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民股份(300345) - 2021 Q4 - 年度财报
华民股份华民股份(SZ:300345)2022-04-26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1年营业收入为1.578亿元,同比增长5.83%[21] - 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58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5.83%[36]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157.88亿元,同比增长5.83%[40] - 2021年销售收入为15788.4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13895.75万元,其他业务收入1892.65万元[18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71.83万元,同比下降8.65%[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71.8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65%[3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68.47万元,同比下降10.15%[21]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04.78万元[23]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1120.03万元[2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原材料成本占比56.59%,金额67.24亿元同比增长4.59%[47] - 研发费用大幅增长117.54%至539.18万元[52] - 财务费用转为负值-14.05万元,主要因无银行贷款[52] - 研发投入金额为5,613,641.69元,占营业收入比例3.56%[58] - 公司通过战略储备和开发优秀供应商有效控制采购成本[36] 各业务线表现 - PIP业务收入在报告期内持续增长[37] - PIP产品收入大幅增长60.76%至37.38亿元,占比提升至23.68%[40][43] - 磨球产品收入下降19.61%至43.75亿元,占比降至27.71%[40][43] - 公司耐磨铸件业务子公司红宇科技营业利润为405.99万元[74] - 高效球磨综合节能技术可为球磨生产环节节电30%-40%[29] - 高效球磨技术使球磨机产能提高5%-30%[29] - 高效球磨技术使耐磨铸件消耗量降低50%以上[29] - 公司高效球磨技术最高节电40%,最大降耗70%,最大提产30%[33] - 喷焊轧辊寿命达到铸造轧辊的150%至250%,修复成本不超过铸造轧辊销售价格的30%[55] - 11、12新型铸铁磨球生产成本较1材料降低15%左右,较铬锰钨抗磨铸铁磨球降低10-20%[55] - 9、21材料泵送机械耐磨铸件使用寿命较市场同类产品增加0-20%,生产成本降低10-30%[55] - 水泥磨球级配技术预计实现节能5%至10%,提产5%至10%[55] - 低锰钒耐磨铸铁磨球冲击韧性达6-10J/cm²,碎球频次为零[55] - 海洋环境高防腐耐磨导轨PIP技术已完成小批量试制并进入批量生产阶段[55] - 三元共渗技术销轴项目2021年下半年完成小批量试制和市场投放并已开始批量生产[56] - PIP固体废渣无害化处理设备2021年下半年完成设备装配、技术体系建设及运行调试并于年底开始处理固废[56] - 基于益阳城市大脑的应急一张图项目已完成研发设计并通过验收计划申请1件软著[56] - 基于智慧农业的地下灌溉装置项目已完成研发设计并通过验收计划申请1件实用新型专利[56] - 智慧农业农作物施肥装置项目已完成研发设计并通过验收计划获得发明专利授权并申请1件实用新型专利[57] - 大通湖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项目已完成研发设计并通过验收计划申请1件软著[57] - 智能客服咨询系统项目已完成研发设计并通过验收将应用于益阳城市大脑IOC项目[57] - 湖南城市学院智慧校园安全管理系统项目已完成研发设计并通过验收计划应用于智慧校园项目[57] 各地区表现 - 华东地区收入增长49.49%至28.05亿元,占比提升至17.77%[40][43] - 国外市场收入增长8.02%至26.54亿元,占比16.81%[40][43]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红宇智能2021年营业收入为3932.92万元,同比增长56.37%[75] - 子公司红宇智能2021年净利润为-91.74万元[75] - 子公司上海唯楚2021年净利润为872.88万元,较上年增长872.47万元[75] - 子公司红宇科技2021年净利润为-611.27万元[74] - 子公司红宇鼎基2021年营业收入为227.79万元[74] - 子公司智慧城市研究院2021年净利润为-80.21万元[74] - 公司注销子公司红宇再生产生收益24.18万元[75] - 公司总资产规模最大的子公司为红宇智能(5131.96万元)[74] - 公司注册资本最高的子公司为上海唯楚(3亿元)[7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耐磨件业务下游行业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显著[5] - 主要原材料为黑金属材料,包括废钢、铬铁、锰铁等[6] - 产品成本结构中直接材料占比较高且呈上升趋势[6] - 应收账款余额较高存在坏账损失风险[6][7] - 2021年限电政策尚未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重大影响[7] - 公司成立专门催收小组加强应收账款管理以降低坏账风险[38]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8] - 公司未提出现金红利分配预案因可分配利润为负且需资金支持主业转型[124] - 公司所处耐磨铸件行业年消耗耐磨件超过200万吨[27]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43.30万元,同比下降21.26%[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1.26%至21,433,018.33元[60]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153.50%至-5,480,360.01元[6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同比增长55.53%至678,334,007.51元[61] 