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23.37亿元,同比增长5.55%[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81.65万元,同比增长159.01%[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00.14万元,同比增长215.57%[20] - 利润总额为0.53亿元,同比增长128.47%[7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0.54亿元,同比增长159.01%[73] - 公司2021年全年营业收入达23.37亿元[38] - 2021年营业收入为23.37亿元,同比增长5.55%[73]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6.83亿元,为全年最高季度收入[2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额为2.68亿元,同比下降8.80%[73] - 毛利率为11.48%,同比下降1.81个百分点[73] - 销售费用为3031.4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45%[97] - 管理费用为1.427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45%[98] - 财务费用为-1653.4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2.83%,主要因存款利息收入增加[98] - 研发费用为9363.0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10%,主要因加大通信技术投入[98] - 所得税费用为576.9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67%[98] - 职工薪酬成本4.30亿元,占通信服务及设备营业成本23.76%,同比增长6.03%[89] - 劳务分包费成本11.97亿元,占通信服务及设备营业成本66.10%,同比增长3.99%[90] - 材料费成本2634.61万元,同比下降50.84%[9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通信服务及设备业务收入占比87.18%,同比下降0.60%[82] - 物联网业务收入为1.46亿元,同比下降9.27%[82] - ICT业务收入为1.50亿元,为新增业务板块[82] - 网络优化服务收入为2.17亿元,同比增长20.47%[82] - 网络维护服务收入为10.40亿元,同比下降5.56%[82] - 通信服务及设备营业收入为20.38亿元,毛利率11.10%,同比下降1.92个百分点[86] - ICT业务营业收入1.50亿元,毛利率10.92%,同比增长10.92个百分点[87] - 物联网业务营业收入1.46亿元,同比下降9.27%,毛利率17.46%[87] - 政企ICT业务收入增长较快,扩大全国市场占有率[134] - 公司国内厂商业务中兴和华为收入增长较快,爱立信和诺基亚业务因市场份额缩小有所下降[134] 各地区表现 - 华南地区营业收入达10.45亿元,占营业收入44.70%,同比增长16.98%[83] - 其他国家地区收入2023.28万元,同比增长99.82%[83] 客户与供应商集中度 - 中国移动订单金额11.87亿元,占营业收入50.33%[59] - 中国联通订单金额3.62亿元,占营业收入15.51%[59] - 中国铁塔订单金额1.41亿元,占营业收入6.03%[59] - 爱立信订单金额2.52亿元,占营业收入10.76%[59]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合计12.59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50.33%[93]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为最大客户,销售额4.53亿元,占比18.11%[94]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2.8688亿元人民币,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16.62%[95] - 最大供应商Jasper Technologies,LLC采购额1.1001亿元人民币,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6.37%[95] 研发投入与成果 - 研发投入为9217.12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3.94%[60] - 研发投入总额为9217.12万元人民币,聚焦5G核心网、无线网信令及物联网端对端技术[99] - 研发人员数量2021年为1,397人,较2020年1,384人增长0.94%[105] - 研发人员占比2021年为22.50%,较2020年21.47%增长1.03%[105] - 研发投入金额2021年为92,171,163.89元,占营业收入比例3.94%[105] - 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2021年为3,247,557.51元,占研发投入比例3.52%[106] - 资本化研发支出占净利润比重2021年为5.94%[106] - 本科及以上学历研发人员数量2021年达550人,较2020年483人增长13.87%[105] - 硕士学历研发人员数量2021年为26人,较2020年20人增长30.00%[105] - 30岁以下研发人员数量2021年为407人,较2020年363人增长12.12%[105] - 发明专利授权20项,正在申请62项[61][62] - 软件著作权授权276项[62] - 2021年新取得发明专利4项,包括管道数据处理方法等核心技术[107] - 公司获得机顶盒卡顿检测专利(ZL201910352448.2)提升IPTV运维效率[108] - 公司获得高负荷地理栅格识别定位专利(ZL202010207673.X)提升网络优化精度[108] - 公司获得移动通信网络流量预测专利(ZL201811543654.3)提升流量预测准确性[109] - 业务识别处理性能提升43%,迭代能力提升50%[64] - 5G软采解码系统性能提升5倍[63] - 规则库业务识别数超过2.2万条,规则保有量超14万条[64]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2亿元,同比增长49.25%[20] - 