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康生物(300439) - 2020 Q4 - 年度财报
美康生物美康生物(SZ:300439)2021-04-26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23.02亿元,同比下降26.53%[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53.49%[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24亿元,同比增长121.17%[18] - 基本每股收益0.87元/股,同比增长153.37%[18] - 稀释每股收益0.87元/股,同比增长153.37%[1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9.93%,同比大幅提升54.68个百分点[18] - 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4.41亿元,第二季度环比增长53.8%至6.78亿元,第三季度回落至6.31亿元,第四季度进一步降至5.52亿元[20] - 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6亿元,但含一次性营业外收入1.79亿元调整;第二季度降至6032.67万元,第三季度小幅回升至7347.91万元,第四季度因计提3793.81万元资产减值暴跌至2.51万元[20] - 扣非净利润第一季度仅为536.84万元,第二季度跃升至5982.23万元(环比增长1014%),第三季度增至6618.55万元,第四季度转亏为-718.17万元[20] - 公司营业总收入230,203.24万元,同比下降26.53%[4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948.06万元[40] - 营业收入230,203.24万元,同比下降26.53%[6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948.06万元[62] - 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为23.0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6.53%[8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费用2.73亿元,同比下降25.17%[96] - 财务费用5345.51万元,同比下降32.58%[96] - 研发费用1.35亿元,同比增长5.63%[96] 各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业务涉及体外诊断(IVD)领域,运用仪器、试剂或系统对人体样本进行检验[9] - 公司业务涵盖独立医学实验室,提供第三方医学诊断服务[9] - 公司业务包含室间质评(室间质量评价)活动[9] - 公司业务涉及量值溯源,使测量结果能与国家或国际计量基准联系[9] - 公司医学诊断服务实现收入59222.38万元,同比增长18.95%[32] - 代理业务同比下降48.87%[40] - 第三方医学诊断服务业务收入59,222.38万元,同比增长18.95%[40] - 自产产品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同比上升8.69个百分点[41] - 体外诊断试剂收入为14.92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64.80%,同比下降37.99%[83] - 体外诊断仪器收入为2.08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9.03%,同比上升22.18%[83] - 医学诊断服务收入为5.92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25.72%,同比上升18.95%[83] - 其他业务收入为1024.85万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0.45%,同比下降82.85%[83] - 公司医疗器械行业营业收入23.02亿元,同比下降26.53%[85] - 体外诊断试剂收入14.92亿元,同比下降37.99%[85] - 体外诊断仪器收入2.08亿元,同比增长22.18%[85] - 出口销售额7919.44万元,同比增长986.27%[86] - 公司自产产品、诊断服务等业务收入保持稳定增长[61] - 公司集中资源发展自产产品,盈利能力和现金流得到显著提升[61] - 国际销售重点转移到新冠病毒检测试剂,出口销售金额较上年同期增加[67] 各地区表现 - 华东地区收入为10.02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43.52%,同比下降37.94%[83] - 华中地区收入为4.86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21.12%,同比下降10.48%[83] - 出口销售为7919.44万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3.44%,同比大幅上升986.27%[83] - 西南地区收入为1.50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6.51%,同比下降49.55%[83] - 西北地区收入为1.19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5.16%,同比下降32.02%[83] 研发与创新 - 研发投入金额为13,548.09万元,同比增长5.63%[45] - 研发费用占自产产品营业收入比例为16.87%[45] - 中国境内已申请专利324项,已获授权专利195项[45] - 中国境外已申请专利14项,已获授权专利5项[45] - 报告期内获得26项专利授权[45][49] - 申请软件著作权66项,已获软件著作权64项[45] - 报告期内获得18项软件著作权[50][51] - 公司持有325项体外诊断试剂注册证及48项仪器注册证,核心产品覆盖生化、化学发光等领域[28] - 化学发光领域已获25项二类及以上注册证,涉及甲状腺功能、性激素等检测项目[29] - 超高速生化分析仪MS-2080检测速度达2000测试/小时,支持模块化扩展最高至8000测试/小时[28] - 公司已获得三种免疫抑制剂检测试剂盒(全国独家)及25羟基维生素D检测试剂盒注册证[31] - 公司配套检测试剂盒涵盖免疫抑制剂、维生素D、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等检测项目[31] - 研发投入13,548.09万元,同比增长5.63%[62] - 2020年研发投入金额为135,480,907.09元,占营业总收入比例为5.89%[100] - 研发投入占自产产品收入比例为16.87%,较上年增加5.63%[100] - 