、块、对象统一存储[55] - 智能专用装备包括智能机器人、智能滑雪机、智能枪弹柜及保密柜、广播电视设备等[56] - 公司子公司清投智能产品包括智能显控装备、智能枪弹柜、智能机器人、智能滑雪机等应用于军警、能源、水利等领域[49] - 公司自主研发多晶硅提纯循环利用技术,采用低碳节能环保工艺技术和设备[12] - 公司自主研发多晶硅提纯循环利用技术将硅废料提纯至光伏级多晶硅促进硅材料资源循环利用[44][49] - 公司开发的绿色化智能化热裂解循环利用新技术可回收裂解油、炭黑、钢丝和裂解气[74][80] - 公司炭黑粉料自动称重配料系统可实现多种物料自动连续累计精确称量工作过程密闭无粉尘[50] - 公司空气气力输送系统采用密相双管气力输送能耗低、输送量大、粒子破碎率低[52] - 公司全自动小料配料称量系统具备投料防错功能适用于粉状、粒状、片状物料的自动称重配料[52] - 低温等离子体废气净化设备主要用于VOCs工业有机废气的净化处理[53] - 废气高效净化一体机(EPA)采用吸附浓缩和催化氧化复合技术[54] - 袋式除尘器具有占地面积小、运行稳定、性能稳定、滤袋使用寿命长、除尘效率高等特点[54] - 公司产品在工业智能化装备领域满足客户的个性化定制需求,提升客户工业智能化水平和生产效率[72] - 公司存储软硬件设备可同时提供文件、块、对象统一存储,应用于企业级存储和数据中心[76] - 专用设备制造业销售量185套,同比增长19.35%[90]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销售量5429块(或套),同比下降36.07%[90] 各地区表现 - 国内销售收入6.49亿元,同比增长51.19%,占营业收入94.81%[85] - 国外销售收入3553.29万元,同比增长161.81%[85] 销售模式 - 直销模式收入6.17亿元,同比增长69.37%,占营业收入90.09%[85] - 公司智能数字显控及存储装备采用直销和经销两种销售模式[65] - 公司智能专用设备采用直销模式,直接与终端客户签订合同[65] 研发与技术 - 公司拥有311项软件著作权,52项发明专利,8项外观专利和140项实用新型专利[69] - 公司拥有200项专利和311项软件著作权[72] - 公司研发团队包括行业资深人员,在智能化输送配料系统领域拥有国内最早一批技术专家[70] - 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25%至215人,研发人员占比提升至30.94%[103] - 40岁以上研发人员数量同比激增178.95%至53人[103] - 公司子公司数字科技研究院自主研发的5G基站已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的型号核准证和进网试用批文[73][80] - 公司参与起草《废旧轮胎裂解炭黑》行业标准,在细分行业具有领先地位[43] - 公司作为起草单位参与《废旧轮胎裂解炭黑》行业标准制定该标准于2019年4月起正式实施[44] - 公司参与制定了多项国家标准包括GB/T 25938-2010等12项行业标准[68][69] - 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并参与行业国家标准制定[67] 客户与供应商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比67.31%,其中最大客户占比27.11%[98]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占比29.57%,最大供应商占比9.03%[98] - 公司对国内客户问题保证12小时内响应并提出初步解决方案,24小时内派工程师现场排除故障[66] - 公司对国外客户问题在7天内派维修工程师进驻现场,雅加达服务网点服务东南亚客户[66] - 公司对国内客户问题确保12小时内响应并提出初步解决方案,24小时内派工程师现场排除故障[78] - 公司对国外客户问题在7天内派维修工程师进驻现场[78] - 公司产品实行一年质保期内免费售后服务,质保期后以优惠价格提供持续服务[66] - 公司设立售后服务部及合肥、东营、青岛、雅加达和韩国首尔5个服务网点[65] 生产模式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针对智能输送配料装备、绿色环保装备、智能裂解装备和硅料循环利用智能装备[62]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同比激增121.8%至5.26亿元,主要因客户回款及预收货款增加[10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长67.72%至5.29亿元,主要因采购付款及项目保证金增加[10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飙升303.62%至2.67亿元,主要因募投项目支出增加[105]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87.76%至7.1亿元,主要来自定增、股权激励及融资租赁款[10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增177%至3.07亿元[10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改善至3735.06万元,上年同期为-3342.41万元[105] 资产与负债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5950.76万元,占总资产比例3.56%,较期初增加1.83个百分点[108]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5.8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4.85%,较期初增加7.92个百分点[108] - 存货期末余额1.3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8.01%,较期初下降6.30个百分点[108]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2.3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4.10%,较期初大幅增加10.55个百分点[108]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1.3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8.21%,较期初下降6.73个百分点[108] - 合同负债期末余额1.2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7.65%,较期初增加4.83个百分点[108] - 受限资产总额1.04亿元,其中货币资金351.31万元、固定资产6475.60万元、无形资产1148.68万元、应收账款2415.09万元[112]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余额1354.85万元,其中应收款项融资165.12万元[110][111] - 投资性房地产期末余额854.71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51%[108] - 公司报告期末应收账款余额规模逐渐增长,存在流动资金短缺和坏账损失的风险[129]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5962.82万股,募集资金净额4.55亿元[81] - 募集资金总额4.55亿元,本期使用3.86亿元,累计使用3.86亿元,尚未使用6878.52万元[115] - 公司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已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24,032,400元[118]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80,000,000元,使用期限不超过12个月,已于2022年1月7日归还至募集资金专户[119] - 废旧轮胎循环利用智慧工厂项目承诺投资总额500,000,000元,调整后投资总额354,533,009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286,578,585元,投资进度80.83%[117] - 补充流动资金承诺投资总额100,000,000元,调整后投资总额100,000,000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99,170,303元,投资进度99.17%[117] - 