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宝色股份(300402) - 2022 Q4 - 年度财报
宝色股份宝色股份(SZ:300402)2023-04-25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2年营业收入为14.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14%[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036.6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08%[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340.3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85%[22] - 营业利润5782.91万元同比增长14.04%[75] - 营业收入合计14.09亿元同比增长12.14%[94]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3.80亿元人民币,为全年单季最高[23]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95.45万元人民币,为全年单季最高[2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费用同比增加45.06%至2,042万元,主因职工薪酬及招投标费用增长[102]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4.86%至5,895万元,主因部分研发项目年中结题[102] - 压力容器材料费占营业成本72.61%,金额达7.649亿元[98] 各业务线表现 - 新能源行业收入4.37亿元同比增长500.99%[94] - 化工行业收入8.41亿元同比下降23.25%[94] - 压力容器产品收入13.02亿元同比增长12.45%[94] - 其他产品收入4057.27万元同比增长128.48%[94] - 舰船及海洋工程收入7545.96万元同比增长30.11%[94] - 化工行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3.25%至8.407亿元,毛利率下降1.54个百分点至17.03%[95] - 新能源行业营业收入同比激增500.99%至4.37亿元,毛利率提升4.37个百分点至24.29%[95] - 压力容器销售量同比增长31.32%至27,124.55座,主要因合同订单增加[96] 各地区表现 - 国内收入13.59亿元同比增长18.76%[94] - 国外收入5030.92万元同比下降55.23%[94] - 国内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76%至13.59亿元,毛利率提升2.30个百分点至19.43%[9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566.4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43%[2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9.28%,同比增加1.02个百分点[22] - 2022年末资产总额为21.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46%[22]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4%[2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42.43%至45,664,819.62元,主要因现汇收款及税费返还增加[10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52.55%至-3,424,742.92元,主要因新增固定资产减少[10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232.36%至-32,505,569.37元,主要因偿还到期中长期借款[109] - 净利润为60,366,832.16元,与经营活动现金流差异-14,702,012.54元,主因信用减值损失39,159,364.50元及存货增加206,113,835.40元[109] - 货币资金同比增长21.63%至172,086,695.12元,占总资产比例升至8.06%[113] - 存货同比增长35.77%至790,669,325.84元,占总资产比例升至37.02%,主因在制品增加[113] - 合同负债同比增长23.26%至429,348,507.59元,反映合同订单增多[113] - 应收账款同比下降0.69%至493,549,808.15元,但收入增长致其占总资产比例降至23.11%[113] - 信用减值损失达39,159,364.50元,占利润总额66.56%,主因应收款项计提减值[111] - 受限货币资金42,718,610.60元,作为保函和信用证保证金[11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在南通通州湾投资建设年产能2~3万吨的超限装备制造基地项目[57] - 公司拟在南京市江宁核心区域购置写字楼构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57] - 公司产能处于饱和状态且现有生产场地无法满足业务增长需求[56] - 公司存在研发环境、研发设施和研发团队等条件不足的问题[56]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增长且规模效应进一步显现[62] - 推进通州湾超限装备制造基地项目建设以突破产能瓶颈并显著扩大主营业务规模[150] - 提升舰船用高性能钛合金大型结构件容器管道管件及深潜装备生产能力以增加高附加值产品比重[150] - 扩大新能源装备领域订单份额并形成核心品牌优势覆盖光伏动力电池光热发电氢能风能等领域[145] - 加强自动化智能化设备投入特别是自动焊机和焊接机器人应用以提高制造效率[148] - 严格执行合同约定保证回款比例并强化应收账款管理运用法律手段清理欠款[146] - 提高营销预算准确性并提前锁定原材料价格以控制成本波动影响[154] - 推进非标产品标准化生产分类固化设计加工工艺焊接参数以提高生产效率[151] - 加强原材料供应管理把握采购时机降低价格波动影响并减少库存资金占用[154] - 深化项目预算管理控制执行偏差确保成本在预算范围内保证利润空间[154] - 加快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工作为募投项目建设做好资金准备[150] - 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4250.42万股股票[80] - 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7.2亿元用于智能制造等项目[80] 