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收入22.52亿元,同比下降2.19%[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9亿元,同比下降40.07%[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68亿元,同比上升34.97%[2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15亿元,同比下降43.48%[20] - 基本每股收益0.48元/股,同比下降44.83%[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36%,同比下降11.57个百分点[20] - 营业总收入为225,153.22万元,同比下降2.19%[48]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948.80万元,同比下降40.07%[48]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6,762.63万元,同比增长34.97%[48] - 公司2021年总营业收入为22.5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9%[6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43.48%至5.15亿元[95][9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改善25.87%至-1.88亿元[95][9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改善103.13%至0.24亿元[95][9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大幅增长406.19%至3.53亿元[95][96]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自产产品销售收入为78,364.82万元,同比下降2.09%[48] - 代理产品销售收入为68,654.78万元,同比下降23.65%[48] - 第三方医学诊断服务业务收入为76,808.92万元,同比增长29.70%[48] - 体外诊断试剂收入13.18亿元人民币(占比58.54%),同比下降11.64%[68] - 医学诊断服务收入7.68亿元人民币(占比34.11%),同比大幅增长29.70%[68][69] - 体外诊断仪器收入1.52亿元人民币(占比6.74%),同比下降26.97%[68] - 华南地区收入2.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7.81%,增速最快[69] - 出口销售大幅下降83.42%,收入仅1312.66万元人民币[69] - 直销模式收入5.8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3.54%[69] - 经销模式收入8.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51%[69] - 试剂销售量达3.69亿ML,同比增长26.39%[72] - 医学诊断服务实现收入76808.92万元,同比增长29.70%[4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自产产品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上升2.20个百分点[49] - 整体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上升3.63个百分点[49]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9.23%至2.98亿元人民币[79]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6.32%至1.77亿元人民币[79]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51.19%至2609万元人民币,主要因银行贷款规模下降[79]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1.22%至1.51亿元人民币[79] - 研发投入15,068.40万元,同比增长11.22%[49] - 公司研发投入金额为15068.4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22%[5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专业从事IVD(体外诊断)业务涵盖血液、体液、组织等样本的临床检验[12] - 公司在全国多地设立独立医学实验室提供第三方诊断服务[12] - 公司子公司体系涵盖生物科技、医疗器械、医学检验、基因检测及融资租赁等多个领域[11][12] - 公司控股子公司包括宁波美康盛达生物科技、宁波美康盛德生物科技等超过30家实体[11][12] - 公司累计核酸检测量约1600万人次[44] - 公司已取得54项体外诊断仪器产品注册证书[41] - 公司已取得377项体外诊断试剂产品注册证[41] - 公司在全国布局建立了11家第三方医学检验所[38] - 生化诊断配套试剂涵盖肾功能、肝功能等218项产品[42] - 免疫诊断配套试剂包括肿瘤标志物检测等59项产品[42] - 公司加快推进2000速全自动封闭式生化分析仪与300速发光仪器组成一体机[120] - 公司已获取120速和300速化学发光仪器注册证并取得涵盖肿瘤甲功性激素心肌肝纤维共59项试剂产品注册证[122] - 公司有数十个化学发光项目正在注册申请中[122] - 公司自有11家医学检验所并与全国近千家三级医院合作[121] - 公司在国外市场重点深耕生化诊断和血液诊断产品并加快新冠抗原自测产品注册[124] - 公司以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作为国际重点培养市场[124] - 公司加快推进VAP/VLP血脂亚组分诊断产品的市场推广[122] - 公司持续加大原材料研发投入逐步实现自产原材料替代进口原材料[130] - 公司通过增加自产产品使用量和特色检测项目开展提升第三方医学检验所竞争力[123] 各地区表现 - 华南地区收入2.