研发投入与人员 - 研发人员数量增加至23人,同比增长15.00%[58] - 研发人员中专科及以下学历人数大幅增长133.33%至7人[58] 资产与负债变动 - 资产总额为5.732亿元,同比增长2.60%[21]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上升2.29个百分点至25.00%[64] - 交易性金融资产新增5,078,038.70元,占总资产0.89%[65] - 应收票据新增37,704,616.46元,占总资产6.58%[65] - 货币资金同比增长10.6%至1.433亿元[193] - 应收账款同比下降8.3%至6231万元[193] - 应收款项融资同比下降84.3%至514万元[193] - 投资性房地产同比下降2.3%至1.231亿元[194] - 固定资产同比下降3.9%至9624万元[194] - 短期借款为零[194] - 合同负债同比下降49.7%至102万元[194] - 未分配利润亏损收窄至2.061亿元[196]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2020年12月31日的106,388,935.64元增加至2021年12月31日的120,883,964.45元,增长13.6%[197] - 母公司应收账款从2020年12月31日的34,604,660.04元下降至2021年12月31日的31,057,743.91元,减少10.2%[197] - 母公司应收款项融资从2020年12月31日的26,558,579.00元大幅下降至2021年12月31日的3,988,300.36元,减少85.0%[197] - 母公司流动资产总额从2020年12月31日的231,619,980.08元微增至2021年12月31日的233,615,569.49元,增长0.9%[197] - 母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从2020年12月31日的361,383,049.41元微降至2021年12月31日的359,477,978.45元,减少0.5%[198] - 母公司资产总额从2020年12月31日的593,003,029.49元微增至2021年12月31日的593,093,547.94元,增长0.02%[198] - 母公司应付账款从2020年12月31日的10,163,189.93元下降至2021年12月31日的6,773,817.42元,减少33.4%[198] - 母公司合同负债从2020年12月31日的305,550.90元增至2021年12月31日的802,807.96元,增长162.8%[198] - 母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从2020年12月31日的24,177,735.95元下降至2021年12月31日的18,653,402.17元,减少22.8%[199]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从2020年12月31日的-145,913,694.21元改善至2021年12月31日的-142,913,932.95元,亏损减少2.1%[199] - 使用权资产期末金额为841.65万元,期初为1155.12万元[142] - 租赁负债期末金额为562.13万元,期初为865.61万元[142]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期末金额为303.48万元,期初为289.52万元[142] - 母公司使用权资产期末金额为506.67万元,期初为633.33万元[142] - 母公司租赁负债期末金额为404.54万元,期初为521.62万元[142] - 母公司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期末金额为117.08万元,期初为111.71万元[142]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建湘晖鸿持有公司股份8825.91万股,占总股本20.00%[8] - 控股股东累计质押股份8825.91万股,占其持股总数100.00%[8] - 公司向新实际控制人定向发行股票132,000,000股,募集资金54,912.00万元[36]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比55.19%,其中最大客户占比20.15%[48]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3,773户,较上月减少2,806户[165] - 第一大股东湖南建湘晖鸿持股8,825.91万股(占比20%),全部处于质押状态[165] - 股东关海果持股1,790.03万股(占比4.06%),报告期内增持810.71万股[165] - 股东王涛持股680万股(占比1.54%),报告期内新增持股680万股[165] - 上海迎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1,915.18万股(占比4.34%),报告期内增持150万股[165] - 符真持股比例1.36%,持有6,011,200股,较期初增加6,011,200股[166] - 朱红专持股比例1.07%,持有4,718,613股,较期初减少820,000股[166] - 陈文妍持股比例1.00%,持有4,394,900股,较期初增加100,000股[166] - 冯守陈持股比例0.71%,持有3,111,449股,较期初增加3,111,449股[166] - 控股股东湖南建湘晖鸿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持有88,259,100股人民币普通股[166] - 上海迎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迎水巡洋15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持有19,151,800股人民币普通股[166] - 关海果持有17,900,300股人民币普通股,其中11,100,000股通过信用交易账户持有[167] - 冯守陈持有3,111,449股人民币普通股,其中1,812,100股通过信用交易账户持有[167] - 公司实际控制人于2021年8月13日变更为欧阳少红[170] - 控股股东湖南建湘晖鸿质押股份37,500万元用于债务担保,2023年1月11日到期[171] - 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欧阳少红,其通过股权转让持有建湘晖鸿100%股权[155] - 公司向特定对象欧阳少红发行1.32亿股股票,募集资金54,912万元[155] 公司治理和人员变动 - 公司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董事长1名[89] - 