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新科技(300424) - 2021 Q4 - 年度财报
航新科技航新科技(SZ:300424)2022-04-26 16:00

财务业绩表现 - 营业收入11.6亿元,同比下降5.19%[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53.14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07.81%[25] - 扣非净利润1972.3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25] - 基本每股收益0.1064元/股,同比增长107.81%[2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56%,同比提升42.77个百分点[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298.15万元,同比增长259.13%[25] - 第四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14亿元,显著改善[28]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11.60亿元,同比下降5.19%[59][6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53.14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07.81%[59] 业务线收入表现 - 设备研制及保障业务收入4.14亿元,同比增长26.31%,占营业收入比重35.69%[65] - 航空维修及服务业务收入7.39亿元,同比下降16.87%,占营业收入比重63.69%[65] - 航空制造及服务行业收入11.53亿元,同比下降5.24%,占营业收入比重99.39%[65] - 航空制造及服务营业收入为11.53亿元,同比下降5.24%[67] - 设备研制及保障营业收入为4.14亿元,同比增长26.31%,毛利率为46.27%[67] - 航空维修及服务营业收入为7.39亿元,同比下降16.87%,毛利率为24.25%,同比上升9.93个百分点[67] - 2021年设备研制和保障业务较2020年同期实现较大增长[49] 地区收入表现 - 境外收入5.38亿元,同比下降20.08%,占营业收入比重46.41%[66] - 东北地区收入1.52亿元,同比增长82.11%,占营业收入比重13.11%[66] - 西北地区收入2548.73万元,同比增长213.64%,占营业收入比重2.20%[66] - 华中地区收入982.54万元,同比增长319.30%,占营业收入比重0.85%[66] - 境外地区营业收入为5.38亿元,同比下降20.08%,毛利率为17.46%,同比上升11.92个百分点[67] - 东北地区营业收入为1.52亿元,同比增长82.11%,毛利率为47.56%[67] 成本与费用变化 - 航空制造及服务营业成本为7.82亿元,同比下降16.41%,毛利率为32.16%,同比上升9.06个百分点[67] - 研发费用为5648.83万元,同比增长23.95%[76] - 财务费用为3539.37万元,同比下降19.04%[76] - 资产减值同比减少28186.28万元,主要因商誉减值准备计提减少[59] - 信用减值损失达-33,657,826.28元,占利润总额比例-140.97%[85] 资产与负债状况 - 资产总额21.95亿元,同比下降2.42%[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34亿元,同比增长4.88%[25] - 货币资金较年初下降49.09%至242,811,404.24元,占总资产比例11.06%[87] - 应收账款同比增长22.46%至632,701,790.02元,占总资产比例28.83%[87] - 长期借款较年初下降53.77%至173,038,821.22元,占总资产比例7.88%[87] - 应收票据较年初下降77.44%至130.79万元,主要因商业承兑汇票到期承兑所致[88] - 应收款项融资较年初下降84.99%至565.21万元,主要因银行承兑汇票到期承兑所致[88] - 其他流动资产较年初下降46.58%至592.56万元,主要因待抵扣进项税减少所致[88] - 长期待摊费用较年初增长223.13%至75.29万元,主要因子公司车间升级改造费用转入摊销[88] - 应交税费较年初增长37.72%至7113.34万元,主要因应交增值税及个人所得税增加[88] - 其他应付款较年初下降33.55%至1377.54万元,主要因应付往来款减少[88] - 其他流动负债较年初增长146.67%至570.71万元,主要因待转销项税增加[88] - 受限资产总额4.15亿元,包括质押应收账款938.56万元及抵押固定资产5363.78万元[91]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259.13%至72,981,464.24元[8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同比增长46.54%至19,392,383.66元[81]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同比下降34.52%至469,546,241.44元[81] 研发投入与能力 - 研发费用为5648.83万元,同比增长23.95%[76] - 研发人员数量增加至362人,同比增长10.37%[79] - 研发投入金额为79,926,801.71元,占营业收入比例6.89%[79] - 公司具备1800多项航空电子项目维修能力[46] - 公司具备2800多项航空机械项目维修能力[46] - 公司维修能力覆盖超过26000个件号[46] - 公司拥有覆盖几十种机型、千余项机载设备的测试设备范围[52] - 公司同时拥有CAAC、FAA、EASA三大适航体系认证[53] - 检测设备体积减少1/3以上[55] - 公司是国内交付数量最多、用户最多、保障水平最高的测试设备研制企业[48] - 公司是国内首家装机鉴定的健康管理与监测系统(HUMS)供应商[48] - 维修能力覆盖各主要机型及部附件,市场占有率居国内民营第三方维修企业前列[48] 子公司业绩 - 子公司航新电子2021年净利润为2206.13万元人民币[108] - 子公司上海航新2021年净利润为1566.18万元人民币[108] - 子公司天津航新2021年净利润为761.31万元人民币[108] - 子公司香港航新2021年净亏损2805.56万元人民币[108] - 境外子公司MMRO经营效益较上年同期保持基本稳定[50] - 