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10.69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15%[3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94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30.31%[3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102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17.54%[37]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889元/股,同比下降1329.36%[3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6.81%,同比下降18.06个百分点[37]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106,978.35万元,同比增长13.15%[70] - 公司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946.10万元,同比下降1,330.31%[70]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10.70亿元,同比增长13.15%[107]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106,978.35万元,同比增长13.15%[89] - 公司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946.10万元,同比下降1,330.31%[8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总投入金额为9549.52万元,同比增长17.72%[104] - 财务费用同比大幅增长130.37%至11,998,828.53元,主要因融资借款增加导致利息支出上升[119]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6.43%至82,356,131.84元[119]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4.13%至41,972,093.69元[119]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2.01%至94,841,651.49元[119] - 研发投入金额为9549.52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8.93%[127] - 铝合金、镁合金等轻合金精密压铸件材料成本为4.72亿元,同比增长24.84%[114] - 有机硅胶材料成本为8051.19万元,同比增长57.06%[114] 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为汽车零部件、液态金属、笔记本电脑等消费电子结构件、有机硅胶、工业配件、高端LED幕墙及精密模具等产品销售[9] - 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收入51,670.48万元,同比增长84.05%[91] - 铝合金、镁合金等轻合金精密压铸件业务收入为9.38亿元,占总收入87.72%,同比增长10.79%[107] - 有机硅胶业务收入为1.19亿元,占总收入11.13%,同比增长26.69%[107] - 铝制品收入为3.58亿元,同比增长40.13%,毛利率为13.80%[107][110] - 镁制品收入为3.46亿元,同比增长7.71%,毛利率为11.41%[107][110] - 公司产品涵盖液态金属、镁合金、铝合金、医疗材料、高分子材料,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医疗产品等领域[66]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汽车零部件、液态金属、笔记本电脑等消费电子结构件、有机硅胶、精密模具等产品的销售[66] 各地区表现 - 内销收入为6.71亿元,同比增长27.63%,毛利率为16.04%[108][110] - 出口收入为3.87亿元,同比下降6.91%,毛利率为16.21%[107][11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业绩大幅下滑受全球疫情持续、收购欧普特股权商誉减值准备计提、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及研发投入增加等多种因素影响[8] - 公司持续加大液态金属、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品市场开拓力度导致研发支出、市场开拓及人工成本等费用保持刚性增长[14] - 公司2022年将加快推进非晶合金(液态金属)精密结构件产业化扩产项目4栋新厂房建设[159] - 公司全面布局株洲宜安精密新能源汽车大型一体化压铸项目[159] - 公司将继续加大液态金属、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新产品研发投入[160] - 公司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工作,通过工艺流程优化等措施推进技术降本、制造降本[161] - 公司将继续完善内部管理体制,从原料采购、生产经营等多方面进行管控[161] - 公司将持续构建科学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加强重点业务领域梯队建设[161] - 公司将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平台,加强融资筹划[162] - 公司作为国内可降解镁金属研究与产业转化的领跑者,将发展新型可降解镁合金医疗器械产品[158] -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前景良好,公司将进一步保持在该领域的优势地位[158] 风险因素 - 因销售模式及客户信用期政策导致应收账款金额较大存在呆坏账风险[16] - 产品出口以美元定价面临汇率波动风险可能影响成本及利润[19] - 因对外投资并购形成商誉存在子公司业绩不达预期需计提商誉减值的风险[20] - 全球疫情持续影响公司生产、物流配送及国内外市场销售工作[21] - 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37] 研发与技术能力 - 公司及子公司报告期内总计取得67项授权专利,其中国内专利66项,国外注册专利1项[71]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有专利261项,其中国内专利253项,国外专利8项[71]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有商标54项,其中国内商标50项,国外商标4项[71] - 