承诺投资项目合计承诺投资总额600,000,000元,调整后投资总额454,533,009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385,748,888元[117]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清投智能受疫情影响,项目工程进度延期,货物交付及项目执行进度滞后[6] - 公司对收购清投智能形成的商誉及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6] - 主要子公司清投智能总资产315,208,006.63元,净资产84,151,639.50元,营业收入79,857,074.14元,营业利润-114,306,766.34元,净利润-99,186,071.52元[123] - 公司新设三家子公司:万向新元(西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2021年7月30日成立)、抚州万向新元智慧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8月20日成立)、江西万向新元机电设备有限公司(2021年4月26日成立),均对生产经营和业绩尚无较大影响[124] 非经常性损益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769.2万元,对比上年同期2014.0万元下降61.8%[34] - 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为190.4万元[34]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10308.0万元,对比上年同期106.9万元大幅增长[34]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9164.3万元,对比上年同期1702.4万元增长438.2%[34] - 增值税即征即退金额为335.8万元,被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35] 行业与市场 - 公司业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支持方向,属于《中国制造2025》明确的智能制造主攻方向[7] - 行业主管部门针对智能装备各细分行业陆续出台相应产业政策[8] - 智能输送配料装备行业与宏观经济和固定资产投资关联度较高,具有周期性[40] - 智能裂解装备隶属环保领域,市场需求稳定且无显著周期性[41] - 硅料循环利用智能装备受益于光伏行业快速发展,市场需求稳定[42] 公司战略与计划 - 公司计划加快废旧轮胎循环利用智慧工厂项目建设,深入轮胎橡胶行业资源化循环利用[12] - 公司计划加快多晶硅提纯循环利用技术研发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12] - 公司发展战略以智能装备为基础,用数字技术为行业赋能,紧跟国家十四五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数字经济方向[125]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行业快速变化和市场竞争风险,国际高端装备企业进入国内市场和国内同行加大研发投入可能带来冲击[127] - 公司募集资金用于投资建设废旧轮胎循环利用智慧工厂项目,存在不能达到预期效益的风险[128] - 募投项目建成后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规模将大幅增加,存在折旧摊销增加导致经营业绩下滑的风险[129] - 新冠疫情波动与反复可能对公司项目实施和回款带来影响[129] - 子公司清投智能受疫情影响,项目工程进度延期,货物交付及项目执行进度滞后[6] 投资者关系 - 公司2021年9月16日接待方正证券调研,介绍公司基本情况、主要业务、废旧轮胎循环利用项目优势和技术壁垒[130] - 公司2021年9月28日接待华商基金、中邮基金、信达基金调研,介绍废旧轮胎循环利用项目和多晶硅提纯项目优势及市场前景[131]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占比42.9%[135] - 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名,占比33.3%[136] - 公司设有战略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四个专门委员会[136] - 审计部直接对审计委员会负责,建立独立内部审计体系[137] - 公司治理状况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无重大差异[138] - 公司于2021年10月13日完成第四届董事会和监事会换届选举,涉及多名高管变动[145] - 张瑞英被选举为董事、常务副总兼财务总监[145] - 刘毅被选举为董事,现任江西万向新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145][148] - 郑以治被选举为董事,现任江西国控资本有限公司总经理[145][148] - 苟娟琼被选举为独立董事,现任北京交通大学信息管理学教授[145][148] - 杨慧被选举为独立董事,现任江西财经大学研究生督导[145][148] - 双国庆被选举为监事会主席,现任北京万向新元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145][149] - 何翔被选举为监事,现任清投智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销售部总监[145][150] - 盖平被聘任为公司副总经理[145] - 朱业胜现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兼任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主席团主席等职[147] - 公司2021年共召开董事会会议20次,包括临时董事会和定期会议[157][158] - 董事朱业胜和王金本全年应参加董事会会议20次,现场出席17次和18次,通讯方式参加3次和2次[159] - 董事曾维斌、姜承法、许春华和叶蜀君应参加董事会会议14次,现场出席12次或14次[159] - 董事张瑞英、刘毅、郑以治、苟娟琼和杨慧应参加董事会会议6次,现场出席5次或6次[159] - 所有董事均未连续两次未亲自参加董事会会议,无委托出席和缺席情况[159] - 报告期内董事对公司有关事项未提出异议[160] - 董事对公司有关建议被采纳,包括制度完善和经营发展决策等方面[161] - 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2021年召开2次会议,审议财务报告和募集资金使用等事项[162] - 审计委员会成员包括王金本、叶蜀君和曾维斌[162] - 公司董事通过审阅资料、参加会议等方式了解公司生产经营情况[161] - 公司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单位资产总额占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比例为100%[180] - 公司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单位营业收入占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总收入比例为100%[180] - 公司2021年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81] - 公司2021年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81] - 公司2021年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81] - 公司2021年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81] - 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2021年内部控制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鉴证报告[182] - 公司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与董事会自我评价报告意见一致[183] 股东与股权 - 董事长兼总经理朱业胜持有公司股份17,880,043股[142] - 董事兼常务副总经理张瑞英持股从350,000股减持至175,000股,减持比例为50%[142] - 董事刘毅持有公司股份80,000股,其中50,000股为限制性股票,报告期内减持15,000股,期末持股62,000股[143] - 董事张辉持有公司股份
新元科技(300472)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