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2.5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52%[22]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3.52%至2.52亿元,主要因硬件销售收入增加[61]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43.5%至2.52亿元[15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4984.1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滑196.81%[2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亏损4990.2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滑198.26%[22] - 基本每股收益-0.0777元/股,同比下滑174.35%[2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10%,同比下降66.06个百分点[22] - 营业利润同比转亏为-5140万元[158] - 净利润同比转亏为-5019万元[15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984万元[159] - 公司净利润为净亏损545.51万元,相比上年同期盈利3932.62万元,同比下降113.9%[162] - 营业利润为净亏损448.48万元,相比上年同期盈利4496.68万元,同比下降109.97%[162] - 本期净利润为51,481,383.98元[17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大幅上升96.92%至2.38亿元,因收入增长所致[61]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98.19%至1652.09万元,因新品推广费用增加[61] - 研发投入减少24.60%至215.52万元[61]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98.2%至1652万元[158]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83.9%至3672万元[158]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24.6%至215万元[158] - 营业总成本同比增长88.7%至2.99亿元[157] - 信用减值损失为812.61万元,相比上年同期4104.39万元,同比下降80.2%[162] - 所得税费用为-121.37万元,同比下滑122.07%[61]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3981.94万元人民币,同比改善4.07%[2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4.07%至-3981.94万元[6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净流出3981.94万元,相比上年同期净流出4150.87万元,改善4.1%[16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52亿元,相比上年同期1.41亿元,同比增长149.3%[164] - 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85.83万元,相比上年同期3719.79万元,同比下降62.7%[167]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暴跌94.26%至429.24万元,因上期收回借款[6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29.24万元,相比上年同期7474.47万元,同比下降94.3%[164] - 母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38.17万元,相比上年同期3645.45万元,基本持平[167]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净流出6343.07万元,相比上年同期净流出4023.49万元,流出扩大57.6%[164]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7.75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下降12.79%[22] - 货币资金大幅减少至27.15亿元(占总资产3.50%),同比下降10.57个百分点,主要因偿还到期借款[71] - 应收账款占比增至38.63%(金额299.42亿元),同比上升1.29个百分点[71] - 存货增长至7.73亿元(占总资产9.97%),同比上升2.87个百分点[71] - 合同负债显著增加至5.05亿元(占比6.51%),同比上升4.94个百分点[72] - 短期借款减少至1.41亿元(占比1.82%),同比下降4.23个百分点[71] - 应付账款降至6.20亿元(占比8.00%),同比下降4.48个百分点[72] - 开发支出增长至1010.77万元(占比1.30%),同比上升0.88个百分点[71] - 货币资金大幅减少至27.15百万元,较期初125.09百万元下降78.3%[150] - 应收账款从331.85百万元降至299.42百万元,减少9.8%[150] - 存货增加至77.26百万元,较期初63.12百万元上升22.4%[150] - 合同负债激增至50.48百万元,较期初13.97百万元增长261.4%[151] - 短期借款锐减至14.10百万元,较期初53.74百万元下降73.8%[151] - 开发支出增长至10.11百万元,较期初3.75百万元上升169.5%[151] - 母公司应收账款下降至68.12百万元,较期初137.10百万元减少50.3%[154] - 母公司其他应收款减少至207.72百万元,较期初264.14百万元下降21.4%[155] -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增至695.14百万元,较期初675.14百万元增长3.0%[155] - 资产总额从888.81百万元降至775.15百万元,减少12.8%[151] - 负债合计同比下降58.7%至8961万元[15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417.46万元,相比上年同期625.94万元,同比增长286.2%[166] 业务线表现 - 硬件销售收入激增157.72%至2.12亿元,但毛利率下降23.60%至2.75%[63] - 公司BIM业务主要客户群体为业主、工程设计及施工单位[32] - 