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7.81%,增速最快[69] - 出口销售大幅下降83.42%,收入仅1312.66万元人民币[6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并于2022年4月发布[1] - 公司通过室间质评体系确保实验室检测能力的准确性和可靠性[12] - 公司建立量值溯源体系使测量结果与国际计量基准保持一致性[12] - 公司实验室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权威认可[12] - 公司参与国际检验医学溯源联合委员会(JCTLM)标准制定[12] - 公司成立质量管理部国内注册部和海外注册部负责产品注册工作[129] - 公司积极推进数字化工厂建设搭建数据中台构建数据管理中心[125] - 2021年03月10日公司接待机构实地调研讨论产品情况、定增进展及未来发展[131] - 2021年04月29日公司通过电话沟通向机构说明2020年度及2021年第一季度业绩情况[131] - 2021年05月12日公司举办网上年度业绩说明会面向投资者[131] 研发投入与成果 - 研发投入15,068.40万元,同比增长11.22%[49] - 研发费用占自产产品营业收入比例为19.23%[57] - 公司已完成MS-3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研发并实现生产转化[80] - 公司已获得包括癌胚抗原检测试剂盒在内的16项化学发光检测产品注册证[82] - 正在研发MS-12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6项新产品,均处于研发阶段[80][82] - 研发投入聚焦生化分析仪迭代和化学发光检测菜单完善[80][82] - 研发投入金额为150,683,995.48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69%[84] - 研发人员数量为378人,较上年308人增长22.73%[84] - 研发人员中本科259人,较上年203人增长27.59%[84] - 研发人员中硕士60人,较上年63人减少4.76%[84] - 研发人员中30岁以下208人,较上年159人增长30.82%[84] - 糖类抗原50(CA50)检测试剂盒已获得注册证[83] - 胃泌素-17检测试剂盒已获得注册证[83] - 甲胎蛋白(AFP)检测试剂盒处于注册申报阶段[83] -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已取得CE认证,国内处于注册申报阶段[83] - 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专业版已取得CE认证,自测版取得奥地利白名单和泰国认证[83] - 截至报告期末国内医疗器械注册证数量达431项,较上年同期的373项增长15.5%[85] - 境外注册证数量为241项,较上年同期的258项减少6.6%[85] - 报告期内新增国内注册证58项(含子公司湖南美康新增19项),境外新增0项[85] - 报告期内境外注册证失效17项,国内失效0项[85] - 当前共有52个产品处于注册申报阶段,其中25项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试剂[85][86] - 注册申报产品中包含Ⅲ类医疗器械4项(如甲胎蛋白检测试剂盒)[85] - 6项产品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如超敏CRP试剂、血管紧张素I/II检测试剂盒)[85][86] - 所有申报产品均未申报创新医疗器械[85][86] - 申报产品覆盖肿瘤标志物(如tPSA)、心血管疾病(血管紧张素)及代谢指标(脂联素)等多领域检测[85][86] - 电解质相关检测产品(标准液/内标液/校准品)均处于注册申报阶段[86] -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体检测试剂盒处于注册申报阶段[87] -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核酸检测试剂盒处于注册申报阶段[87] - 全自动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处于注册检测阶段[88] - 乙型肝炎病毒系列检测试剂盒(5种)均处于临床试验阶段[87][88] -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测定试剂盒处于临床试验阶段[88]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原抗体检测试剂盒处于临床试验阶段[88] - 梅毒螺旋体抗体测定试剂盒处于临床试验阶段[88] - 公司2021年获得31项专利授权,包括7项发明专利、22项实用新型专利和2项外观设计专利[90][91] - 公司子公司盛德科技是专利主要贡献者,共获得24项专利授权,占比77%[90][91] - 美康生物获得4项发明专利授权,美康保生获得2项发明专利授权[90] - 新余医检所获得4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郑州医检所获得2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90] - 公司2021年登记24项软件著作权,盛德科技参与开发15项,占比63%[92] - 深圳医检所开发8项医疗检测系统软件,包括新冠核酸检测信息系统和云健康体检系统[92] - 美康生物与子公司共同开发6项管理系统软件,包括供应链平台和固定资产管理系统[92] - 公司开发MS-H5510全自动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软件,于2021年4月25日登记[92] - 公司开发MS-i308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软件,包含上位机联机软件和上位机软件[92] - 鄞州区卫生健康局与盛德医检所共同开发新冠核酸检测信息软件,于2021年1月28日登记[92] - VAP血脂亚组分技术及配套设备入选江西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58] - MS-i308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入选宁波市高端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产品[58] - 公司参与的"心脑血管等重大疾病诊断标志物关键技术突破"项目获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63] - 室间质评总合格率达99.1%[53] - 公司参加9个省份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活动,总合格率达99.1%[61] - 共参与459项5317小项室间质评计划,其中25个项目参加正确度评价[61] - 公司参考实验室19项通过CNAS医学参考实验室认可,14项进入JCTLM参考测量服务列表[62][63] - 公司参与30余项国际和国家标准物质的研制及定值工作,组织起草行业标准10余项[63]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盛达生物营业收入5.83亿元净利润179.95万元[115] - 子公司盛德科技营业收入7991.8万元净利润1106.89万元[115] - 子公司盛德医检所营业收入3.996亿元净利润4466.11万元[115] - 子公司圣地亚哥美康营业收入871.17万元净亏损1283.98万元[116] - 子公司深圳医检所营业收入1.406亿元净利润3771.05万元[116] - 子公司永城医检所股权转让实现净利润356.47万元[116] - 子公司民权医检所股权转让实现净利润161.26万元[116] - 