境外资产Magnetic MRO AS总资产4.33亿元,占公司净资产比例58.99%[88] 非经常性损益与政府补助 - 政府补助831.35万元,计入非经常性损益[32] - 其他收益为15,552,099.87元,主要来自政府补助及即征即退收入[85]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63.19元,期末余额1036.39元[90][95]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累计收到募集资金净额23,881.22万元[98] - 累计直接投入募投项目资金13,607.22万元[98] - 发动机健康管理项目投资进度29.64%[99] - 研发中心项目投资进度44.71%[99]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投资进度100%[101] - 剩余募集资金余额4,874.84万元[98] - 临时补充流动资金金额5,500.00万元[98] - 累计利息收入净额160.29万元[98] - 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64.95万元[98] - 募投项目延期至2023年4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101] - 公司使用2006.44万元人民币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的自筹资金,其中1687.71万元用于募投项目,318.73万元用于发行费用[102] - 公司2020年使用4000万元人民币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并于2021年4月28日归还[102] - 公司2021年使用5500万元人民币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并于2022年4月22日归还[102] - 公司2022年延期归还5500万元人民币闲置募集资金并继续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期限延长至2022年12月22日[102]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为4874.84万元人民币,存储于募集资金专户[103] 利润分配与股权激励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以239,892,859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12元(含税)[10] - 公司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0股[10] - 公司2021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为2,878,714.31元[174] - 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12元(含税)[174][176] - 现金分红总额占可分配利润的100%[174] - 参与分红股本基数为239,892,859股[174][176] - 2021年注销2019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部分股票期权[163] - 注销股票期权119.9090万份[177][178] - 第二个行权期可行权股票期权67.7400万份[177][179] - 涉及第二个行权期激励对象38名[177][179] - 董事及高管可行权期权数量合计192,000份[180][181] - 董事及高管期末持有期权数量合计288,000份[180][181] - 股票期权行权价格为15.64元/股[180][181] - 公司制定了2020-2022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优先采用现金分红方式回报股东[172] 公司治理与控制权变更 - 公司控股股东于2021年6月2日变更为广州恒贸创业投资合伙企业[122] - 公司实际控制人于2021年6月2日变更为余厚蜀[122] - 公司董事会由8名成员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123] - 公司监事会由3名成员组成[124] - 公司于2021年06月21日进行董事会改组,选举蒋军为新董事长[137] - 公司于2021年06月21日选举余厚蜀为副董事长兼总经理[137] - 公司于2021年06月21日选举杨瀚博为新任董事[137] - 公司于2021年06月21日选举栗南、谭跃、唐明琴为新任独立董事[137] - 公司于2021年06月21日选举张晓辉为监事会主席[137] - 公司于2021年06月21日聘任李伯韬为副总经理[137] - 公司2021年共召开董事会会议12次,审议39项议案[123] - 公司2021年共召开监事会会议9次,审议42项议案[124] - 公司2021年共召开股东大会2次,审议14项议案[121] - 2020年度股东大会股东出席比例31.23%[133]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股东出席比例22.67%[133] - 公司2021年及时准确完成定期报告发布,共发布公告106份[126] - 公司治理状况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无重大差异[129] - 公司业务独立控股股东未从事相同或相近业务活动[130] - 公司财务独立拥有独立核算体系及银行账户[131] - 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单位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均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100%[186] - 公司财务报告和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均为0个[187] - 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与董事会自我评价一致[190] - 公司未发现报告期内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185] - 财务报告重大缺陷定量标准为错报金额≥利润总额的10%[187] - 