公司BIM咨询业务根据项目预计投入的人工人数及天数进行费用预估和报价[32] - 公司研发机构分为产品研发中心和项目开发中心两大机构[32] - 公司产品研发中心负责关键核心技术及客户共性需求研发[32] - 公司项目开发中心针对单个项目具体需求进行解决方案开发[32] - 公司拥有BIM工具软件开发、咨询及教育培训业务,建立涵盖3D至7D的数据集成管理体系[56] - 公司BIM咨询服务覆盖近500项大型工程,包括横琴口岸、港珠澳大桥、白云机场等标志性项目[57] - 公司拥有超过500个数字建筑成功案例,形成完善数字化服务体系[42] - 公司具备超过500个成功案例,形成完善的建筑数字化服务体系[58] 地区表现 - 华北地区收入增长49.53%至1.71亿元,占收入主导地位[64] - 西南地区收入暴增364.28%至4014.02万元[64] - 公司业务遍布全国100余个城市,覆盖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四大区域[58] 子公司财务表现 - 北京东经天元软件科技总资产3.07亿元,净资产1.97亿元,营业收入7820.17万元,净利润2786.21万元[87] - 北京元恒时代科技营业收入1523.18万元,净利润341.56万元,净利润率22.4%[87] - 北京互联立方技术服务营业收入469.26万元,净利润227.15万元,净利润率48.4%[87] - 北京斯曼德建材技术发展营业收入0元,净亏损36.30万元[87] - 太空经纬科技营业收入39.54万元,净亏损80.19万元[87] - 立方数科(安徽)信息科技总资产1.32亿元,营业收入1.12亿元,净利润251.77万元,净利润率2.3%[88] - 上海立方数科信息技术营业收入0元,净亏损22.66万元[88] - 海南立方数科科技净利润154.79万元[88] - 境外资产弘德软件科技集团占净资产比重12.89%,收益状况良好[7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面临BIM行业市场竞争及技术风险,需加强核心技术研发[89] - 公司计划通过外延式并购丰富BIM产品线及技术水平[89] - 公司因收购子公司形成商誉,若出现减值迹象将直接影响当期损益,公司每年根据减值测试结果计提减值准备[90] - 公司应收账款受项目周期长和结算手续繁琐影响,回款时间较长,公司正加强回款考核和清理工作[91] - 公司面临新冠疫情波动风险,如疫情未有效控制将对项目实施和回款造成影响[90] - 公司存在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可能导致核心技术泄露和研发受影响[91] - 公司规模扩大导致管理复杂度增加,存在因扩张导致的管理风险[91] - 报告期内公司高管变动:聘任俞珂白为总经理,解聘原总经理汪逸(个人原因)[97] - 公司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为主营业务前瞻性布局提供保障[44] 股东和股权结构 - 公司不进行现金分红、送红股及公积金转增股本[5] - 公司半年度利润分配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98] - 公司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由3205万股调整为3200万股,减少5万股,授予激励对象由115人调整为110人,减少5人[101] - 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授予3205万股限制性股票,约占公司股本总额64494.9314万股的4.97%[100] - 员工持股计划覆盖20名核心人员,持有股票总额3000万元人民币,占公司股本总额0.74%[102] - 报告期内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在员工持股计划中持股数均为0,占比0.00%[102] - 公司有限售条件股份变动后数量为151,590,400股(23.62%)[134] - 无限售条件股份变动后数量为490,116,016股(76.38%)[134] - 股份总数保持641,706,416股不变[134] - 境内自然人持股增加63,000股至2,755,950股(0.43%)[134]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1,850名[136] - 合肥岭岑科技咨询合伙企业持股比例为23.19%,持股数量为148,834,450股,其中32,000,000股处于质押状态[136] - 股东樊志持股比例为10.95%,持股数量为70,264,265股,全部70,264,265股处于质押状态[136] - 股东樊立持股比例为10.92%,持股数量为70,053,450股,其中70,050,299股处于质押状态[136] - 宁波岭楠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持股比例为3.06%,持股数量为19,613,466股,报告期内减持12,634,000股,其中4,800,000股处于质押状态[136] - 股东高原持股比例为1.71%,持股数量为10,977,400股,报告期内增持9,487,600股[136] - 股东顾静持股比例为0.51%,持股数量为3,297,300股,报告期内增持512,100股[136] - 股东尤芝志持股比例为0.41%,持股数量为2,660,000股[136] - 高管汪逸持有限售股1,701,000股,占公司总股本0.35%[137] - 宁波岭楠企业管理合伙企业通过信用账户持有14,813,466股,占其总持股量的75.5%[138] 行业背景与政策环境 - 中国建筑业信息化投入占总产值比例约为0.08%,远低于发达国家的1%水平[37] - 中国建筑业信息化投入仅为发达国家水平的约十分之一[37] - 中国年新开工项目数量达60余万个并持续增长[37] - 建筑业信息化分为技术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两大类别[37] - BIM技术向前渗透到勘察规划,向后渗透到施工运营[38] - 中国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投入占总产值比例约为0.08%,远低于发达国家的1%水平[44] - 北京市智慧工地BIM技术应用可获得最高0.5分加分[47] - 上海市黄浦区对BIM技术示范项目提供最高100万元补贴[48] - BIM技术被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数字经济七大重点产业[39] - 民航局推动BIM技术在机场建设工程全过程应用[40] - "十三五"时期BIM技术在工程设计、生产和施工领域得到推广应用[41] - 国家要求加快BIM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协同发展[45] - 多个地方政府出台具体扶持政策推动建筑业信息化发展[46] - 合肥市2021年装配式建筑目标规模为1000万平方米,重点区域装配式建筑占比不低于25%,积极推进区域不低于20%,BIM技术项目应用率达100%[49] - 