公司旗下医学检验所参与多地核酸大筛查支持疫情防控[117] - 深圳医检所移动实验室日均检测量最高达5万人次[179] - 南京支援移动实验室日均检测量达10万人次[179] - 郑州支援移动方舱日均检测量最高达20万人次[179] 资产与债务 - 资产总额35.93亿元,同比增长10.42%[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3.47亿元,同比增长42.96%[20]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从9.94%上升至18.54%,增加8.60个百分点[98] -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从25.92%下降至22.57%,减少3.35个百分点[98] - 短期借款占总资产比例从23.69%下降至9.47%,减少14.22个百分点[99] - 金融资产投资期末金额为1.007亿元人民币[104] - 公司库存量增加31.84%,主要因搬迁新生产场地备货所致[72][73] 融资与资金使用 -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39999995股普通股A股,募集资金总额599999925元[55] - 募集资金总额为5.866亿元人民币[106][107] - 报告期内实际使用募集资金1.9888亿元人民币[106][107] - 累计已使用募集资金1.9888亿元人民币[107] - 尚未使用募集资金金额为3.8772亿元人民币[106] - 体外诊断产品项目投资进度为11.75%[108] - 信息系统升级项目投资进度为3.61%[108] - 偿还银行借款项目投资进度达100%[108] - 募集资金总体使用进度为33.90%[108] - 使用闲置募集资金1亿元人民币进行现金管理[110] - 公司继续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额度不超过人民币1.3亿元[11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同比大幅增长109.93%至3.15亿元[9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同比下降18.58%至24.14亿元[95] - 报告期投资额同比下降22.57%至1.29亿元[102]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021年为1186.17万元,2020年为17528.61万元,2019年为2665.94万元[27]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2021年为-1581.51万元,2020年为158.86万元,2019年为1022.23万元[26]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2021年为2821.78万元,2020年为2936.12万元,2019年为2251.10万元[26][27] -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2021年为260.94万元,2019年为307.33万元[27] - 债务重组损益2019年为-113.67万元[27] -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2020年为122.74万元[27]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2021年为-103.71万元,2020年为17446.98万元,2019年为43.63万元[27] - 第四季度计提资产减值2447.23万元[22] - 第四季度控股子公司美康保生超额亏损冲减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179.97万元[22] 行业与市场 - 2021年全球体外诊断市场规模超过1170亿美元[33] - 2020年中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达890亿元,同比增长24.30%[34] - 免疫诊断占据中国体外诊断市场31%份额,生化诊断占据20%份额[33] - 2020年全国公立医院检验市场规模达3600亿元[37] - 国内第三方医学实验室市场规模仅占整体市场6%左右[37] - 发达国家第三方医学实验室外包渗透率达35%以上[37] 公司治理与人员 - 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2,406人,其中技术人员1,064人占比44.2%[158] - 报告期末母公司员工1,110人,主要子公司员工1,296人[158] - 生产人员401人占比16.7%,销售人员410人占比17.0%[158] - 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1,100人(本科982人+硕士108人+博士10人)合计占比45.7%[158] - 董事长邹炳德持股128,047,626股[138] - 董事兼总经理邹继华持股11,908,700股[138] - 副总经理方亮持股78,500股[138] - 副总经理沈敏持股40,000股[138] - 前财务总监袁超持股13,500股[138] - 现任财务总监熊慧萍持股774,184股[139] - 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袁超于2021年10月28日因工作调整离任[140] - 熊慧萍于2021年10月28日被任命为公司财务总监[140] - 公司董事长邹炳德自2016年1月至今担任董事长职务[141] - 公司总经理邹继华担任董事兼总经理并获2016年度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十大杰出青年称号[142] - 邹继华承担政府项目5项包括国家创新基金项目2项和国家火炬计划项目1项[143] - 邹继华作为69项授权发明专利和77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的发明人[143] - 独立董事李成艾在《审计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并参与编写4部财经著作[143] - 公司监事黄幸雷自2006年3月任职历任质控部经理等岗位现任行政总监[144] - 高级管理人员熊慧萍现任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并持有深交所董事会秘书资格证[145] - 职工监事宋健自2016年4月任职现任财务部财务经理[145] - 公司2021年支付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共12人税前报酬总额为660.61万元[148] - 董事长邹炳德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120万元[149] - 董事兼总经理
美康生物(300439)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