公司拥有中国最大规模非晶合金生产线,具备液态金属全制程能力[60] - 公司已有4200T、3500T、2700T和1600T等大型真空压铸设备,并已购买6100T大型压铸设备[58] - 公司液态金属产品已在折叠手机铰链等产品上批量应用,为国内多家知名手机终端提供铰链结构件[61] - 公司生物可降解镁合金研发团队是广东省引进的第二批创新科研团队[62] - 公司是全球范围最早布局大型镁铝合金压铸设备的企业之一[58] - 公司拥有超过20年新材料研发及生产经验并专注液态金属研发产业化10年[78] - 公司具备中国最大规模非晶合金生产线[78] - 液态金属产品已在折叠手机铰链等产品上得到批量应用并为国内多家知名手机终端提供多款铰链结构件[78][79] - 公司拥有100多台镁铝合金压铸机并新导入6100T铝镁合金压铸机向汽车部件一体化压铸成型技术迈进[83][84] - 公司具备40多台液态金属真空成型机并拥有全球最大液态金属成型机[84] - 公司拥有14寸笔记本电脑外壳壁厚0.45mm量产实绩[84] - 公司拥有日本进口CNC加工机台超过400台其中100多台为笔记本外壳专用[84] - 公司开发的高强度压铸镁合金室温抗拉强度≥260MPa,屈服强度≥160MPa[121] - 动态高真空精密压铸技术要求型腔极限真空度≤60mbr[121] - 镁合金车门内板铸件最大投影面积0.8m²,最小壁厚2.2mm[121] - 镁合金电池包下托盘铸件最大投影面积0.75m²,需通过20KPa气压泄漏测试[121] - 非晶态合金产品成品率≥90%[123] - 非晶态合金压缩断裂强度≥1500MPa[123] - 可降解镁钉体外降解速率<0.02mg/cm²/h[125] 客户与市场 - 公司是全球唯一将液态金属应用在汽车行业的企业,独家向特斯拉供应Model X液态金属车门锁盖[61] - 公司作为供应商已进入特斯拉、宁德时代、吉利等国际国内知名客户供应链[59] - 公司是特斯拉Model X液态金属车门锁盖的独家一级供应商[94] - 公司已向客户批量供应液态金属铰链结构件[94] - 公司已与特斯拉、宁德时代、吉利等知名客户深入合作[91] - 公司及子公司拥有大型真空压铸设备包括4200T、3500T、2700T和1600T等型号,并已购买6100T大型压铸设备[77] - 公司已进入特斯拉、宁德时代、吉利、TKP、HBA、TRW、GKN、蜂巢、LG、佛吉亚、大陆、阿尔派、BOSCH等知名客户供应链[77]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合计3.44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32.18%[117][118] 医疗产品进展 - 公司可降解镁骨内固定螺钉于2019年7月获准临床试验,为国内首款获准临床的生物可降解金属螺钉[63] - 公司于2020年5月获得欧盟认证公告机构UDEM颁发的可降解镁骨内固定螺钉CE认证证书,为全球该适应症产品的首个批准证书[63] - 公司高纯镁骨钉产品由纯度为99.99wt.%的挤压态纯镁棒材经机加工制成[64] - 公司液态金属医疗器械结构件陆续进入试产,部分产品实现量产[61] - 公司可降解镁骨内固定螺钉获欧盟CE认证证书并是全球该适应症产品的首个批准证书[81] - 公司高纯镁可降解骨钉由纯度为99.99wt.%的挤压态纯镁棒材制成[82] - 可降解镁骨钉临床试验计划招募184例,报告期内入组72例,累计入组134例[95] - 可降解镁钉临床试验目标入组184例,目前已入组134例[125]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49.8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5.13%[37] - 公司2021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第四季度为-1491.30万元,现金流表现承压[4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49.82万元,同比下降105.13%[129]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22亿元,同比下降85.89%[12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加1037.16%至1.66亿元,主要因公司借款增加[13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5.09亿元,同比下降509.93%[13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1049.82万元,同比恶化105.13%[130]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3.22亿元,同比扩大85.89%[130] 资产与投资 - 资产总额为21.96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7%[3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0.831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09%[37] - 计提资产减值损失1.75亿元,占利润总额-77.75%[133][131] - 存货增加9671.57万元[131] - 货币资金减少1.71亿元至1.9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8.66%[136] - 短期借款增加1.49亿元至2.8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6.45%[136] - 在建工程增加7810万元至1.23亿元,主要因待安装设备增加[136] - 报告期投资额8070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140] 募投项目 - 非晶合金精密结构件产业化项目投入9627.47万元,累计投入23639.81万元[103] - 非晶合金精密结构件产业化扩产项目募集资金使用额为32,596,063.14元[144] - 非晶合金精密结构件产业化扩产项目投资进度达93.65%[146] - 宜安云海轻合金精密压铸件生产基地项目投资进度达100.67%[146] - 非晶合金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进度为100%[146] - 非晶合金精密结构件产业化扩产项目账户余额为7,596,063.14元[144] - 用于现金管理的银行七天通知存款金额为25,000,000.00元[144] - 宜安云海轻合金精密压铸件生产基地项目本报告期实现效益为-1,296.42万元[146] - 非晶合金精密结构件产业化扩产项目本报告期实现效益为-83.81万元[146] - 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自筹资金金额为105,741,513.03元[147] - 