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铁装配(300374) - 2022 Q2 - 季度财报
中铁装配中铁装配(SZ:300374)2022-08-25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1.277亿元,同比下降39.93%[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8416.43万元,同比收窄35.73%[2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4元/股,同比改善35.85%[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45%,同比改善1.46个百分点[21] - 公司1-6月营业收入1.28亿元,同比下降39.93%[45] - 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416万元,同比增加35.73%[45]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9.93%至1.277亿元,主要受疫情影响及新签订单未转化为收入[52]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为-84,164,292.11元,较2021年同期的-130,963,403.95元亏损收窄35.7%[153]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39.9%至1.28亿元,从去年同期的2.13亿元减少[152] - 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5.0%,从2021年上半年的25,912,678.18元降至2022年上半年的14,264,198.33元[156]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5.0%,从2021年上半年的25,912,678.18元降至2022年上半年的14,264,198.33元[156] - 母公司净利润为-50,668,818.08元,较2021年同期的-28,558,358.80元亏损扩大77.4%[15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50.91%至1.422亿元,因收入减少导致成本同步下降[52] - 研发投入同比下降53.15%至257万元,因研发项目减少[52] - 营业总成本同比下降38.6%至2.34亿元,去年同期为3.81亿元[152] - 营业成本大幅下降50.9%至1.42亿元,去年同期为2.90亿元[152] - 营业成本同比增加96.2%,从2021年上半年的9,849,188.66元增至2022年上半年的19,323,001.30元[156]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0.4%,从2021年上半年的50,488,143.37元增至2022年上半年的55,755,627.90元[153]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12.9%,从2021年上半年的24,497,605.77元降至2022年上半年的21,338,372.65元[153]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53.2%,从2021年上半年的5,479,711.20元降至2022年上半年的2,567,335.75元[153]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183.14万元,同比大幅改善195.12%[21] -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6183万元,实现由负转正[4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改善195.12%至6183万元,主要因加强应收款项清收[5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37.8%至2.65亿元[15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至6183万元(上年同期为-6500万元)[159] - 收到税费返还金额大幅增长4110%至459万元[159] - 支付给职工的现金增长17%至4102万元[159]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24.1%至6.7亿元[16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增长79.1%至2.22亿元[161]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247%至3.86亿元[162] - 母公司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激增8382%至3.04亿元[162] - 母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包含3.97亿元其他支付项[163]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亏损收窄至-276万元(上年同期为-763万元)[161]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为29.98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3.83%[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0.89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7.09%[21] - 货币资金较上年末增加2.35个百分点至2.288亿元,占总资产7.63%[56] - 短期借款较上年末增加3.52个百分点至12.5亿元,占总资产41.69%[56] - 应收账款较上年末减少2.17个百分点至4.734亿元,因加强工程款清收[56] - 投资性房地产较上年末减少2.26个百分点至4373万元,因部分转为自用[56] - 受限资产包括货币资金681万元及应收票据3266万元[60] - 货币资金环比增长45.5%至1.80亿元,期初为1.23亿元[149] - 应收账款大幅下降54.0%至1.02亿元,期初为2.21亿元[149] - 短期借款环比增长6.3%至12.50亿元,期初为11.90亿元[146] - 应付账款环比下降14.5%至5.00亿元,期初为5.85亿元[146] - 未分配利润同比下降61.4%至5304万元,期初为1.37亿元[147] - 投资性房地产大幅下降62.3%至4373万元,期初为1.16亿元[146] - 固定资产小幅增长1.9%至13.66亿元,期初为13.40亿元[146] - 公司货币资金为228,845,875.01元,较年初164,558,204.13元增长39.1%[144] - 应收账款为473,402,978.12元,较年初559,923,714.59元下降15.5%[144] - 存货为69,826,385.72元,较年初73,151,371.29元下降4.5%[144] - 合同资产为388,361,327.07元,较年初455,297,307.65元下降14.7%[144] 业务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为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服务[29] - 公司装配式建筑智能制造产品包括5大类别:装配式墙体材料、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园林景观材料和集成房屋[32] - 公司装配式墙体材料包括无机集料阻燃木塑复合墙板等4种主要产品[32] - 公司装配式结构材料包括装配式钢结构和PC构件等产品[32] - 公司盈利主要来源于销售装配式智能制造产品和提供装配式智慧建造服务[39] - 装配式建筑产品收入同比下降40.39%至1.261亿元,毛利率为-10.91%[54] - 公司新增订单总额10.21亿元,同比增加289.69%[45] - 公司拥有9大类50余种产品系列[48] 区域和销售模式 - 公司在全国布局四大区域经营中心:北京辐射京津冀、济南辐射山东周边、武汉辐射武汉周边及长沙、昆明辐射成渝经济圈及贵阳[36] - 公司销售模式分为直接销售和经销两种,直接销售包括产品类销售和工程类销售[36] - 公司通过四大经营中心开展区域经营,打造设计施工装饰机电集成及产品销售于一体的装配式总承包体系[3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国家规划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0%以上[41] - 公司积极开拓中国中铁系统内部市场,发展EPC业务[37] - 公司致力于打造涵盖研发、设计、制造、建造、维管的全生态产业链[33] - 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目标为2030年达到40%[43] - 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目标为2025年达到30%以上[45] - 公司拟重组设立中铁装配实业公司以整合五个工厂资源[47] - 