研发与技术能力 - 公司拥有专利56项,其中发明专利26项[67] - 报告期内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项,申请受理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67] - 配备起重设备70多台,最大起吊能力达1,000吨[70] - 拥有近400台套焊接设备,包括全自动等离子+TIG复合焊拼板焊机等特种设备[70] - 热处理设备炉膛净尺寸长65米、宽14.5米、高15.5米,最大承载1,500吨[70] - 热气循环试验系统最大承载1,500吨,为行业最大[70] - 掌握40多项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特材装备制造技术[66] - 研发投入金额为58,947,431.55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18%[106] - 研发投入金额同比下降4.86%,从2021年的61,956,286.43元降至2022年的58,947,431.55元[106] - 研发人员数量为160人,同比下降0.62%[105] - 研发人员占比为22.40%,同比下降0.60个百分点[105] - 硕士学历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45.45%,从11人增至16人[105] - 本科学历研发人员数量同比下降3.61%,从83人降至80人[105] - 30岁以下研发人员数量同比下降11.43%,从35人降至31人[105] - 30-40岁研发人员数量同比下降10.67%,从75人降至67人[105] - 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为0元,资本化比例为0%[106] - 公司完成5个研发项目结题,包括新型耐压结构模型厚板焊接、高强度钛合金窄间隙焊接等技术[104][105] - 2022年立项自主研发和联合研发项目共15项[84] 市场地位与竞争优势 - 公司是国内特材非标装备制造领域涉及特种材料品种最全、应用面最广的头部企业,具备领先技术水平和一定产业规模[35] - 公司制造的多项大型特材化工核心装备均为国内首制,实现特材装备制造领域多项零的突破[35] - 公司承接多项世界级大型PTA、MMA、PDH、大炼化项目等成套设备制造,刷新我国乃至世界大型特材非标装备制造记录[35] - 公司强势进军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相关领域市场,研制的大型高压反应釜设备打破行业垄断[35] - 公司成为华友钴业、宁波力勤等国内知名动力电池原材料生产厂商的重要供应商[35] - 公司成为内蒙古大全、东方希望等一批光伏多晶硅头部企业的重要装备供应商[35] - 公司在高端大型特材非标装备制造领域市场占有率和综合竞争实力位列行业第一梯队[55] - 公司在新能源光伏和动力电池领域签订了多个大额多晶硅项目核心设备订单[55] - 公司承接并研制了深海用高强度钛合金结构件等新型业务[55] - 公司是国内特材装备市场主要参与者,产品销往海外优质客户[64] - 业务拓展至光热发电、新能源储热、动力电池等领域[64] - 开发舰船用大型结构件、深海用高强度钛合金大型耐压结构件等产品[65] - 公司与万华化学集团旗下集中采购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63] - 公司被多家大客户评为优质供应商且BAOSE品牌在业内具有响亮口碑[63] - 承接新疆天业22.5万吨高性能树脂项目设备订单[78] - 与万华化学集团签署换热器设备采购框架合同[78] - 作为西门子德国在中国主要供应商再次获得冷凝器订单[79] - 公司已成为华友钴业、宁波力勤等动力电池原材料生产厂商的重要供应商[130] - 公司取得东方希望集团、合盛硅业旗下公司多个大额多晶硅项目核心设备订单[132] 生产与经营模式 - 公司产品生产周期一般为6-12个月[53] - 公司采用订单式生产模式,根据客户特定需求定制[48] - 公司定价模式采用原材料成本加加工费,加工费基于工时、制造难度与复杂程度等因素制定[50] - 公司销售合同结算方式一般采取预收款、进度款、发货款、质保金形式[49] - 直销模式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14%至14.09亿元,毛利率提升1.34个百分点至19.73%[95] 客户与供应商集中度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合计6.943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49.27%[99]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合计5.208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41.65%[100] 非经常性损益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690.85万元人民币,为非经常性损益主要来源[26] 行业趋势与政策环境 - 设备费用约占石油化工项目总投资的50%,其中非标压力容器设备约占总投资的20%-30%[127] - 预测到2025年国内化工新材料产值有望接近1.5万亿元,复合增长率达8.6%[128] - 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目标为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129] - 2025年国内汽车总销量预计达到3,000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600万辆[129] - 2025年可再生能源在新增发电装机中占比将达到95%,光伏发电占比达60%[132] - 2050年全球近90%发电将来自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和风能合计占比近70%[132] - 特材非标压力容器行业形成华东、西北、渤海湾三大集中制造基地[123] - 石化行业向装置大型化、炼化一体化发展,民营炼化项目有序推进[126] - 光热发电每年新增开工规模目标300万千瓦[133] - 环保装备制造业产值目标2025年达到1.3万亿元[134] - 国家能源局要求"十四五"期间推动光热发电规模化发展[133] - 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覆盖2022-2025年[134] - 发改委2022年发布高耗能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实施指南[136] -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要求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137] - 