承诺投资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40,497.47万元[146] - 非晶合金精密结构件产业化扩产项目募集资金拟投入总额为252.43百万元人民币[150] - 非晶合金精密结构件产业化扩产项目本报告期实际投入金额为96.27百万元人民币[150] - 非晶合金精密结构件产业化扩产项目截至期末实际累计投入金额为236.40百万元人民币[150] - 非晶合金精密结构件产业化扩产项目投资进度达93.65%[150] - 非晶合金精密结构件产业化扩产项目本报告期实现效益为-0.84百万元人民币[150]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宜安(香港)有限公司报告期净利润为3.22百万元人民币[155] - 子公司宜安云海报告期净利润为-21.61百万元人民币[155] - 子公司逸昊金属报告期净利润为-10.51百万元人民币[155] - 子公司株洲宜安新材料报告期净利润为-3.54百万元人民币[155] - 子公司欧普特报告期净利润为0.67百万元人民币[155] - 株洲宜安精密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总资产4977.2万元,净资产4964.66万元,净利润-35.34万元[156] 行业与市场环境 - 中国新能源汽车2021年产销均超350万辆,同比增长1.6倍,市场占有率提升至13.4%[48] - 液态金属应用于折叠屏手机铰链,华为Mate X2及P50 Pocket已采用该材料[51] - 全球折叠屏智能手机2022年销量预计达1569万部,同比增长107%[53] - 全球折叠屏智能手机2025年销量预计达5740万部,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达66%[53] - 中国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增长均为1.6倍[89] - 中国累计建成5G基站142.5万个,占全球总量60%以上[99] - 5G网络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城区、超过98%的县城城区和80%的乡镇镇区[99] 公司治理与股权 - 公司以690,423,6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00元[23]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株洲市国资委,控股股东为株洲国投[177] - 董事长李扬德减持3500万股(占期初持股24.8%)[187] - 总经理杨洁丹减持161,214股(占期初持股4.8%)[187] - 副总经理张春联减持161,214股(占期初持股6.3%)[187] - 副总经理汤铁装减持161,211股(占期初持股4.8%)[187] - 公司董事黄明持有公司股份3,363,711股,其中161,211股为已流通股份[188] - 公司董事李卫荣持有公司股份3,363,711股,其中161,211股为已流通股份[188]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股156,953,561股,其中35,806,061股为已流通股份[188] - 公司于2021年8月25日聘任刘翀为副总经理[190][191] - 公司原董事会秘书张春联于2021年9月23日因工作调整离任[190][191] - 公司于2021年10月27日聘任刘翀为董事会秘书[190][191] - 公司董事李扬德担任Liquidmetal Technologies, Inc.董事长和CEO[192] - 公司董事周述勇自2022年1月起担任株洲市国有资产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193] - 公司董事杨洁丹自1993年起历任公司部门主管、副总经理及总经理职务[193] - 公司董事易红星现任株洲宜安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及法定代表人[195] - 公司独立董事刘祖铭主持或参加承担国家科技部、工信部和国家自然基金委等部门项目20多项[196] - 公司独立董事刘祖铭申请或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0多项、PCT/美国发明专利13项[196] - 公司独立董事黄利萍为湖南省会计咨询专家及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财务评审专家[197] - 公司独立董事张少球自2006年2月至2014年8月担任湖南财苑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董事长[197] - 公司监事李贵忠现任审计部经理兼任宁德三祥液态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及株洲宜安精密制造有限公司监事[198] - 公司副总经理李卫荣兼任多家医疗器械及液态金属科技公司法定代表人和执行董事[199] - 公司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刘翀自2021年9月23日至10月27日代行董事会秘书职责[200] - 公司财务总监李文平兼任巢湖宜安云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和财务总监[200] - 公司销售总监曾超辉兼任宁德三祥液态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董事[200] - 公司技术总监唐国平自2005年11月以来历任工程部工程师、主任及运营副总监等职务[200]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2021年政府补助金额为1679.51万元,较2020年1419.22万元增长18.3%[44] - 公司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1075.05万元,较2020年3502.25万元下降69.3%[45] - 公司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592.98万元,主要系资产处置损失[44] - 公司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收益为384.00万元,较2020年157.07万元增长144.5%[44] - 公司2021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最高,达3.07亿元,但同期净亏损2.01亿元[41] - 公司2021年第四季度扣非净亏损达2.03亿元,为全年最差季度表现[41]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扣除后金额
宜安科技(300328)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