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卡智能(300349) - 2021 Q1 - 季度财报
金卡智能金卡智能(SZ:300349)2021-04-26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4.24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37%[9]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1.37%至4.2475亿元[18] - 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4.247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8061亿元增长51.4%[49] - 营业收入为1.98亿元,同比增长7.4%[5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07.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9.54%[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471.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79%[9] - 公司净利润为1674.4万元,较上年同期的3759.5万元下降55.5%[5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降49.54%至1907万元[20]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07.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3779.2万元下降49.5%[51] - 净利润为亏损1265.94万元,同比转亏[55]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5元/股,同比下降44.44%[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5元,同比下降44.4%[5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为1908.40万元,同比下降49.6%[52] - 投资收益同比增长105.54%至962万元[18]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下降227.40%至-2351万元[18] -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为2350.8万元,上年同期为收益1845.2万元[50] -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为2350.77万元,同比转亏[5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4.49%至5363万元[18] - 研发费用为5363.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3987.5万元增长34.5%[50] - 研发费用为1880.81万元,同比增长4.7%[54] - 营业成本为1.57亿元,同比增长31.4%[54]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80.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8.25%[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流出1680.39万元,同比转负[58][5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61万元,较上期-680万元恶化247%[6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52.1%,从1.89亿元增至2.88亿元[62]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流出3.25亿元,同比转负[5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亿元,较上期1.35亿元下降285%[6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3.14亿元,期末余额降至2.5亿元[63] - 投资支付现金达5.93亿元,较上期10.01亿元减少40.8%[63] - 购建长期资产现金支出增长322.55%至8041万元[1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42亿元,同比下降16.9%[60] 资产和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货币资金减少49.18%至3.4405亿元[18] - 货币资金从6.77亿元减少至3.44亿元,环比下降49.2%[41] - 货币资金从2020年末的5.645亿元下降至2021年3月31日的2.507亿元,减少55.6%[45] - 货币资金为5.645亿元人民币[69]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4.65亿元减少至3.42亿元,环比下降26.6%[41]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2020年末的4.6108亿元下降至2021年3月31日的3.3734亿元,减少26.8%[45]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4.611亿元人民币[69] - 债权投资增长113.12%至9.0192亿元[18] - 债权投资从4.23亿元增加至9.02亿元,环比增长113.1%[42] - 债权投资从2020年末的4.2319亿元增长至2021年3月31日的8.8628亿元,增加109.4%[45] - 应收账款从8.68亿元增加至9.79亿元,环比增长12.8%[41] - 应收账款为5.372亿元人民币[69] - 存货从4.15亿元小幅增加至4.19亿元,环比增长0.8%[41] - 在建工程增长58.68%至1.4736亿元[18] - 在建工程从0.93亿元增加至1.47亿元,环比增长58.7%[42] - 