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3.12%至1.73亿元[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30.74%至2360.52万元[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4203.95万元,同比下降10165.73%[2] - 基本每股收益0.0323元/股,同比下降39.4%[2] - 净利润同比下降91.15%至189万元[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下降30.74%至2361万元[6] - 营业总收入本期发生额为1.73亿元,较上期减少13.1%[28] - 公司净利润为189.34万元,同比下降91.15%[29] - 基本每股收益0.0323元,同比下降39.40%[3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总成本本期发生额为2.26亿元,较上期增加3.2%[28] - 营业成本本期发生额为1.14亿元,较上期增加5%[28] - 研发费用为6236.42万元,同比下降18.21%[29] - 管理费用为5469.01万元,同比上升99.87%[29]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68亿元,同比改善182.71%[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长144.81%至5.81亿元[8] - 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现金同比增长84.06%至4.14亿元[8] - 收到的税费返还同比增长5318.21%至519万元[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182.71%至3677万元[8] - 投资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1284.78%至1.66亿元[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额扩大212.45%至4.53亿元[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676.52万元,同比改善182.71%[32]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4.90亿元,同比扩大124.48%[3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2.47亿元,同比上升13.85%[31] - 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现金4.14亿元,同比上升84.06%[32]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1903.82万元[33] - 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为821.998万元[3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4818.45万元(本期)对比17061.69万元(上期)[33]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3436.06万元(本期)对比1303.59万元(上期)[33]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416.75万元(本期)对比302.04万元(上期)[3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3852.81万元(本期)对比3130.24万元(上期)[3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65.64万元(本期)对比13931.45万元(上期)[33]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976.95万元(本期)对比-2169.28万元(上期)[3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45304.93万元(本期)对比-14499.83万元(上期)[3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35534.78万元[33] 资产和负债项目变化 - 其他应收款大幅增长308.6%至4.52亿元[4] - 存货增长39.77%至1.96亿元[4] - 合同负债增长56.78%至1.17亿元[4] - 递延收益增长69.55%至1.13亿元[5]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23.87亿元,较年初减少15.8%[25]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1.5亿元,较年初减少16.97%[25] - 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为4.52亿元,较年初大幅增加308.5%[25] - 存货期末余额为1.96亿元,较年初增加39.8%[25]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为3.3亿元,较年初增加21.2%[25] - 合同负债期末余额为1.17亿元,较年初增加56.8%[26] - 其他应付款期末余额为2.87亿元,较年初减少51.2%[26] 其他财务数据 - 总资产69.22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4.39%[2] - 利息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613.22%至1182万元[6] -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改善56.74%至3181万元[7] - 投资收益为7414.05万元,同比上升560.28%[29] - 综合收益总额为-3511.56万元,同比收窄50.26%[30] 股东结构和持股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56,984名[10] - 第一大股东杨云春持股196,676,719股,占比26.82%,其中152,406,414股为限售股[10][12] -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持股88,362,101股,占比12.05%,已于2022年2月14日解除限售[10][12] - 中泰证券资管计划持股37,000,000股,占比5.05%[10] - 中金期货资管计划持股7,748,934股,占比1.06%[10] - 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持股6,511,200股,占比0.89%[10]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3,782,091股,占比0.52%[10] - 杨云春本期解除限售股37,532,228股,期末限售股数为152,406,414股[12] -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期初限售股88,362,101股已全部解除[12] - 张阿斌期末限售股数为788,429股,包含高管锁定股及股权激励限售股[12] - 高管及核心员工股权激励限售股总计2,634,338股,其中高管锁定股部分每年首个交易日按25%计算可转让额度[13] - 其他一类限制性股票激励对象(不含董监高)持有1,310,000股股权激励限售股[13] - 首发后限售股于2022年3月8日集中解禁,涉及多家机构投资者[13][14] - 中信建投证券持有最大单笔首发后限售股4,495,667股[13] - UBS AG持有6,392,870股首发后限售股[13] - 中金期货有限公司通过资管计划持有7,748,934股首发后限售股[13] -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八零二组合持有1,937,234股首发后限售股[13] - 财通基金旗下多只资管计划合计持有超3,000,000股首发后限售股[13][14] - 大成创业板两年定开混合基金持有1,356,063股首发后限售股[14] - 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旗下基金产品分别持有1,356,063股和303,371股首发后限售股[14] - 财通基金旗下多只资产管理计划持有公司首发后限售股,单只持股数量从5,812股至5,927,934股不等[15][16] - 济南江山投资合伙企业持有公司首发后限售股5,036,807股[15] - 杭州乐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基金持有公司首发后限售股5,927,934股[16] - 财通基金-华泰证券单一资产管理计划持有公司首发后限售股1,549,786股[16] - 财通基金-恒泰证券单一资产管理计划持有公司首发后限售股1,162,340股[15] - 财通基金-招商证券单一资产管理计划持有公司首发后限售股736,148股[15] - 财通基金-苏州湘信咨询单一资产管理计划持有公司首发后限售股774,893股[16] - 财通基金-东兴证券单一资产管理计划持有公司首发后限售股387,447股[15] - 财通基金-首创证券单一资产管理计划持有公司首发后限售股387,447股[15] - 财通基金-上海爱建信托单一资产管理计划持有公司首发后限售股116,234股[15] - 广东正圆私募基金持有公司首发后限售股2,712,127股[17] - 北京时代复兴投资持有公司首发后限售股6,199,147股[18] - 诺德基金-华泰证券持有公司首发后限售股2,130,957股[18] - 财通基金-徐一帆持有公司首发后限售股503,681股[18] - 诺德基金浦江89号持有公司首发后限售股193,723股[17] - 财通基金逐鹿1号持有公司首发后限售股193,723股[18] - 诺德基金浦江153号持有公司首发后限售股387,447股[18] - 财通基金玉泉932号持有公司首发后限售股387,447股[17] - 财通基金中联1号持有公司首发后限售股116,234股[18] - 财通基金紫荆1号持有公司首发后限售股116,234股[17] 公司治理和关联交易 - 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余额为2.57亿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5.06%[20] - 公司剥离非半导体业务子公司耐威时代,产生被动资金占用2.57亿元[20] 战略投资和业务发展 - 公司与合肥高新区签署协议拟投资建设12吋MEMS制造线项目[21] - 全资子公司微芯科技出售中科昊芯22.6597%股权,交易价格为6190.09万元[22] - 公司完成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登记[22] - 控股子公司海创微芯拟在怀柔区投资建设6/8英寸MEMS晶圆中试生产线和研发平台[22] - 公司2019年非公开发行股份于2022年2月14日上市流通[22] - 公司2021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于2022年3月8日上市流通[23] - 控股子公司赛莱克斯北京与国际知名激光雷达厂商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3]
赛微电子(300456) - 2022 Q1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