公司在中国境内取得373项产品注册证书,其中体外诊断试剂产品注册证325项,体外诊断仪器注册证48项[52] - 公司取得境外注册认证258项,包括221项欧盟CE认证、9项韩国KFDA认证、3项美国FDA认证、22项印尼认证、1项土耳其认证、1项俄罗斯认证、1项巴西认证[52] - 2020年参加9个机构的887项4248小项室间质评计划,总合格率达99.8%[55] - 公司参考实验室运行40余项参考测量程序,其中19项通过CNAS认可,14项进入JCTLM参考测量服务列表[56] - 2020年参加的26个项目标准全部符合行业要求[56] - 公司参与30余项国际和国家标准物质的研制及定制工作,起草行业标准10余项[57] - 2020年基于质谱技术建立皮质醇、孕酮等10余项参考测量程序并发表多篇论文[57] - 公司研制的两款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获得欧盟CE认证[61] - 参加9个机构的887项4248小项室间质评计划,总合格率99.8%[68] - 参考测量程序14个进入JCTLM参考测量服务列表[68] - 2020年参加的26个IFCC-RELA项目标准全部符合[68] - 参考实验室通过CNAS扩项评审,认可项目扩至十九项[68] - 公司作为第一起草单位起草《血清电解质参考测量程序》医疗器械行业标准[69] - 本报告期末国内医疗器械注册证数量为373项,较上年末240项增长55.4%[73] - 本报告期末境外医疗器械注册证数量为258项,较上年末188项增长37.2%[73] - 报告期内国内新增医疗器械注册证136项,境外新增75项[73] - 报告期内国内失效医疗器械注册证3项,境外失效5项[73] - 截至报告披露日,公司共持有国内注册证380项,境外注册产品267项[73] - 公司共有75个产品正在进行注册申报,其中Ⅲ类注册产品20项,Ⅱ类注册产品7项[74][75] - 报告期内新增子公司重庆润康持有国内注册证77项[73] - 公司有13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试剂盒处于注册检验阶段[77] - 公司有9种II类检测试剂盒处于注册申报阶段[76][77] - 公司有2种III类乙型肝炎病毒检测试剂盒处于注册检验阶段[77] - 公司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核酸检测试剂盒处于临床试验阶段[77] - 公司新型冠状病毒IgM/IgG抗体检测试剂盒处于注册申报阶段[77] - 公司有4种电解质相关质控校准产品处于注册检验阶段[77] - 公司尿液干化学分析质控物处于注册检验阶段[77] - 公司载脂蛋白系列3种检测试剂盒处于注册申报阶段[76] - 公司肌酸激酶MB同工酶检测试剂盒处于注册申报阶段[76] - 公司25羟基维生素D测定试剂盒处于注册申报阶段[76] 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12亿元,同比增长51.72%[1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第一季度为9057.75万元,第二季度激增343.4%至4.02亿元,第三季度回落至1.69亿元,第四季度回升至2.51亿元[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51.72%[4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1,207.49万元,同比增长51.72%[6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12,074,949.25元,同比增长51.72%[102][10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下降17.28%至2,965,036,951.14元[10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下降41.85%至149,979,313.60元[102] - 报告期投资额同比下降16.81%至1,059,940,120.25元[107] 资产与负债 - 资产总额32.54亿元,同比下降13.01%[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6.42亿元,同比增长22.77%[18] - 公司总股本382,999,815股[18] - 固定资产较期初增加89.98%[42] - 在建工程较期初减少72.44%[42]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较期初减少81.80%[42] - 预付款项较期初减少40.15%[42]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下降1.47个百分点至10.09%[104] -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下降5.09个百分点至26.31%[104] - 固定资产占比上升15.63个百分点至28.60%,主要因募投项目转固[104] - 短期借款同比下降35.2%至782,434,509.21元,占比下降7.94个百分点[104] - 生化试剂库存量4231.97万毫升,同比增长49.73%[87]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合计2.53亿元,占总销售额10.99%[94]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合计3.90亿元,占采购总额33.91%[95] 子公司表现 - 公司子公司包括宁波美康盛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宁波美康盛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超过30家[8][9] - 子公司盛达生物营业收入5.4亿元但净亏损1864.02万元[119] - 子公司盛德医检所营业收入3.75亿元且净利润6218.22万元[119] - 子公司圣地亚哥美康净亏损1115.76万元(营业收入1112.02万元)[119] - 子公司内蒙古盛德医疗器械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907.47万元,净利润428.83万元[120] - 子公司永城医检所临床检验服务业务营业收入5,811.39万元,净利润511.54万元[120] - 子公司伯明翰美康医学检验业务净亏损3,831.81万元,净利润为-471.43万元[120] - 子公司武汉美康信息技术服务业务营业收入11,759.46万元,净亏损1,914.17万元[120] - 子公司杭州倚天生物技术业务营业收入10,081.71万元,净利润802.13万元[120] - 子公司新余医检所医疗器械批发业务营业收入5,080.64万元,净利润713.07万元[120] - 报告期内处置子公司上海京都产生净亏损25.74万元[120] - 