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设定2035年建成清洁低碳能源体系[137] - 压力容器行业向高效节能换热器等设备方向发展[136] - 太阳能发电被列为清洁能源基地建设重点领域[137] - 模块化集成化成为压力容器制造行业发展趋势[140]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宏观经济波动风险,下游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受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可能收缩,导致营销订单不稳定和经营业绩下降[159] -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存在,若下游行业需求回落将加剧竞争,可能导致订单和市场占有率下降[160][161] - 应收账款风险加大,因生产周期和质保期较长导致回款周期长,随着订单增长垫付款和保证金增加,累计应收账款金额不断上升[163] - 核心人才流失风险较高,行业属技术密集型,对设计、研发及高级焊接技术人才依赖性强,面临市场化人才流动压力[166] - 公司承接多为成套设备大额合同订单,存在客户行业市场政策变化或财务状况导致项目暂停或终止的风险[168] - 公司存在因产品质量要求提高或订单交货期高度集中导致合同无法顺利履行的风险[168] 风险应对措施 - 应对宏观经济风险措施包括加强市场风险预警能力,积极研究行业政策变化趋势以降低不利影响[159] - 应对市场竞争风险措施包括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提升化工与能源装备优势,开拓军工、环保、海洋工程等新兴领域市场[161] - 应对应收账款风险措施包括加强生产管控避免延期,实施客户信用分级管理,强化清欠责任考核并加大催收力度[164][165] - 应对人才流失措施包括改革薪酬体系提高核心人员待遇,建立城市研发中心吸引中高端技术人才[167] 公司治理与投资者关系 - 公司持续提升投资者关系管理专业程度,加强与机构投资者、分析师及财经媒体的沟通交流[157] - 信息披露工作确保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为投资者决策提供依据,包括定期报告和关联交易等临时公告[156] - 2022年召开1次年度股东大会和1次临时股东大会[174] - 董事会设9名董事,其中独立董事3名,报告期内召开7次董事会会议[176][177] - 监事会由5名成员组成,其中职工代表监事2名,报告期内召开6次监事会会议[178] - 高级管理人员共4名,包括总经理1名、副总经理2名、总会计师兼董事会秘书1名[179] - 公司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签订年度和任期经营业绩责任书[180] - 2022年4月8日通过全景网平台举办2021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170] - 2022年10月31日在公司会议室接待朱雀基金、长安汇通和西部证券实地调研[170] - 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7.76%[190] -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7.98%[190]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报告期内持股数量均为0股[191] - 公司设有独立财务部门及会计核算体系[188] - 公司资产产权明晰无共用生产经营场所情形[188] - 公司内部控制体系覆盖生产经营各环节[185] - 公司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投资者关系管理包括业绩说明会和互动平台回复[184] 董事及高管信息 - 公司法定代表人吴丕杰[18] - 公司董事会秘书刘义忠,证券事务代表李萍,联系地址南京市江宁滨江经济开发区景明大街15号[19] - 公司董事高颀任期至2024年03月18日[191] - 公司副董事长李向军任期至2024年03月18日[191] - 公司总经理吴丕杰任期至2024年03月18日[191] - 独立董事蒋建华因任期届满六年于2023年03月09日离任[193] - 独立董事杨雄胜于2023年03月09日被选举为第五届董事会独立董事[193] - 独立董事杨雄胜因突发个人原因于2023年04月12日辞去职务[193] - 独立董事章之旺于2023年04月12日被选举为第五届董事会独立董事[193]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董事、监事离任和高级管理人员解聘的情况[193] - 公司现任董事高颀先生1963年3月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正高级工程师[194] - 高颀先生自2011年5月起担任公司董事、董事长职务[194] - 高颀先生自2017年12月起担任宝钛集团副总经理[194] - 高颀先生2022年3月起兼任金堆城钼业集团有限公司职务[194] - 公司董事李向军自2006年4月起担任董事及副董事长[195] - 公司总经理吴丕杰自2017年11月入职现任党委书记董事总经理[196] - 董事陈战乾2020年11月起任宝钛集团副总经理[197] - 董事季为民自2006年4月起担任公司董事[198] - 董事王军强2020年5月任党委副书记2021年3月任董事[199] - 独立董事章之旺2023年4月12日就任[199] - 独立董事周春松2020年9月15日就任[200] - 公司法定代表人由总经理吴丕杰担任[196] - 董事季为民兼任4家钛业相关公司董事职务[198] - 独立董事周春松为环境工程领域教授级高工[2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以202,000,0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0元(含税)[5] - 公司注册地址为南京市江宁滨江经济开发区景明大街15号,邮政编码211178[18] - 公司股票简称宝色股份,股票代码300402[18]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公司董事会办公室[20] -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为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4] - 报告期指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14]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4] - 公司控股股东为宝钛集团有限公司[14] 人力资源 - 全年公开招聘引进人才81人[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