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定量标准为损失金额≥上年经审计利润总额的10%[187] -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鉴证报告均于2022年4月26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186][190] 董事、监事及高管信息 - 董事胡琨持有公司股份707,993股[135] - 监事王剑持有公司股份1,617股[135] - 副总经理李华持有公司股份103,31股[135] - 公司董事卜范胜离任并减持股份,持股从39,049,940股减至29,287,455股,减持9,762,485股[136] - 公司董事黄欣离任并减持股份,持股从12,527,566股减至9,395,674股,减持3,131,892股[136]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股从52,478,675股减至39,584,298股,净减持12,894,377股[136] - 公司董事长蒋军曾担任广发银行哈尔滨分行公司银行部总经理[138] - 公司财务总监姚晓华于2018年9月加入公司,2020年3月25日起任董事兼财务总监[140] - 公司独立董事栗南曾任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副总经理,2021年6月起任独立董事[140] - 公司独立董事谭跃现任暨南大学会计学系教授,2021年6月起任独立董事[141] - 公司独立董事唐明琴现任广东金融学院信用管理学院院长,2021年6月起任独立董事[142] - 公司监事张晓辉2019年至2021年任植富资本资产管理部总经理,2021年6月起任监事[143] - 公司监事王琪2017年至2021年任多弗国际集团实业部经理,2021年6月起任监事[143] - 公司职工代表监事王剑现任航新技术副总经理兼工会主席,2017年12月起任监事[144] - 公司副总经理王寿钦2006年至今历任航新电子技术员至副总经理,现任副总经理[145] - 公司副总经理李华2001年至今历任航新电子工程师至副总经理,现任副总经理[145] - 公司副总经理李伯韬2020年至2021年任四川北大荒三粮实业总经理,2021年6月起任副总经理[146] - 公司2021年支付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酬总额为991.72万元[148] - 董事胡琨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最高为213.91万元[150] - 离任董事卜范胜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为98.78万元[150] - 董事、财务总监姚晓华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为106.19万元[150] - 副总经理王寿钦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为83.14万元[150] - 董事会秘书胡珺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为77.32万元[150] - 监事王剑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为75.18万元[150] - 副总经理李华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为59.09万元[150] - 独立董事津贴标准为每人3.58万元[150] - 报告期内共有22名董监高在公司领取报酬[148] - 董事蒋军、余厚蜀、杨瀚博各参加董事会8次,现场出席率100%[154] - 董事胡琨、姚晓华各参加董事会12次,现场出席率100%[154] - 董事栗南参加董事会8次,全部以通讯方式出席,现场出席率0%[154] - 董事谭跃、唐明琴各参加董事会8次,现场出席1次,通讯出席7次,现场出席率12.5%[154] - 董事卜范胜、黄欣、王寿钦各参加董事会4次,现场出席率100%[154] - 董事施鼎豪参加董事会4次,现场出席1次,通讯出席3次,现场出席率25%[154] - 董事谢军、黄以华各参加董事会4次,现场出席2次,通讯出席2次,现场出席率50%[154] - 审计委员会召开会议4次,审议包括年度报告及续聘会计师事务所等7项议案[158][161] - 公司董事未对有关事项提出异议[155] - 独立董事积极履行职责,对公司生产经营及募集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检查[157] 员工与人力资源 - 报告期末公司在职员工总数为1,271人,其中母公司284人,主要子公司987人[165] - 生产人员501人,占比39.4%;技术人员506人,占比39.8%;行政人员157人,占比12.4%[165] - 员工教育程度:研究生及以上151人(11.9%),本科585人(46.0%),大专及其他535人(42.1%)[165] - 2021年员工培训总人次2,555人,累计培训时长10,962小时,培训覆盖率100%[170] - 劳务外包工时总数21,463.5小时,支付报酬总额658,454.72元[171] - 公司薪酬政策定位行业/地区领先水平,保持较高外部竞争力[167] - 薪酬结构分为基本薪酬和绩效奖金两部分,基本薪酬由岗位价值和技能水平确定[169] - 绩效奖金分配依据公司效益、部门绩效及个人绩效[168] 市场环境与行业数据 - 2021年国内民航运输总周转量856.7亿吨公里 同比增长7.3% 恢复至2019年的66.2%[40] - 2021年国内旅客运输量4.41亿人次 同比增长5.5% 恢复至2019年的66.8%[40] - 国内航线旅客运输量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4.9%[40] - 2021年全球航空客运需求较2019年下降58.4%[50] - 2020年全球航空客运需求较2019年下降65.8%[50] - 航空大数据领域处于起步阶段 市场潜力巨大[39] - 波音预测未来20年中国将需要5960架新单通道飞机和1780架宽体飞机,产生3900亿美元维修和工程服务需求[110] 风险因素 - 公司收购MMRO及DMH B.V.公司存在商誉减值风险[8] - 航空维修业务受新冠疫情影响可能导致客户维修需求减少[7] - 公司面临应收账款增加及回收风险[7] - 航空维修服务产品结构变化导致毛利率下降风险[7] - 机载设备研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