第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96亿元,显著改善[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49.25%至102,375,837.58元[11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21.44%至2,853,631,346.23元[11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68.57%至-127,453,308.82元[11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下降72.87%至367,702,483.56元[11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06.59%至1,829,524.11元[11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下降110.26%至-23,247,947.19元[111] - 经营活动现金流改善主要因加强回款管理致项目收款增加[111][112] 非经常性损益 - 2021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2107.15万元,较2020年的86.01万元大幅增长2349.8%[26] - 2021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451.95万元,较2020年的947.47万元下降52.3%[26] - 2021年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280.02万元,2020年该项为1310.68万元[26] - 2021年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1899.12万元,2019年该项为3504.16万元[26]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4281.51万元,较2020年的1729.15万元增长147.6%[26] - 投资收益为2760.21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52.13%主要来自对湖南宜通华盛核算方式变更及中国联通分红收益[115] - 其他收益为1689.48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31.91%来自增值税加计抵减及政府补助[115] - 信用减值损失冲回1892.57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35.74%因收回往年已计提减值应收账款[115] 资产与投资 - 资产总额27.30亿元,同比增长7.02%[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7.59亿元,同比增长2.03%[20] - 货币资金期末10.4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8.09%较期初下降1.20个百分点[117][118] - 应收账款期末6.7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4.66%较期初下降4.11个百分点因加强回款管理[117] - 长期股权投资期末5013.86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84%较期初增加1.32个百分点因新增对外股权投资项目[117]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7192.67万元占总资产比例2.63%主要为本期购买未到期理财产品[118] - 对联通混改基金投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8491.95万元期末余额1.15亿元[126][127] - 理财产品本期购买金额3.73亿元本期出售金额3.01亿元期末余额7192.67万元[127] - 资产减值损失为-1899.06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35.86%因对天河鸿城并购商誉计提减值[115] 子公司与投资公司 - 公司全资子公司包括北京宜通华瑞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瑞禾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天河鸿城电子有限责任公司等[13] - 公司控股子公司包括广东宜通衡睿科技有限公司 广西宜通新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湖南宜通新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13] - 公司参股公司为湖南宜通华盛科技有限公司[13] - 公司原全资子公司为深圳市倍泰健康测量分析技术有限公司[13] - 公司控股孙公司包括广州星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爱云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等[13] - 子公司北京宜通华瑞科技营业收入为4.325亿元,净利润为1489.45万元[132] - 公司对湖南宜通华盛持股比例从7.87%下降至6.44%[133] - 湖南宜通华盛完成融资后公司不再派驻董事,投资核算方法由权益法改为公允价值计量[13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坚持"1+4+N"发展战略,聚焦传统业务引领、创新业务发力与非传统业务求进[134][139] - 2022年计划构建"小总部,大机构"管理格局,推行"管理+技术"双通道发展制度[139] - 公司中标运营商5G移频相关标段,具备5G核心网到无线端一体化解决能力[134] - 子公司物联网项目成功上榜广东省工业厅2021年物联网示范项目拟推荐名单[134] - 项目毛利率在招标降点持续下降情况下保持相对稳定[135] - 公司积极拓展大数据、ICT应用、物联网及航空软件等新业务领域[141] - 公司通过区域运营支撑和本地化服务体系建设应对客户降价风险[141] - 