报告期内处置子公司苏州京都产生净亏损81.43万元[120] - 报告期内非同一控制合并江西澳瑞产生净亏损250.46万元[120] 投资与募投项目 - 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1.75亿元,其中包含对杭州倚天交易对价调整确认的营业外收入1.79亿元[25] - 政府补助贡献非经常性损益2936.12万元[24] - 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损失3793.81万元,直接影响第四季度净利润[20] - 公司完成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再融资,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5.99999925亿元[72] - 新型体外诊断试剂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12,000万元,实际投入12,486.55万元,投资进度104.05%[112] - 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及参考实验室建设项目调整后投资总额47,125.41万元,实际投入51,077.54万元,投资进度108.39%[112][113] - 营销服务网络升级项目投资总额4,325.42万元,投资进度100%[113] - 其他与主营业务相关的营运资金项目投资总额7,747.89万元,投资进度100%[113] - 公司承诺投资项目总承诺投资额71,198.72万元[113] - 截至报告期末承诺投资项目累计实际投入金额75,637.40万元[113] - 本报告期承诺投资项目投入金额16,468.51万元[113] - 所有投资项目均未发生可行性重大变化[112][113] - 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及营销服务网络升级项目不适用效益评估[113] - 新型体外诊断试剂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于2020年6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112] - 公司于2015年5月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69,373,750.05元[114] - 2013年11月公司以自有资金3,504.11万元购得鄞州新城区地块用于研发中心建设[114] - 新型体外诊断试剂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延期至2020年6月30日完成[114] - 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及参考实验室建设项目延期至2020年6月30日完成[114] - 2019年3月将上述两个募投项目建设期延期至2020年4月30日[114] - 2017年12月变更新型体外诊断试剂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实施地点至YZ04-08-f4地块[114] - 公司归还募集资金专户款项3504.11万元用于研发项目地点调整[115] - 营销服务网络升级项目归还预先投入自有资金2289.08万元至募集资金专户(含薪酬培训1712.9万元及招待费576.18万元)[115] - 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归还土地占用成本707.14万元至实验室募集资金专户[115] - 2019年使用闲置募集资金1亿元补充流动资金并于2020年3月2日全额归还[115] - 2020年使用闲置募集资金50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并于同年4.20日提前归还[115] - 截至2020年末累计投入募集资金7.56亿元(含利息及理财收益)[115] - 注销募集资金专户时结转结算利息6.19万元至流动资金[115] - 现金收购重庆润康70%股权成本876.59万元人民币收购日至期末净利润亏损524.1万元人民币[150] - 现金收购江西澳瑞90%股权成本620万元人民币收购日至期末净利润亏损250.46万元人民币[150] - 处置上海京都80%股权获得价款535万元人民币产生处置收益109.12万元人民币[152] - 处置苏州京都40%股权获得价款340万元人民币剩余30%股权按公允价值255万元重新计量产生收益125.89万元人民币[152] - 处置日本京都80%股权获得价款100万元人民币产生处置损失26.9万元人民币[152] - 处置衡阳医检所60%股权获得价款650万元人民币产生处置损失326.28万元人民币[152] - 新设美康盛德生物科技(湖南)有限公司持股100%自2020年11月27日起纳入合并范围[152] 公司战略与运营 - 公司在全国设立31个省级办事处,拥有核心销售代理渠道2000余家[34] - 全球体外诊断市场规模2018年为650亿美元,预计2023年达77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4%[36] - 中国体外诊断市场中免疫诊断占比31%,生化诊断占比20%[37] - 公司旗下13家医学检验所正式运营并承担新冠检测任务[35] - 公司采用地市级经销商为主的经销模式,覆盖一线城市到地方基层渠道[34] - 公司推行ISO9001:2015、ISO13485:2016等国际质量管理体系[34] - 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国家体外诊断市场正处于高速增长期[36] - 公司布局2000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300速发光仪器组成生化免疫一体机[123] - 公司自产产品在检验所使用量将增加以提升第三方医学检验所差异化竞争优势[126] - 公司重点实施MES、BI、SRM、PLM、CRM等数据分析决策系统以打造数字化供产销一体化平台[126] - 公司推出红日人才计划、旭日人才计划及朝日人才计划加强人才梯队建设[127] - 公司加大薪资福利优化调整力度并推广绩效考核以激发组织活力[127] - 公司成立质量管理部、国内注册部和海外注册部保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及时注册[129] - 国际跨国公司在国内三级医院高端市场占据相对垄断地位[130] - 公司以体外诊断仪器为引擎、产品为核心、产品+服务协同发展为战略[130] - 公司建立基于ISO9001:2008及ISO13485:2003的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第三方认证[131] - 公司投入大量资源进行诊断服务体系建设、流程优化与实施质量考核机制[132] - 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