河北省优先纳入投资额1亿元以上或单位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政府投资工程作为BIM技术应用示范项目[51] - 湖北省要求政府投资1亿元以上市政基础设施项目、3万平方米以上公共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应采用BIM技术[52] - 浙江省目标到2025年智慧工地覆盖率达到100%,累计建成省级以上技术中心150家[55] - 内蒙古自治区要求2023年起投资额1亿元以上或单体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国有资金投资项目全部采用BIM技术[54] - 广东省要求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及国有资金参与的公共建筑全面采用BIM技术[50]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净收益6.12万元人民币,主要来自政府补助18.97万元[26] 担保和财务承诺 - 报告期内公司对子公司审批担保额度合计为6000万元[128] - 报告期末公司对子公司实际担保余额合计为1000万元[128] - 公司实际担保总额占净资产比例为1.69%[128] - 对北京北纬华元软件科技2019年担保实际发生金额为4500万元[127] - 对北京东经天元软件科技2020年担保实际发生金额为1950万元[127] - 对北京北纬华元软件科技2022年担保实际发生金额为1000万元[127] 其他财务数据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90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下降7.05%[22] - 受限货币资金合计291.45万元,主要为项目履约保证金[76]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金额500万元,无公允价值变动[75][79] - 股本为641,706,416.00元[170][175] - 资本公积为473,344,939.60元[170][175] - 其他综合收益为762,252.26元[170][175] - 盈余公积为25,714,342.18元[170][175] - 未分配利润为-551,407,641.98元[17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小计为590,457,368.26元[175] - 少数股东权益为-561,291.99元[175]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589,896,076.27元[175]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变动为-45,115,360.80元[171] - 未分配利润较期初减少49,841,078.64元[171] - 期初所有者权益余额为496,114,864.00元[177]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50,498,984.94元[177]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金额减少2,219,154.05元[179] - 期末所有者权益余额为101,574,309.12元[182] - 其他综合收益减少982,399.04元[177] - 盈余公积变动影响权益1,672,482.95元[177]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100,565,240.61元[182] - 资本公积期末余额为73,514,848.39元[182] - 专项储备变动影响权益1,009,068.51元[182] - 2022年半年度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981,478,009.42元,较期初减少5,455,058.36元[186][190] - 2022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为-306,471,347.82元,较期初减少5,455,058.36元[186][190] - 2022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5,455,058.36元,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186] - 2021年半年度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432,440,869.58元,较期初增加37,107,043.98元[191][195] - 2021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39,326,198.03元,但部分被资本减少抵消[191][193] - 2021年半年度资本公积减少2,219,154.05元,主要来自股份支付[191][193] - 公司股本从2021年半年度496,114,864.00元增至2022年半年度641,706,416.00元[186][191] - 资本公积从2021年半年度219,936,255.59元大幅增至2022年半年度619,766,346.80元[186][195] - 2022年半年度库存股为0元,而2021年半年度为16,214,491.00元[186][191] 公司治理和合规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5次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最高为28.74%(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最低为26.77%[96] - 公司未发生因环境问题导致的行政处罚[105] - 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112] - 报告期无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110] - 公司不存在违规对外担保[111] - 未发生重大诉讼仲裁事项[114] - 报告期未出现与日常经营相关的关联交易[115] - 公司未发生资产或股权收购出售的关联交易[116] - 报告期不存在关联债权债务往来[118] - 2022年半年度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共13户[199] - 公司注册地址为北京市丰台区中核路3号院3号楼12层1201室[199
立方数科(300344) - 2022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