公司实施服务加产品战略,业务区域及人员规模持续扩大[140]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业绩补偿款无法收回风险,追缴及退赔总额上限为7.695亿元人民币[142] - 通信运营商和设备商持续降低服务外包价格,导致公司收入和毛利率下降风险[141] - 公司主要客户中国移动成立专业工程和网络优化公司,加剧市场竞争[140]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童文伟 史亚洲 钟飞鹏[12] - 实际控制人为童文伟、史亚洲、钟飞鹏三人组成的一致行动人团队[155]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 不送红股 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 公司召开1次年度股东大会及2次临时股东大会[148] - 董事会共设9名董事,其中包含3名独立董事[150] - 监事会设3名监事,其中含1名职工代表监事[151]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3.39%[159] - 2020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3.38%[159]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3.34%[159]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 - 董事长钟飞鹏期末持股数为57,004,416股[161] - 董事童文伟期末持股数为66,980,160股[161] - 董事史亚洲期末持股数为60,958,080股[161] - 董事吴伟生期末持股数为20,289,312股[161] - 监事会主席陈真因个人资金需求减持975,000股[161] - 董事郭汉鹏、孙建军及独立董事罗乐、许丽华期末持股数均为0股[161] - 独立董事李红滨于2022年1月20日离任[161] - 报告期内公司董监高持股变动:期初持股总数206,206,968股,期末持股总数205,231,968股,净减少975,000股[162] - 副总经理李强于2022年1月20日被聘任,持有公司股票11,400股[162][164] - 独立董事武刚于2022年1月20日被选举,未持有公司股票[162][164] - 监事会主席黄革珍于2021年2月3日因职务调动离任[163][164] - 监事江敏健于2021年2月3日因个人原因离任[164] - 副总经理钟富标于2021年2月26日被聘任[164] - 监事陈真于2021年2月3日被选举为第四届监事会监事[164] - 监事沈荣臻于2021年2月3日被选举为第四届监事会监事[164] - 董事长钟飞鹏自2019年8月29日起任第四届董事会董事长,任期三年[165] - 副董事长童文伟自2019年8月29日起任第四届董事会副董事长,任期三年[168] - 史亚洲自2019年8月29日起担任宜通世纪第四届董事会董事任期三年[169] - 吴伟生2012年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先进个人奖项[171] - 郭汉鹏2018年荣获通信网络维护服务领军人物奖项[173] - 孙建军2019年荣获通信网络维护服务领军人物奖项[175] - 罗乐自2019年8月29日起担任宜通世纪第四届董事会独立董事任期三年[178] - 许丽华自2019年8月29日起担任宜通世纪第四届董事会独立董事任期三年[179] - 武刚自2022年1月20日起担任宜通世纪第四届董事会独立董事[180] - 陈真自2021年2月3日起担任宜通世纪第四届监事会监事及主席[181] - 曹燕自2019年8月29日起担任宜通世纪第四届监事会职工代表监事任期三年[183] - 沈荣臻自2021年2月3日起担任宜通世纪第四届监事会监事[184]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1245.69万元[198][200] - 公司总经理孙建军税前报酬为187.29万元[200] - 副总经理刘雪飞税前报酬为131.00万元[200] - 副总经理钟富标税前报酬为86.99万元[200] - 副总经理黄革珍税前报酬为84.85万元[200] - 董事兼董事会秘书吴伟生税前报酬为81.32万元[200] - 副总经理王万科税前报酬为81.23万元[200] - 财务总监兼副总经理石磊税前报酬为80.72万元[200] - 副总经理黄晓宣税前报酬为80.11万元[200] - 董事长钟飞鹏税前报酬为63.03万元[200] 行业背景与运营指标 - 2021年中国电信业务收入达1.47万亿元,同比增长8.0%[31] - 中国云计算等新兴数字化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7.8%,对电信业务收入增长贡献率达44.5%[31] - 截至2021年底中国累计建成5G基站142.5万个,占全球总量60%以上[33] - 2021年5G投资达1849亿元,占电信固定资产投资比重45.6%[33] - 故障工单处理及时率基准值98.5%挑战值99.7%[46] - 故障工单质检及时率基准值97%挑战值98.5%[46] - 资源数据完整率基准值95%挑战值98%[46][47] - 资源数据准确率基准值95%挑战值98%[47] - 小区完好率指标门限≥99.5%[47] - 基站发电及时性指标门限≥95%[47] - 汇聚层及以上光缆平均中断次数<12次/千公里•年[49] - 汇聚层及以上故障处理≤3小时/次[51] - 汇聚层及以上光缆中断等效时长<30小时/千公里•年[52] - 室分RRU在线率基准值99.5%挑战值99.7%[53][54] 研发项目进展 - 基于5G全网智能运维研发项目已完成并结项,已在广东、四川、河南运营商推广应用[99] - 基于多维大数据研发项目已完成研发,成功与运营商开展物联网平台应用合作[99] - 物联网质量端到端应用研究项目第二版正式发布,已应用于物联网质量分析平台研发等多个项目[100] - 小基站天线处于研发送样测试阶段,预计2022年6月具备批量生产能力[100] - 物联网天线已取得供应商代码并实现小批量供货[100] - 3.5G有源天线已完成试验室样机调试并输出试点样机,预计2022年6月具备批量生产能力[100] - 基于5G能力开放的5GNR SON技术研发项目已结项,强化了公司在5G SON方面的核心技术[101] - 基于通信环境综合信息采集研发项目已结项并上线应用,技术已推广至通信机房及电力行业监控[101] - 基于5G、物联网的解码与NFV数据采集产品研发项目已结项,具备5G DPI解码和NFV数据网关产品能力[101] - 基于网络大数据的5G网络无线覆盖优化技术研发预计2022年10月完成,实现4G数据5G化算法及覆盖优化[101] - 基于网络日志
宜通世纪(300310) - 2021 Q4 - 年度财报