战略调整聚焦优质项目,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并加强与中国中铁协同效应[77]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应收账款回收风险,主要因工程项目结算复杂且回款周期长[74] -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突出,钢材采购占原材料采购总额比例较大[74] - 公司存在安全生产及质量风险,涉及工业生产、工程施工等多领域[75] - 经营业绩受高负债、高应收款影响面临下滑风险,项目施工进度放缓[76] - 应对措施包括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建立材料价格监测机制及优化采购计划[74][75] - 公司推进安全质量管理系统提升,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76] 关联交易和担保 - 公司与关联方中国中铁的日常关联交易实际发生额5077.77万元,占获批额度50,000万元的10.15%[102][103] - 公司在中铁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存款期末余额18,639.4万元,存款利率1.265%[107] - 公司从中铁财务有限责任公司获得贷款期末余额50,000万元,贷款利率范围3.3%-3.6%[107] - 公司从中铁财务有限责任公司获得授信总额250,000万元,实际使用50,000万元[108] - 公司与第一大股东孙志强先生债权转让交易金额8835.54万元[110] - 公司对子公司中铁装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提供10,000万元人民币连带责任担保,期限1年[116] - 报告期内公司审批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150,000万元人民币[116]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10,000万元人民币[116] - 报告期末实际担保余额10,000万元人民币占公司净资产比例9.19%[116] - 公司与中铁建工集团重大合同总金额245,001,011.55元人民币[118] - 中铁建工集团合同履行进度8.42%[118] - 本期确认中铁建工集团合同销售收入18,927,963.73元人民币[118] - 累计确认中铁建工集团合同销售收入18,927,963.73元人民币[118] 股东和股权结构 - 公司直接控股股东变更为中铁建工,持股比例为26.51%[47] - 公司股份总数245,912,337股,其中限售股56,724,468股(23.07%)[124] - 无限售条件股份189,187,869股(76.93%)[124] - 孙志强持有公司股份75,297,398股,持股比例为30.62%,其中限售股数为56,473,048股[130] -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65,184,992股,持股比例为26.51%,全部为无限售条件股份[130] - 诸城市经济开发投资公司持有公司股份11,045,699股,持股比例为4.49%,全部为无限售条件股份且处于质押状态[130] -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弘优质成长企业精选灵活配置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持有公司股份2,872,910股,持股比例为1.17%[130]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弘增强回报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持有公司股份2,711,460股,持股比例为1.10%[130]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弘周期策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有公司股份2,673,769股,持股比例为1.09%[130]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1,532户[130] - 报告期末限售股份合计56,724,468股,较期初增加49,855股[127] - 本期解除限售股份13,000股,全部为高管谭黎明离职限售解除[127] - 本期增加限售股份62,855股,主要来自董事王秋艳和高管王玉莲离职股份锁定[127] - 控股股东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65,184,992股[132] - 股东孙志强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18,824,350股并已放弃75,297,398股表决权[131][132] - 天弘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为0.98%,持有2,417,134股[131][132] - 冠丰同心2号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为0.56%,持有1,365,200股[131][132] - 天弘先进制造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为0.55%,持有1,363,000股[131][132] - 自然人股东何学武持股比例为0.37%,持有918,300股且全部通过融资融券账户持有[131][132] 非经常性损益和分配政策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为278.16万元[25] - 公司不进行现金分红、送红股或公积金转增股本[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无利润分配计划 不派发现金红利 不送红股 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86] - 信用减值损失改善显著,从2021年上半年的-4,906,830.66元转为2022年上半年的17,105,105.61元[153] 子公司财务数据 - 中铁装配科技总资产为11.71亿元,净资产为3.40亿元,营业收入为9635.19万元,营业利润为-1185.92万元,净利润为-885.42万元[70] - 中铁装配科技(宿迁)总资产为6.56亿元,净资产为3.91亿元,营业收入为2220.03万元,营业利润为-1776.95万元,净利润为-1662.62万元[71] - 公司注册资本均为3.00亿元[70][71][72] 公司治理和人员变动 - 公司引入应届毕业生45名以充实员工队伍[48] - 公司董事范经华于2022年01月18日因工作原因离任[84] - 公司董事林承朝于2022年01月18日因工作原因离任[84] - 公司副董事长王秋艳于2022年03月16日因工作原因离任[84] - 公司报告期内无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87] 诉讼和合规事项 - 公司报告期内无因环境问题受到行政处罚的情况[90] - 公司报告期内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96] - 公司报告期内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97] - 公司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98] - 公司报告期内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100] - 公司作为原告的未达重大诉讼披露标准的其他诉讼涉案金额4261.64万元[101] - 公司作为被告的未达重大诉讼披露标准的其他诉讼涉案金额1732.12万元[101] 会计政策和财务报告 - 公司财务报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要求,真实完整反映2022年6月30日合并及公司财务状况和2022年1-6月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186] - 公司装配式建筑服务营业周期可能超过一年,其他业务营业周期通常为一年以内[188] - 公司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下属子公司根据主要经济环境确定记账本位币[189]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支付对价及取得净资产均按账面价值计量[190]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成本及可辨认净资产按购买日公允价值计量[191] - 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包括公司及全部子公司,从取得实际控制权之日起纳入合并范围[19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包括库存现金、可随时支付存款及短期高流动性投资[197] - 外币交易按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折算入账,资产负债表日货币性项目按当日汇率折算[198] - 金融资产根据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分为三类计量方式[200] - 金融资产初始确认以公允价值计量,交易费用根据不同类别计入当期损益或初始确认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