短期借款从0.27亿元增加至0.41亿元,环比增长49.2%[42] - 短期借款2748万元,应付票据4.17亿元[66] - 应付票据从4.17亿元增加至5.22亿元,环比增长25.0%[42] - 合同负债从2020年末的6995.6万元增长至2021年3月31日的1.2412亿元,增加77.4%[46] - 应付账款为6.742亿元人民币[69] - 流动负债合计为11.886亿元人民币[69] - 负债合计为12.948亿元人民币[70] - 资产总额从2020年末的47.9476亿元下降至2021年3月31日的47.3069亿元,减少1.3%[46] - 总资产为53.313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60%[9] - 资产总额因新租赁准则调整增加1063万元至52.58亿元[66] - 流动资产合计为20.893亿元人民币[69] - 非流动资产合计为27.055亿元人民币[69] - 资产总计为47.948亿元人民币[69][7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5.402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0.59%[9]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4.999亿元人民币[70] - 使用权资产新增1063万元,租赁负债相应增加1063万元[66]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基金公允价值变动导致损失1857.4万元人民币[10] - 公司收到政府补助203.7万元人民币,包括人工智能小镇云服务补助等[10] - 增值税退税1184.8万元人民币被划分为经常性损益项目[11] 产品研发与项目进展 - 高性能物联网云平台一期已于2020年7月上线二期开发接近尾声[21] - 智能高压超声流量计已取得型式评价证书正在批量试挂申请5项知识产权含3项发明专利[21] - 家用燃气报警器已完成开发处于量产阶段[21] - 基于移动物联网的燃气采集技术已授权21项知识产权5项申请中[22] - 超声波物联网燃气终端完成测试开发覆盖G1.6-G40规格[22] - 海外物联网智能燃气终端已量产申请41项专利其中28项已授权含1项发明专利[22] - 海外通讯模块化终端已量产出口多国2项专利授权2项申请中[22] - NB-IoT智能燃气终端-温压补处于小批试产阶段[22] - 机械式TRM型气体腰轮流量计项目处于小批试产阶段,已授权专利2项[23] - 电子式TRMZ型气体腰轮流量计项目处于小批试产阶段[23] - TUFC型气体超声流量计项目处于中批试产阶段并投入市场试用,已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项[23] - 基于双渠道充值技术的控制器项目处于小批试产阶段[23] - 插入式超声水流量计(电池供电)项目处于开发阶段[23] - GC21在线气相色谱仪项目已完成TR3功能样机验证,小批试产准备中,2项知识产权已授权,5项申请中(含发明专利1篇、实用新型4篇)[23] - 光谱质谱联用天然气能量在线分析计量仪器项目与多所高校合作,目前正处于研发阶段[24] - 流量计算机开发项目为产学研项目,目前正处于研发阶段[24] - T3RM型气体腰轮流量计项目处于研发阶段,已申请1项发明、4项实用新型、1项外观专利[24] - TDF型差压流量计项目处于研发阶段[24] 云平台与软件系统 - 能源云平台于2020年7月上线,已接入上百家工商业租户,2021年第一季度平台功能扩充以支持更多种类燃气智能终端设备[22] - 云工程产品完成11个迭代版本升级和2个本地版本部署,持续进行版本功能升级[23] - 新一代客户服务管理系统Enesys8.1上线云端SaaS版,新增开通租户28家,3家待上线,运维租户5家,线上新增用户数168万,已完成14个周期迭代[25] - 智慧燃气工商户计量分析系统在2020年对核心算法改进,并在部分客户试用,探索燃气中低压管网压力监测与分析应用[24] - GIS产品PaaS化在2020年完成ArcGIS平台研究引入、第三方gis平台对接方案研究与制定、第三方数据导入与坐标转换以及生产运行/DMA分区计量/巡检服务对接输出[26] - 移动业务平台在2020年外勤业务层面完成外勤运营统计门户、一租户多子公司工单开通配置模式、抽样安检、安检用户审核、工单铅封加装、安检铅封巡查、安检终端核算、安检拉黑扩展、安检转单扩展、本地三合一外勤集成等业务功能,并在产品架构上完成CIS8.1无缝集成[27] - 云增值运营推广2.0运营平台搭建完成,各种推广活动试运行[28] - 智慧水务DMA分区计量2.0与金卡水务终端对接完毕,集团内部DMA正在规划[29] - 云自助3.0版本产品研发完成,并在多家燃气/水务公司上线[30] - 电子合同平台已在14家客户中投产使用[27] - 水务采集平台已上线百余种协议,近期上线金卡GCCP交付统一流程自动化和可视化[28] - 运行调度大屏已在葫芦岛项目和怀来项目上线[28] - 自助服务一体机-VTM已在多家燃气/水务公司上线投运[27] 市场与销售 - 秘鲁燃气表采购合同已执行完毕[21] - 天信仪表与Metrekor,Inc签订气体流量计经销合同总金额450-5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3573.14-3970.15万元[21] - 海外销售业务保持快速增长但整体业务占比较低[32]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金额为3866.3万元,占采购总额比例23%[28] - 前五名客户销售金额为7464.8万元,占销售总额比例18%[28] 行业背景与公司战略 - 天然气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仅为8.1%,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3%[29] - 国家目标到2030年将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提高到15%左右[29] - 公司正布局水务场景等新市场,面临已有众多竞争者(包括实力较强的上市公司)的挑战[31] - 公司将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以应对物联网领域的竞争加剧[31] 股份回购 - 股份回购累计支付金额4001.27万元,回购股份358.5万股,占总股本0.84%[33] 限售股信息 - 期末限售股总数4851.1343万股[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