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5次董事会会议[89] - 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战略委员会、提名与薪酬考核委员会三个专门委员会[90]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名[91] - 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4次监事会会议[91] - 2020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9.38%[95]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9.44%[95]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2.53%[95] - 公司指定四大证券报及巨潮资讯网为信息披露媒体[93] - 公司治理状况与监管要求不存在重大差异[94]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报告期内持股数均为0股[97][98] - 报告期内共有7名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因个人原因离任或解聘[98][99] - 董事长熊猛于2021年8月24日因个人原因辞去董事长及董事职务[98][99] - 董事卢建之于2021年8月24日因个人原因辞去董事职务[98][99] - 董事兼总工程师罗德福于2021年6月18日因个人原因辞去董事及总工程师职务[98][99] - 总经理盛红益于2021年10月22日因个人原因辞去总经理职务[98][99] - 董事会秘书赖艳红于2021年6月28日因个人原因辞去董事会秘书职务[98][99] - 欧阳少红于2021年8月24日由副董事长改任董事长[97][99] - 欧阳少红同时担任公司董事长及总经理职务[97][101] - 公司现任董事长欧阳少红出生于1969年,拥有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01] - 公司董事罗锋自2014年11月起担任湖南建鸿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102] - 公司董事朱艳春自2019年4月起担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102] - 公司董事张晓自2021年6月起担任公司董事[103] - 公司独立董事王锡谷自2019年4月起担任公司独立董事[103] - 公司独立董事喻凯自2019年4月起担任公司独立董事[104] - 公司独立董事邓鹏自2020年7月起担任公司独立董事[104] - 公司监事会主席谭忠明自2018年4月起担任湖南建鸿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104] - 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夏宇自2021年10月起担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105] - 公司副总经理戴桂中自2014年6月起在公司任职[106] - 公司财务总监高先勇自2019年3月起担任公司财务总监[107]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394.44万元[110][112] - 董事长兼总经理欧阳少红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22.97万元[112] - 董事、董事会秘书兼副总经理朱艳春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41.73万元[112] - 副总经理戴桂中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45.23万元[112] - 财务总监高先勇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41.07万元[112] - 离任总经理盛红益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63.59万元[112] - 独立董事王锡谷、喻凯、邓鹏各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7万元[112] - 2021年公司共召开5次董事会会议[113] - 所有董事均未连续两次缺席董事会会议[114] - 董事对公司有关事项未提出异议[115] - 审计委员会在2021年共召开6次会议审议包括2020年度财务报告、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第三季度报告、年度审计安排及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等议案[117] - 提名与薪酬考核委员会在2021年共召开4次会议审议高级管理人员薪酬、2020年度绩效考核、补选非独立董事及聘任总经理等议案[118] - 战略委员会在2021年共召开2次会议审议银行综合授信、闲置资金现金管理及2021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等议案[118] - 公司于2021年4月21日续聘2021年度审计机构[117] - 公司于2021年10月25日审议通过受让控股子公司股权暨关联交易议案[117] - 公司于2021年11月19日审议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涉及关联交易事项[117] - 公司于2021年4月21日申请银行综合授信额度及担保[118] - 公司于2021年4月21日批准使用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118] - 公司于2021年10月25日聘任新任总经理及高级管理人员[118] - 所有委员会审议议案均无异议事项且未提出其他履行职责情况[117][118] - 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268人,其中母公司149人,主要子公司119人[119] - 生产人员142人,占员工总数53.0%[119] - 行政人员73人,占员工总数27.2%[119] - 专科及以下学历员工220人,占员工总数82.1%[119] 审计和内部控制 - 审计机构为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4] - 审计机构出具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